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選擇

兩日之後,大陷谷北面行來了一支巨大的隊伍,除了羸弱的人馬,還有瘦弱的牛羊。

除了大宋商隊的馬車,還有韃靼人自己的粗製馬車,婦人和孩子們坐在車上,有的還抱着羊羔。

羊羔,纔是部族的未來。

這兩天蘇油也沒有閒着,大陷谷口已經擺開了一大溜的大鍋,裡邊煮着肉湯,麪糊。

還有熱水和藥湯。

受趙頊這災星的拖累,大宋對救災已經經驗豐富,頗具章法。

見到吉多堅贊,蘇油趕緊迎上去:“大和尚,你是活佛,今後坐鎮雙塔寺就好,這種事情派個弟子去不就行了?”

吉多堅贊合什行禮:“益西威舍此番救助十數萬生靈,功德無量。”

蘇油搖頭:“這纔剛開始,最多算是應了急,這位就是阻卜的蘇日哲頭人吧?”

蘇日哲匍匐在地:“長生天到底沒有拋棄它的孩子,它指示我們順着大雁飛行的方向走出風雪。”

“阻卜、白韃兩族,遵從長生天的意願,今後就是格日勒圖最忠誠的部衆。”

啥意思?蘇油沒明白,不過趕緊將老人扶了起來:“忠誠在太餓和太飽的時候,與酒醉之後的話語一般沒有效力。對你們提供幫助,只是出於人都應有憐憫之心,而你們的忠誠,也不是商品,哪怕它最貴的商品還珍貴。”

“如果我說我幫不了你們,忠誠是否就消失了?”

蘇日哲頓時露出了驚恐之色。

蘇油牽着他的手:“老人家別誤會,我的意思是說,長久的互惠,比單純的效忠,更加的可靠。”

“難道你們對遼人不忠誠嗎?可他們爲何要奪走你們種馬,引來長生天的降罰呢?”

“我們漢人裡有一個聖哲說過,如果君主對待百姓,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那他的百姓,就會待他如同自己的父母;”

“可如果他對待自己的百姓如同對待強盜,那他的百姓也會對待他如同仇敵。”

“兩百車的糧食,只夠你帶領着你的部族走到這裡,我其實並沒有幫到你們太多,因此對於你們的忠誠,我現在受之有愧。”

“接下來,我們應該一起好好討論如何度過這場災難,甚至讓兩個部族,比受災前還要繁榮。”

“做到了這一點後,我纔敢替陛下,替大宋,感謝你們的忠誠。”

蘇日哲這才明白,感激涕零地說道:“格日勒圖已經救了我們的命,蘇日哲也不敢再過分的要求……”

蘇油搖頭:“救命不是讓你們苟延殘喘等死,而是要給你們一個未來……走吧,我們去雙塔寺好好商議商議。”

到了雙塔寺,大家坐定,蘇油給蘇日哲上了一壺奶茶:“先喝點,既然已經到了大宋,大宋就不會不管你們的死活,這一點,首先請頭人放心。”

聽蘇日哲講起這場災難,蘇油才知道,遊牧民族雖然強悍,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發動戰爭,不如說是爲了活命的賭博。

這次白災,可得夠大遼喝一壺的。

聽蘇日哲說,周邊的多數部落都向遼國那邊去了,畢竟遊牧民族,更認以遊牧起家,看似更強大的大遼作爲宗主。

他們一開始也是,但是這條路是兇險的,因爲路上所有人,都被嚴寒和飢餓變成了盜匪和惡狼。

阻卜和白韃相鄰,大宋的商品,主要就是通過白韃流入漠北大草原,因此蘇日哲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好兄弟抱團。

而白韃本身也不好過,蒙根圖拉克的父親,也就是白韃的族長額爾德木圖已然病重,陷入昏迷。

當蘇日哲帶領着兩族,走到一處叫那都海的地方的時候,額爾德木圖突然甦醒了過來,用手指着天上的大雁:“跟着盲目的人羣,只會見到傲慢和風雪;跟着聰明的大雁,才能找到溫暖的春天。”

“往南方走,我的老朋友。那裡有宮殿一般壯偉的寺廟,有佛祖吉祥的經音,還有智慧通徹如鹽湖一樣的格日勒圖。”

“帶着我們的部族,到南方去,到南方去!”

說完這些,額爾德木圖就去世了。

額爾德木圖,韃靼語裡就是“有才學”的意思,可是南方有大漠阻攔,這個決斷並不好下。

就在這時,一塊石碑引起了蘇日哲的注意,上面寫着一些古怪神奇的文字。

蘇日哲命大家尋找,很快,又在南邊發現了一塊。

就這樣,大家靠着尋找石碑,找到了從戈壁穿越過來的道路,一步步走出了大漠,抵達了鹽海。

蘇油摸了摸鼻子,這特麼就是商隊偷偷埋下的路碑,竟然被人家韃靼人給破解了。

只好說道:“那是我讓人埋下的,今後商隊……”

蘇日哲大驚:“格日勒圖知道我們會有這場災難?提前給我們佈下了穿越大漠的指引?”

感激涕零地伏下身子,手舞足蹈地唱起來:“智慧光明的格日勒圖,風雪在你的身前都只能停下腳步,你的睿智如同婁播貝的鹽湖,不但洞徹清明,還是巨大的財富……”

蘇油一點都聽不懂,經過呼圖翻譯才連連搖頭,趕緊將蘇日哲扶起來:“老人家,我們的聖哲說過,一個睿智的人,應該像長生天經行不息那樣,永遠不要停下讓自己更加完美的腳步;也應該像我們腳下的大地那樣,能承載一切,培養自己深厚寬宏的品德。”

“長生天,只會幫助那些永遠努力,永遠不放棄的人。”

“所以你們要自己救自己。”

蘇日哲恭敬地說道:“格日勒圖,我們應當如何做?”

蘇油說道:“你們有體力,能勞動,你們現在只是失去了牛羊,但是沒有失去雙手和雙腳。你們完全可以通過勞動,將失去的牛羊賺回來,而且是更多,更好的牛羊。”

“現在河西路在採礦,我希望你們能加入到其中去,部族的男人,去幫助我們運輸礦藏;女人和孩子,去幫助刪丹的牧場繁育牧羣。”

“男人的報酬,是每天三頓飯,每個月,礦主會給你們兩百文銅錢的積蓄;女人和孩子的報酬,是所負責牧羣的十分之一。”

“這個時間是一年半,等到災難過去,新生的羊羔變成強壯種羊的時候,你們就可以返回草原了。”

“那個時候,男人可以用積蓄換成你們需要的物品,女人和孩子帶上你們的收穫。你們可以重新開始你們的新生活。”

蘇日哲問道:“男人和女人,必須分開?”

蘇油說道:“也可以不分開,但是我擔心如果那樣的話,你們最後會貪戀宋朝的生活,不願意再回到草原上去。”

“現在宋朝有政策,如果你們願意成爲大宋的子民,一丁給兩百畝牧田,用於耕作和放牧。”

“這些土地,會成爲小家庭的私產,除了爲朝廷納稅,任何人都不再是其他人的附庸。”

“但是遊牧的生活是不行的,因爲那樣會走到別人的地上去,干擾到別人的生活,自家的牛羊,也會吃掉別人的牧草。”

蘇日哲有些不解:“牧草不是長生天送給我們的嗎?”

蘇油笑道:“你們草原上的牧草是,我們這裡,牧草是自己種出來的,所以纔要劃明地界。”

“刪丹馬場倒跟你們草原一樣,不過那裡是屬於國家,屬於大宋皇帝陛下的巨大馬場,因此那裡能夠容納下你們原有的生活方式。”

“但是不能對皇帝陛下的仁慈得寸進尺,軍馬場也容納不下你們所有的人口,因此男人做工,女人和孩子放牧,是最好的,也是能幫助到最多人的選擇。”

“對了,每隔六天,你們會有一天的相聚時間。”

“這兩種方式,你們都可以選擇,最好和大家商議一下。要是選擇一丁兩百畝草場的生活方式,你們以後就會成爲宋人,納入大宋的編戶管理,不能在隨意移動。你們需要耕作好自己的土地,照顧好自己的的家庭,爲國家服役納稅,這就是宋人的生活方式。”

“要是選擇繼續過牧民的生活,以後要回到漠北大草原,那就男女分開,堅持一年半,最後帶着積蓄的財物和牛羊,重新回到故鄉。”

“不管你們選擇哪種,我都會安排。因爲長生天讓你們來到這裡,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是嗎?”

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九百四十六章 詩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敵人的陽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完本感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遼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討論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四十章 生計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九章 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