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文和武

聊完李辛娘,蘇油才問道:“陝西路機宜司最近在搞什麼?”

童貫說道:“正要報之國公,夏主遣人傳來消息,說是願意以曲野河南地,換取大宋支持,助他誅除梁氏外戚,掌握大權。”

蘇油微微一笑:“驅虎吞狼,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童貫說道:“消息是通過禹藏花麻送來的,他是秉常的妹夫,對梁氏一直不滿。”

“夏廷命他剿李文釗,禹藏花麻爲了保存實力,反而與之議和。”

“這情況被王處道掌握之後,通過威逼利誘,如今禹藏花麻成了我們在西夏中的重要棋子。”

蘇油問道:“窮奇那邊呢?”

童貫說道:“窮奇送來消息確是另一套,說是秉常異動的消息樑太后已然知曉,梁氏不會坐以待斃,如今只是引而不發而已。”

“秉常沒有機會的,不過,這倒是大宋的機會。”

“西夏在明年肯定會出現亂局,到時候再看機會如何利用。”

蘇油只記得歷史上五路伐夏大敗虧輸,至於之前的前戲細節卻是不怎麼清楚,如今看來,多半就是西夏帝后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纔給大宋創造了機會。

不管是不是,機會把握好就行。

想到這裡,蘇油便問道:“有憑信嗎?”

童貫搖頭:“纔剛剛聯絡上,不過禹藏花麻說我朝正旦大朝會上,夏主會遣使慶賀,使節是李清,到時候會與我朝秘議此事。”

“王處道已經要求李清攜帶夏主親筆書信,並且要求禹藏花麻同意我們的諜報小組接應李清,保證出使成功。”

蘇油:“既然窮奇都說了局面在樑太后掌控之中,你們覺得,能成功嗎?”

童貫說道:“要是讓窮奇負責,促成此事呢?”

蘇油看了童貫一眼:“一個窮奇換一個李清?你認爲值得?”

童貫說道:“那要是樑太后當真控制了西夏局面……”

蘇油說道:“控制不了,我們現在的手段多的是。而且西夏問題,不是樑太后控制一個朝堂就能夠解決的,明白了嗎?”

童貫對蘇油的大局觀相當佩服:“那我們是否還要派出小隊?”

蘇油說道:“這個當然要派,不過要告訴他們保護好自己,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放棄目標。”

“還有,最多隻能攜帶冷兵器和震天雷。”

童貫點頭:“明白了。”

蘇油說道:“相比這個,我到更關心我們這邊,你和王厚、李庸他們相處得還好?王厚幹機宜十幾年了,經驗比你老道得多,該放下身段的時候,要放得下身段。”

童貫笑道:“國公放心,天底下還沒有我童貫搞不定的人。”

沙盤推演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結束的,何況蘇油還考慮了幾種預設,因此更需要花時間。

這幾天裡還要和老部下們聯歡,最後乘坐馬車前往渭州。

二十年來道路情況好了不少,陝西的道路甚至可以說是全大宋最好的。

這讓蘇油想起了後世自衛還擊戰時的雲南,那時雲南的道路建設,領先了全國十幾年。

渭州,如今已經是大宋西北第一雄城,城牆已經換成水泥,一面還有四個棱堡支撐,周邊山上要地建有關塞,霹靂炮和神威大將軍炮因爲保密還沒有裝備,但是鋼臂弩炮不要錢一樣擺在了城頭的馬面牆體和關塞內。

這樣的大城,除了被切斷援軍和補給,後方五百里被敵軍佔據,硬攻其實是不可能攻擊得下來的。

不過固國不以山川之險,歷史上的大城本來也沒有多少是被強攻下來的。

渭州南門,陝西路兩名大員——範純粹,呂惠卿,正在大雪中等待蘇油的到來。

他們的身後,還有新近到來的轉運司掌書記畢仲遊。

範純粹在氣節修養上遠勝呂惠卿,但是政治才能一般,直到畢仲游到來之後,範純粹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呂惠卿的動作很多,尤其是在法令之上。當年王安石的新法條文,大多數都是呂惠卿在司農寺裡邊搞出來的。

這也是呂惠卿被人詬病的地方,蘇軾就曾經大張旗鼓地說司農寺制定法令本身就是程序不合法,他不認。

但是不得不說,呂惠卿在新法改革派中的巨大功績。

範純粹是保守派,陝西也是保守派和改良派大本營,呂惠卿在這裡基礎薄弱,但是架不住他點子多。

他的目標,就放在了鄉勇和蕃丁上。

陝西義勇和蕃勇敢,乃是正軍的重要補充,甚至可以說,這就是大宋西軍的第二梯隊。

蘇油的改良款保甲法,同樣利用了這些力量,但是更加偏向認爲他們依舊是民力,主要是負責穩定和鞏固城鄉間的治安。

但是呂惠卿顯然不這樣認爲,他認爲陝西義勇和蕃勇敢的戰力,比改造之前的汴京上四軍只強不弱,這樣一支戰力被蘇油散於鄉間,是對大宋人力資源的一種巨大浪費。

因此他建議將保甲法予以真正實施,鄉勇和蕃勇敢分春秋二時向州府聚集,校檢調閱,一旦有戰,也可以俾補戰力之不足。

此舉遭遇到富弼、司馬光、範純粹的堅決反對,但是呂惠卿是做過參政的人,他手裡也是有密匣的,直接跳過轉運司,將密奏送到了趙頊的案前。

這就直接讓範純粹和他撕破臉,兩人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範純粹立刻上章彈劾呂惠卿好大喜功蔑視上司竭用民力,列舉了陝西百姓身上的勞役——治河、造渠、運糧、修城、協防、供輸,一年到頭就沒有休息的時候。呂惠卿純屬胡來,請求朝廷將他調離陝西。

他的意見,和司馬光如出一轍,當年司馬光針對陝西問題,就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根本就不是兵力不足的問題,而是戰力不足的問題。

司馬光看到了關鍵,大宋的冗兵問題,在當時的陝西同樣存在。

但是他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堅決要求軍人專業化,而不要讓百姓承擔軍事任務。

因爲對於當時的陝西來說,那是對百姓赤裸裸的壓榨和剝削,而且毫無用處。

辛辛苦苦賣命一輩子,就算沒有死在戰場上,退伍之後也一無所長,下無立錐上無片瓦,淪爲難民,死後一張葦蓆送亂葬堆草草掩埋,一生都沒體驗過做人的滋味。

他認爲守護邊疆的任務,就是該有大宋禁軍來完成,要是禁軍完不成,那就是禁軍的鍋,那就應該操練,選將,加強戰力,讓他們能夠勝任。

但是這種想法也過於理想化,禁軍早已腐化墮落,不拿錢不挪窩,拿了錢出城門就四散奔逃,早已經爛泥糊不上牆了。

蘇油到渭州,先是從蜀中調兩支土豪部隊入陝,讓西軍看看正經的精銳一個月能拿多少。

然後大力搞土地,搞工業,搞貿易,搞裝備,待價而沽。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接下來就是汰裁部隊。

以囤安控鶴爲模板挑選編練精銳,不合格的放出去當百姓,不再成爲軍隊負擔。

而留下來的那些,都是有自信能夠吃這碗飯,或者拼了命想吃這碗飯的人。

皇家軍事速成班,給西軍批量培養出不少懂得新軍操典號令的基層軍官,即便僅僅將武器替換成了鶴脛弩,騎刀和震天雷,西軍之後的優良表現,讓朝廷上下振奮異常,甚至反過來推動了大宋的軍事改革進程。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九十章 孝心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七十章 授課第十一章 物價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九十章 孝心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認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