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新詩

蘇油不禁感慨,辛孃的文化相當高,對答知文守禮,甚至連唐傳奇都知曉,可見少女時期也是書香門第。

經過一場變故,如今嫁作農婦,有了孩子,也算是不錯的歸宿,說道:“這樣就好,孩子要好好撫養,你是讀過書的,將他們教育成才,今後難說也不能給你掙回一個誥命。”

辛娘淚眼裡帶着笑:“都是國公所賜,從前種種,恍如一場大夢,現在這樣的日子,纔是踏實的。”

蘇油說道:“對,手裡有糧,心頭不慌,我家八公平日裡就是這般的教導。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辛娘再次拜倒:“其實人最要清楚自己要什麼,國公一首詩寫得好,辛娘給配了曲子,時常作爲社戲開場。”

蘇油說道:“你這是擡舉我,其實就連我自己,有時候都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舊詩多是應景而發,過後也不見得就能保持當時的心境,修爲不夠,實在是慚愧。”

辛娘笑了:“國公爺太謙遜了,那民婦這便獻醜,國公試試能否想起當時心境,如何?”

蘇油點頭:“這倒是個好法子。”

辛娘輕咳一聲,屏風後面的樂器奏響。

詩歌唱了起來,歌聲裡邊多了一分自傲與出塵之意。

八關漫溯雄王氣,

七水絪洄壯帝居。

雨野攙犁時漢鏃,

晴郊浚井偶周彝。

河山疊亂灰飄絮,

文武參階玉薦衣。

局事紛離君莫笑,

英雄早在彀中迷。

這首詩,是蘇油當年送給司馬光的,是以司馬光史學家的口吻,寫下的勸慰之詞。

可如今從飽受苦難的辛娘口中唱出來,卻讓蘇油覺得,驕傲出塵之下,充滿了苦澀,充滿了對統治階級無能與貪婪的控訴諷刺。

一曲唱完,蘇油眼裡也閃現起了淚光,對伍定說道:“可有紙筆一用?”

哎喲國公要寫詩!伍定趕緊命人送來。

今日之事必定會被人寫入筆記,自己也因此史上留名了!

筆墨擺好,蘇油起身來到案前,略加沉吟,開始提筆疾書。

朔笛邊笳兩久違,

鉛雲還壓棘城頹。

故舊方驚詞客老,

琵琶猶奏阮郎歸。

秋深鳴鏑驚原下,

歲惡煙烽照塞陲。

叢山難載憂懷重,

更奈辛娘唱一回。

衆人圍着看過,都是無聲嘆息。

辛娘福了一福:“不料掃了國公高會之興。”

蘇油搖頭:“不,辛娘你很好,你讓我重新堅定起來,讓我回憶起這些年到底在堅持什麼。”

說完將鎮紙移開,將詩取過:“辛娘你要知道,讓你們過上安穩日子,本來就不是上位者的恩典和施捨,而一定是他們的責任與擔當。”

“這詩送與你,也算是給我自己的警醒鞭策。哪一天蘇油變易此節,天下儘可以此共譏之!”

辛娘雙手捧過,再次作拜:“《詩》雲‘宜民宜人,受祿於天’。《書》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國公有此仁心,自當天佑民頌,光耀汗青。”

從宴會返回驛館的路上,張麒牽着馬:“那個辛娘,要不要查一下?”

蘇油笑道:“新軍核心控制地區,密諜也不會如此張揚。不過……還是查一下吧。七哥你通過四通的渠道查,明天我再交代童貫走一下明路。”

張麒點了一下頭,不再說話。

陝西路轉運司駐地,在蘇油之後便前移到了渭州,之後鞏固了渭州城防,修了囤安寨,完備了防守。

後期種詁,王文鬱更是將水泥棱堡一路從渭州修到了石門峽,並將整個石門峽兩端修造起城牆,建起了巨大的寧夏城,渭州已經成了大後方。

涇河平原被蘇油將龍首渠打造好之後,成了陝西繼關中平原之後的第二大麥倉,加上榷市的開放,渭州一時比古都長安還要繁華,有直追洛陽之勢。

洛陽大佬太多,最高長官轉運使,也沒什麼發言權,因此蘇油的後任們,一邊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涇河平原帶來的大紅利,一邊戴着忠勤王事守土國門的高帽子,也就不挪窩了。

兩天之後,蘇烈,童貫,王厚,王中正等人也來到了華陰,趕來報道的還有在南海立下大功,幾年時間裡邊給趙頊內庫撈回了三千萬貫的大財神李舜舉。

李舜舉是趙頊最放心的財務專家,他的任務,就是過來監督皇宋銀行封樁錢專項賬戶的使用情況。

蘇油很忙,也關注不到沙盤推演的全程,蘇烈非常瞭解新軍目前的戰法,同時手底下人馬多達五十萬,覺得此戰大有可爲,準備不考慮其它力量,獨立對抗渭州當面大軍。

蘇油將開戰時間定在秋季陝北麥熟之前,七月三十日,然後只給高遵裕支了一個招,夏人補給從來沒有超過三月的,因此他們扛不過半年。

如果紅軍戰事不利,只需要將戰爭拖入冬季嚴冬,藍軍五十萬人馬,全都得趴下。

當天晚上,童貫來驛館找蘇油,告訴了他辛孃的來歷。

卻原來是當年隴西大族李氏之後。

隴西氏從北魏到隋朝,逐漸發展成了一支大族,最顯貴的時候,家族子孫,受任爲五品以上官位者達百餘人。官封大將軍、上柱國、刺史、總管、縣侯、國公者難計其數。

長兄李賢北魏時授威烈將軍、殿中將軍。宇文泰掌權時,進升撫軍大將軍、都督。北魏孝武帝入西安依宇文泰,便是李賢率精兵接應。

之後一直經略河西。後又拜授大將軍。死後贈爲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

次兄李遠,也做到了北周柱國大將軍。後因其子李植與周孝閔帝宇文覺密謀剷除大權臣宇文護,失事被誅殺。

最厲害的是三弟李穆。曾救宇文泰於險境。後力挺楊堅出兵平叛,並上密表勸進,楊堅得以順利登上皇位,成爲隋朝開國第一功臣!

《隋書,李穆傳》記載:……於是穆子孫雖在襁褓,悉拜儀同,其一門執象笏者百餘人。穆之貴盛,當時無比。”

楊堅甚至下詔:“太師、上柱國、申國公社稷佐命,公爲稱首,位極帥臣,才爲人傑。自今已後,雖有愆罪,但非謀逆,縱有百死,終不推問。”

然並卵,隋煬帝一上位,感到李氏是自己的威脅,以謀逆之罪誅殺了李氏三十二人,“自餘無少長,皆徙嶺外。”

白白給後世留下一個因“木子得天下”的讖言,殺了此李,卻被彼李奪取天下的傳說。

而李辛娘,就是長兄李賢后代李枹罕的一支,數百年家族起起落落,到了宋代,已經變成了詩書傳家的鄉里士大夫,夏人一到,再無倖免。

童貫說道:“李辛娘被擄掠到西夏後,淪爲官妓,還生有一女,後來國公與夏人交換戰俘,夏人以擄去的漢人充數,一路風霜飢餓,等到得石門峽,孩子也沒保住。”

“李都監當時親見她的慘況,幾近瘋癡,又知她同姓,便接到自己府中命人看顧,待到將養得差不多了,給她尋了個義勇嫁了,情況便是這樣。”

“李若愚?他還做了這麼件好事兒?”蘇油有些吃驚。

不過這表情是裝的,童貫說的這些,四通也打聽得差不多了,甚至還去詢問過當時和李辛娘一起返鄉的同村人,都說李辛娘入官之後就被官大人接走了。再一調查,便知是李若愚。

童貫點頭:“李家在陝西還有不少後裔,要不要告知他們?”

蘇油想了一下:“還是不用了吧,她經過這一番變故,回到族中說不定還要被歧視。自言以前是女道,估計也是這個意思。”

“就這樣子挺好,能從那麼慘的境遇中恢復過來,她的的堅韌非常人可比,兩個兒子以後肯定有能耐。”

“之所以讓你打聽,是因爲能說出其實人最要清楚自己要什麼這種話來,讓我覺得這女子不簡單。樂曲班子裡又多有夏人樂器,因此擔心她是密諜。”

“既然能夠確定不是,那就不要再去打擾她如今的生活了。”

童貫點頭:“謹遵國公之命。”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敵人的陽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八百章 內奸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五十章 沙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