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

bookmark

第五百四十五章軍工和三產

王雱說道:“還有別忘了皇宋銀行和四通錢莊,他們的慈善青苗貸款,比我們早行十年,無論是利息還是扶持方案,對我們接下來《青苗法》的推行,絕對是巨大阻力。”

“此舉可以抽緊皇宋銀行的銀根,如此一來,我們的《青苗法》便成爲呼應時局之需,一枝獨秀。能夠爲接下來諸多新法推出,鋪平道路!”

說到這裡不由得對自己一舉多得的主意非常得意,放聲大笑起來。

呂惠卿也勸道:“明公,蜀中青苗貸,固然有它的好處,可是明公別忘了,此舉雖然於農人甚得便利,但是於國卻無利,見效太慢了。”

“陛下以理財爲第一要務,明公覺得,是指的民富,還是國富?這幾年戰事剛剛消歇,災害卻又頻繁起來,國家財政,已經難以支撐了啊!我們的《青苗法》,兼顧農人的同時,還能增加國入,不比銀行錢莊強過百倍?”

王安石終於下定決心:“罷了,就如此議,這蘇明潤舉薦的二人,沈括行,可章惇是怎麼回事兒?此人名聲至鄙!”

呂惠卿內心裡其實要的就是這個名聲至鄙,這樣就動搖不了他的地位:“明公,打一棍子還得給一甜棗呢,蘇明潤與我等雖然立場不同,卻也盡力給我們查補缺漏,算是盟友。”

“接下來要動內藏,就相當於動銀行,動錢莊。有些人的面子,該給的,也是要給……”

四月,蘇油回了一趟汴京,唐老頭終於還是沒能熬過這一節,蘇油作爲唐介的老戰友老下級,趕到靈堂致哀,還要獻上祭文。

巷口車馬輻輳,都是朝中士大夫,唐介直聲震天下,在士林中口碑極好,因此前來悼念的人非常多。

蘇油趕到靈堂,唐介已經入殮,烏黑棺材擺在大堂,堂上掛着唐介的畫像,身穿紫袍朝服,瘦削嶙峋,一如其生前的風骨。

蘇油嘆了口氣,上前恭恭敬敬施禮,獻上祭文,開始安慰家屬。

很快門口一陣騷動,蘇油回頭,卻看到了種誼的身影。

趙頊來了。

趙頊在唐介臨死前就來過一次,唐介彌留之際還在勸他親賢臣遠小人,趙頊也忍不住落淚。

如今眼淚再次奪眶而出,唐介這個人,不管眼界見識胸襟如何,絕對是皇宋一等一的骨鯁忠臣。

看到堂上唐介的畫像,趙頊跟王中正低聲說了兩句,王中正躬身去了。

趙頊這才拭去眼淚,開始安慰唐介的家屬。

身爲國家計相,之後又擔任國家副總理,但是從喪禮上看,老頭家境不咋的。

趙頊見到蘇油:“明潤你來了?”

蘇油躬身:“陛下還請節哀,另外唐公家境……唉……其後人遺孀,還望陛下出旨意優撫之。”

趙頊也默然點頭。

前來弔唁的官員,見到官家親臨,吊哭之後也如蘇油一樣,自覺地站在皇帝身後。

過了一陣,王中正再次匆匆趕來,手裡多了一卷畫軸。

趙頊取過來,交給老唐的兒子:“堂上畫像不類,體現不出唐公生前氣度形容。這是禁中舊藏本,賜與你家,將之掛起來吧。”

衆人都是大訝,禁中如何會有唐介的畫像?!

等到畫像掛起來,圖中的唐介卻是一身綠袍,栩栩如生,比蘇油見過的唐老頭年輕很多。

邊上還有一行小字——“右正言唐介”。

蘇油是寶文閣學士,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幾個字是仁宗御寶。

就聽趙頊緩緩說道:“唐公當年彈劾張國舅去職後,仁宗密令圖其像,置溫成閣中,此事外廷不知也。”

一個從七品的綠袍小官,被仁宗繪成圖形,掛在恃寵而驕的貴妃閣中,以爲警示。

這是何等威崇殊遇?!

蘇油見到無數官員的眼神,轉眼變得豔羨火熱,不禁暗自搖頭,這是隻見到賊娃子吃肉,沒看到賊娃子捱打……呸呸呸,這比喻不合適不合適,阿彌陀佛唐公在天之靈莫要見怪!

蘇油參加完憑弔,又回鄭州折騰去了。

軍器監,傳統概念裡就應該是一處打造刀槍鎧甲弓弩的地方。

到了蘇油這裡就大爲不同了,這娃把後世軍工的概念搬了出來,爲軍隊提供服務的產業,通通算是軍器監業務範圍,結果軍器監的規模,一下子擴大了無數倍。

監下分列了——礦冶司,火器司,炸藥司,運輸司,食品司,醫藥司,雜事司。

分別負責冶金,槍炮,彈藥,車船,軍用食品,軍用藥品,其餘雜件。

至於鎧甲,軍裝,弓弩,刀劍,帳篷旗鼓之類,在蘇油眼裡屬於夕陽產業,一股腦都算在雜件裡邊。

此外還有兩所進行前沿技術研究的研究院——物理研究院和化學研究院。

數學研究院還沒有,基地裡人人都有用,沒有閒工夫搞純理論研究。

作爲產學研一體的科研基地,還有各種配套科室,其中安保是重中之重,這裡有大宋一支天武寬衣的小軍,由狄青的兒子狄詠率領。

趙頊因爲撥款八百萬貫給了王安石,作爲安撫蘇油的手段,給了他和薛向同樣的權力——徵辟幕僚。

其實蘇油對這件事是無所謂的,在商言商,只要銀行能保證基本運轉,內藏庫要撥款多少給王安石與之無關。

蘇油很謹慎,銀行到現在還只是一個區域性銀行,真要容納那麼多資金,給錢找項目找出路都得累死。

不過聽聞向皇后哭了,她辛辛苦苦將內庫清理,造冊,結果趙頊誇了一句:“很好。”轉手就挖走一大塊填補外廷。

這當然也是有利息的,計司會通過金,銀,今後的糧食逐年補償。

不過此舉招來蘇轍的強烈反對,他悲觀地認爲皇帝這筆錢要回收會非常困難,或者說,要皇帝不困難,那就會讓老百姓困難。

與民爭利!

蘇油也沒勸,都是倔驢怎麼勸?心中卻暗暗冷笑——這就與民爭利了?才哪兒到哪兒?

鄭州嵩山一處山谷裡,一座巨大的秘密基地正在成型。

鄭州的煤,馬鞍鎮的鋼鐵,大理的銅,都在往此地聚集。

這裡有煤,硫鐵礦,耐火黏土,水泥灰岩,石英砂,油石……

很快基地外圍,煉焦廠,建材廠,水泥廠,磨具廠,鑄造廠,機械廠……各種工坊建立起來。

石家在這裡有農莊,六年來各種工坊也發展得非常大了,所有這些,形成了研究所核心基地的外圍,將機密牢牢地保護在裡邊。

甚至可以說,沒有來自石家的支持,這個基地都不可能這麼快建立起來。

蘇油秉承一貫的風格——手自衣食,自立世間。

第一步就是掙錢。

天氣熱了,防暑降溫的成藥需要得多——人丹,金靈丹,風油精,清涼油,蚊香。

還有各種冷萃芳香劑——薄荷,柑橘,乳香,樟腦,玫瑰,茉莉,胡椒,姜,花椒,豆蔻萃制的精油……

然後又衍生出香水,香皂,肥皂,藥皂,食用香精……

值得一提的是牙膏,鄭州鋁礬礦豐富,所以牙膏用鉛管灌裝,和後世近代牙膏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內容物已經細化到用碳酸鈣和鋁礬,二氧化硅作爲摩擦劑,甘油作爲保溼劑和甜味劑,桃膠作爲增稠劑,並且添加了雞舌香和白藥作爲添加劑,既符合士大夫的口味感受,又具有保健護牙的功效。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關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官場第五章 血旺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討論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完本感言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薦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