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陝/西路宣撫使

宋軍踏白城大破吐蕃的消息迅速傳開。

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青唐城的吐蕃贊普董氈,龕谷失守,踏白城大敗的消息一前一後傳入了青唐城。

青宜結鬼章戰敗了,他竟然戰敗了,這個事實讓所有人都有些難以接受。鬼章在吐蕃人心目中,英勇善戰,有他在,怎麼可能戰敗呢?

目前接到的消息是,兩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鬼章只帶走了很少一部分人突圍了。

完全可以說是慘敗!

踏白城丟了也不打緊,可偏生龕谷也丟了,這個消息無疑是雪上加霜,意味着河湟東大門徹底打開,再無屏障,宋軍完全可以長驅直入。

河湟從此風雨飄搖,青唐城已經動盪不安,只要宋軍一出兵,甚至可能搖搖欲墜。

這個的結果,董氈沒有預料到。慘烈的事實瞬間讓他暈頭轉向,有些懵了!

怎麼會這樣?

兩萬軍隊倒是不算什麼,可以接受,但是失了關鍵的屏障之地,可就有些麻煩了。

最嚴重的還不是土地的問題,而是人,兩個很關鍵的人。

阿里骨在龕谷營地,聽說他被宋軍俘虜了。哪怕不是親生的,可多年來董氈一直視如己出,十分疼愛。甚至將他作爲繼承人選來培養,母親喬夫人也非常喜歡,這個孩子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本想着此番讓他好好歷練的,沒想到竟然一去不回了。

青宜結鬼章,下落不明!

董氈心裡很着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了軍隊,可以重新招募調遣,失去了國土可以重新奪回來。若是柱國大將沒了,那纔是最可怕的損失。

按照目前的節奏,宋軍很可能會對河湟發起進攻。有誰能抵禦宋軍兵鋒呢?除了鬼章,又有誰這個能力呢?當前的河湟吐蕃,出現了人才斷層,當真有幾分無人可用的感覺。

至於那些議論鬼章罪責的話,董氈根本不想聽。勝敗乃兵家常事,鬼章雖然善戰。可這次的對手着實太厲害了。

宋朝主將用六千人做誘餌,率領兩千人雪夜千里奔襲,攻破了龕谷大營,這個手筆着實讓人驚歎,也意想不到。

六千人攻破了五千大軍駐守的營地,仔細說起來。阿里骨是有責任的,他負責守衛大營,卻大意疏忽,給了宋軍可乘之機。

可饒是如此,即便宋軍出其不意偷襲,可兩千人全殲五千,甚至沒有還手之力。這一點也着實詭異,宋軍的戰鬥力強悍到了這個地步嗎?

董氈處在深深的震驚之中,幾千人先破了龕谷,又直接擊敗了青宜結鬼章,簡直就是勢如破竹,無堅不摧啊!

以前着實有些低估了宋軍的實力,原以爲青宜結鬼章出馬,便可以保住河湟這份家業。如今一切的幻想都被現實擊的粉碎,局面有些慘不忍睹。董氈也真切感受到了威脅,如今的河湟已經岌岌可危了……

難道河湟吐蕃的基業都要毀在自己手中嗎?董氈顫顫巍巍。一時間也有些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畢竟這個事情突如其來,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和期望,短時間認清事實已經算是不錯,做出合適的應對策略當真有些困難。

更糟糕的是。阿里骨被俘虜了,青宜結鬼章下落不明,自己身邊可以說是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

藺逋比?

身爲吐蕃王子,按理說正該是承擔責任,挑大樑的時候,可是終究是爛泥扶不上牆。接到消息,他竟然沒有絲毫的着急和驚恐。反而責怪阿里骨和鬼章冒失出兵,對自己當初的意見沾沾自喜。

說什麼這下徹底惹怒了宋朝,給人家了藉口,損兵折將還理虧。認爲應當派使臣前往大宋都城汴京請罪,請求大宋皇帝的諒解,兩國重歸於好。整個過程裡,始終沒有提出營救阿里骨的說辭。在藺逋比看來,阿里骨被俘虜,自己的贊普繼承人的身份獨一無二,再也無人威脅,自然是求之不得。

董氈哪裡不明白他的小算盤?一眼便看穿了這個目光短淺,心胸狹隘的兒子,恨鐵不成鋼啊,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兒子是指望不上了,身邊無人可用,該如何是好呢?阿里骨是回不來了,只怕接下來宋軍還會提出什麼威脅的條件來。

唯一的希望便是青宜結鬼章,他突出去了,此刻雖然下落不明,想來安全應該無虞,遲早會回來的。

董氈希望,這個越早越好!

青宜結鬼章此刻正在河湟高原東南邊緣的密林裡艱難前行,河州戰敗了,龕谷失守了,河湟很危險。

這個時候,必須要儘快返回青唐城。至於戰敗的責任,鬼章沒有想那麼多,贊普怎麼處罰他都認了。說到底,失敗確實是自己的責任,終究是大意了。輕率地認爲自己騙過了宋人,卻沒想到被林昭將計就計,幾乎讓他全軍覆沒。

計不如人,輕敵大意,確實有罪,懲罰治罪都是應該的。木徵勸他認真考慮,但是鬼章堅決搖頭,必須儘快趕回青唐城去,這是他作爲一個吐蕃臣子的責任與義務。

只是最近的踏白城與龕谷一線被宋軍佔據,爲了保存這點實力,只能迂迴繞行,藉助密林掩護,潛回青唐城。也許宋軍的兵鋒已經越過了龕谷,向西進發,這個時候回去還能夠幫上忙。

盡義務,做忠臣之外,青宜結鬼章還有個想法,那就是與林昭正面的再較量一回。這一次他不會再大意,一定要分出個勝負高下。

事實上,林昭取得勝利之後,並未繼續推薦。只是派兵嚴守踏白城和龕谷,什麼時候想要西征,便可以隨時出兵。

龕谷以西,便是讓人垂涎三尺的高原沃土——河湟谷地,也是大宋王朝很想據爲己有的戰略要地。雖然趙頊吩咐過。只要可行,便可以立即對河湟發起進攻,但林昭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謹慎圖之。

一來呢,雖說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爲將爲臣者不能蹬鼻子上臉,還是要低調一些,大事上還是要適當請示皇帝。這樣不至於讓皇帝猜忌,掌控西軍計劃剛剛有眉目,還得一如既往的穩住趙頊。

二來,之前的戰事主要是集中在河州。而今過了龕谷,可就是完全對河湟吐蕃開戰,性質完全不一樣了。大宋王朝是否做好這樣的準備?這一點需要知會汴京。同時如果開戰,就手頭的這點兵力怕是不夠,需要全盤調動,重新部署。

第三。就是打探一下西夏的反應。河湟打的熱火朝天,西夏這個地區大國豈能不聞不問,他們的反應也至關重要。林昭可不想孤軍進入河湟之後,西夏突然在背後鬧事。故而稍微緩和步伐,未嘗是壞事。

這些事情,按照自己目前的權限,是做不到的。因此。必須要稟報給汴京,同時也是運作一件事,想必王圭已經知道楊楶被殺的事情了吧!

十日之後,踏白城的捷報終於送到了汴京。

同一個小城,兩次大捷,趙頊別提有多高興的。

如果說之前河州歸入大宋,設立熙河路還有些匆忙,可能存在變數,那麼這一次便是板上釘釘,絕對不會在出現問題。

徹底掌控河州還只是一方面。最重要是打敗了河湟吐蕃大軍。

趙頊雄心壯志,早就有心深入河湟,可惜一直沒有契機。這一次,不僅有了機會,更開了個好頭。

河湟戰事前景一片光明。趙頊心裡很是受用。林昭當真沒有讓人失望,當真是福將啊!他原以爲王韶不在,林昭能夠維護好河州的局面已經實屬難得,沒想到他守成的基礎上,竟然有這樣大的進展。

當真是難得!

邊功,邊功在升級!

之前河州一事有些勉強,匆忙之間,朝臣和百姓們都頗有看法。而今則不同了,徹底佔領河州不說,還打敗了吐蕃軍隊,這可是貨真價實的重大邊功。而且還是數千人破敵兩萬,以少勝多,還勝的如此精彩。輕鬆打敗了吐蕃贊普最倚重的大將,並且俘虜了吐蕃王子,這可是以前的對外戰爭從來不曾有過的功績。

趙頊終於可以在羣臣和百姓面前拿得出手的,而一切都來自於林昭,感激與讚賞之情油然而生。

尤其是對接下來進攻河湟打好了基礎,拿下了龕谷,實際上已經往河湟打入了一個楔子,後面的事情只要運作的當,避可勢如破竹,直下青唐城。開疆拓土,滅吐蕃,鉗西夏,復燕雲,恢復漢唐舊境的宏圖偉業又進了一步,

邊功赫赫,讓趙頊內政上的不如意一掃而空,整個人也難得的精神起來。

如此重大的功勞,賞賜是必然的。

趙頊興奮之下,立即下詔冊封林昭爲鄭國公,此戰有功之臣都予以將領。景思立英勇死戰的消息傳開,成爲敬佩和學習的榜樣。趙頊特意派遣御醫前往河州爲其診治,冊封爲忠勇伯,其母也獲封三品誥命。因爲兒子不在身邊無人照顧,還特意下旨讓地方官好生侍奉。

封賞之後,功臣們卻不能馬上回汴京,因爲趙頊還有更爲遠大的構想。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拿下河湟。

至於主帥人選,林昭自然是首選。

忠心耿耿,治軍有方,能大勝仗,爲朝廷開疆拓土,這樣的將領自然要委以重任。本來趙頊有意讓王韶前往幫忙的,只是王韶這時候去身份難免有些尷尬。畢竟林昭的功勞更卓著,現在軍中威望又高,深得將士們愛戴。

王韶本來地職位在林昭之上,如今返回去算什麼?在林昭之上,肯定是不行的,林昭或許不會說什麼,但將士們未必答應。若是屈居之下,難免有些尷尬,王韶爲了避免此種情況,直接委婉表示不去。

他相信以林昭的實力,以及目前軍中將領的能力,完成這個目標不是很難,是可以成功的。同時王老夫人的病情進一步加重,王韶身爲兒子。自然要盡孝膝前,也不方便離開。

趙頊思來想去,也就不好強迫王韶前往,至於其他人不瞭解那邊的情況,去了兩眼一抹黑。幫不上忙,說不定還會幫倒忙。如今林昭身上承載了他太多的希望,不希望受到任何人的影響。

西北不斷傳來的好消息,以及林昭謙遜謹慎的行爲,贏得了趙頊的好感。一貫多疑的他竟然也要堅持一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決定將熙河前線的指揮權完全交給林昭,當然了,前提是他能給自己交上來一份滿意的答卷。

趙頊隨機下旨,西北官員與駐軍全都需要配合林昭行動。可偏不巧,就在這個當口,新任的陝西路宣撫使王圭竟然上書彈劾林昭。說他在前線跋扈專權,擅殺將領,竟然不請示皇帝,有不臣之心。

一件小事,三兩句之間上升到不臣的高度,這是官員們慣常用的手段。按理說事情是需要用事實和證據來說話的,至少要走個程序。

趙頊接到奏疏的時候也頗爲無奈。王圭怎麼着也是重臣,他的話是有分量的。即便是趙頊相信林昭,卻也需要給朝臣們一個交代。一個率領十多萬大軍的將領要是有問題,朝臣們如何能安心呢?

事情要是不能徹底得到解決,接下來百官同樣會繼續吵架,趙頊如今最煩的就是這個。故而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

恰好樞密使韓絳在,他是曾經的陝西路宣撫使,對那邊的情況最爲了解,相對比較有發言權。

“韓卿以爲如何?”趙頊輕聲詢問。

韓絳是個實在人,說道:“陛下。林昭殺的那個將領叫楊楶,因爲他臨陣脫逃,導致圍剿青宜結鬼章功虧一簣,讓他逃走了。林昭說了,這個鬼章不簡單。可抵雄兵數萬,此次溜走,河湟之戰必倍加艱辛。

又因爲楊楶的臨陣脫逃,未能及時配合救援,導致景思立孤立無援,身受重傷,而今仍舊在昏迷之中,生死未卜。林昭給樞密院行文了,表示正是因爲這兩個原因,纔對楊楶痛下殺手的。一來是懲罰,二來,更爲重要的是正軍心。”

“是這樣?”趙頊顯然是願意相信的,樞密院自然有辦法弄到前線的具體情況,絕對不會只聽從林昭一家之言。許久道:“那王圭這是……”

“楊楶乃王圭外甥……”韓絳秉承着實話實說的原則,當初他在西北的時候,王圭還找過自己,讓幫忙照顧他的外甥,故而韓絳有印象。

“這麼說,王圭是公報私仇?”趙頊最反感這種行爲,頓時眉頭皺起。

“臣不敢妄言,或許鄭國公行爲是欠妥當,但是亂局需用重典。”韓絳道:“相信這次以後,軍中應該不會再有膽小畏懼,臨陣脫逃之人,唯有如此,我大宋軍隊戰力才能提升,軍紀才能嚴明,才能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是這個道理,東陽之舉確能理解,這個王圭……”趙頊言語之中頗有微詞。

韓絳見狀道:“必須,見他二人如此,臣難免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樞密使的意見趙頊還是很重視的,而且是關乎到兩個重要大臣,以及一場更爲重要的戰事,自然不敢馬虎。

“林昭是熙河路經略使,王圭卻即將成爲陝西路宣撫使,是他的頂頭上司……如果他們精誠團結,相互配合那自然是想的一場。但是如今兩家有了私怨,還能合作嗎?可能反而會互相刁難,反而會耽誤大事……”韓絳道:“臣着實有些擔心啊!”

“這……”趙頊的顯然也意識到了整個問題,不免覺得有些爲難。問道:“韓卿,你意如何?”

身爲樞密使,主管大宋軍事,關心前方的戰事和將領,並且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採取一些措施,都是他分內之事,是他的責任。

韓絳說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軍中不可有兩帥,若果互不相干,也就罷了。若是必定有焦急,那麼必須二去其一,主帥不和,三軍震動不安,何談勝仗?”

“王圭和林昭……一個在長安,一個在河州……”

“陛下,請恕臣之言,龕谷爲我軍攻佔,若是下一步進攻青唐城,西夏必定不會坐視不理。攻打吐蕃,防備西夏,可是關乎到整個陝西路的大事。”韓絳道:“再者,進攻河湟所需兵力不少,僅熙河、環慶、秦鳳三路只怕還不夠……”

言下之意已經很明顯,這是一場關乎到整個西北的戰事,必然要涉及到陝西路宣撫使,與河州之間必然有關聯。爲了避免王圭與林昭之間可能的不睦,必須要早作準備。

讓其中一個走人,林昭?不可能,一員不可缺少的猛將,對前線的戰事最瞭解,陣前換帥也是兵家大忌,自然不能輕動了。

那麼該滾蛋的只能是王圭了!

爲了勝利,爲了邊功,爲了自己的宏圖偉業,趙頊毫不猶豫地調走了王圭,並且將空下來的陝西路宣撫使直接給了林昭。。)

第93章 人間天堂?第370章 樑太后第266章 掩耳盜鈴?第683章 甦醒第406章 明月宗第431章 西北定第235章 打馬球第586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153章 血債血償第385章 神兵利器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2章 自證清白第183章 青苗利弊第20章 揚帆起航第585章 軟柿子第480章 喪心病狂第207章 一路順風第572章 時過境遷第338章 馬蹄西北來第359章 喪心病狂第193章 多管閒事第213章 拔刀相向第144章 青苗伊始第687章 十香詞第56章 陰謀叛亂第190章 蟄伏待機呂惠卿第15章 身孕從何而來?第23章 求個墨寶第456章 瞞天過河第434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535章 心生不妙第27章 王孫公子有矛盾第421章 讓歲賜成爲過往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576章 去留隨意第69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26章 生不逢父第391章 直言相告乎第431章 西北定第523章 皇家健康顧問第515章 炙手可熱第443章 工欲善其事第124章 危急時刻第397章 驚喜等着他第435章 府州折家第208章 安樂窩第676章 引蛇出洞第256章 奇,出其不意第147章 “爲”雨綢繆第400章 借酒澆愁第411章 養育之恩第342章 烽煙起第719章 紅顏恩怨自此結第646章 草包的悲哀第175章 王雱的憂慮第208章 安樂窩第638章 橫插一腳第495章 暗通款曲?第77章 攤上大事了第674章 天變了第561章 上兵伐謀第522章 再伏一筆第56章 陰謀叛亂第147章 “爲”雨綢繆第177章 年夜飯(上)第517章 所爲何事?第35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74章 廂軍出動第670章 往昔、今昔、來昔第179章 年夜飯(下)第353章 契丹心態第29章 開業迎客第448章 專斷之權第84章 帝王心思(下)第372章 從長計議第679章 流言滿汴梁第459章 蕭後護子第173章 殺兄之仇第552章 伺機而動第347章 又一計借刀殺人第484章 亂馬踩踏,屍骨無存第332章 替罪羔羊第512章 時不我待∥第607章 血緣第301章 咸陽古渡第671章 回心轉意第184章 捨本逐末第81章 風口浪尖第171章 不死不休第523章 皇家健康顧問第265章 老經略相公第261章 防患於未然第100章 林間殺戮第656章 宰相人選第344章 再赴西北第376章 家和萬事興第715章 劍指幽州第328章 美人恩重第443章 工欲善其事第486章 鬼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