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

bookmark

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瑕疵

怨軍頭領郭藥師“貌頗偉岸,而沉毅果敢,以威武御衆,人多附之”。雖然遼國危機提前了十年爆發,但是小郭童鞋依舊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不過這次的面貌,卻是“驍勇少壯”。

兩路人馬在中京道南路的神山一帶,來了一場大戰,郭藥師等小將亂民,武力還相當不錯,佔據地利,竟然同蕭幹打了個旗鼓相當。

力克不能,就得智取,於是蕭幹以金帛招誘,許郭藥師官職,並許以灤、平兩州爲怨軍基業之地。

這個待遇遠比額特勒和馬人望開的價碼好太多,郭藥師自從接受招安,一路爲朝廷血戰,結果還是被當賊一樣防着,心中早有不平。

於是同手下們商議一番後,答應了蕭乾的二次招安,翻身成了西廷大將。

蕭幹改怨軍爲常勝軍,求請耶律淳封郭藥師爲常勝軍都管押,灤、平二州部署,讓他作爲前軍,反攻中京大定府南面大門榆州、歸化。

馬人望憤怒至極,之前他一再上書朝廷,要求派遣得力干將前來拯救,結果朝廷竟然派來一支叛逆,在中京道燒殺搶掠,不服拘管不說,到現在果然再次反叛。

對北面那個朝廷,馬人望徹底失望,於是掛印封衙,給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辭謝一切恩賞任職,回錦州老家閭山書院,授課傳道去了。

蕭奉先要的就是這個結果,逼走馬人望後,立刻命耶律儼爲中京道主管,統帥率蕭兀納、額特勒兩路大軍南下,接手大定府,和蕭乾的大軍決戰。

等到耶律儼抵達中京,才發現敵軍極盛,蕭兀納、額特勤手下不過敗軍餘勇和臨時招募的難民、轉遷戶,根本無法與蕭幹手下的精兵相抗。

大軍爲蕭幹、蕭餘慶、郭藥師所敗。

蕭兀納、額特勤退守中京,同時上書求援。

蕭奉先已經拿不出多餘的兵馬,爲了解決西廷,重啓之前驅虎吞狼之議,決定給耶律淳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

丙子,大宋梁州團練使趙仲忽進古方鼎,識曰“魯公作文王尊彝”。

趙煦命陳於京師大學堂,爲“年代器”,賜仲忽錢三貫,並國家榮譽證書一份。

同時規定,此類文物,具有重要文史價值,當歸國家所有,除傳世器外,新出土的必須上交國家,民間不許買賣。

這做派跟耶律洪基得鼎後以爲天命所歸,齋僧度發截然不同。

趙仲忽拿到證書哭笑不得,三貫,這尼瑪購鼎的本錢都不夠。

丁丑,遼北廷賀正旦使耶律慎思抵京,除了慶賀新年,還上書趙煦,只要大宋以北廷耶律定爲正朔,我朝皇太后願意割讓幽雲十六州與宋,且契丹願永爲大宋蕃臣,並乞敕封金冊,賜下國書,恢復歲賜!

趙煦立刻召集羣臣集議。

少數大臣如章惇就表示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宋必須立刻接受,然後出兵幽雲,恢復漢唐舊地。

多數臣子表示這是北廷驅虎吞狼之計。北廷耶律定並不是合法的遼國君主,大宋之前也一直不予支持。

如今接受他們這項請求,是中了北廷奸計,同時出賣了東廷晉王正朔,大宋所得必將大於所失。

而軍方將領則傾向出兵,大宋不需要任何他國給予的理由,幽雲乃祖宗念念不忘恢復的祖地,如今時機已至,不取何待?

衆議紛紛,趙煦手降敕詔,命大臣在外者言事。

如今在外能叫得上“大臣”的,不過文彥博、呂惠卿、蘇油、範純仁、呂大防等人。

文彥博已經病重,上書支持章惇,要求趙煦出兵,他希望在死前聽到大宋收回幽雲的好消息。

範純仁和呂大防主張持重,大宋以仁孝治天下,以信義約羣蕃,北廷東廷的名分沒有定下來之前,蕭奉先以外戚當國,賣幽雲十六州與宋,要是遼國翻臉處置了蕭奉先,就能夠不予承認。

如此一來,大宋反而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呂惠卿雖然是“奸佞”,但是在國家大事上是不含糊的,表示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如今耶律淳爲了皇位揮師北上,兩道空虛,大宋應當出兵先打下來,然後以重兵鎮守,剩下的,就是“慢慢談”。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河北,因爲不管是戰是和,蘇油節制的四路都經略司都是對遼前線,他的意見最爲重要。

戊辰,蘇油的長信抵達汴京。

蘇油首先提出,北廷和東廷,到底誰才該算遼國“正朔”,目前尚有爭議,可以暫時不議。

但是耶律惇的“西廷”,卻是絕對不合法的。

耶律惇在耶律延禧諸子尚在的情況下,先發兵攻打遼東,如今自立爲帝,又發兵攻打中京,這是絕對違背公序和大義的悖逆之舉。

故而大宋伐之,不爲無禮。

但是北廷以利益相誘的舉動,我大宋是不取的,大宋即便是出兵征服兩道,那也是爲了王緒綱常。

大宋不應當以承認遼國北廷和東廷任意一方的“正朔”爲代價,作爲出兵的交換條件。

北廷和東廷的鬥爭,那是遼國的“內政”,大宋不應當過度干涉。

扶持遼東,那是大宋關心自己在遼東的利益;

大宋同樣也扶持了北廷,那也是爲了發展大宋在中京道與上京道的利益。

然而大宋作爲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不能凡事皆以利益爲考量。

大宋即便出兵收復幽雲,那也是替遼國剿滅不臣、大逆,且得地之後,也只能“妥爲代管”。

等到北廷和東廷決出到底誰纔是遼國正朔後,大宋再與其正統繼承人展開磋商,決定幽雲歸屬,這樣纔是正道。

因此大宋出兵幽雲,是在遼國正朔未定,權臣造逆的情況下,主動替遼國維護王道國統,其中並不摻雜自己的任何一絲利益。

大宋永遠是禮義之邦,大宋軍隊永遠是仁義之師,這一節乃是前提。

大宋上下君臣,都要永遠深刻記得這一點,不能利令智昏,不能因短期的,一時的誘惑,放棄了大國維護綱常的義務和秉持大義的立場。

章惇和蔡京收到信徹底傻了,話還能這麼圓得這麼漂亮?司徒永遠都是這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他出招的角度,永遠讓人意想不到,但是一旦丟出來,卻能讓所有人覺得合情合理。

這封信的意思明白得很,你們不要被北廷那邊帶跑了節奏,咱們完全可以在不承認北廷正朔的情況下,名正言順地出兵幽雲!

既然耶律淳是北廷和東廷共同承認的叛逆,那我們就可以先暫時擱置“正朔”問題,以替遼國討平耶律淳這個叛逆爲由,用“代管”的名義,實施實際佔領嘛!

其實蘇油和呂惠卿是同一個意思,但是蘇油的理由,可比呂惠卿高大上太多了。

趙煦得信大喜,我司徒還是我司徒,總能從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地方,輕輕鬆鬆就把扣給解了。

十一月,丁亥,趙煦將旨意和蘇油的書信下達學士院,顧臨之改寫成一篇花團錦簇的誥文,昭告天下。

大宋爲了維護王道綱常,決意爲遼國“出兵平叛”,替遼國收復幽雲十六州,實施代管!

章惇爲此氣得生了一場大病,養了整整兩個月,連大朝會都沒能參與。

永不耀武蘇小苟,拿穩道義蘇小苟!

他這輩子改不好了他!

朝廷給蘇油的旨意,依舊提舉四路都轉運司,總掌全局;以種詁爲帥、巢谷爲副帥,以四路都經略司爲軍事實施部門,歸四路都轉運司節制。

以李祥爲監軍,權北洋艦隊司令龍海生爲協助,率領河北四路十六軍,展開幽雲攻略!

於此同時,命種諤、種誼在九原,折可適、折克行在麟府,同時發起對西路大同府的攻勢!

後世在研究這一段歷史的時候,就曾經有學者提出,蘇油的的本性,終於在他四十九歲生日前暴露無遺,他就是一個無恥的政治家,而根本不是什麼大聖人!

研究史實就能看出,《代管詔書》發佈於紹聖二年十一月丁亥,而國史記錄,東廷發來請求大宋幫助征討耶律淳的“制命國書”,日子是在十一月壬辰,前後晚了六天。

而北廷的國書,之前的內容與大宋的舉措相悖,雖然後續也緊跟着做了相應更改,予以了大宋征剿耶律淳的“授權”,但是那個時間更晚,是丁未,晚了整整十一天。

因此大宋此次出兵是不合法的,從外交國書往來時間上看,是先兵後禮,是存在瑕疵的!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衆將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議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確的下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歐陽夫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