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需要理解,很多時候,你也許會爲不被別人理解所苦惱,如果遇到理解你的人,你會特別的高興,畢竟這個社會理解你的人太少了。同樣,大家都有這樣的心理——渴望被理解。理解是打開人心靈的窗戶,人都喜歡和理解自己的人交往,在他們面前自己的任何行爲都可以被接受而不會引來非議,進而能夠更加全面地表現自我,獲得心情的舒暢。只有理解別人,才能換來別人更好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纔可以改變對方的意志,讓他按照你的意思去做。
“理解”是人心的交流,通過對對方的情感、態度、語言行爲等方面的認知,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在思想、情感上與對方的心理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深入對方內心的目的。在心理學上,它的專業稱謂叫“同理心”。運用好“同理心”,能夠使對方從心理上認同你,你就可以對對方的行爲產生一定的影響。
某公司一員工在工作時間總是喜歡和女同事聊天,這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也對公司的工作氛圍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公司的女同志也對他非常的反感,但是又不想得罪對方,只好縱容他。他的問題被人反映到公司領導那裡,於是公司經理就把他找去談話,經理沒有指責他,而是說自己也有這種毛病,對他的情況表示理解,希望他能夠改正。之後,這位員工不再經常和女同事說話,認認真真地工作。
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公司裡,也總會有這種事情的發生,如果不理解對方,就一味地指責對方,這樣就會引發對方的反抗情緒,這既不利於事情的解決,還會激發矛盾,造成同事之間的不和諧。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理解對方的思想和行爲,不僅可以消除對方的怨恨心理,更可以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對方呢?其實,理解對方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難,只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我相信理解別人也會變成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觀察、聆聽,多方面瞭解對方的需求。
我們理解別人,主要是在
瞭解對方,如果我們對對方一點都不瞭解,就談不上理解,理解對方的關鍵是瞭解對方,只有瞭解對方,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對方。我們瞭解對方,不能憑主觀臆斷,要學會觀察,通過和對方的接觸交流,根據自己的經驗更多地從他們的言談舉止、面部表情、行爲特徵來判斷對方的思考。他平常的語言行爲是瞭解他的依據,一個人的內心狀況都會通過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我們要了解對方,就要多觀察他日常生活中的喜懼,從而來了解對方的內在心理。
觀察過程中帶有自己的主觀分析,有時並不客觀,以此去作爲理解對方的根據,很多時候會出現偏差。要得到對方更加準確的信息,就要學會傾聽。傾聽是瞭解對方的重要方法,善於傾聽的人,能夠激勵對方說話的慾望,對方就會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語言傳達給我們,我們獲得對方的情況信息就更加的精確和完善。在交往中,傾聽對方說什麼,對所說的內容感興趣,這是基本的禮貌,也是我們認知對方的基礎。一般說來個人的事情都比較隱私,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願意和人分享的人,就很容易被人瞭解,而不喜歡和人分享的人,就很難了解到對方的具體情況,傾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也是因人而異。只有將觀察與傾聽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纔會使你更加全面地瞭解對方,爲理解對方鋪好基礎。
其次,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來說話。
光是瞭解對方還不夠,你瞭解對方,並不代表你就理解對方。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瞭解對方,也很理解對方,可就是不能說服對方。這主要是因爲理解對方是從對方角度來說的,只有讓對方認爲我們理解他,纔算理解他,我們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因爲對方沒有認可我們的理解。要讓對方認爲我們理解他,就必須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說話。
因此說,在交往過程中,理解對方得到認可還應做到兩個方面:
1.站在對方的立場,爲對方說話。
從對方角度來思考,就是說在瞭解到對
方的情況之後,從對方的立場分析對方說出這樣話的原因,如果把握好這一點,在回答對方或評論對方的觀點,都能公正客觀地評說。
美國的一家化妝品連鎖專賣公司曾經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她十分生氣地來到公司投訴說她高中畢業的女兒不久前在這買了一種面霜,塗抹後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她的臉上出現紅腫發痛的現象,於是到公司要求給予補償。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親自接待了她,他沒有與她爭辯面霜的質量問題,而是從顧客的角度考慮說:“實在對不起,您女兒的臉是我們最關心的,不妨到醫院看看吧。”醫院檢查後,醫生說:“病者的皮膚異常敏感,遇到一點刺激就會造成這種問題,不是因爲面霜才造成這樣的,只要稍加治療就會好的。”這時,這位顧客已消除了不滿的情緒,經理才向她解釋面霜的質量是合格的。她立即道歉說:“對不起,原來是女兒體質的原因,讓你們忙活了一場,給你們添麻煩了,真對不起!”
上述案例中,如果那位經理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就直接解釋面霜的質量問題,那麼雙方會發生一場不愉快的衝突,也會給公司帶來不良的影響,就算是對方的責任,人家也會對公司產生反感,以後也不會買其公司的產品。可見,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解決起來有時會順利的多。
2.對對方的語言、行爲作出肯定。
人與人交往,獲得認同是最根本目的。對對方的言行進行肯定,就是對對方的認同,也是深層次地對對方表示理解。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是把自己當作對方,能從對方角度出發爲對方着想。卡耐基曾說過:“我不會怪你擁有這種想法,如果我是您,我也會這樣想的。”這句話就是對對方所作所爲表示理解,表達了雙方的共同認知。
你覺得理解別人很難,是因爲你不善於從對方角度去想問題。沒有人不想被他人理解的,主要是看你願不願意去理解對方,如果你能夠表達出對對方的理解,你就能抓住對方的心,讓他聽從你的觀點也不是一件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