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

第二百零七章破甲錐

張恕看了看參軍,參軍拱手:“長史,其實可以申報轉運司,十萬箭的課務,能否以兩萬這種神箭相抵?這可比那強多了啊!”

張恕不置可否,掉頭問道:“石老,此……破甲錐,價值幾何?”

石富嘿嘿笑道:“這個……要是真如參軍所言,十萬變成兩萬,生意就做不成了。”

除了蘇油,所有人都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卻是爲何?”

石富笑道:“要造這種箭,需要生產大量工具,模具,磨具,這叫先期投入;後邊鐵料,煤料,竹漆絲羽,叫後期投入。生意的利潤主要由後期投入產生,如果生產的量太少,衝抵不掉先期投入,那我們反而是要虧本的。”

張恕這才恍然:“有道理,那你們可有應對章程?”

石富說道:“我們計算了一下,如果一次性生產十萬支破甲錐,可以將價格控制在兩百錢一支,如果有二十萬支的訂單,我們則可以壓到百五十錢一支;如果三十萬以上,我們百三十錢一支都能接受!”

參軍本以爲這種箭起碼得三四百文一支,一聽如此便宜,忍不住一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此話當真?!”

張恕招呼參軍:“且先坐下,如此一來,就已經不是縣裡的事務了,這事情必須移交轉運司,由他們來定奪。”

參軍說道:“長史,這可是軍功策勳!將箭給我,我現在就出發,就借世家的掠水舟去成都!明日可知結果。”

張恕轉身對石富道:“石公,這箭打造,需要多少時日?”

石富笑道:“如果以三十萬計的話,蘇石兩家能在三月內交付。”

這下張恕也坐不住了:“如此便拜託參軍趕緊去成都跑一趟差,等等,待我再修書一封,你直接去見我父親。”

次日參軍消息傳回,轉運司同意了,破甲錐五十萬支,價格每支一百五十文!

七萬五千貫的大訂單!

石富和蘇油麪面相覷,不是說好的能控制在一百三十文以內嗎?

張恕拉着石富進了內室,兩人嘀嘀咕咕了半天,出來之後石富滿臉堆笑:“還是張學士所慮周翔,此番差點失了計較。”

張恕拱手:“如此便有勞了,不過質量上必須經得起我父親派人抽檢。”

石富笑道:“那是自然。”

從縣衙裡出來,蘇油便問:“怎麼回事兒?張學士是出了名的明白人,怎麼變得如此糊塗了?”

石富揹着手搖頭讚歎:“所以人家能當學士呢,這箭必須得定在這個價,周圍弓箭坊方纔有活路,此爲其一;此番課務,主要爲汰換川中四路武庫,如果價格過低,汴京那邊要是覺得有搞頭,那川中一支箭都留不下,此爲其二;大宋防務重點,是北方和西北,這纔是張學士讓轉運司汰換武庫的目的,可不是爲了給朝中那幫只會校閱的花花部隊增光添彩用的。”

蘇油明白了,果然是計相出身,慣於用經濟手段解決政治問題,通過擡高價格這種辦法,將箭留在四川,之後輻射西北,最後才考慮汴京。

很合理,不過在很多大宋迂夫子的眼裡,怕是要落個目無君父的罪名,因此只能做不能說。

至於這多出來的這點零頭,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打點費用了。

石富轉身,對蘇油說道:“我石家武勳出身,世世代代,和大宋武備哪裡就真脫得乾淨干係?石家弟子,既要在戰場上一刀刀拼殺,還要遭忌諱側眼,永遠出不了頭,用你的話說,那叫高風險,低收益。”

“如今有了這個契機,轉入軍器生產,我石家弟子的性命,算是真正保住了。明潤,此等大恩,當受老夫一禮。”

蘇油趕緊跳到一邊:“別別,怎麼越說越玄?事情還能和這個扯上關係?”

石富笑道:“說你聰明吧,那是真聰明,可有時候怎麼就轉不過彎來呢?你若是官家,能放任一個世家,既在軍隊中有基礎,又掌握着厲害軍器的生產?從此後,只要我石家不斷搞出好軍器,石家弟子,便會一步步從戰場上脫身出來。”

“雖然這樣對軍中的影響隔了一層,可是主從關係變了啊!從以前石家求軍方照顧兒郎,變成了軍方求石家提供精品,哈哈哈哈……走,回去喝酒!今日老夫要大醉一場!”

蘇油呆呆地跟在後邊,老子就說石家怎麼對我這麼上心,原來是早就琢磨透了!

妖孽!全都是妖孽!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

新式箭支的製造,對可龍裡的技術儲備來說,已經沒什麼難點了。

箭桿就是用的井上搭建井架和井道剩下的的廢料。

竹筒剖成竹條,然後用砂輪機打去皮和芯,只留竹肉。

將竹肉條變成圓竹棍,那是早在土地廟就已經成熟的工藝,建房,造竹傢俱用的竹釘子,就是在帶刀片的凳子上拉出來的。

如今統一調整了規格,工具交給可龍裡的各家各戶,農閒時節正好做工,而且男女老幼都能幹。

五十戶人家,每天每家繳納一百箭桿,就是五千支。佔農閒三個月,啥都不耽誤。

箭桿胚子造好後,捆成捆,上鍋蒸制,然後送入通有爐窯熱尾氣的烘房烘烤,箭桿胚便能自動矯直。

接下來就是在鋸牀上裁剪,得到統一規格的箭桿。

噴上調有生漆的桐油,送入保持溼度的漆室進行絡化幹固,形成漆膜,便於今後防潮。

相比箭桿,箭鏃反而更加簡單,先是用帶圓槽的錕杆滾軋出鐵盤條,然後逐步輥壓成細鐵條,再用砂輪鋸片切割成小鐵圓柱。

娃子們將軟鐵圓柱一顆顆安放在高錳鋼衝壓模具的模坑中。送入鍛牀之下,用模具鍛合。

一通錘鍛之後,磨具合攏,取出來再打開,就是滿滿一盤統一標準的帶尾巴的箭頭。

用鉗子夾去溢出周圍的鐵皮,上砂帶機粗磨一下,送入滲碳箱滲碳,一箱可以處理上千枚箭頭。

如今的好箭,箭羽是鵰翎,其次是天鵝的,然後是大鴇,最次的用大雁。

蘇油懶得費那勁,就用的可龍裡鵝羽鴨羽,將箭羽從雙羽改爲三羽,輕鬆解決材料強度和大小不足的問題,穩定性還好了很多。

不過得有小機械幫助,能將圓周等分三份的小搖盤,帶指示線,方便確定箭羽粘貼位置。

再纏上蘇家織坊的高強度絲線固定,插上箭頭,安裝弦卡,一支箭便完成了。

箭頭滲碳後還要上腳踏工作臺旋轉打磨,去掉表面雜質,打磨光滑。

小搖盤還能在這裡派上用場,夾持箭頭,在工作臺上用砂帶機推出出角度精準的三棱箭尖。

這一步其實蘇油覺得可以不要,後世也沒有聽說有三棱尖的子彈頭。

不過這娃是被後世的慢鏡頭誤導了,箭的確會旋轉,但那是尾羽的不絕對均勻造成的,和子彈的高速旋轉是兩個原理。

不過好在他比較謹慎,沒有大量應用的實驗數據來證明之前,目前這工序出於照顧宋人的習慣,也給與了保留。

重要的是工藝流程簡化,大量高精度的加工工具的引入,使操作變得簡單,只需要兩天,就能培訓出操作固定工序的人工。

流水線分工合作,讓效率變得極高,可龍裡很快就變成了一個日產六千破甲錐的大工坊。

第七百四十一章 礱磨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尷尬吧?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