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

bookmark

第二百零八章心累

這一把賺得實在有些昧良心,不過蘇油也實在是受夠了大宋這種低效率物資調用模式了,五十萬破甲錐,算是蘇油給大宋朝堂提一個醒。

如今的朝廷,就像一個小戶家長,一邊要打工賺錢,一邊要和鄰居搞好關係,一邊還要處理家裡孩子們的吵鬧打架,沒必要。

既然孩子們大了,就該讓其各司其責,家長的作用,是統合這個家,讓所有人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就好了,什麼都管的結果,就是什麼都管不好。

龍昌期對蘇油這套理論不以爲然:“還有一句話你忘了,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你呀,還是老實讀書吧!”

唐淹也勸:“明潤,你聰明穎悟,思慮通達周全,本是讀書立學的好材料,只是你關注的東西,太多了……”

“你看啊,除了學宮本業,還有那什麼數學,工學,農學,還有世家產業,井務,還要關心二林部,大理……這,這分心實在太過了……”

龍昌期就未免嘆氣:“彥通,就別說他了,這些事情,都是要務,你看就拿他從範先生那裡弄來的西南風物,山川地理,你能說不重要?”

“所以這些話說了也沒用,要讓孩子靜心讀書,能分擔一些,你我便儘量分擔一些。”

“不過明潤啦,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你要學會把手裡的力量用好,不要事事親力親爲,能讓別人做的,儘量讓別人去做。”

說完又搖頭:“唉,還是白說,你那些事兒,別人還真不一定能做得明白,算了算了……”

唐淹拿起小報:“朝廷今日可謂得人,殿中侍御史趙抃,彈劾不避權幸,堪稱鐵面;安石除羣牧判官,總算是留穩在中樞了。”

這事情還有一樁公案,殿中丞王安石剛剛辭了召試,朝廷便授予他羣牧判官,意思是讓他能有穩定收入,在京城能安心待下去。

王安石猶力辭,歐陽修上門諄諄勸告,王安石才同意就職。

而同時,館閣校勘沈康也跑去宰相陳執中那裡,一樣求爲羣牧判官。

陳執中說道:“安石因爲辭讓召試,所以朝廷才優先考慮他的差遣。且朝廷設館閣以待天下賢才,所以要先給予恰當的爵位。你跑來爭啥?公與安石相比,顏何厚也!”康慚沮而去。

這件事情可以看到朝廷諸人對王安石的看重,陳執中幾乎已經明說王安石這個羣牧判官是跳板而已,接下來的去處已經定了。

龍昌期點頭:“介甫在地方上所行青苗法,與我眉山江卿所行,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油便搖頭:“不同不同,大大的不同!”

“哦?哪裡不同?”龍昌期有些好奇。

蘇油說道:“呃,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是官府行爲,一個是江卿的行爲。”

“青苗法,總體來說,是慈善而不是生意。江卿的行爲,是有資金打底,發放前已經計提了兩萬貫的撥備,我們損失得起。”

“可安石公以常平倉爲底本,他損失得起嗎?如果損失不起,那就要保證發放出去的本金能夠收回,如何保證常平倉不受損失?”

“以介甫公的人品和施政水平,控制一州一縣,兢兢業業,風調雨順,自然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可就算這樣,如果遭遇大災情,他的青苗法就完蛋了。這不是最終解決之道。”

“貸款,其實是一種資源調配,是一種對生產結果的預支,所以它必須用於生產,仔細扶持,必須保證產生效益,才能確保貸款的收回。”

“如果運用不當,它就是一門兇器,貸款給不具備償還能力的人,或者應收利息超過了貸款人經營所能得到的利潤,這本身就是一種將人逼上死路的罪惡。”

“眉山江卿這次扶持倒春寒,其目的不在盈利,而在維護眉山城的安穩,以利於發展。”

“眉山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因此倒春寒這樣的小災,就是一個補種和晚收的問題,基本可以保證貸款能夠收回,這是天時和地利。”

“加上利率設定極低,發放也細緻,農人所貸款項,我們都是折成了種子和秧苗,這叫專款專用。縱然麻煩了一些,卻也是放款和扶持產業相結合,錢莊監事還有事中和事後監督,避免了錢財落到浪蕩子手裡隨意揮霍,然後賴賬不還的可能。這是人力。”

“三者結合,眉山青苗貸方能如此順利施行。”

“可介甫公用常平倉儲爲本,一進一出之間,就給了胥吏們上下其手的機會。要是將貸款額度作爲考績,胥吏們爲了完成額度,肯定會胡亂發放,導致呆賬壞賬無法控制。利息百分之二十,不一定能填平胥吏們調度進出的靡耗,那就要私下調高利息。總之一句話——青苗法一旦失去監管,或者監管重心不當,必定就會走上逼人破家蕩產這條道路!”

龍昌期一拍几案:“你放肆!你這是爲豪強商賈張目!視我大宋朝堂諸公,地方州縣主政,成千上萬的讀書人於無物!”

唐淹一把護住酒精汽燈:“山長息怒,有話好好說,這東西精貴,經不得震盪……明潤你快給山長道歉!”

蘇油嘆了口氣,給龍昌期拱手:“山長不要生氣,我們只是在說眉山青苗貸和舒州青苗貸的不同。”

“從貸款活動本身角度出發,舒州青苗貸,那是真正的貸款行爲,但是手法粗糙,監督不善,全靠官員人品爲支持,存在嚴重瑕疵。而眉山青苗之政,說是慈善其實更爲恰當,一般地方上,也根本無法施行。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孰優孰劣,也不好計較。反正都無法通行,要不,我們先存而不論?”

龍昌期臉上的肉抖了幾下,也是嘆了一口氣:“只能如此……你小小年紀,想太多這些方面,那是未學走路先學跑,先把義理搞通透再說吧……”

其實能靜心讀書的日子,對蘇油來說,纔是最愉快的日子。

雖然龍昌期和唐淹對這小子非常頭痛,但是也越來越看重。

兩人都覺得自己近日學問大漲,原因無他,蘇油這塊磨刀石,太硬了。

這小子思維跳脫通透,如今又草讀了七經,掌握了大旨,因此你光講解論點不行,手裡要是沒有紮實過硬的論據,他立刻就要跳起來反駁。

只有窮搜經典,將理論的大基礎夯實,直到正反雙方都認可了,然後纔敢起第二樓,第三樓。

害得龍昌期經常跟唐淹吹鬍子瞪眼:“欺師滅祖的東西!他這一套是蘇家的縱橫家學還是那啥理工的惡毒流播?要不是看在每日侍候周全的份上,打死一百回都不冤!”

唐淹就給自己徒弟說好話:“教學相長,砥礪切磋嘛,雖然明潤固執,但只要道理說通了,他還是俯首認教的嘛!倒是以前很多想當然的道理,經他一問,才知道有些不牢靠,所以山長,這些時日以來,我倒是覺得所獲頗豐。”

龍昌期嘆氣:“你是沒察覺到這孩子的本質!這孩子天性聰明,加上啓蒙晚了些,因此養成了自己思考,質疑一切的性子,對聖人經典,他毫無敬仰之心!你必須把道理講到通透明徹了,他方纔接受,絕不聽啥就是啥……這樣對讀書明理固然是好事,就是給他當老師的……心真累啊……”

ps:推書,《我竟然成了曹丕》,據說是女作者……嗯,在起點男頻歷史板塊寫書的女作者,開篇還很不錯呢!

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六十章 仿宋體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三百四十章 奏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七十章 授課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賬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零四章 撲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