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新年

戶部尚書劉正夫則指出,大宋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幫助和扶持爲主,其目的,是使藩屬國的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國有道,宗主就會獎勵;國無道,宗主就會懲罰。

阻卜、白韃、準布,不管他們與遼國的關係如何,但是站在大宋的角度,在宋取西夏後,三部人民與大宋開始有了接觸,並且在民間的宗教、商貿交往交流過程中,向大宋寧夏路、西域都護府的人民學習,選擇了更加適合自己的生活。

崇尚佛法,急公好義,能歌善舞。

爲了解救被黑汗壓榨的佛徒,韃靼諸部自帶牛羊,隨軍數千裡,這些都是符合公義的,符合維護文明的標準的。

有了這樣的基礎,他們纔有了被大宋接納的資格,成爲了大宋藩屬大家庭裡光榮的一員。

大宋接納他們的做法,同樣是符合公義的,符合維護文明的標準的。

而女直與大宋的貿易往來,甚至比韃靼還要早,大宋曾經斡旋調停過他們和高麗之間的衝突,總體來說,女直對大宋的意見,是恭順的,那大宋理當予以獎喻。

右僕射蘇轍則表示,大宋是溫和的國度,愛好和平的國度,包容的國度。

對於努力改善自己國家貧窮落後面貌,努力去除自己國家野蠻和落後的習性,努力提升自己國家文明和道德水平的藩屬,大宋會根據藩屬國的具體國情,提供不同的扶持方案。

比如韃靼和女直,接下來就會通過派駐軍事觀察員、執法隊、節度幕府從事、參軍,僧團和巫團等諸多舉措,扶持他們,使他們向善。

當然,教化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往往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過程。

但是基礎是有的,我朝吏部尚書蘇元貞講得好,“蠻夷之俗,不知禮法,與中國誠不同;若其戀父母骨肉,保惜山林、土田、資產,愛生而懼死,其情一也。肯無故以其身試白刃哉?”

遼國近年來發生的大規模衝突,不僅僅發生在貴國周邊,同樣也屢屢發生國內,因此遼國的當權者們,不應該僅僅以爲這是藩屬反叛問題,而要深挖根源,多從自己的國政上尋找原因。

兵部尚書黃裳表示,大宋是負國際責任的國家,也是公平正義的國家,此次韃靼女直入貢的同時,還有一個重大項目,就是獻俘與我朝。

我朝通過納貢的方式,給予韃靼和女直藩屬的資格,賞賜了他們金寶錢糧,從他們手裡,換來了不少被俘的原遼國將士。

其中包括了在草原上失蹤的原遼國西北步軍都統耶律那也、被遼國叛將蕭海里當做人質,攜裹入女直的宗室子女!

這些俘虜和宗室子女,大宋已經妥善安置,準備轉送回遼國。當然,這是人道援助,費用什麼的,大宋是不會找遼國要的。

然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遼國願意接受這些人,同時也對於大宋換取遼國這些重要人物的方式,表示承認與贊同。

不然我大宋豈不是好心被當做驢肝肺,花錢費力不討好?!

……

要說講道理,遼國從來就講不過宋國,但是以往講理講不過的時候,遼國就會繼之以武力威脅。

失去了武力威脅這一條後,遼使看着大宋滿殿羣臣慷慨激越地秀存在感,真的充滿了憋屈與無奈。

我就抗議了一句,你們就出動左右僕射,三四個尚書來懟我,這公平嗎?!

還有那些俘虜和宗室子女,大遼能不要?!

蔡京微笑着做了總結,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你們不要跳,我這都還沒安排兩族使臣上殿痛哭,申述契丹不仁,欺壓邊蕃的橋段呢。

要是劾者在殿上玩一出以刀毀面,控訴契丹,那才叫精彩!

不過要是那樣的話,大宋就必須發兵干涉了,不好不好……

其實這就是反過來以軍事威脅遼國。

遼使終於認慫了。

事後蔡京因爲“失禮不慎”,被殿中侍御史彈劾,罰俸一年。

然而此次廷議面折遼人的過程,《時報》予以了全文刊載,頓時引爆了士民空前高漲的愛國情懷。

以前只知道蔡相公的經濟之才,治政之才,性格上卻不知道跟誰學的,有些油滑軟弱。

殊不料在對外事務上,竟是如此強項,鐵骨錚錚,有禮有節!

國家稅務改革初見成效,尤其是在汴京周邊、河北、蜀中和兩浙。

地方官員手裡豐潤了,自然就會給朝廷說好話。

蔡相公在朝野的威望不斷地攀升。這路子,似乎越走越寬了呢……

……

此次大朝會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用樂。

高滔滔的喪期已過,朝廷開始重新用樂,羣臣們這才發現,這一年裡邊太常寺可沒閒着。

紫宸大殿,被改造成了一所音樂大廳。

雅樂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雅樂必用“正音”,要莊重威嚴,氣象恢弘。

當管風琴與諸部樂器的共同奏鳴,在紫宸殿響起的時候,沒有人能挑出來一點的不是。

這是絕對的雅樂正音,並且由申王趙佖親自演奏。

朝廷雅樂,在紹聖二年正旦這一天,第一次傳出了宮禁,樂聲範圍覆蓋了整個內皇城周邊。

無數的老百姓趕到宣德門、拱辰門、東華門、西華門,聽着據說是從大宋最高等級的建築——紫宸殿中傳出的“德音”,傾聽着氣象莊嚴恢弘的樂章,激動得眼含熱淚。

當最後一曲《四海清平》演奏結束後,百姓們不由自主地在四門跪拜山呼。

新年正旦的《時報》、《潮報》、《新報》,《蜀報》,同時加印了特刊,朝廷不再如以往那般藏着掖着,直接亮出了一年來取得的可喜成就,包括朝廷歲入,支出,來年預算列支等等數據。

同時轉載了趙煦署名的“親筆文章”,號召全天下百姓努力生產,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文化素質,生活水平。

號召大家熱愛這個國家,以忠孝立身,以信義爲本,贍養父母,關愛小輩,友悌弟兄,親睦周鄰。

還明確了個人對國家所應當承擔的義務,申明他們應當承受的稅務、役務。

詔書告訴所有人,如果地方官員違背國法,私設多徵,那就是和皇帝過不去,和國家過不去,和百姓過不去。

鼓勵百姓踊躍告發,國家必將採取嚴厲措施。

最後宣佈兩項德政,其一,經過數年試點,已經證明“攤丁入畝”的政策是有效的,是對百姓有好處的,是得民心的。

因此朝廷決定,從今年開始,結合兩稅改革,在全國範圍,正式施行!

其二,經過數年試點,已經證明“祭田”之制,是有效的,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是得民心的。

因此朝廷決定,從今年開始,結合“以窄就寬”的移民政策,在全國範圍,全面施行!

新年特刊上的文字,質樸而簡明,和以往朝廷的詔令相比,粗通文字的老百姓都能夠看懂,聽懂。

也就是說,趙煦的這篇文章,不是寫給官員們看的,而是寫給全天下百姓看的。

趙煦文章裡的最後兩句話,和“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句喊了近百年的口號不同,給臣民們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大事,終須天下人共爲之!

十八歲的皇帝,以亮出成績,接受監督,許天下人議論,對百姓關愛親切的姿態,登上了歷史舞臺。

皇帝與天下人相約,共同捍衛國家尊嚴,增加社會財富,照顧大多數人利益,建設美好家園。

兩項德政,說明這樣的姿態不是空話,這是千古罕見的明君帝範。

文章最後,還來了一句祝大家新年快樂!

頓時讓老百姓們舒適度滿點,讓大家歡欣鼓舞。

這句話也成了流行的新詞兒,新年裡大家出門拱手打招呼,都會帶上一句——“新年快樂”。

蘇油在河北,用一句話給這樣的君主定了性:“堯舜以來,未之有也。”

大朝會之後,朝廷立刻以李夔引韃靼來朝之功,加樞密直學士,權提舉韃靼三節度制置安撫使;

以蘇利涉引女直來朝之功,升檢校司空,女直節度幕府判官。

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五章 血旺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八百三十九章 寶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敵人的陽謀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十四章 好菜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