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選擇

兩日之後,大陷谷北面行來了一支巨大的隊伍,除了羸弱的人馬,還有瘦弱的牛羊。

除了大宋商隊的馬車,還有韃靼人自己的粗製馬車,婦人和孩子們坐在車上,有的還抱着羊羔。

羊羔,纔是部族的未來。

這兩天蘇油也沒有閒着,大陷谷口已經擺開了一大溜的大鍋,裡邊煮着肉湯,麪糊。

還有熱水和藥湯。

受趙頊這災星的拖累,大宋對救災已經經驗豐富,頗具章法。

見到吉多堅贊,蘇油趕緊迎上去:“大和尚,你是活佛,今後坐鎮雙塔寺就好,這種事情派個弟子去不就行了?”

吉多堅贊合什行禮:“益西威舍此番救助十數萬生靈,功德無量。”

蘇油搖頭:“這纔剛開始,最多算是應了急,這位就是阻卜的蘇日哲頭人吧?”

蘇日哲匍匐在地:“長生天到底沒有拋棄它的孩子,它指示我們順着大雁飛行的方向走出風雪。”

“阻卜、白韃兩族,遵從長生天的意願,今後就是格日勒圖最忠誠的部衆。”

啥意思?蘇油沒明白,不過趕緊將老人扶了起來:“忠誠在太餓和太飽的時候,與酒醉之後的話語一般沒有效力。對你們提供幫助,只是出於人都應有憐憫之心,而你們的忠誠,也不是商品,哪怕它最貴的商品還珍貴。”

“如果我說我幫不了你們,忠誠是否就消失了?”

蘇日哲頓時露出了驚恐之色。

蘇油牽着他的手:“老人家別誤會,我的意思是說,長久的互惠,比單純的效忠,更加的可靠。”

“難道你們對遼人不忠誠嗎?可他們爲何要奪走你們種馬,引來長生天的降罰呢?”

“我們漢人裡有一個聖哲說過,如果君主對待百姓,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那他的百姓,就會待他如同自己的父母;”

“可如果他對待自己的百姓如同對待強盜,那他的百姓也會對待他如同仇敵。”

“兩百車的糧食,只夠你帶領着你的部族走到這裡,我其實並沒有幫到你們太多,因此對於你們的忠誠,我現在受之有愧。”

“接下來,我們應該一起好好討論如何度過這場災難,甚至讓兩個部族,比受災前還要繁榮。”

“做到了這一點後,我纔敢替陛下,替大宋,感謝你們的忠誠。”

蘇日哲這才明白,感激涕零地說道:“格日勒圖已經救了我們的命,蘇日哲也不敢再過分的要求……”

蘇油搖頭:“救命不是讓你們苟延殘喘等死,而是要給你們一個未來……走吧,我們去雙塔寺好好商議商議。”

到了雙塔寺,大家坐定,蘇油給蘇日哲上了一壺奶茶:“先喝點,既然已經到了大宋,大宋就不會不管你們的死活,這一點,首先請頭人放心。”

聽蘇日哲講起這場災難,蘇油才知道,遊牧民族雖然強悍,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發動戰爭,不如說是爲了活命的賭博。

這次白災,可得夠大遼喝一壺的。

聽蘇日哲說,周邊的多數部落都向遼國那邊去了,畢竟遊牧民族,更認以遊牧起家,看似更強大的大遼作爲宗主。

他們一開始也是,但是這條路是兇險的,因爲路上所有人,都被嚴寒和飢餓變成了盜匪和惡狼。

阻卜和白韃相鄰,大宋的商品,主要就是通過白韃流入漠北大草原,因此蘇日哲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好兄弟抱團。

而白韃本身也不好過,蒙根圖拉克的父親,也就是白韃的族長額爾德木圖已然病重,陷入昏迷。

當蘇日哲帶領着兩族,走到一處叫那都海的地方的時候,額爾德木圖突然甦醒了過來,用手指着天上的大雁:“跟着盲目的人羣,只會見到傲慢和風雪;跟着聰明的大雁,才能找到溫暖的春天。”

“往南方走,我的老朋友。那裡有宮殿一般壯偉的寺廟,有佛祖吉祥的經音,還有智慧通徹如鹽湖一樣的格日勒圖。”

“帶着我們的部族,到南方去,到南方去!”

wωω⊙тt kan⊙¢ O 說完這些,額爾德木圖就去世了。

額爾德木圖,韃靼語裡就是“有才學”的意思,可是南方有大漠阻攔,這個決斷並不好下。

就在這時,一塊石碑引起了蘇日哲的注意,上面寫着一些古怪神奇的文字。

蘇日哲命大家尋找,很快,又在南邊發現了一塊。

就這樣,大家靠着尋找石碑,找到了從戈壁穿越過來的道路,一步步走出了大漠,抵達了鹽海。

蘇油摸了摸鼻子,這特麼就是商隊偷偷埋下的路碑,竟然被人家韃靼人給破解了。

只好說道:“那是我讓人埋下的,今後商隊……”

蘇日哲大驚:“格日勒圖知道我們會有這場災難?提前給我們佈下了穿越大漠的指引?”

感激涕零地伏下身子,手舞足蹈地唱起來:“智慧光明的格日勒圖,風雪在你的身前都只能停下腳步,你的睿智如同婁播貝的鹽湖,不但洞徹清明,還是巨大的財富……”

蘇油一點都聽不懂,經過呼圖翻譯才連連搖頭,趕緊將蘇日哲扶起來:“老人家,我們的聖哲說過,一個睿智的人,應該像長生天經行不息那樣,永遠不要停下讓自己更加完美的腳步;也應該像我們腳下的大地那樣,能承載一切,培養自己深厚寬宏的品德。”

“長生天,只會幫助那些永遠努力,永遠不放棄的人。”

“所以你們要自己救自己。”

蘇日哲恭敬地說道:“格日勒圖,我們應當如何做?”

蘇油說道:“你們有體力,能勞動,你們現在只是失去了牛羊,但是沒有失去雙手和雙腳。你們完全可以通過勞動,將失去的牛羊賺回來,而且是更多,更好的牛羊。”

“現在河西路在採礦,我希望你們能加入到其中去,部族的男人,去幫助我們運輸礦藏;女人和孩子,去幫助刪丹的牧場繁育牧羣。”

“男人的報酬,是每天三頓飯,每個月,礦主會給你們兩百文銅錢的積蓄;女人和孩子的報酬,是所負責牧羣的十分之一。”

“這個時間是一年半,等到災難過去,新生的羊羔變成強壯種羊的時候,你們就可以返回草原了。”

“那個時候,男人可以用積蓄換成你們需要的物品,女人和孩子帶上你們的收穫。你們可以重新開始你們的新生活。”

蘇日哲問道:“男人和女人,必須分開?”

蘇油說道:“也可以不分開,但是我擔心如果那樣的話,你們最後會貪戀宋朝的生活,不願意再回到草原上去。”

“現在宋朝有政策,如果你們願意成爲大宋的子民,一丁給兩百畝牧田,用於耕作和放牧。”

“這些土地,會成爲小家庭的私產,除了爲朝廷納稅,任何人都不再是其他人的附庸。”

“但是遊牧的生活是不行的,因爲那樣會走到別人的地上去,干擾到別人的生活,自家的牛羊,也會吃掉別人的牧草。”

蘇日哲有些不解:“牧草不是長生天送給我們的嗎?”

蘇油笑道:“你們草原上的牧草是,我們這裡,牧草是自己種出來的,所以纔要劃明地界。”

“刪丹馬場倒跟你們草原一樣,不過那裡是屬於國家,屬於大宋皇帝陛下的巨大馬場,因此那裡能夠容納下你們原有的生活方式。”

“但是不能對皇帝陛下的仁慈得寸進尺,軍馬場也容納不下你們所有的人口,因此男人做工,女人和孩子放牧,是最好的,也是能幫助到最多人的選擇。”

“對了,每隔六天,你們會有一天的相聚時間。”

“這兩種方式,你們都可以選擇,最好和大家商議一下。要是選擇一丁兩百畝草場的生活方式,你們以後就會成爲宋人,納入大宋的編戶管理,不能在隨意移動。你們需要耕作好自己的土地,照顧好自己的的家庭,爲國家服役納稅,這就是宋人的生活方式。”

“要是選擇繼續過牧民的生活,以後要回到漠北大草原,那就男女分開,堅持一年半,最後帶着積蓄的財物和牛羊,重新回到故鄉。”

“不管你們選擇哪種,我都會安排。因爲長生天讓你們來到這裡,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是嗎?”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六百六十章 天數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八百章 內奸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五百八十七章 夢想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戰略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黃金不久埋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調查報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七百二十九章 禰衡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