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程家

bookmark

這位睿智的女子共生育了六個子女,長大成人的卻只有幼女八娘和蘇軾、蘇轍兄弟。

蘇洵外出遊歷的時候,就是程夫人教導幾個孩子讀書,而且教育辦法很有一套。

比如她說:“你們兄弟讀書,不要只知道死讀,只知道爲了個‘讀書人’的空名而讀。你們應當明白事理,勇擔道義,將來做一個有利於國家民族的人。”

比如她還說:“你們不要擔心我,要是你們能成爲範滂那樣的正人,我難道就不能成爲範滂的母親,成爲那種理解兒子犧牲的人嗎?。”

孝順父母,持家有道,教子有方,深得蘇家老人們的疼愛歡心那是必然的。

蘇程兩家的關係,到此都算是正常。

於是按照“親上加親”的習俗,蘇洵的女兒八娘去年嫁給了程浚的兒子程正輔。

程浚是程夫人的哥哥,在蘇洵二哥蘇渙進士及第後的第三年,即天聖五年同樣進士及第,而且可能是程文應運作得當,程浚就在眉山附近青神縣爲官。

這就厲害了,官員在籍地爲官,尤其川中,那是朝廷嚴禁。

程家偏偏做到了,因此如虎添翼,其富貴權勢在當時的眉山可謂無人能及。

因此蘇八姐和程正輔的婚事,就有了些“娶婦就低”的味道。

世家婚姻,與皇家不同,皇家那是已經到頂了,娶婦就低是傳統,也另有一番好處。

世家則是嫁女從低,娶婦就高,這樣的家庭一般和諧。高門女子攜豐厚的嫁妝和家世倚仗嫁入低門,一般在夫家中地位就會比較高。

可八娘這樁婚事正好相反,看是一門好親事,其實有些輕率了。

文史資料上記載,八娘是被其舅舅程浚、舅母宋氏、丈夫程正輔虐待致死的,死時年僅十八歲。

具體如何虐待倒是沒有細說,不過說程浚好色嗜賭,舅母宋氏及家眷們又經常欺負這個小媳婦,丈夫程正輔對此視而不見、不聞不問。

然後有資料提到八娘生病後他們奪走她的孩子,不給看病,連飯都不給吃,八娘就這樣不明不白死去。

蘇洵痛心不已,氣憤填膺,蘇、程兩家遂結下怨仇,互不來往。

等到至和二年,蘇氏族人爲紀念先祖,重新修訂族譜,在祖墳地西南修建了蘇氏族譜亭,並刻石立碑。

老炮堂哥的第一炮,直接轟向了自己的親家兼大舅子。

他特意寫了一篇《蘇氏族譜亭記》,在文章中提到了“某人”,列舉了“某人”的六大罪狀。告誡族人千萬引以爲戒,不要重蹈覆轍。

文中寫到:“其輿馬赫奕,婢妾靚麗,足以蕩惑里巷之小人;其官爵貨力,足以搖動府縣;其矯詐修飾,言語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盜也。”

細數當時能夠在眉山城呼風喚雨的厲害人物,對號入座,正是蘇洵的親家大舅子——程浚。

然而這話翻譯過來,如同老炮堂哥的其餘文章一般,噴得有些莫名其妙。

眉山鎮首富,車馬上乘,侍妾漂亮,這不應該嗎?讓居住在里巷裡邊的小老百姓羨慕嫉妒恨,是他的錯嗎?

官大還有錢,足以左右地方政策,注意是足以,老炮堂哥自己都沒說別人這麼幹過,只是首富創造的GDP超過了府縣,這就成了罪過?

至於矯詐修飾,欺罔君子,反過來看,恰恰說明程浚平日裡之乎者也道德文章的做派,只不過在老炮堂哥眼裡,這就是口不對心,就是假。

可人家心裡怎麼想,到底是真是假,從何辨別?

文中還說長幼共處一室嬉樂無禮之類的話,可想想蘇轍自己,去開封應試的時候還和倆兒子倆兒媳同船從眉山一路坐到了開封,這又怎麼說?

所以程家怎麼受得了這個,於是兩家交往從此斷絕,逾四十年。

程夫人尷尬的處境可以想象,母女連心,夫兄反目,愛女的早逝讓程夫人遭受沉重打擊。

結果自然是憂思重重,積勞成疾。五年後,還未等到兩個兒子高中進士、榮歸故里,就去世了。

僅憑這一條,蘇油認爲,老炮堂哥做得有點過了。

同時老炮堂哥激憤的性格,也讓蘇油對程家的觀感和事情的真相有些存疑。

蘇油覺得這更像是幾大世家一窩一窩出進士,連同自己妻子的大度寬容和家世的煊赫,加在一起對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然後情緒失控藉此宣泄。

那篇《蘇氏族譜亭記》,和老炮堂哥後來的文章《辨姦論》一脈貫穿,前一篇裡,車子好馬子好是罪過,後一篇裡,吃得差穿得不乾淨也是罪過。

拿這些東西作爲子彈來掃射政敵,讓蘇油覺得嘴炮堂哥總是喜歡走歪把子機槍的路子。

而他一輩子最喜歡乾的,幾乎都是這個,缺乏詳細的調查研究,論據全部來自古文,基礎就無法堅不可摧,容易被人抓住漏洞反擊。

王安石對他反感,厭惡,但並未將他當做同一量級的對手,多源於此。

平心細想,能教育出程夫人這樣名副其實大家閨秀的家族,能培養出好些位進士的家族,當真就如蘇老炮所說那樣不堪?

而且從後續的史料來看,蘇洵死後,蘇軾和蘇轍同程家恢復了舊好,而且和八孃的丈夫程正輔,關係也不錯。

老炮堂哥嘴裡的“州里大盜”程浚,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四個兒子都先後外出做官,有的還位高權重。

其中程正輔本身就不弱,後來做到廣南東路提點刑獄,當年被貶惠州安置的蘇軾正在他下轄,還多得這表哥的照顧。

好吧蘇軾侄兒是個馬大哈,對害過他的人如沈括,王安石,章惇,後邊都是寬容大度,可以忽略不計。

可蘇轍不是這樣的人啊,能得到蘇轍認可,那是相當不容易的。

因此這事情就顯得有些蹊蹺了。

到底怎麼回事,蘇油決定一探究竟。

於是過了大慶樓,他沒有去紗縠行,而是直接去了街對面的程氏書坊。

程氏書坊門臉高廣,臨街九丈三開六合大門的鋪子,一字排開共有十三間!程半街!

進入後便是墨香陣陣,一排排半人高的櫃檯,上邊整整齊齊地碼放着一部部藍色封皮的書籍。

書分經史子集各類,還有一個超級大的櫃面,擺放的時文制策,那是供考生們揣摩的。

蘇油不由得歎爲觀止,大宋三大印刷出版基地,杭州,建陽,眉山,其中眉山又以程舍人宅私家刻印爲最,端的是名不虛傳。

掌櫃的是個中年男人,見蘇油小小年紀,安安靜靜地站在那裡,手裡邊拎着兩篋書籍,一看就是自家書坊的印記,連忙迎上來彬彬有禮道:“小先生,可是我家書坊的書籍有什麼不妥之處麼?”

蘇油笑了,一般商家遇到這情形,先是撇清自己產品的不是,敢這麼問的,要不就是經營理念得當,要不就是對自己的產品具有極大的自信。

放下書籍,雙手打了個叉,笑道:“安鎮鄉可龍裡蘇油,前來拜會尊上。”

掌櫃看來對江卿世家也是門清,可龍裡是蘇氏宗祠山田所在,不由得小心地問道:“那是姻親啊,敢問……呃……小郎君尊諱是哪個油?”

蘇油微笑答道:“蜜裡調油的油。”

水字牌!這就和家老爺一個輩分!那這小孩口裡的尊長,就不是家老爺了,而是家中最長的長輩——大理寺丞程文應程老太爺。

這個大理寺丞是程文應因兩個兒子做官得來的封贈,在蘇油的心裡其實不當事兒,不過在眉山確實是拿得出叫得響。

掌櫃更加低眉順目:“小郎君請隨老朽來。”

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敵人的陽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后與皇后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隊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設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