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

bookmark

第十五章名聲也是個好東西

二十七娘吃得太美了,現在覺得蘇油怎麼看怎麼順眼:“小油你說。”

蘇油說道:“是這樣,我這湯料包裡,其實都是藥材,主要功能是驅風散寒,溫脾養胃,對碼頭邊的來往客商,旅人,腳伕,是最好不過。”

“還有這內臟也不能小瞧,它能明目,治夜盲,健脾胃,養血氣,白白扔掉,實在太可惜了。”

二十七娘立刻反應過來:“開餐館!”

蘇油笑道:“開餐館不至於,我想着能不能夠每天去將那些下水收上來,加工處理後在碼頭邊上支個攤子隨意發賣,三文一碗可以,五文錢一碗也行,幫助下那些腳伕船伕,過往旅人,也算是行一樁善事。”

在大宋立足,名聲是個好東西。

八娘合什道:“小幺叔真是宅心仁厚,這個事情沒多少花費,我回去稟告阿爺,他肯定支持的。這是比施捨寺廟還大的功德。”

二十七娘說道:“太好了!啊?等等……可要是我想吃了怎麼辦?”

蘇油說道:“你想吃了讓下人去端一碗不就得了?”

二十七娘說道:“那怎麼行!那我們不是和腳伕苦力一樣了?!”

呃,沒想到這小妮子階級觀念還如此濃厚,蘇油想了想,說道:“那就讓家裡廚子把手藝學到手,給你精細單做,這總可以了吧?”

二十七娘也只是隨口一提,點頭道:“好吧,那就是一個草棚兩口大缸的事情,八娘我們都不用稟告家裡,自己就能安排下來。”

蘇油笑道:“那這事情就這麼說定了。其實開餐館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如今條件還不夠,實現不了。”

二十七娘問道:“爲什麼?你缺錢嗎?”

蘇油說道:“錢只是一個方面,主要是很多調味品,現在沒法得到。烹飪一道,調味是關鍵。”

二十七娘細細品着小碗裡邊的湯,說道:“什麼調味品?比這湯料料理出來的還好?”

蘇油說道:“這個啊?這道菜其實就少了一道重要的調味品,不然毛肚蘸着那東西吃,滋味更絕。”

二十七娘驚訝道:“還能更好?是什麼是什麼?”

蘇油說道:“那差得多了,現在就一個芝麻醬,其實還可以有韭菜花醬,豆腐醬,還有豆瓣醬,甜麥醬,最好的還有醬油,不過這些一時都湊不齊,尤其是後邊幾樣,要做得好,少則大半年,多則兩三年才行。”

見到二十七娘略微失望的樣子,蘇油打趣道:“別忘了我們此次前來的主要目的,要是發現一樣就要開張一樣,什麼事情都別做了。”

八娘不禁覺得好笑:“對呀,吃了一頓好吃食,就差點把正事忘了。”

二十七娘也笑了:“哈,還真是,上午靜置的那批陶泥,果然細膩了很多,小油當真有本事!”

蘇油說道:“是嗎?那觀音泥怎樣?”

二十七娘說道:“觀音泥就更厲害了,粘性比陶泥好很多。”

蘇油擡起小手將還在吹噓主家仁義的史大招呼過來:“將鍋裡的牛骨頭都撈出來,將上面的肉剔給孩子們分了,骨頭收集起來,泡草木灰水裡,油脂去盡後洗刷乾淨,其餘的骨頭,都如此辦理,我還有大用。”

史大笑得臉上褶子都能夾住蒼蠅:“今天多承小少爺,這頓油水可太豐厚了。”

蘇油揮着小手:“這是小事兒,就是告訴你們這下水是好東西,不要隨意浪費,包括骨頭也是。”

史大忠心耿耿地點頭:“領會得,見識了小少爺這手變廢爲寶的本事,只要您吩咐,我們一定給小少爺處置妥當。”

蘇油說道:“有個事情等不得了,一會兒我給你畫個圖紙,麻煩你先幫我做幾樣陶器,下次燒窯的時候一併燒製出來。”

史大大手拍着胸脯:“沒說的,就用今天得到的細泥來做!”

蘇油擺手道:“別別,我這東西啊,粗泥反而更好,還有不能掛釉,就原陶更合適。”

史大答應連聲地去了,蘇油這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呃,二十七娘,我沒錢。”

二十七娘笑道:“說這個就見外了,舉手之勞而已,就憑你能夠將陶泥細膩程度提升兩成的本事兒,我就該好好謝你。”

蘇油笑了,就那因陋就簡的玩意兒,離真正的球磨還差得遠呢。

這時一位大娘端了一碗剔好的骨邊肉過來:“小少爺,這碗是給你的。”

蘇油訝異道:“不是讓你給孩子們端去嗎?”

那大娘“啊”了一聲:“可您不也是孩子嗎?”

八娘一下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二十七娘更是笑得趴在了桌子上,拿手拍着桌面:“叫你總喜歡裝老成!其實還是個娃!哈哈哈哈可笑死我了……”

蘇油:“……”

這頓飯是蘇油來這世界上吃得最舒服的一頓,他現在覺得眉山城真是個好地方。

可龍裡的鄉親們都是看着他長大的,想做點什麼,大多數人都是當他在胡鬧,哪知道進了眉山城後,居然還頗受待見,真是沒地方說理去了。

眉山城裡的居民,民智比較開化,蘇東坡總結鄉情曾經說過,眉山人,愛讀書,喜訴訟,難欺難治。

讀書識字的人家太多,家家都有一套大宋的法典,沒事情就翻着玩,胥吏想要欺瞞哄騙他們,不可能如文盲農夫那麼老實巴交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想要加役加徵,給不出個說法,那都是敢拿着法典聚在衙門鬧的。

蘇油認爲這其實是民權意識一種萌芽般的覺醒,官府在眉山,甚至說在現在的整個四川,並不強勢,與江卿世家更多的是一種配合關係,殊無可畏。

這也是蘇洵文章裡說某人有搖動州縣能力的原因。

而如今,這個某人的父親,程家老家主,正和自己的女兒說着話。

幾近現代工業品的兩柄木質遊標卡尺,是老於和兩個兒子忙活了一上午的功勞,現在就擺放在桌上。

女兒一直是程文應的驕傲,這女兒自小知書達禮,聰明非常,長大後可謂宋代仕女的典範。現在蘇油的表現太妖孽了,程文應便藉着尺子完工這事兒,將女兒請過來說說話。

程文應對程夫人說道:“女兒啊,蘇油這孩子,你熟悉嗎?”

程夫人恭敬的答道:“父親,這孩子女兒倒是知道一些的,自幼父母雙亡,是守祠的老叔將他拉扯到現在,聽聞頑劣無比,性子又慧黠,幹了不少讓鄉親們頭疼的事。”

程文應奇道:“哦?我看那孩子挺守禮啊,《論語》至少是精熟的,還有這尺子,說是從《九章》上看得的。”

程夫人笑道:“父親這就被騙了,《九章》裡可沒講過這個,這估計是這孩子受了《九章》的啓發,自己拓思出來的東西。看,慧黠,鄉親們就沒說錯。”

程文應大訝:“這要是自己想出來的,這……這這……”

程夫人笑道:“聰明是吧?這樣的孩子,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項橐七歲難孔子,甘羅十二拜上卿;東方朔兩歲暗識《魏史》,駱賓王六歲即賦《詠鵝》;劉孝綽六歲下筆能文,陰鏗四歲一日千言;徐陵十二通老莊,王勃八歲作《漢書注指瑕》,李泌七歲便可從容於唐皇宰相奏對……父親,我大宋推崇文教百年,遠邁漢唐,出來幾個這樣的孩子,不奇怪的。”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三十章 縣令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培養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