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

bookmark

第四百六十九章神機銃

“意大利炮”,用的是螺式炮閂。

螺式閂體裝在固定在炮尾一側的鎖扉上,可以在開、關閂時自由迴轉。

閂體的螺紋面被分作若干偶數區段,每隔一個區段將螺紋切除。

炮尾內表面上的螺紋也是同樣處理的,只是被切除螺紋的區段正好與閂體上被切除螺紋的區段彼此錯開。

關閂時,閂體上的螺紋與炮尾內表面上相應的螺紋,先是進行齒和缼的齧合。

然後閂柄還可以繼續移動,這時,閂柄下方的齒輪會帶動閂體進行圓周轉動,將閂體和炮尾上的螺紋相互車緊。

這是基本原理,當然還有很多附件,比如防止炮擊時防止閂體轉回和打開的保險裝置;關閂時機械撞針自動復位到擊發狀態的裝置;擊發失敗後手工重新復位撞針到擊發狀態,進行再次發射的裝置;以及保險鎖裝置等。

至於用在藥包底部的緊塞具,用於炮瞄的觀測裝備等其它裝置,那是很以後很以後的事情了。

蘇油只在軍事博物館看到過意大利炮的外形,因此只能給石富大致畫出個形狀,然後講解炮閂的原理,最後讓他自己去動腦筋。

而自己則挑軟柿子捏,主持研發簡單的裝備——迫擊炮和子母銃。

這個就簡單太多了。

迫擊炮的炮管要求不高,就用已經成熟的鐵桅技術就可以實現。

製造出來的傢伙還是和後世沒法比,炮管造出來後雖然經過鏜制,同心度能夠保證,不過還是厚了很多,明明只能發射五十毫米彈,重量卻達到了後世發射八十毫米彈的迫擊炮重量——一百三十斤。

而且爲了射手的安全,不是依靠彈體自身質量使炮彈底火撞擊炮管底部的撞針,而是依靠其自身質量滑至炮身底部後,由躲在掩體後的射手拉動拉繩釋放撞針,撞擊炮彈底部底火。

這是蘇油對如今的鋼鐵製造技術不大放心,防止炸膛傷害射手而進行的設計。

至於剩下的,就和後世迫擊炮差不多了。

彈體是鑄鐵加鉛質閉氣環,尾管底端制有內螺紋,裝入基本藥管並與底火螺接。可通過調節附加藥包數量獲得數種不同的初速和射程。

子母銃,其實就是明代國外傳入的佛朗機炮,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

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

子銃類似炮彈,每一母銃備有九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不過由於使用的是鍛鐵而非鑄鐵,因此管壁厚度卻又比佛朗機炮大大降低,重量降至兩百斤。

而且由於眉山精密機牀的發展,雖然是分體式,但是密封性比明代佛郎機好了很多。

和佛郎機不同之處,是銃尾還有螺旋裝置,可以調整炮管底的底託位置。

如果是速射,底託設置靠後一些,這樣方便子銃的裝卸。

如果是慢射,子銃安裝好後,可以搖動車盤,底託將子銃抵緊,讓子銃和炮管結合緊密,這樣可以增加氣密性,得到更遠的射程。

加之使用的是接近現代的藥包,因此射程比明代佛朗機炮遠了太多,九尺長的子母銃,彈一斤,藥一斤,速射時,能攻擊四百米外的目標,慢射時,能打到一千多米外。

這兩種炮,一種是平射火力,一種是仰射火力,發射的都是開花彈,蘇油認爲,已經足夠了。

當然這只是試驗品,除了搞懂原理,還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支撐,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這兩種都是靈活機動的進攻火力,蘇油覺得不過癮,又發明了第三種。

要塞炮,炮管長三米,重達一噸,口徑一百五十毫米,炮彈直徑一百四十毫米;火藥用量九斤,或者硝化棉四斤,炮彈重二十斤,填裝火藥時,有效射程四百米,填裝硝化棉時,有效射程六百米!

除了作爲要塞炮配合棱堡使用外,最關鍵的,它能夠和子母銃組合安裝到鉅艦上,作爲海戰利器使用!

不過這是前裝炮,射速很慢,後裝炮的炮閂發明出來之前,只能這樣玩玩了。

至於火箭彈什麼的,精度太差,大規模覆蓋那就是燒錢,燒不起。

種誼都快要瘋了,馬車弩炮加瓷彈,已經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踏平西夏收服燕雲,如今有了這個,那就把遼國高麗一起算進來吧。

蘇油啪就在他後腦勺上來了一下:“狂妄!戰爭打的是國力和後勤,不然就是送人頭送裝備!”

“老老實實給我做實驗數據統計,裝藥和彈重的比例關係,身管與火力的比例關係,炮車的設計,瞄準裝置的設計,操控裝置的設計,這些都交給你了!”

“還有戰術,如何用這些東西配合現有軍隊,完成配給,運輸,戰鬥,這也是一個課題。”

“然後一門炮配備多少操作人員,配備多少馬,多少彈藥;幾門炮可以形成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可以配合多少部隊;最大集羣多少合理,一名指揮官指揮多少門炮合理……”

“如何觀察敵情,如何傳遞消息參數,如何提高作戰效率,如何匹配彈藥品種,這些統統都要研究!東西造出來,不是給你瞎糟蹋的!必須形成一套戰法!”

種誼舉手:“那我要進行大量實射!”

蘇油說道:“由得你,不過必須注意安全,這相當於將二十斤重的震天雷送到數百米外,它要是炸膛,可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每次試驗,給我老實躲在鋼筋水泥掩體後面!一旦被我發現不按試驗條例操作,只要一次,永遠取消實驗資格!回渭州跟你哥練弓箭刀子去!”

火炮只是嶲州軍工試驗場最重要的科研項目,除此之外,槍械和單兵炸藥武器,也是重點。

長槍管的問題,幾乎已經被石富解決了,他將槍管外形由圓柱形改成了正六邊形,一下子就解決了機牀夾持的問題。

這個問題解決後,就可以用高錳鋼銑刀將軟鐵鏜孔,勾膛線,再通過滲碳和熱處理讓槍管外堅內柔,槍管的問題基本不大了。

反而是彈藥成了瓶頸。

像給石薇轉輪銃用的那種發射藥和底火用銅帽分離的黃銅殼子彈,加工難度太高也太貴,無法大批量生產,因此後裝紙殼彈針發搶,就成了蘇油的首選。

最後弄出來的成品,除了六角形槍管外,非常類似於後世德萊塞步槍,外加一個毛瑟M1871的保險。

這是一支真正意義上步槍,空槍重九斤,槍長一米三,槍管長八百毫米,還有四條右旋膛線。

槍彈用紙筒作彈殼,將彈丸,發射藥和底火集於一身。

裝填時用槍機從後面把槍彈推入藥窒,槍機前移抵緊槍管,機針被扳機保留在後部。

扣動扳機後,擊針朝前彈出,刺進紙殼,撞擊底火,引燃火藥,射出彈丸。

火藥使用硝酸鉀改良後的黑火藥,可以極大節約成本,有效射程三百到八百米。

可以說,除了見鬼的使用壽命,東西與後世幾乎沒有區別了。

爲了提高槍管使用壽命,彈頭被迫採用了平頭鉛彈,還有部分鋼芯鉛彈,用於特殊用途。

如今這款搶還在繼續改造當中,因爲是紙殼彈,會導致火藥氣體從槍機與槍管接觸處逃逸部分,讓子彈損失部分動能。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理論上已經不難了,第一就是採用黃銅彈殼讓槍管與子彈接觸更加緊密,其二就是讓槍機,槍管和子彈被包裹起來讓氣體不至於泄露。

最初的試驗品,看上去就像一個兵器架上橫放着一根古怪的鐵棍,待到這根鐵棍真正能夠進行有效射擊後,核心部位算是研發成功,之後纔是上附屬裝置。

該做加法做加法,該做減法做減法。

比如槍管做好,其實無需前後厚度一致,爆炸衝擊的主要是槍管底部。

也就是說,可以在內鏜做好之後,打磨外觀,使其成長錐型槍管,以減輕重量,調整重心。

又比如,瞄準系統,刺刀,木柄等配套設施的設計。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這款神機銃,能夠跨越前裝滑膛槍,火繩槍,燧發槍,後裝燧發槍,象鯊魚那般一步進化到位,讓蘇油對眉山十五年工業科技成就得意非凡。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五百一十八章 孫能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討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十章 講究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開張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隊第十四章 好菜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