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遊說

說完朝耶律延禧拱手:“如今鐵廠落地,歲幣斷絕,臣還指望陛下少造些軍器,多產點農具,發賣給頭下軍州的酋長們,以獲利支付首期鐵廠債券呢。”

想到要還錢,耶律延禧就不禁頭痛:“鎧甲、軍器,萬不能少,栲栳濼一戰,我朝丟了十萬甲器,這個必須趕緊補充上。”

“剩下的,再拿去發賣。”

室純說道:“其實還有一途,就是迴歸質樸,崇尚節儉。”

“國之所用,足兵、足衣、足食而已。其餘金珠玉貝,駿馬鷂鷹,絲綢美酒,精器名茶,能去的虛浮,一應裁減。”

別說王經不願意,就連耶律延禧都不願意:“如今與大宋的貿易,乃是國庫的重要支撐,東珠、人蔘、貂皮、松木、鷂鷹,這些本來就是大宗,要是一概禁絕,只怕朝廷更難。”

“就是!”王經趕緊說道:“老尚書多年不問朝政,不知道這些。”

“貿易就是互通有無,絲綢美酒,精瓷名茶,都是搭配糧食、鐵鍋之類必需品的添頭。用宋朝司徒的話說,這叫‘配額’,要增同增,要減同減,他得照顧四路那什麼‘產業平衡’。”

“不說別的,絹帛和美酒,在女直那裡比舶來錢都要好用,遼國還能賺進不少的收益。”

室純說道:“那就只賣給他們,我契丹禁用?”

這就是書呆子的想當然了,耶律延禧擺手:“老尚書將工礦基地照顧好就行,這些朝政,再議吧。”

室純還是忍不住,再次拱手:“陛下,艱難之際,臣請朝廷起復一人。”

“蕭託輝?”

“正是。”

“他啊……”

王經其實也想啓用蕭託輝來和大公鼎打擂臺,也趕緊拱手:“臣覺得,老尚書這個建議不錯,蕭託輝……”

耶律延禧白了他一眼:“皇太叔的顏面,還是要看顧一二的吧?”

耶律延禧話裡有話,西南邊事,本來耶律洪基是安排自己的弟弟,上京留守,魯國王,如今耶律延禧新封的皇太叔耶律和魯斡在主持。

而北苑樞密使阿蘇,則是耶律和魯斡夾袋裡邊的人。

阿蘇陷害不太精通軍政的蕭託輝當任南面招討使,其實就是想借刀殺人,因爲在職權上,蕭託輝是耶律和魯斡下級,且必然會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蕭託輝是章惇那樣的人物,清廉守正,料理民政能力極強,但是見不慣耶律和魯斡與阿蘇一干契丹高層勳貴們腐化墮落,貪佞狡險,而且在政務上絕不會相讓,因此幾次衝撞耶律和魯斡。

耶律和魯斡是耶律洪基的親弟弟,一慣的驕橫狠傲,寬宏大量禮賢下士這一套是不懂的,講究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於是不斷給蕭託輝穿小鞋,製造困難,只想着一門心思向將這犟牛搞死。

耶律和魯斡長期把控西南大權,蕭託輝則是外來戶,還是文臣,在軍方沒有什麼倚靠,手底下沒什麼人聽他的。

去年秋天,瑪古蘇遣別部陣斬四捷軍都監特默,偷襲西路羣牧司得手,耶律和魯斡立即上章,誣奏招討使蕭託輝指揮不力,貽誤軍機,追討乏術。

而且說他不聽號令,一意孤行,同僚側目,不但造成西南軍政大混亂,還故意讓瑪古蘇長驅直入,並且見死不救,利用敵人之手殺了幾次與他衝突的特默,其罪當誅。

耶律洪基好歹還保留了最後一點清醒,知道自家弟弟是什麼德性,只將蕭託輝被貶爲庶人。

耶律洪基死後,耶律和魯斡的勢力就顯得更加龐大,耶律延禧也不得不倚仗叔叔的支持幫助自己上位,而且還要靠他抵禦瑪古蘇和蒙根圖拉克在金山南面的進攻,即位第一道詔書,就是加耶律和魯斡太師、皇太叔。

如果要讓蕭託輝復官,勢必會引得皇太叔和北苑樞密使阿蘇不快。

而現在的耶律延禧,偏偏不能讓他們不快。

耶律延禧終於還是嘆息一聲:“總算是開始出鐵,軍器方面得了一些鬆快,室恭做個工部侍郎還是沒問題的,其餘的……再等等吧。”

……

高麗,西京。

西京就是後世的平壤,大同江從城邊流過,由南浦入海,海口外數十里,就是獐子島和鹿島。

依託與宋朝的貿易,西京的繁華程度,甚至已經遠超過高麗名義上的首都開京,而在大同江以北,都是王顒的地盤。

高麗北疆的將領、官吏,都是他一手任命,手下如今已然有八千“別武班”,包括三千“神騎”班,五千“神步”班。

此外還有對抗女直的邊軍,也是王顒在統帥。

從疆域來說,王顒的有效控制地區,只有高麗國土的六分之一不到,但是經過多年的開疆拓土,王顒已經將疆域推進到了鴨淥江南岸和長白山南麓,把自己的領地擴大了一倍,加上這部分,和李氏控制地區相比,差不多能達到一比四。

這就是高麗版的秦伐西戎,不過王顒在朝中的控制力其實原不如疆域上這麼狹小,也不像老秦在諸侯眼裡那麼悲催。

從國王王運到國師義天,都在或明或暗地予以支持。

義天手下也有一支軍隊,由僧侶構成,叫“降魔軍”,而且戰力相當不弱,曾經給予防守北疆的王顒有力的幫助。

而開京城中,知平章事邵臺輔,上將軍王國髦,是絕對忠於高麗王室的力量。

王權旁落五朝,從先帝命王顒這個英睿的兒子爲國守北門,聯絡大宋積蓄,力量開始,到如今乃是最佳的機會。

“叮鈴鈴……”一輛自行車從宮階下駛過,那是王顒的兒子王俁,在跟自己母親顯擺他的新玩物。

後邊跟着兩個小屁孩,那是順侯王佖,圓明法師王僤。

高麗和大理類似,王室有送自家子弟當和尚的傳統,佛教在高麗也有非常大的勢力,王室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控這一塊權力。

王僤數日之前才經剃度,成爲義天的弟子,但是一點沒有當了和尚的自覺,跟在兄長屁股後面奔跑:“哥哥哥哥,讓我也玩玩……”

王俁狂蹬了兩步:“兩個輪子的,你還不會騎,等我學會了,你坐後座……”

傅賢妃見狀,趕緊喊道:“你們都慢點!”

如今的傅賢妃,已經具備了威儀,整個公府後宮諸事,由她一言而決,而且在朝事上,她的影響力也同樣巨大。

可以說,高麗的局面,處處都體現出她的意志。

王顒獨寵傅明璫一人,傅明璫給王顒生了整整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還全部養育長大,地位之鞏固,任何人都無法撼動。

傅明璫對大宋是非常感激的,她的孩子能夠平安長大,大宋的醫士和肥兒粉,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傅明璫身着普通宋朝女子的服飾,只多了一條如今河北剛剛流行起來的緙絲的披帛,容貌還是那麼美好,緩緩在宮階上散步,身邊還跟隨着幾位近侍和宋朝高麗的商賈。

看着孩子們歡快的身影,傅明璫對身邊一位恭敬的宋人胖商賈說道:“多謝薛使臣了,給孩子們帶來這麼好的禮物。”

胖商賈正是薛忠,胖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此次雞林公得了好大的彩頭,請求我朝陛下賜下《冊府元龜》這部大書,生生的就給辦成了!”

“要知道就算在大宋,這部書都是七品上官員方得借閱,小官小吏,尋常士子,那是想看都沒資格的。”

“此次前來,蒙金公照拂,將運送之任交給薛記,可真是責任重大,一路小心,總算未負所託。”

西京如今把控着宋國貿易的大頭,木料、藥材、皮毛,幾乎和女直來了個對半分,此外大宋的商品如圖書、還有齊紈香皂等日用品,高麗的需求比女直大得多。

西京的軍器也有貿易渠道,大宋對高麗扶持的力度比對女直大,那是從日本宋城運來的精品。

和大宋控制女直人貿易的方式不同,在高麗,大宋採取的是代理制。

高麗買辦們能夠直接參與到利益瓜分當中,這也是王顒在西京,能夠得到豪強官吏們最大支持的根本原因。

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確的下場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黃金不久埋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械鬥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災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溫暖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討論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謀主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五百章 女騎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