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

bookmark

第四百五十九章蘇洵去世

司馬光再次發言:“竊聞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因言濮王典禮事盡被責降,中外聞之,無不駭愕。”

“臣觀此三人,忠亮剛正,憂公忘家,求諸羣臣,罕見其比。今一旦以言事太切,盡從竄斥,臣竊爲朝廷惜之!”

“臣聞人君所以安榮者,莫大於得人心。今陛下徇政府一二人之情……天下之人,已知陛下爲仁宗後,志意不專,悵然失望。”

“今又取言事之臣羣輩逐之,臣恐累於聖德,所損不細,閭里之間,腹非竊嘆者多矣。”

總結得非常好,聲望更加隆崇,但是蘇油已經冷冷地給他貼上了標籤,仁宗朝鐵骨錚錚的知諫院,已經蛻變成了英宗朝完美的政客。

歐陽修倒是上了硬貨,事後五道奏章,連求外放,不過趙曙沒有同意。

其實這次事件沒有贏家。

皇帝一意孤行,讓絕大多數臣僚失望;

太后意志不堅定,再次被韓琦戲耍;

臺諫雖然獲得了名聲,但是被貶出京;

宰相和參政,任由歐陽修獨自奮戰,寡不敵衆,最後他們成了官員羣體中公認的佞臣,污了名聲;

最無辜歐陽修,也是因爲他在慶曆新政中首開言路炮轟,導致“諫官之橫”,如今自嘗苦果。

在濮議爭鬥最激烈的時候,雙方大佬希望獲得更多贊成票,只要是支持自己觀點的人,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予以提拔。

各種小手段不斷,韓琦將自己早就塞進東宮隊伍的王陶調爲諫官;歐陽修也往臺諫塞了一枚私貨,將和蘇軾關係不錯的同年蔣之奇提拔爲監察御史裡行,希望給臺諫摻沙子。

甚至遠在嶲州的蘇油,也不算多幹淨。

雖然已是五品官,但是蘇油在這件事情上明顯不夠分量,因此只有選擇明哲保身。

甚至爲了保持自己對今後幾年局勢的正確預判,蘇油都沒有提醒太后,生怕造成蝴蝶效應。

對不起太后,那就是自然的了。

他只給小妹寫了一封信,只在信紙下方中部畫了一橫。

陳昭明見到這封古怪的信件很納悶:“小妹,你哥哥這是什麼意思?”

蘇小妹皺眉道:“這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你把信紙看成一張臉就明白了,哥哥這是說——不帶眼睛,不帶耳朵,最重要牢牢閉嘴。”

自打進入治平三年,不但國家一團亂糟糟,就連蘇家也走了背字。

半年前,蘇油在峽江上奔波的時候,蘇軾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了。

如今的醫療衛生條件,還是差,一場風寒,竟然就奪走了這個溫柔又聰明的女子的生命,僅僅二十七歲。

新年伊始,蘇軾,章惇又成了同年,這次是召試館閣。

結果章惇雖然考中,卻因爲當年放棄進士功名一事,被貼上了“佻薄”的標籤,遭到知制誥王陶攻擊,未任館職,知武進知縣。

蘇軾的情況與章惇又有些不同,他比章惇先回京,去年被任命爲殿中丞,任判登聞鼓院。

蘇軾的大名如今已經海內之名,年前李清臣考制科的時候,大佬們的評論就是——荀卿筆力,很有大蘇文章的味道,不取第一沒道理。

這就是把大蘇文章當做評判標準了。

這才只是開始,要不了多久,蘇文熟,吃羊肉。

趙曙也是久聞蘇軾之名,開始想效仿唐代的做法,直接讓蘇軾擔任翰林,任知制誥。

韓琦阻止道:“蘇軾,遠大之器也,它日自當爲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久而用之,則人無異辭,今驟用之,恐天下未必皆以爲然,適足累之也。”

趙曙又道:“與修起居注,可乎?”

韓琦又說:“這兩個職務,其實都差不多,未可遽授;不若於館閣中選一個接近陛下的貼職與之,而且,需要他通過召試。”

趙曙說道:“館閣進行考試的原因,是因爲不知道要提拔的人是否真才實學,蘇軾還用得着這樣嗎?”

韓琦直言不可,於是蘇軾也參加了這次制科,再次考了個最好成績——三等。

考完之後,歐陽修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蘇軾,蘇軾搖頭感慨:“韓公可謂愛人以德矣。”

蘇油得知消息,不由得呵呵冷笑,考試絕倖進是對的,不過韓琦忌憚蘇家人之心,恐怕也是有的,大蘇搞不好是受了自己的連累也不一定。

這次考試,蘇軾被朝廷授予直史館一職。

這個位置是舊黨的傳統位置,屬於館職之一,和翰林類似。

一般任職一至二年後,就會被委以重任,最重要的,在官階上可以超遷!

外任官想要獲得這個貼職,必須“特恩加授”,不可謂不是仕途上的一大進步。

然而,這是大蘇最後的一點運氣。

二月,白虹貫日,三月,彗星驚現,長達七尺有餘,在夜空停留不去。

朝廷又忙碌起來,皇帝避正殿,減膳食,錄罪囚,求直言。

大臣們紛紛上書:“彗非小變,不可不懼。陛下宜側身修德以只天戒,臣恐患不在邊也。”

趙曙也下詔自責,要求各路轉運使、提點刑獄,分行省監察而矜恤,利病大者悉以聞。

趁此機會,蘇油趕緊再次上書,第二次提及西南銅政,並且開始給西南東南諸路轉運司去信。

第一批精銅三萬斤已經煉出來了,有需要用銅的,風景這邊獨好喲。

不過私下裡,蘇油給張天師去了一封信,專門提到了彗星的事情。

這顆彗星是蘇油知道的唯一一顆,每七十六年光顧一次,就是哈雷彗星。

如今的信件,路上走得還是慢,等到蘇油收到蘇小妹關於老堂哥病重的信件,已經是六月。

六月,歐陽修主持,蘇洵配合所修的《太常因革禮》還未來得及上報,蘇洵已經去世了。

和梅堯臣的命運是那麼相似,歐陽修又在朝廷痛哭一場,趙曙賜下銀絹各一百二十匹,表示慰問。

蘇軾上表,請還所賜,只求贈官。

壬辰,朝廷贈故霸州文安縣主簿、太常禮院編纂禮書蘇洵光祿寺丞。趙曙又特敕有司具舟載其喪歸蜀。

蘇油收到信件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到程夫人,對石薇說道:“最近老是心驚肉跳,薇兒,要不你代我回一趟眉山,看看嫂嫂,讓她不要悲傷過度纔是。”

就在這時,瘦娃一身孝服闖了進來,嚎啕大哭:“小幺叔,程家嬸孃昨日仙去了,八公讓我叫你回眉山!”

蘇油蹭的一下站了起來,又頹然坐下,茫然道:“嫂嫂,走了?怎麼走的?”

瘦娃哭道:“聽說是瘴氣,來得急,嬸孃這兩年身子本來不好,這病上加病,一下子沒能調理過來……”

蘇油看着一堆的文案卷宗有些無計,這時唐淹也進來了:“明潤你自去吧,此處我先料理着,半月之期,我尚能與你遮掩。”

真的只能遮掩。

宋代假期不少,逢五休一,另外各有節氣,但是都是散的。

沒有請假就離開轄地,這是擅離職守,細論起來,重罪。

蘇油早已心急如焚,那裡還管這個,拜託老師後,和石薇趕到碼頭。

雙體快銀船已經再此候着了,三人上船解纜,快銀船逆水鼓風,飛馳而上。

縱是如此,抵達眉山已是次日清晨。

宋人治喪,三日已經過了初終,立喪主,易服,報喪,設靈座魂帛旌銘,小斂等程序,現在進入大斂。

大斂就是入棺,待親人們作最後的道別後,便釘牢棺蓋,蘇油如此緊趕,就是爲了見嫂子最後一面。

紗縠行蘇家,已經掛起了白幛,蘇家人除了老堂哥一支,別的都是鄉下人,支應不開如此場面。

因此只能八公親自坐鎮,八娘和夫婿程正輔,還有程老爺子和程浚一起料理,不過衆人都是哀慼不已,如今就程浚還能堅持。

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五百章 女騎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三百一十三章 愛聽評書的戰俘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八百一十六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確的思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三十章 縣令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亦作不得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