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

劉渙前去祭拜範大勇的時候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當他看到漫漫長街上數不清的人頭時才知道事情的嚴重遠超他的想象。

因爲是官身,所以百姓們保持了最大的剋制,但在這剋制之下,卻是一場滔天的怒火,范陽縣的知縣劉志在看到劉渙出現的時候心中那個驚恐。

他生怕范陽縣的百姓失去理智當街毆死這位朝廷命官,畢竟劉渙曾經是六部中的侍郎官,若是死在了范陽百姓的手中他交代不過去,可眼下這種情況若是他保護的太過周全,自己以後在范陽縣更不好過。

范陽自從出過一個安祿山起兵反唐之後,所有人都對這裡比較敏感,范陽就不是什麼好名字,不少人建議官家把范陽這個名字換掉,可最終也沒有成功。

眼下看着越來越多的人羣,劉志已經準備好豁出命去爲劉渙爭取逃跑的時間了,畢竟都是文官,若是劉渙死在了自己管轄之內的范陽縣,那自己也是難辭其咎。

官家都沒給劉渙頂罪,那劉渙就不能死,這一點劉志非常清楚,看着不斷逼近的百姓,以及不善的眼神,劉志大驚,準備立刻驅使衙役護衛劉渙的周全。

幸好這些年官家對衙役進行的整編,不再是那些城狐社鼠充任,而是全部換成了良家子,他們拿的是地方州府的俸祿,還是比較聽從命令的。

可劉志也知道,這些衙役極其不情願,都是范陽的當地百姓,看着劉渙的眼神也是不善。

一個老翁顫顫巍巍的上前道:“大勇聽你密令出兵青塘,可爲何他被官家斬首,而你活着回來,不曾受罰?!”

老翁說完後便不斷錘擊手中的柺杖,而邊上的老嫗更是拉住劉渙的長袖道:“我范陽五百子弟殞命青塘,你又如何能苟活下來?!!”

劉志已經絕望,這兩句話就是把劉渙逼上死路,根本就是無法回答的問題,這怎麼能回答?

揮手就準備讓四周的衙役掩護劉渙離開,免得他被憤怒的范陽百姓給生生毆打致死。

但誰知道劉渙居然在大街上便向范陽縣的父老鄉親大禮拜下,不光百姓們驚呆了,就算是劉志也一時間沒回過神來,待劉渙三拜之後才驚訝的大叫:“使不得!使不得啊!劉侍郎快快起來,這是何苦?”

劉渙聲音悲切:“是劉某對不起范陽的父老鄉親,我與範大勇乃過命的交情,此次密調他出兵青塘亦是我的主意,此乃逼迫角廝羅就範!

諸位不知那日我與大勇夜談至天明,他親口對我說效忠王事而不惜殞命沙場,即便是官家要砍他的腦袋,他也要把角廝羅的腦袋先砍下來!

一切皆是仲章之過!打草驚蛇使角廝羅警覺!諸位范陽的父老鄉親若是義憤難填便用劉渙的性命去祭奠大勇!”

這話說的是聲淚俱下,堂堂七尺男兒跪地哭訴,聲如杜鵑啼血讓人潸然淚下,四周的百姓的嗚咽之聲逐漸變大,最後嚎啕大哭。

連劉志都被說的感動了,但稍稍一想便明白劉渙把自己的命保住了,他已經見到剛剛那位老翁執着的攙扶起劉渙向範家的宅邸而去。

一路上找有人把話傳到了範家,誰能想到這劉渙居然是範大勇的身前知己?當然範盧氏在看到劉渙後便跪倒叫了聲:“叔叔。”

這更加篤定了所有人的判斷,範大勇生前和劉渙私交莫逆。

如此一來誰還會煎迫劉渙這朝廷命官?

他這一跪當真是把范陽百姓心中的不滿給跪沒了,當然他心中的自責和愧疚也使得他自然而然的跪了下去。

劉渙在範大勇的靈前守候,一連三天滴水未進,最後在劉志的勸說下才吃了些米粥睡下,待他醒來,範家的府宅外已經聚集了不下三千人的范陽壯丁,這些人都是要前往西軍效力的,爲的是給死去的範大勇報仇。

劉志不佩服劉渙這位本家都不行,誰能想到原本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寢其皮的范陽百姓最後居然要前往西軍爲範大勇報仇?

不得不佩服劉渙的本事,也給自己今年的招兵完成了,劉志熱情的在府衙中招待了這位本家。

“明公真乃性情中人,難怪朝中諸公誇讚你是才幹謀略俱全,不喜拘束,遇事不迴避,不退讓,進取性強。這幾日所見當真讓劉志心服口服!”

劉渙微微苦笑:“哪有說明才幹謀略,只是一心王事罷了,此次前來見到范陽的父老鄉親,真如官家所言比受刑還要酷烈!三千范陽男兒入了西軍,這讓我以後拿什麼來還范陽百姓的恩情?!”

劉志點了點頭道:“范陽之地百姓性情豪爽,爲人仗義,此次爲範大勇而直言也在情理之中,爲其復仇也在分內,還望明公回京之後爲範家,爲范陽美言!”

劉渙立刻舉杯:“敢不從命!”

這關劉渙算是過去了,他知道官家爲何讓他前來范陽祭奠範大勇,這是一次對他的懲罰,同時也是告訴他,吐蕃的事情還沒玩,自己種下的因要自己了卻這果。

看來自己和角廝羅之間的恩怨也要自己去了解纔是,最讓他沒想到的便是角廝羅居然和仁欽桑波能和談,這意味着那些邏些城的吐蕃舊貴族願意承認角廝羅吐蕃大讚普的地位。

想到這裡劉渙便覺得頭疼,而他也以最快的速度趕回神都。

劉渙相信,大宋對吐蕃的進攻很快便會開始,官家是不會讓吐蕃聯合起來,也不會允許角廝羅坐大。

他和仁欽桑波是吐蕃高原上少有的聰明人,從雙方之間和談並且互爲助力便能看出。

可當他回到神都城之後才發現,官家好像並未把心思放在吐蕃的身上,而是出現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這件事震盪了整個朝堂,也讓朝臣們驚訝不已,官家雖然還在皇位上,也沒有御駕親征,但卻把監國的權利交給了太子。

也就是說從皇佑這一全新的年號開始,太子就進行全面的監國了,朝堂上的政事,各州府發來的奏疏都由太子處理。

整個大宋上上下下的所有事物全部交給了太子,至於官家便在後宮中瀟灑過日子,不再處理朝政。

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上至三省六部的相公,下至神都城的百姓都不知這爲何突然之間就變天了,也不知該不該慶賀太子臨朝執政…………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