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就在南郊祭天的隊伍中,即便是他的父親已經進入大宋朝堂的高層,位居僅次參知政事的觀文殿大學士,但他並沒有驕傲和囂張,反而如一個普通人家的子弟一般,本份的參加科舉,本份的行走在學子隊伍的中間。
“蘇子瞻,你覺得咱們的文章怎樣,會不會得官家青睞?”
一旁的好友曾鞏雙手插在儒服的大袖之中,用胳膊輕輕碰了碰蘇軾,他和蘇軾都是歐陽修的門生,曾鞏先入而蘇軾後來,但兩人非但沒有文人之間的相輕,反而惺惺相惜,很快成爲好友。
蘇軾稍稍皺眉的想了想:“你我兩人之文皆是上等,但陛下更加關注的應該是策論,別忘了咱們陛下可是極爲看重格物的,所謂格物在我看來更爲務實,陛下便也喜歡務實,帖經、墨義、策論、詩賦這些當中那一個更爲務實?”
曾鞏想也不想的回答:“當然是策論!官家最看重的便是官員的才能……”說完曾鞏稍稍擡頭看了看周圍道:“甚至還有人說,官家看重一個人的才能比人品更重要,如丁謂,夏竦之流。”
“子固,這事雖天下皆知,可不但出自我等之口,官家聖主明君,自然不會擔心他們的小手段,反而能剋制他們,利用他們的才能,非所有帝王都是如此。”
對於蘇軾的話,曾鞏非常贊同:“子瞻洞徹析理也!爲兄這次策論皆是以格物爲重,以大宋格物爲重也……”
蘇軾點了點頭,但隨即皺眉道:“子固兄的文章定然是能進入甲等的,不過爲何子固兄不把格物與朝廷,與儒家之要義連接起來,如此一來陛下定然會重視嘞!不光我等知曉官家的喜好,別人也是知道的,若是別人和子固兄一樣,難免會讓陛下覺得有些乏善可陳……”
曾鞏笑了笑:“文章百千,各憑其能,雖是一樣的話,但不一樣的人寫出來也就不一樣了,你說不是嗎?若是用那些太學體寫出來,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不是嗎?”
蘇軾恍然,哈哈大笑道:“子固兄才智過人!”
“放肆!南郊祭天,爾等也敢喧譁?當真是沒見過天子動怒不成!”
一聲呵斥從隊伍中響起,三才騎馬靠近再次低聲呵斥道:“膽大包天,今年爾等入了貢生,便愈發不把禮數放在眼裡了,倒了得授官身的時候,看你們有什麼好去處!”
蘇軾隱約覺得眼前的內侍有些熟悉,卻又不敢一直盯着他看,而一旁的曾鞏卻開口道:“這位大官息怒,我等是第一次見識到皇家祭祀,更是規模最大的南郊祭天,些許激動,還請大官恕罪,若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還請大官海涵。”
三才微微點頭:“算你識相,某家瞧你談吐得體,舉止大方,可是蘇軾蘇子瞻?”
曾鞏搖頭,閃身一邊指了指蘇軾道:“並非學生,這位纔是蘇軾蘇子瞻!”
三才點了點頭:“你叫什麼?”
“在下曾鞏!”
“也有你,你們兩人跟某家走……”
於是兩人稀裡糊塗,問也不問的就跟着三才前往趙禎的車駕,一路上兩人都在小心的交換着眼神,其他的一概做不了,從三才身上穿着的內侍服飾便知曉他的品級極高,最少也在都都知左右。
這樣的人十有八九是官家身邊的近侍,豈能好得罪?再說他讓自己跟他走,卻也沒說是什麼事情,在蘇軾看來很可能是官家召見……而自己和靈兒的事情……
蘇軾的性格本就灑脫,反正這事皇帝肯定是知道了,自己再怎麼做也無能爲力,即便是他討厭自己又能如何?反對這樁婚事不就完了,還能要了自己的性命不成?
其實蘇軾也是看穿了,死豬不怕開水燙,要殺要剮皇帝隨便招呼吧!自己爲了靈兒都能捨棄大好前程,還有什麼害怕的?難道變成一個不得授以文資,止步於駙馬都尉的外戚就不可怕了?
在趙禎的眼中所謂的祭天就是人們已經絕望的時候尋找的最後歸宿,無論這天是否幫忙都需要上前求告。人在絕望的時候,往往會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
對此趙禎已經習慣,不過雖然他不相信這些東西,但看看現在的自己,他也確實無法不相信,這麼多年來他不斷的想給自己目前這一狀況一個科學的解釋,可是最終他都失敗了。
既然自己都把這些都歸咎於命運,那爲什麼不相信天的存在?
信仰這東西是可怕的,即便是以趙禎如此威望,只要在公開場合不敬天地,一定會被人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說不定還會受到朝臣的口誅筆伐。
不敬天地,不敬祖宗,這是中原王朝最不能接受的大逆不道,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即便是君王也一樣成爲世人所唾棄的對象。
自從人把天的地位擡得足夠高的時候,天已經無形中成爲至高無上,甚至主宰一切的存在,人再也沒有和天進行抗爭的可能,於是所有的自然災禍都會被認爲是天災,是老天在懲罰世人,而這個時候就要去安撫它。
趙禎身着最爲隆重的華服,走在祭天的御道上,這裡是禮部早已命工匠修建好的南郊天壇,自從搬到北京之後,許多東西都不用趙禎去刻意引到,自然而然的就邁上後世的軌道,繼而出現。
趙禎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祭禮了,在西南面的“大次”之後還上皇帝祭天時專用的衣服,祭天是隆重的事情,單單是袞服還不夠,還要還上專門的衣服大袞冕。
頭上的平天冠二十四旒在穩健的步伐下一點也沒有晃動,身上的青袞龍服筆直,外罩中衣,腳穿紅鞋,帶純玉之配。
行至祭壇之下,壇高三層,七十二級對應天上諸多星宿,壇面方圓三丈許。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階,東曰卯階,西曰酉階,北曰子階。
壇上設二黃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東南面曰『太祖皇帝』,惟兩矮案上設禮料,有登歌道士十餘人,列鐘磬二架,餘歌色及琴瑟之類,三五執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