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

第十二章牛雜可是好東西

在可龍裡的時候,蘇油看過土地買賣,一畝地也就是一貫錢的樣子。

這物價和後世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別,原來宋代城市居民的家當,基本上都穿在身上。

仔細留心,還有發現,這裡的人們使用的錢不是常見的銅錢,而是鐵錢。

偶爾有外地人採購用銅錢的,那一文銅錢能當鐵錢兩文用。

還有交鈔,楮皮紙做的,官方發行,一貫鈔大致能當九百文。

還有私鈔,大商戶發行的,用來和生意夥伴交易,其實更有點像是固定價額的提貨單或者是原始匯票。

蘇油就像一個好奇寶寶東看西看,倒是蘇八娘看不下去了,低聲招呼他過去,遞給他一個荷包,低聲說道:“小幺叔可是要使錢?我這裡倒有一些。”

蘇油卻不接,有點小尷尬的解釋道:“不用不用,我就是呆鄉里久了,想了解一下物價,原來大宋的物價如此便宜啊。”

八娘噗嗤一聲笑了:“小幺叔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縣令大人還常常打秋風呢。”

蘇油大訝:“不會吧?我可是聽說官家對讀書人很寬鬆的,給俸祿都是往高了給,年節還給各種名目的賞賜。”

八娘笑道:“那得是五品以上才行,如縣令這般的七八品,一個月也就五六貫的花銷,要養家餬口,人丁不旺還行,上了十口,加上迎來送往,那就不夠看了。”

蘇油不信,回道:“八娘你又騙我,縣長迎來送往,那是有公使錢的。”

八娘搖搖頭,說道:“你是沒看過驛站那破敗的樣子!像眉山這樣的地方,水路樞紐,來往的貴人高官多了去了,公使錢能夠開銷的?太守大人想要過得滋潤,都少不得依仗我們江卿世家才行。”

蘇油有點疑惑:“那這官還有什麼做頭?”

八娘笑道:“有你這想法的可不光只有你。翰林清貴不?幾年前出的大新聞,有個窮翰林,連清選都不要了,辭了官職,在東京開了一家質行!”

蘇油點點頭,這纔算是對大宋的政治生態有了第一分粗淺的認識。

自己以前的知識面太狹窄了,眼睛只落在了史書記載的大人物上,卻從不知道大宋下層官員是這樣的苦逼。

看來升官不一定發財,不過現在瞭解那些爲時尚早,自己來大宋,可不是爲了受窮的。

時間不長,小轎來到了一個城外臨溪的工坊,工坊旁邊是幾個窯口,遠處還有些田土,一個小莊子。

工人們在摶泥,造胚,一位少女在指揮工人們幹活。

見到軟轎過來,那少女便急急走了過來問道:“是蘇姐姐嗎?”

蘇八娘從轎子裡出來,兩人見禮後,那少女拉着八娘,欣喜地說道:“姐姐總算是大好了,咦,壎兒沒跟你一起過來?我好想看看他啊。”

八娘笑道:“一路顛簸,可不敢帶出來。”

那少女看着蘇油逗弄道:“這小孩又是誰?快叫我姐姐,我給你吃甜豆。”

蘇油還沒說話,八娘急忙拉着那少女嗔怪道:“你可休要胡言亂語,這是可龍裡蘇家老宅的長輩,人雖然才五歲,我也得管他叫小幺叔。”

那少女聽完後一跺腳叨叨着:“哎呀你怎麼帶了個小長輩來!平白跌了我的輩分!”

八娘笑道:“我這小幺叔人雖小,可是絕頂的聰明,現在正在幫我弄活字排版的難題。小幺叔,這是史家二十七妹。”

蘇油施了一禮:“見過二十七娘。”

二十七娘撇了撇嘴:“小娃娃還裝老成充大輩,這小幺叔我可叫不出口,我就叫你……小油吧。”

蘇油也不見怪,笑道:“名字就是個代號而已,家中長輩就常叫我小猴子。”

二十七娘笑得腰都彎了:“小猴子,哈哈哈,等你行冠禮的時候,那不是……那不是……”

蘇油倒是挺大氣,回道:“沐猴而冠,想說就說,我不會生氣的。”

二十七娘反而不笑了,改容正正經經對蘇油道了個萬福:“小油性格可真好,倒是奴家孟浪了。”

蘇油趕緊還禮。

八娘說道:“今日過來,是有事情求妹妹。”

二十七娘說道:“嗯,事情我已經知道了,這不一早就準備好了,看,泥料都在這邊。”

三人過去一一檢視,蘇油翻看了半天,搖着小腦袋問道:“二十七娘,有一種泥料,不知道你們這裡用過沒有?”

二十七娘倒是挺訝異的:“你小小年紀,還懂陶泥?”

蘇油看着那些土黃色棕色和綠色的瓷罐,說道:“略懂。”

說完隨便取了一個挺大的鬥碗,用雙手抓着碗邊翻轉過來:“你這用的是本地的紅泥,陳化後做胚,幹後再施釉一次燒成的,泥料太粗了,不合治印用。”

二十七娘聽了後眉毛頓時豎了起來:“我們家的瓷器雖然不如幾大著名的窯口,可在川峽四路也是有口碑的,這泥我們精選的,東西都賣到大理去了,你人不大,口氣倒是不小。”

蘇油眨着小眼睛說道:“二十七娘別生氣,你說的我都相信,我的意思是說,還可以更精。”

二十七娘冷笑道:“要是你能夠煉出更細的陶泥……”

說完見到一旁笑盈盈的八娘,眼珠子咕嚕嚕一轉,頓時笑靨如花:“那給你們做陶印的活,我們包了。”

蘇油連連擺手:“不用不用,這很簡單的,法子我上午才教過姻伯,其實就是舉手之勞,我們先做個小實驗吧。”

這裡工匠也多,見二十七娘沒話,蘇油便叫來工人,取來一口大缸打橫,做了個木頭架子卡住,然後在架子兩邊卯上圓軸,擱到支架上邊,又做了一個軸柄,工人搖動軸柄的時候,大缸可以在架子上邊轉動。

往大缸里加了些水,丟了些碎瓷片進去,讓工人將大缸搖轉起來,蘇油開始往裡邊添加陶泥。

很快,陶泥便被翻滾的碎瓷片切割磨碎,最後變成泥漿。

二十七娘睜大了眼睛:“你這法子倒是討巧得很。就是規模做不大。”

蘇油也不生氣:“做實驗嘛,這樣快。”

將泥漿倒出來,用粗竹筲箕過濾得到細泥漿,倒入另一口缸中攪拌靜置一陣後,蘇油在盛放細泥漿的罐子周圍掛上布條,利用毛細吸水現象吸取水分。

接着便和工人聊起瓷土的事情。

蘇油的口中,瓷土是一種白色的極具粘性的泥土,饑荒年月裡,有人拿它充飢,雖然一時間能有飽腹感,但是卻無法泄瀉,吃這種泥土的人,最後會腹脹而死。

這麼一提醒,便有工人反應過來,說是城西蟆頤山下有一片地,那裡便有這種泥土。山上還有白石頭,這泥土估計便是白石頭年深日久風化而成的。

二十七娘一聽真有這東西,立刻讓人從莊子里拉來騾子,派人去城西取土取石頭。

等事情安排完,二十七娘笑道:“你們兩倒是有口福的,莊子剛摔了一頭牛,報了官,罰了些銀錢,不過有牛肉吃了。”

蘇油頓時大喜:“真的?這個我來弄!”

二十七娘似乎笑點很低,頓時又笑彎了腰:“哎喲,你還真是什麼都會呀?!”

蘇油對八娘說道:“八娘,你快叫人去家裡,找伺月將我昨天讓她弄的那包藥粉找出來,哈哈哈,這回有大用了!”

一行人來到莊子,這裡其實不大,有一圈低矮的土牆,土牆外邊是田地,種的水稻,土牆裡邊一頭是菜園,一頭是一圈草房,莊子上的人正在解牛。

蘇油興匆匆地跑過去,一看只剩下一個腔子,不由得哭音都出來了:“牛雜呢?我的牛雜呢?”

八娘急得直跺腳:“小幺叔,不得無禮!丟了我們蘇家的臉面!”

蘇油莫名其妙:“怎麼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涼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規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七百章 烏龍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