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大刀闊斧

徐衛不禁有些鬱悶,大哥也真是的,你怎麼連這話的弦外之音都聽不出來?因爲我倆是三叔的侄子,所以事先跟咱們倆通通氣。真把事情弄到宣撫處置司去說,還有跟你商量的餘地麼?不要忘了,你我兩個和宣撫相公雖說是叔侄,但居家纔是親戚,遇事那就是上下級他是軍政一把手,用得着跟你商量?直接下死命令,你能怎麼辦?

徐原見堂弟不說話,又問道:“九弟啊,你到底是怎麼表的態?”

“哦,我原本分了三個軍給四哥駐守秦鳳,等於早就交兵了,到時劃歸宣撫處置司節制便是。”徐衛心裡盤算着該怎麼勸勸這家中老大。

“唉,還是你底子厚啊。三個軍,快兩萬人馬,眼睛都不眨一下,哥哥沒法跟你比。”徐原嘆道。

徐衛不知道說什麼好。涇原經略安撫司本來就是陝西諸路中兵強馬壯的一路,更何況現在接手了環慶的兵馬,我保守估計,你手裡至少有六萬兵力。而且,涇原環慶兩路,都是溝溝坎坎,軍寨堡壘一個挨一個,易守難攻,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可以圖存。而且宣撫處置司重新劃分陝西以後,你陝北是主守,我陝南纔是主攻,你跟我哭窮?

“大哥,既然環慶的部隊你使着不順手,那何不將曲端的舊部交給宣撫處置司節制?”徐衛旁敲側擊地建議道。

“那怎麼行?”徐原一下子就急了。“把環慶的部隊交上去,我拿什麼守環慶?下回金軍再延着洛水來攻,我不能拿腦袋去撞女真人吧?”

“既然環慶兵要守土,那涇原兵呢?”徐衛看來是成心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徐原拉長着臉,沉聲道:“涇原兵自然更不能動哎,我說九弟,你怎麼……”後頭的話他自己可能也覺着不太合適,所以沒說出來。

徐衛倒也不在意,勸道:“哥哥,說句不該說的話,三叔到陝西主持軍政,對你我弟兄本來就是好事一件。區區些許兵馬算個甚?三叔他想手裡有兵,心裡才踏實,咱們就分些給他,反正又不是讓你交兵權。”

徐原牙疼似的咂巴着嘴:“道理爲兄也懂,只是,情況實在是複雜,我沒兵。”

“大哥,你怎麼就不明白?三叔提前跟我們通氣,就因爲我倆是自家人。我們如果不支持他,旁人怎麼看?而且他首先是陝西軍政長官,然後纔是你我的叔父。如果大哥執意如此,你認爲三叔會把這事當溫開水喝下去?”徐衛把話挑明瞭。

徐原從他話裡聽出些意思,正色道:“怎地?難不成三叔還要處置我是怎樣?”

“那或許不至於,大哥,我且問你,現在如今環慶那一攤子事是你主持麼?”徐衛沒來由地問道。

“剛把金賊擊退,還沒工夫去管。環慶的日常事務都是劉光世在主持,怎麼?”徐原反問道。

“劉光世現在掛的是環慶副帥,大哥若執意不支持,宣撫處置司下令你退回涇原,環慶事務由劉光世接手,你怎麼辦?”徐衛道。

“他?劉光世?他算得老幾?連敗之將,他有什麼資格主持環慶?”徐原冷笑道。

“有沒有資格不打緊,他爹劉延慶如今被啓用了。我聽說鎮江行在那邊,主持御營司軍事的就是姚古,劉延慶,還有折可求等人。大哥難道沒發現姚平仲劉光世兩個都被委以重任麼?說句難聽的,陝西不是離了你我就不轉的。”徐衛說道。

徐原不說話了。在他看來,於公於私,這件事只要他不點頭,誰也拿他沒辦法。但聽堂弟這麼一說,好像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還有,大哥,原環慶帥王似,當初是爲了安撫曲端,才被法辦。到現在還沒有個結論,萬一把他也啓用了怎麼辦?”徐衛見堂兄遲疑,遂打鐵趁熱。

徐原深吸一口氣,顯得有些急躁。一雙手不住地在膝蓋上來回搓着。

“我的哥哥哎,你還在猶豫什麼?三叔主持陝西軍政,對你我大有好處你要跟他對着幹,值當麼?他要是直接下令,你能怎麼樣?你敢公開反對麼?提前通氣已經是擡舉了,三叔對你說此事等正式商議的時候再說,其實到時候會跟你商量麼?直接下命令”徐衛發出最後一擊。

徐原坐不住了,試探着問道:“難不成我把三叔給得罪了?那,那現在……”

“趁事情還沒有公開,再去見三叔一面,把話說開了。他到底是咱們叔父,不會怎樣的。”徐衛道。

徐原有些爲難:“爲兄當時大倒苦水,現在又回去說有兵可交,這怎麼好?要不,你替我走一趟?”

“我也不合適,到時人家說你徐九還真管得寬,都管到涇原去了?這不是惹人議論嗎?”徐衛可不願出這個頭。他現在風頭本來就旺,要是在這些事上也去上竄下跳,沒有好處。

“實在不行,讓徐嚴去”徐原道。

徐嚴?他那德性,油嘴滑舌,奸巧賣乖,反而壞事。徐衛略一思索,一拍桌子:“有了,讓徐成去。他不是還沒拜望過叔祖麼?就趁這個機會去,順便再事情說說。你放心,就算三叔不提,六哥也會說。”

徐原點點頭,這倒是個辦法,不過轉念一想:“不對啊,徐成是你的部將啊。”

“哥哥當我此番爲何帶他來?還不是想着哥哥你接手環慶後須有得力干將,我這才把兒子給你送回來了。他可是我帥司一員干將,同統制的級別,大哥可莫把他再當浪蕩子了。”徐衛笑道。

徐原着實感動了一把,拍着弟弟肩膀道:“老九,多的爲兄不說了我欠你這份情”他欠徐衛的情可不止這一碼。當初徐嚴領頭帶着兵去環慶的時候,如果不是徐衛派人活動,撬曲端牆角,把康隨拉攏過來,事情能這麼順利?

九月三十,陝西宣撫處置使徐紹,召集諸路帥守於宣撫處置司商討軍事。徐原、徐洪、徐勝、徐衛、王倚、姚平仲、劉光世等大將悉數出席,西軍高級將領雲集一堂。

徐衛刻意去得晚一些,他到宣撫處置司門前下馬的時候,居然碰到一個熟人。曲端

對於這個老上級,徐衛沒什麼好感,只是場面上大家還是要過得去。遂點了個頭,也沒說什麼,曲端臉上沒絲毫表情,匆匆抱個拳,便算是還禮了。

他被罷去帥位,削去兵權後,一直被安置在秦州城,沒有正式結論。卻不知爲何,今天議事將他也召來了。

徐衛踏進議事堂的時候,只見裡面一片人影,還沒來得及分辨誰是誰,就聽一片呼聲。這個叫“徐大帥”,那個喚“徐經略”,紛紛起身跟他打招呼。徐衛作個四方揖,唱個大肥諾,客氣地應酬着。

等坐定下來仔細一看,除了熙河帥王倚以外,其他的居然都有些來往。其中徐原、徐勝、徐洪三個都是他的兄長。只是可惜了徐良是文階,要不然徐家五兄弟齊集陝西,湊個“徐門五虎將”也算是件美談。

“徐大帥,這兩年數你打得最兇聽你的捷報,都快讓咱耳朵聽出繭子來了。”劉光世哈哈大笑道。他起個頭,旁邊的將帥們都跟着起鬨。

徐衛擺擺手:“微末之功,不足掛齒,不過奉命行事罷了。誰叫咱跟女真人臉貼臉?捱得近,我不打他,他就得打我,沒辦法的事。”

“謙虛了不是?我看吶,現如今這西軍裡,也只有你敢跟金軍正面對決。”有人說道。

徐衛盯他一眼,笑道:“兄弟我可不是苦不堪言吶,光我在前頭頂着不行,往後,咱們還得同心戮力,光我一個人唱,這戲也不好看,再說我也唱不下去啊。”

在座的人,來自陝西各處,表面上雖都是同袍同僚,大家嘻嘻哈哈,但心裡都有一個打米碗。知道徐九是徐宣撫的侄兒,他說這恐怕不是表面那麼簡單吧?從今往後?要同心戮力?嘿嘿,這話還真值得細細品味纔是。

正說着,一人從堂後出來。年約而立,身長七尺有餘,站那兒一戳,氣宇軒昂說的就是這種人。麪皮白淨,蓄兩撇短鬚,顧盼之間,神采奕奕,正是徐良。徐六原本有個差遣,喚作陝西撫諭使,但那是臨時性。其父正式走馬上任後,他的新差遣是宣撫處置司參議官。這陝西上到宣撫司,下到帥司,都有參議參謀等佐官。名字雖一樣,級別和待遇卻是天差地。宣撫司一級的參議官,那是跟提點刑獄和知州平級的。

在座的,好些人不認識他,只是看他長相頗似徐宣撫,猜測着可能也是徐家子侄。卻見徐良作個揖,朗聲道:“下官徐良,充任宣撫處置司參議。奉宣撫相公之命,前來查點與會同僚。”語畢,環視全場,見各路將帥都到齊,方纔轉身入內。

衆將官都知道,徐宣撫怕是馬上就出來了。於是都正襟危坐,不再聒噪。果然,不多時,一身紫色公服,束金帶,佩魚袋,頭頂襆頭的徐紹穩步而出。

他一現身,堂下十數位西軍高級將領全都起立,抱拳行禮。徐紹徑直到帥案後坐定,先掃視全場一週後,揮手道:“坐吧。”到底是在陝西幹過武職的人,這一舉手一投足之間,自有一股威儀,全然不似從前那些東京委派的文官。

“本相承天子命,宣撫陝西,這還是頭一次召集諸位將帥前來議事。在座的,有些是舊識,有些是新交。卻也無妨,從今以後,都在陝西共事,但願我等同心同德,外御北夷,內安黎庶。”徐紹朗聲道。

當時,那衆將帥都稱善。每位宣撫上任,這一番表述總是免不了的。

“閒話不多說了。”徐紹很快轉入了正題。“此番召集諸位前來,乃是爲了一件大事。”

這話挺唬人,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他身上,等候着下文。當然,徐家幾兄弟早就心裡有數了。

“自金人南寇,又特別是犯我陝西以來,西軍暴露出來的問題非常嚴重。先後丟失了鄜延,陝華等大片地區,損失折將無算。若不加以整頓,談何禦敵?再則,鎮江行在,以及官家都非常重視此事,一再嚴令本相,務求改變局面。”徐紹語至此處,故意頓了頓,見全場將帥都用心傾聽。

這才繼續道:“西軍最大之頑疾,莫過於各自爲戰,互相推諉。個別帥守飛揚跋扈,無視宣撫制置等司。究其根源,乃是因爲六路帥司互不統屬,遇戰事難以靈活調動。有鑑於此,本相上奏鎮江行在,得官家御準,即日起,撤銷諸經略安撫司”

此話一出,滿堂皆驚這經略安撫司,可存在了幾十上百年吶從經略司,到安撫司,再到兩者合爲一體,這是幾十年下來形成的最適合陝西的模式。現在徐宣撫一句話,說撤就撤了,那是不是說,我們這些作帥守的,也不用幹了?

縱有人滿腹疑問,也有人想出面質疑,但一想到徐紹一來是在東京作過樞密使的,二來現在西軍當中,數他兩個侄子實力最爲強大。掂量掂量,還是忍了。

“今後,陝西除金人佔據之地外,劃分爲三個招討司。涇原環慶兩路,合爲陝西北路招討司,秦鳳一路以及永興軍部分地區,合爲陝西南路。以熙河路原有防區改陝西西路。此三司職權,稍後自有公函發下。現在,宣佈任命”

不自覺間,所有人都把腰板挺直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動作哪一任宣撫使也不敢這麼幹吶。徐紹不但幹了,而且壓根沒打算和誰商量,把咱們叫來直接就宣佈任命

“徐原”徐紹一聲喝。

徐原霍然起身,挎刀大步而前,虎吼道:“卑職在”

“委你爲陝西北路招討使,兼知渭州,防區內正軍,鄉兵,番兵,弓箭手,忠義巡社等各色部隊,悉聽節制”徐紹捧出一道委任狀。徐原上得前去,雙手接過。就這麼一張紙,原來的涇原環慶兩路兵權到手

“王倚”徐紹又喚。

熙河帥王倚,可以說是西軍諸路帥守中最爲低調的一位。沒什麼顯赫的戰功,也沒幹過什麼出格的事情,安安穩穩作自己的熙河路經略安撫使。但爲了和夏國爭奪河湟地區,熙河一路當初是連年征戰,因此熙河軍兵強馬壯,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熙河番兵,勇猛異常,悍不畏死金軍入侵陝西,熙河一路因爲山高路遠,一直沒它什麼事。倒叫人有些淡忘了。

王倚約有五十年紀,若不是那身官袍披着,你很難想象這是位統率數萬精兵的大帥,簡直就象是個普通的長者。

“委你爲陝西西路招討使,兼知熙州,節制轄區內所有部隊。”徐紹道。王倚令命接過委任狀。

“徐衛”徐紹又拿起一道狀紙來。

徐衛不急不徐,上得前去,只聽徐宣撫道:“委你爲陝西南路招討使,除統率兵馬外,定戎陝州亦併入你司。兼知京兆府,戎馬之餘,勿忘勸課農桑,司儀行政。”

“遵命”徐衛大聲應道,雙手接了委任狀。

進行到這裡,好些人心裡都活動了。原來也不過如此嘛,好像除了把環慶曲端擼了之外,其他的和從前沒什麼區別,就是換了個招牌而已。徐原倒白白撿個便宜,環慶一路又歸他管。王倚沒變化,至於徐衛,人家本來就是秦鳳帥,原來永興軍路那塊地盤也是人家拼死守下來的。新瓶裝的卻是舊酒,還以爲什麼了不得的改革呢。

“此外,諸司設副使兩員,隨軍轉運使一員,參議一員,走馬承受公事一員,主管機宜一員,書寫文字一員,幹辦公事四員,文官准備差遣四員,武官准備差使四員。其中,副使一員,隨軍轉運使,走馬承受公事由宣撫處置司派出。職權稍後亦有公函知曉。”

招討司這領導班子搭得可真夠大的。算上招討使,再除開各級統兵官,招討司這一級機構裡,就有二十名文武官員,當然,有些差遣是可以由統兵官兼任的。

但下面這些將帥關心的不是班子搭得有多大,關鍵是幾個要緊的職務是由宣撫處置司派出副使不用說,招討使以下,數他最大,估計是有監督之權。隨軍轉運使,顧名思議,轉運使管的是錢糧,也就是說,從今以後,錢糧這一塊是由宣撫處置司派出官員直接管理。其目的,恐怕是爲了杜絕虛開兵額,冒領糧餉,或者虛報軍功,冒領封賞。

走馬承受是個正八品的小官,但官小權大。他純粹是爲了監視而監視,雖然是八品,但他可以直接越級上報,甚至越到皇帝這一級。無事一年詳細報一次,有事隨時上報。從前走馬承受干預將帥指揮,橫行不法之事時常有聞。以至於後來西軍諸路里,有一段時期根本不設此職。現在徐宣撫把它弄回來,難道是爲了掣肘我們這些帥守?

第八百五十七章第73章 小種經略第492章 試炮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1章 徐家老九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616章 進攻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61章 恩怨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四十七章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八百七十六章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133章 川陝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10章 牛逼老爹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9章 欲擒故縱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827章 天倫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373章 長安解圍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四百零八章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182章 糾結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793章 角力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136章 失控第78章 進軍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545章 虎牢關第64章 官油子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328章 動粗第79章 逼宮第148章 罷相第284章 種家軍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138章 佈防第四百一十七章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279章 耀州告捷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127章 攪局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337章 想後路第56章 論邊事第140章 小娘子第100章 難怪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146章 升官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330章 兵臨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