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

bookmark

第二百八十一章強作解人

衆人都表示欽服。

楊樂道拱手道:“介甫,那這第三便依你,可這狀元卷……”

太常少卿,密封官朱從道笑道:“我說兩位,何必爭執,我可早在十天前,就聽聞坊間有傳言了,說今科狀元,乃是一個叫王俊民的士子。”

王安石和楊樂道齊齊翻起白眼:“試卷都未拆封,我們都不知道是誰,市井小民倒先知道了?荒唐!”

朱從道笑道:“管他荒唐不荒唐,乾脆交給官家定奪吧。天命文章,不可全信,有時也不可不信。”

王安石見爭執難下,只好答應道:“那行,一起去文德殿吧。”

衆人來到文德殿,趙禎已經候在軒中了。對王安石問道:“結果出來了?”

王安石躬身施禮:“啓稟陛下,尚有些未斷之處,需陛下親自定奪。”

趙禎說道:“何意?”

王安石說道:“臣以爲初復定審皆有不妥,因此重定了狀元卷子和第三名卷子。”

“哦?”趙禎說道:“取來我看看。”

朱從道將試卷奉上。

趙禎一一看了,問道:“這汪字卷,之前因何降等,之後因何擢入高等?”

王安石將事情講了一遍,趙禎點頭,說道:“我再給衆卿看一份草稿。”

說完讓侍從將草稿送來。

王安石接過來一看:“汪字卷士子的《水幾於道論》初稿?這書法不俗!”

趙禎點頭:“各位也都看看。”

楊樂道接過,頓時眉飛色舞:“……有質難高,因無形以爲用;虛懷若下,似任曲而常恆……好!如此好句,因何不錄?”

趙禎笑道:“你先看看草稿有多長。”

楊樂道翻了翻稿子,不覺有些眼暈:“萬……萬字書?”

趙禎笑道:“所以嘍,能刪成四千字,也屬不易。”

楊樂道對王安石深施一禮:“若非介甫,幾錯失高才,下官對介甫眼力,更無異議!”

趙禎將草稿收起來:“既如此,那就以王愛卿所定名次爲準,揭封吧。”

知制誥過來,準備開始記錄。

“嘉祐六年舉進士第一人——”朱從道唸完將彌封揭開,不由得大驚失色:“王俊民!”

趙禎疑惑道:“怎麼了?”

朱從道躬身道:“陛下,坊間有傳言,今科狀元,將是一個叫王俊民的人……這個,這個……”

王安石也是變色:“當真如此之巧?”

趙禎皺了皺眉頭:“文章的確不錯,算是實至名歸。兆應神奇,卻不是沒有過,繼續。”

朱從道收拾起心情,揭開第二份彌封:“嘉祐六年舉進士第二人——陳睦,字子雍。興化軍莆田縣人。”

科考,果然是福建人的傳統強項。

朱從道揭開第三份彌封:“嘉祐六年舉進士第三人——蘇油,字明潤。眉州眉山縣人。”

趙禎笑了:“很多人都說童子試是拔苗助長,這可是實打實的正牌進士第三人,今年卻也才十四歲。可見我大宋文教之盛,這次總該沒有異議了吧?”

“臣有異議!”

所有人都傻了,安石同學你這麼任性的嗎?我們說不要不要的時候,是你非要非要。

這位可是你要死要活提上來的,好不容易我們全都說可以可以了,你又跳出來不要不要了?

這樣大家很難相處的!

趙禎也非常的無語:“王愛卿你說。”

王安石供手道:“陛下,聽聞此子之前舉試,王禹玉本是置之第一的,可解封后黜落到第十一。如今,臣也想如此辦理。”

趙禎不動聲色:“爲何?”

王安石說道:“朝廷科舉,是爲了選拔治政人才。國朝進士試前三人,可不經詮判,直授官職。陛下,十四歲的孩童,你讓他做大理評事?將作監丞?還是做中郡籤判?上縣知縣?”

“蘇明潤或許文章天成,前世宿慧。然義理可通,政事難明。”

“要是給他正職,必定難以應付胥吏奸滑,同僚側目。”

“陛下如果愛惜人才,不妨黜之於乙科,從縣教諭之職做起,方不驚世駭俗。”

“還有最關鍵的一條,此例一開,奈後來者何?”

“相信這纔是王禹玉落他於十一名的深意所在,懇請陛下三思。”

王安石所謂的直授官職,是指進士科除前三人外,其餘的人都分配到幕職或者州縣,這樣的人被稱爲“選人”。

選人要經過兜兜轉轉,所謂三任六考,有奏薦和功賞,方能升級到京官序列,得到遷入中高級官員的機會,這一步叫“改官”。

光這一步,對快的人來說,也是七八年,對慢的人來說,那就是一輩子。

老王的意思,蘇油這麼年輕,花上十年在外邊填履歷,十年過後遷入京官,那纔是剛剛好。

所有人你看我我看你,好特麼有道理,老子們又被說服了!

楊樂道拱手道:“陛下,臣附議。”

朱從道也拱手:“臣也附議。”

趙禎沒有說話,過得良久,纔開口道:“王卿,楊朱二卿,可知去歲汴京時疫,爲何消去如此之快?”

王安石說道:“自然是樞府得力,事前讓眉山細制防疫條陳……眉山!”

“對,眉山。”趙禎呵呵一笑,用手指點了點身前桌上的試卷:“眉山蘇明潤!”

“收養孤童,撫之教之,今使自立。”

“遊歷大理,破解童謠,助擒智高。”

“其後折節讀書,中間發明深井之法,使陵鹽代淯,安定鹽民。”

“用藍靛之根爲溫藥,眉山京師,救治百姓萬計。”

“如今他憑自己滿腹才華,取擢高第。彌封卷子,使諸公由衷讚歎。”

“可解封之後,你們卻要朕以區區孩童待之,而惜吝一官?那敢問滿堂朱紫,寧無愧乎?!”

“諸君,這孩子自幼孤貧,收養孤童之時,可憐他自己也才六歲啊!”

“六歲時就能寫詩,朕至今都記得——鳳葉鐫寒石,龍根透碧苔。性成香自蘊,非待解人來。”

“仁性天生,到今日其香已蘊。朕,等他走到朕的面前,已經等了整整八年。”

掃了衆臣一眼:“說不得,只好駁回諸君之議——”

取過硃筆,在蘇油的狀頭上劃了一個圈:“容朕強作一次解人吧!”

官家極少用朕自稱,一般都說我,今日爲蘇油用上這個稱呼,表明心意已決。

王安石以下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不約而同地冒出四個字——簡在帝心!

這就沒法再勸了,三人只好躬身:“陛下聖明!”

……

曹皇后在後宮,三月新蠶出來了,後宮要養蠶,以示重視農桑。

一邊清理被蠶蟲啃食過的桑葉,一邊對尚宮說道:“那眉山猴子,成了我皇宋的新科榜眼了?”

尚宮笑道:“可不是,皇后到底是有眼光的。聽聞王禹玉,王介甫都想阻止,是官家乾綱獨斷,硬生生點了蘇家孩童第三名。”

皇后皺了一下眉頭:“人主喜好,豈能讓臣下得知?王珪和王安石,也是爲國家着想。這孩子還真是不好安排。”

“要不效仿當年童子科晏同叔,陪宗室再讀幾年書?”

尚宮微微點頭,卻不說話。

曹皇后想了想:“算了,朝廷的事情,還是由官家料理。今年的新蠶,看着倒是挺壯實……”

……

一大早,老太君便讓石通駕車,去貢院看榜。

蘇油倒是無所謂,反正如今自己已經是進士了,大宋十四歲的進士,掰着手指頭細數,活到六十歲,也能熬死四個皇帝。

想想自己都咧着嘴笑了,有薇兒調理,老子以後好好保命,做個五朝元老問題不大。

老太君看着蘇油的傻樣,不由得嘆氣:“到底是個心大的……石通趕緊!還磨嘰啥?!”

石通從懷裡摸出一根黃銅管子,拉開來是一個單筒望遠鏡:“每兩三年一次大熱鬧,這回有了這個,都不用跟人堆兒裡擠!”

老太君抽了他一下:“還在廢話!明潤有我看着,你倒是趕緊去呀!”

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趙忭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難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討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八百四十八章 廖恩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二十五章 紙第九十九章 溫度計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四十章 生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二十五章 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