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

第四百四十二章婚前

家鄉菜的風味自然最合胃口,蘇油吃得停不下來嘴來,不住誇讚:“青出於藍啊,這正宗九鬥碗可不就得矮腳雞湯才地道!”

拴住笑道:“的確有多了好些新菜,少爺你嚐嚐這個,這是三哥帶回來的海帶。”

說起這個蘇油想到一件事情:“這東西大家都要多吃,還有家裡的孩子也是。我在夔州見到好多大脖子,就是因爲內地缺乏一種化學元素的緣故,這海帶當中,富含那種元素,吃了能預防。”

薇兒問道:“西晉《博物志》記載,‘山居之民多癭疾,飲泉水之不流者也。’都認爲和當地飲水和情緒有關係。”

“此病的醫方的確要用到海藻,《神農本草經》和《肘後方》都說過,‘海藻,主癭瘤結氣。’難怪小油哥哥不怕出知夔州,原來早就知道了。”

蘇油說道:“海藻這東西,沿海多得不用錢,主要是轉運艱難。不過從峽江到荊湖,都可通海,有了我們縱帆船的高速,問題不大。”

說完正色道:“這事關蜀中的下一代,三哥,糟娃哥,狗剩哥,你們一定要做起來。”

“其實鹽滷裡邊也有大量的碘,不過我們在製作精鹽的時候,將之一併去除了,再將之重新提取出來反而麻煩。既然海邊海藻多得用不完,我們還可以從海藻中提取那種元素,加回到雪鹽當中去,這樣就解決了運輸的問題。”

“如今解鹽已經和蜀中雪鹽一般無二,要是我們的鹽能夠預防癭瘤,這也是競爭力的體現。”

“要想不被假冒,加入點抗結塊劑就能解決,蜀中雪鹽能夠磨成細粉還不結塊,質量一下子就區別出來了。”

“具體的提煉方法,三哥我一會兒告訴你,如今我們能夠生產氯氣,這個就簡單得很,這生意可以交給錢家做,也算是對合作夥伴的回報。”

張勝搖頭道:“誰遇到少爺這樣的對手,那才真是倒了血黴了,眼珠一轉一堆主意。”

張藻笑道:“可誰要是有少爺這樣的朋友,那就開心的厲害呀,吃個菜都能發現商機。”

張散說道:“少爺放心,這事情交給我們了。”

這頓飯吃得有些撐着了,蘇油和石薇一起散步,順便送她回家。

婚前一起吃飯散步,就算以大宋現在的開明,也有些驚世駭俗。

偏偏誰都不以爲怪,要是天生宿慧探花郎,跟栩衛仙卿巾幗英雄,還和普通男女一個樣,反而會讓大家覺得缺乏談資,沒意思。

跳蹬橋的邊上,已經按照荔枝道上的古橋樣式重新修建了一座橋,青青的新石板,寬度達到五尺。

蘇油在新橋上走着,看着石薇在舊橋的墩子上跳着前行,說道:“也不知我那些漂還能不能用,更不知道修新橋石爬子們搬家沒有。”

石薇說道:“小油哥哥,要不明天我們來試試?”

蘇油笑道:“怕是沒時間喲,婚禮很麻煩的……”

……

《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得。”

婚娶之禮,先憑媒氏,以草帖子通於男家。

男家以草帖問卜,或禱籤,得吉無克,方回草帖。

女家亦卜吉,媒氏通音,然後過細貼,又謂“定帖”。

帖中序男家三代官品職位名諱,議親第幾位男,及官職年甲月日吉時生,父母或在堂、或不在堂,或書主婚何位尊長,將帶金銀、田土、財產、宅舍、房廊、山園,俱列帖子內。

女家回定帖,亦如前開寫,及議親第幾位娘子,年甲月日吉時生,具列房奩、首飾、金銀、珠翠、寶器、動用、帳幔等物,及隨嫁田土、屋業、山園等。

其伐柯人兩家通報,擇日過帖,各以色彩襯盤、安定帖送過,方爲定論。

……

蘇油和石薇的伐柯人是五嫂,當時可龍裡很窮,剛剛得了兩百畝山田又被蘇油用作了公中族田,因此定帖上的財產除了幾畝龍腦樟樹山林,就一間破房子,或者說是屋基更恰當一些。

石薇那邊嫁妝倒是很豐厚,當年石老太君送孫女遠出京城,作爲補償,早早就在可龍裡對岸給石薇備了幾百畝地,一個莊子,還有一片山林。

至於首飾器物,老太君將石薇母親的全給了她,自己還添了一套頭面。

如今蘇油的財產,多得只有一個數字意義,蘇油都懶得管,京裡的丟給小妹,眉山夔州和渭州的,一併丟給商號操持。

當裝逼失去了任何意義,那還不如一切從簡,蘇油和石薇商量,就用這些東西,再加上九歲那年從大理帶回來的幾箱寶貝迎娶。

但是儘管蘇油去石家堡熟得跟可龍裡自己家一樣,該完成的手續還是得走。

於是第二天,蘇油帶着哥哥們備上酒禮來到石家堡,和石薇相見,這道手續,和後世一樣,叫“相親”。

取男強女弱之意,蘇油以酒四杯,石薇則添備雙杯。

飲酒完畢,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有點類似後世的訂婚戒指儀式。

若不如意,則送綵緞二匹,謂之“壓驚”,則姻事不諧矣。

插釵用的金釵很粗糙,還是當年拴住和張散,用玻璃河淘取的沙金熔了澆鑄的,但是這支金釵,卻表明了當時土地廟衆人對石薇的認同。

如今蘇油將之用作訂婚之用,意義非凡。

既已插釵,則伐柯人通好,議定禮,擇日往女家報定。

五嫂帶頭,再次領着拴住等人擡着禮物過河。

禮物裡有珠翠、首飾、金器、小鼠娘子親制的銷金裙褶,蘇家織造出品的團花緞匹,可龍裡自產的小金坨茶餅,

雙羊額頭扎着紅花,不能擡,只能牽行。

還有八大尊金瓶酒,以大花銀方勝裝點,四瓶以紅綠銷金酒衣簇蓋,四瓶以羅帛貼套花爲酒衣,酒擔以紅彩繳之。

說是瓶,其實說是甕更合適。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東西——禮書。

禮書用銷金色紙四幅,做成三啓的格式,就是折三折。每一啓中禮物都要分別寫在兩封禮書上,這個名目叫做“雙緘”。

跟酒衣一樣,禮書也要裝點,可以是紅綠銷金書袋,可以是羅帛貼套,可以五男二女綠封。

宋人很喜歡在婚禮上使用綠色,所謂“紅男綠女”是也。

五男二女是當時最盛行的吉祥話,認爲夫妻二人,能夠生養五個男孩,兩個女孩,是最幸福的。

蘇家人裡邊,後來只有蘇轍做到了接近——三男五女,都長大成人。

所有的東西,都要放到盒子裡,盛禮書的爲頭盒,一共要湊成十盒或八盒,用彩袱蓋上送往。

女家接到定禮盒,便要於宅堂中備香燭酒果,告盟三界,然後請女親家夫婦雙全者開盒。

石薇這頭當日就要備好回定禮物,酬以紫羅,彩色緞匹。

雖然蘇油還沒鬍子,珠翠須掠也是要備上的,還有皁羅巾緞,金玉帕,七寶巾環,篋帕鞋襪……

很多都是男人的貼身飾品,布料,穿着之類,按道理都應該是待嫁女孩子自己親力親爲,這也是展示女孩針線功夫的好時候。

不過要石薇弄這些那是想多了,都是找眉山巧手女工定製的,然後石薇朝裡邊塞了一條自己在渭州用毛線給蘇油編織的圍巾就算交差。

圍巾還能編得三短兩不齊,也算本事了。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關於官制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七十七章 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