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

bookmark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我們改打什麼戰

所有人數學都不大好,或者說,都沒有刻意地計算過。

蘇油意味深長地說道:“戰爭持續到現在,已經打了整整七年。滿打滿算,七年之中滅敵不過七萬人,加上前後俘虜的五萬部帳,一共也才十二萬……剛剛我們說匈奴一共多少人來着?”

衆人面面相覷,相比匈奴二百五十萬的總人口,這才……二十分之一?

徐禧說道:“可接下來還有一場大勝。被匈奴俘虜的漢將趙信,曾爲單于獻計,認爲居於漠北,漢兵必不能至。武帝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呂惠卿說道:“武帝乃粟馬,發十萬騎,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糧重不與焉。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中分軍。大將軍出定襄,驃騎將軍出代,鹹約絕漠打擊匈奴。”

範純粹說道:“此戰大將軍那邊戰果不太大。‘單于聞之,遠其輜重,以精兵待於漠北。會暮,大風起,漢兵縱左右翼圍單于。單于獨與壯騎數百潰漢圍西北遁走。‘大將軍夜追不得,行捕斬首虜凡萬九千級。”

種諤接道:“不過驃騎那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出代二千餘里,與左王接戰,得首虜凡七萬餘人,左王將皆遁走。封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

蘇油說道:“這一戰,纔是決定性的大勝利,總計滅敵十萬,真正徹底打垮了匈奴主力。”

範純粹說道:“然而此戰代價極大,《漢書》記載:‘漢兩將大出圍單于,所殺虜八九萬,而漢士物故者亦萬數,漢馬死者十餘萬匹。匈奴雖病,遠去,而漢馬亦少,無以復往。’”

呂惠卿說道:“此戰之後,漢朝在短期內也無力再戰,霍去病死後,直到元鼎六年漢滅兩越,才遣公孫賀將萬五千騎,出九原二千餘里,從驃侯趙破奴萬餘騎,出令居數千裡。”

“至匈奴河水,皆不見匈奴一人而還。”

很多網絡科普文,寫漢武帝徵匈奴,到這裡就會選擇結束。

蘇油的內心裡也爲漢武帝感到遺憾,要是歷史真的就在這裡告一段落,武帝轉而鞏固河套,發展民生,待實力膨脹後二次用兵,華夏的強盛,或許根本不用等到唐時纔會到來。

嘆了口氣:“霍去病一生六擊匈奴,戰無不勝,開河西酒泉,斬俘敵十二萬餘人,收降四萬餘人。”

“衛青一生七擊匈奴,一與單于戰,收河南地,斬捕首虜五萬餘級。匈奴邊患基本掃清。”

“之後十六年,大漢無力北上,匈奴無力南下,和平重新開啓,兩國不戰,幾十六年。”

“但是這十六年裡,之前歸降的那些匈奴人,安置在了哪裡?河套。”

“一代匈奴人成長起來,也並沒有變成漢人。”

“十六年中,漢朝還是漸漸失去了對河套,漠南的控制,那裡,依舊還是匈奴人的馬場。”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漢廷分化治之,再沒有形成能夠滅國的巨大威脅。”

“十六年後,漢武帝再次遣軍出征,而這一次,不再有衛霍的輝煌了。”

範純仁一聲嘆息:“太初二年,浞野侯趙破奴出擊匈奴,遭受匈奴八萬騎兵圍困而大敗,趙破奴被俘,兩萬餘騎全軍覆沒。”

“天漢二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兵出擊右賢王,斬首萬餘而歸。匈奴大圍貳師,幾不得脫。漢兵物故什六七。”

“騎都尉李陵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千餘里,與單于會,合戰,陵所殺傷萬餘人,兵食盡,欲歸,單于圍陵,陵降匈奴,其兵得脫歸漢者僅四百人。”

“後二歲,漢使貳師將軍六萬騎、步兵七萬,出朔方;強弩都尉路博德將萬餘人,與貳師會,遊擊將軍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因杅將軍敖將騎萬,步兵三萬人,出雁門。單于以十萬待水南,與貳師接戰。貳師解而引歸,與單于連鬥十餘日,遊擊亡所得。因杅與左賢王戰,不利。二十萬大軍,一無所獲不說,還需要突圍而還。”

“徵和三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殺邊民。兩地守軍出戰,均不利,都尉戰死。三月,武帝命李廣利率七萬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萬餘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率四萬騎出酒泉,打擊匈奴。”

“然太子劉據巫蠱禍起,連累李廣利妻兒下獄。李廣利慾以功贖罪,冒進浪戰,七萬漢家兒郎,全軍覆沒。”

蘇油嘆息道:“從太初二年算起,又是七年時間,漢軍前後損失十幾萬人,將衛霍打出來的交換比,又生生填平。”

“漢人再也無力北進,天下戶口大減,河套漠南無法充實,匈奴人依舊佔了兩地人口的絕大多數,而霍去病在北地佈置監視匈奴的五部鮮卑,悄悄崛起。”

“之後漢廷一直在衰落,對匈奴只能行分化瓦解的外交政策。”

“好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匈奴人在漠南勉強全是安穩。”

“如此直到百年之後,纔有大將軍竇憲,帶萬人出征北匈奴,勒石燕然,斬殺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餘萬頭,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後二十多萬人,匈奴到此纔算是基本平滅。”

“說起來,這一戰才划算,僅從滅敵人數來論,這一戰的成果,相當於武帝徵匈奴四十四年的總和。”

範純正搖頭:“其實不然,東漢末年,各族紛紛涌入中原,其中就以匈奴人人數最多。史稱‘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漢匈雜居’。”

“這些匈奴人幹了不少’大事‘,其後稱帝成立漢趙的劉淵,就是匈奴人。”

“鮮卑強勢後,匈奴與鮮卑合族通婚,這一部稱爲‘鐵弗’。鐵弗後人赫連勃勃建都長安,稱大夏。”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稱爲匈奴別部盧水胡。其後沮渠蒙遜殺段業,建北涼。”

蘇油說道:“鮮卑的崛起,也跟竇憲擊走北匈奴有關:北匈奴西遷之後,漠北被鮮卑佔領,‘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範純正點頭:“匈奴人融入靠近高句麗的宇文鮮卑。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北周。”

蘇油於是一攤手:“五郎的打法,我們先別說有沒有冒險激進的因素,就算是全勝,和漢武帝的戰略有何區別?”

“其結果,依舊是‘得其地不足以爲利,遇其民不可役而守’,更大的可能,就是掃蕩一圈之後,照舊回來,無法形成有效佔領。”

“在經歷過漢武帝后期河套關中的遭遇,以及五胡亂華慘痛的歷史教訓之後,我們大宋,難道還要重複這樣的戰爭嗎?”

衆人都陷入了沉默,蘇油的歷史戰略觀,和他們想象中的滅國之戰相差太大,一時間難以判斷優劣。

還是呂惠卿打破了沉默:“明潤,如果種子正的方略不可取,你以爲該如何打?”

蘇油說道:“其實五郎的攻略,一開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爲就當時的大宋國力來說,這樣放手一搏,完全有打出二十年西疆穩固的可能。”

“之後努力發現民生,刺激人口,培養一代人,就可以再圖一戰。”

“但是放到現在,明顯就有點不合適了。”

“大宋如今的國力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從橫山到河湟,處處都是出擊地點,五郎,你的眼光,不應當再侷限在橫山一地了。”

種諤看着宋夏邊境的地形,陷入了思索。

蘇油繼續跟其他人介紹:“其實五郎也曾經調整過方略,而且我認爲,他的那次調整,是非常有意義的。”

種諤自己都有些懵圈:“哪一次?”

蘇油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小點:“這裡,修築囉兀城。”

那一次,是種諤身上的大污點,囉兀城被圍,種詁在後方嚇得手足無措,連作戰指令都下達不了,可以說一點名將臨山崩而不變色的沉靜都沒有,表現可以打個零分。

種諤滿面羞慚:“種諤慚愧,那一次猝臨大敵,處置失宜,我們可是敗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培養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六百五十四章 調查報告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