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

bookmark

第三百四十五章分析

所有人都有私心,蘇油也有。

本來還想繼續韜晦,沒想到突然來了這麼個事兒,這是西南勢力第一次有機會向朝廷伸手要棗吃。

風險不小,代價很大,但是機會難得,不把握住就太可惜了。

在場唯一一個還算乾淨的,可能就是坐在韓琦與富弼之間,拿閃亮的眼神打量蘇油的年輕人了。

大方向敲定,蘇油決定抽身:“陛下,諸公,蘇油被殿班押來,親朋都在人羣中看得清楚,現在還不知怎麼擔心呢……要不諸公繼續議事,臣請告退?”

韓琦都氣笑了:“明潤你且慢。”

轉頭對趙曙拱手:“陛下,陝西屯田人選,你看派誰合適?”

富弼笑道:“解鈴還須繫鈴人,陛下,臣薦明潤。”

司馬光也拱手:“蘇油於夔州,先培根本,後扶枝幹,刪剿叛逆,起豎仁孝。期年而大治,陛下,與其另任選才,未若即遣蘇明潤。”

蘇油傻了:“等……等下。真要什麼事情都解鈴還須繫鈴人,那司馬大諫忙得過來嗎?這不合朝廷規矩啊……蘇學士說讓我先休假,之後去中樞述職,然後去流內銓等待差遣啊,怎麼說着說着就變成……”

韓琦大手一揮:“不用,我們走堂除的路子,明潤現在是直寶文閣,朝散郎吧?那就正好了,夔州詮考,上上是一定的。便升做朝奉大夫,屯田員外郎,直天章閣,再給個樞密副承旨,方便管帶鄉勇,奏報軍事。”

趙曙問道:“明潤,如何?”

媽蛋皇帝首相樞密大諫聯合欺負少年人,我還能如何?

蘇油只好拱手道:“那……那如此臣有幾個要求。”

趙曙說道:“你講。”

蘇油說道:“其一,臣仍願直寶文閣。”

寶文閣是存放仁宗書墨的地方,直天章閣從品序上講比直寶文閣高那麼一絲絲,但是蘇油寧願繼續直寶文閣,意思大家都懂。

曹太后一直沒怎麼說話,這時突然開口:“依了他。”

趙曙也吁了口氣,點頭道:“還有嗎?”

蘇油這才整理好思緒:“還有就是,請允許臣在渭州開市,所得收入,用於打造州城,設立堡寨,興修水利,招納耕民。我保證,囤安控鶴兩軍,包括渭州屯田事務,不費朝廷一點糧秣。”

富弼趕緊說道:“明潤休得如此輕易,老夫忝爲樞密,自當爲此事盡力。”

蘇油躬身道:“樞密,此事還是不驚擾朝廷的好。囤安控鶴二軍,待遇與周邊正軍鄉勇實在太大,如果成爲朝廷事務,諸軍定然會抱怨朝廷不公。此事就由西南一力當之爲上。”

韓琦思索一陣,點頭道:“也是,明潤思慮周詳,這條也依你。”

蘇油說道:“還有,西南西北,這次乃是聯動,糧秣資財,前期必須依賴蜀中。臣請在渭州開設四通錢莊,許行蜀鈔,方便蜀中商戶糧戶週轉。”

韓琦說道:“這條也是正理,陝西軍用,一直行鹽引之法。如今兩軍由蜀中供應,自然要行蜀鈔,還有嗎?”

蘇油說道:“還有最後一條,那就是將士在千里之外爲國征戰,尤須無後顧之憂。”

“朝中知西南者,十中無一;知西南臣中,兼知夷事者,十中再無一;縱兩者皆知,然能得漢夷擁戴者,十中又再無一。”

“因此臣請朝廷擇派二林,江陽,瀘州,夔州主政時,儘量以熟知西南夷事,素有清幹之稱的人員充任。最好……”

韓琦問道:“最好如何?”

蘇油躬身道:“二林部範先生,江陽城唐淹,舉興儒學,已盡十年。”

“羈縻歸流,乃是大事,最好於四州增設夷務顧問,由二林江陽夷人士子充任;縣丞,縣尉之類下員,最好——就地提拔!”

韓琦有些猶豫:“這個……”

蘇油趕緊拱手:“這個只是建議,具體最後如何,全看官家和中樞的意思。”

“還有一點要重申一下,西北接下來幾年的既定目標,就是做好基本防守。”

“如今的大宋,是打不起大戰,輸不起小戰。保土和守民,是臣的職責。希望中樞不要朝令夕改。基本防守這個目標不能變。”

“還是那句話,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有朝廷的支持,臣,一定能做到最好。”

富弼說道:“明潤,前朝曹瑋,也是通曉春秋,沉勇有謀。十九歲知渭州,三都谷一戰,聞名四海。”

“聽聞龍昌期與你早行冠禮,就是要你莫以年少辭避責任。你要好自爲之,官家與我們,都希望見到國家再出一位曹寶臣那樣的英才……”

蘇油拱手道:“曹武穆自是我的偶像,蘇油無武穆之智,但有武穆的忠勤。陛下,時間很緊了,微臣這就回去準備。”

說完又道:“接下來這幾天,也少不得叨擾樞相,瞭解陝西軍事。”

富弼說道:“去吧,很快你的遷轉文告就會下來。”

蘇油給各位大佬行了禮,轉身告辭。

韓琦這纔對趙曙拱手道:“官家,如此一來,陝西局面,總算是可稍得緩解。”

司馬光說道:“官家,蘇明潤雖是幹才,但是爲朝廷儲才所計,也不宜拔擢太速。“

”此番數軍北調,終究是權宜之計。明潤只是爲整軍選將贏得了一些時間,西北軍事,不能再耽誤了啊……”

韓琦老臉一紅:“此事老夫自會計較。官家,太后,今番遊宴,被諸多打擾,是臣失職了。”

曹太后說道:“相公這是哪裡話,趙氏宗室,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諸位臣工爲國家殫精竭智,勠力效勞,這高興還來不及呢。”

“唉……本來說召這孩子回來,留京裡待一任的。結果這下要去的地方,卻是比夔州還要兇險。這一耽誤,他的婚事,怕是又得推後了……”

當天晚上,宜秋門蘇家院子裡好不熱鬧。

蘇洵,石守,石完,石通,張麒,薛忠,蘇小妹,石薇,阿囤彌,都湊在一起討論。

蘇油搬出這幾年四通商號整理出來的西北地圖冊:“姐姐,來看看吧,也是西北吃緊,纔有我們的好機會。”

阿囤彌將石薇牽過來,取下頭上的髮簪,插回到她頭上:“明潤腦子是儘夠的,就是身手不行,還得靠我們薇兒來救命……”

是我家薇兒!關你什麼事?!

石薇纔是這支髮簪的真實主人,小妞還會暗器!

尷尬地乾咳一聲,拿起小妹上課用的教鞭指向地圖,蘇油從二林部到陝西拉了一條線路:“如今眉山到綿州道路已經修好,四輪大車暢通無阻。姐姐,你們從二林到江陽,集結囤安軍和控鶴軍,然後與夔州上來的狼狫鄉軍,瀘州鄉軍在宜州會合。”

“之後到眉山補充物資,乘船抵達益州,換大車到綿州。”

“接下來就得徒步行軍了,從金牛道過漢中,東入咸陽,然後折向西北,沿着涇河河谷,過涇州,抵達這裡。”

“我們要駐守的地方,叫渭州,是關中平原最西北部的咽喉。再往北,這裡,是臨敵西夏的前線,鎮戎軍。”

說完在渭州北部畫了一個大圈:“這一帶羌漢交雜,緊鄰邊陲。西夏諒祚這兩年喜歡在這一帶耀兵。”

“朝廷的意思,是爭取將其吸引到這裡來。在渭州北部,進行一場局部小型戰役,以打擊諒祚的囂張氣焰。“

“打贏這場仗,就是我們改土歸流所要付出的代價。”

阿囤彌指着渭州北部的一座山脈:“這裡地勢如何?”

蘇油說道:“這裡是六盤山,渭州就在此山東麓,是我們唯一的地利之處,值得慶幸的是,如今六盤山在大宋控制之下。”

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送溫暖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七十章 授課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械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七百二十九章 禰衡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