第829章 虞氏瓦棺

2.虞氏瓦棺

人類是從什麼時間開始使用棺來埋葬死者的?歷史獻中沒有明確的記載。從浩繁的典籍中我們仍可以找到一些蛛絲螞跡。《說》釋匛:“棺也,從匚,久聲。” 匛字以久爲聲,取長久之義。《白虎通.崩甍》雲:“匛之爲言究也,久也,久不復變也。”

從字形上看出,匛最早只是一種很簡單的方形葬具,古字並不從木,說明最早的棺並不是木棺。但從字義上去理解,我們也可以看出棺或柩的本義也是在於保存屍體能夠長久。

另外據《禮記.檀弓上》記載:“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槨,周人牆置翣。周人以殷人之棺槨葬長殤,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殤、下殤,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

這裡的瓦棺,與“有虞氏尚陶”的註解是相吻合的。“堲周”,就是用火烤墓壙的四周,“火熟曰堲,燒土冶以周於棺也。或謂之土周。”或是爲了防潮的目的,對墓壙的加工處理。在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化遺址中,曾發現有在墓擴口上面或墓旁周圍堆積紅燒土塊的現象,或可稱得上是目前發現“堲周”的最早的實例。

但從考古發現的夏化遺存來看,在被公認爲夏化的二里頭化墓葬資料中,並沒有發現這種“堲周”的跡象。獻記載與考古資料不相符,這是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現象。“殷人棺槨”,考古材料證明已是不爭的事實。周人牆置翣,《說》釋翣:“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七,大夫四,士二下垂。”說明它是棺槨裝飾的一種,再加上以長殤、中殤、下殤、無服之殤來定規定使用的葬具,以標等級,說明周代的喪葬禮儀在經過史前以及夏商的發展之後,更爲繁委曲,並且制度化。

這說明在木棺之前,除去那些大量的無棺的土坑葬之外,還有瓦棺的存在。葬具從無到有,及其形態的差異,一方面受到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另一方面也受人們的觀念形態的支配。尤其是木質葬具和石棺的出現,說明當時人們對死者屍體保存意識的強化。同時也可以看出,棺槨的從無到有,是伴隨着禮儀制度而漸走向成熟的。

後來,到了新石器時代,出現了甕棺葬。

所謂甕棺葬,就是用甕、缸等作爲工具的一種埋葬形式。中原地區考古所見的甕棺葬,證明了《禮記》所言瓦棺的存在。不過,瓦棺的時代還可能更早。在中原地區最早的甕棺葬發現於裴李崗化的舞陽賈湖遺址,可以確認爲甕棺葬的共32座。賈湖墓地的甕棺葬大多散亂的分佈在居址之中,作爲甕棺的葬具的有罐、罐形鼎、甑、劃紋盆等,上面一般扣置敞口鉢、斂口鉢、三足鉢等,均是用來埋葬未成年的幼兒,這也許是出於對幼兒的特別關愛之故。埋葬採用立置的方式埋入地下,地面上露出一部分。

第195章 挹婁族人第339章 契字行走第901章 青色滿雕第350章 邪惡銅盆第672章 趕屍旅店第190章 通道折孔第663章 崇煥之道第285章 水攻下層第132章 四向四果第644章 疊棺之葬第786章 陰陽之血第505章 守陵百年第346章 眼棺之行第379章 秕草擋路第431章 綠色族類第870章 盒子心臟第195章 挹婁族人第354章 嘂符印證第881章 元寶領第853章 意念穿越第893章 切棺墓第742章 鬼風疙瘩第463章 光線控圈第182章 繞絆之物第526章 九點熱症第570章 吧嗒蟲子第893章 切棺墓第373章 耿家復棺第258章 雪狺釋情第273章 藥套損兵第305章 珂棺黑骨第628章 驚豔女屍第617章 棺地同體第390章 深潭之手第288章 須託噸閘第804章 啓度之文第468章 四式成門第32章 覆湖黑頂第705章 合棺之手第825章 邪性骨碗第171章 七星拱月第59章 覆地之蛙第601章 神幻騙子第596章 薩滿歌詞第823章 兩尖之樓第268章 親靈魂繞第878章 兩鐵之合第423章 萬指紋牆第378章 水色荒湖第495章 穿三繞四第893章 切棺墓第416章 四指皮兵第836章 陰樓陰魂第44章 束魂之物第100章 共工之驛第634章 媽媽口袋第867章 脫胎而出第299章 長後現身第817章 倒金字塔第120章 隕棺陰人第259章 恐怖刑罰第862章 巧妙絕倫第423章 萬指紋牆第229章 陣法陣動第376章 復井藏書第102章 棺板倒彈棄第81章 鬼俑異器第155章 孕育千年第502章 靈魂開門第385章 千年空人第868章 脫胎雕漆第75章 兩張臉皮第114章 冰冷的荒湖第805章 咽喉骨鯁第612章 ecstatic sense第506章 陽陵陰陵第519章 刀林閃閃第486章 涼村角度第866章 溼熱窨箱第165章 醋解羊蠅第770章 卦壁之門第194章 懸壁倒栽第585章 黑棺約體第297章 出棺而行第10章 棺內奇屍第473章 北方南色第128章 兩隕一合第858章 千年棺靈第273章 藥套損兵第583章 詭異歌詞第155章 孕育千年第588章 滿人儀式第267章 棄靈而返第704章 分掠部落第731章 借體還恨第831章 氏族墓地第159章 溫感動物第826章 鳳人死人第665章 周而不停第747章 天罡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