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

bookmark

第五百六十四章騎兵銃

韓琦以論青苗不見聽,上疏請解河北安撫使,止領大名府一路;王安石即從之。

知陳留縣姜潛,出錢榜其令於縣門,已而徙之鄉落,各三日,無應者,遂撤榜付吏曰:“民不願矣。”

開封府十六縣,惟獨陳留縣青苗錢不散。

司農、開封疑潛沮格,各使其屬來驗,發現的確是張貼了法令的。

正好條例司劾祥符縣不散青苗錢,姜潛知且不免,告病而去。

趙頊諭司馬光,讓他回來依舊供職。

是日,司馬光入對:“臣自知無力於朝廷。朝廷所行,皆與臣言相反。”

趙頊問道:“相反者何事也?”

司馬光搖頭:“我說過條例司不當置,也說過不宜多遣使者外撓監司,還說過散青苗錢害民,現在仍然還在施行,豈非相反?”

趙頊耐心解釋:“但是王安石說不是新法不好,只是派出去的人有的有問題罷了。”

司馬光不依不饒:“以臣觀之,法亦不善。”

趙頊繼續解釋:“我以前就下了敕命,各地不令抑勒啊。”

司馬光也犟:“敕雖不令抑勒,而所遣使者皆鼓勵州縣表配。如開封界十七縣,只有陳留姜潛張敕榜與縣門,聽民自來請則給之,結果一個人都沒有。如此看來,另外十六縣的青苗錢怎麼發下去的?恐皆不免抑勒也。”

這個是胡攪蠻纏,就算再好的政策,不引導不宣講,老百姓都不會來。

帝敦諭再三,光再拜固辭。

這頭沒按平,那頭通進銀臺司範鎮,奉還了趙頊命條例司駁斥韓琦上書的詔命。

詔命五下,範鎮五還,堅持己見。

司馬光辭樞密副使,趙頊同意,範鎮再次封還,理由是:“臣所陳大抵與司馬光差不多,陛下要追還司馬光樞密副使的新命,則臣亦合加罪責。”

趙頊令再送鎮行下,範鎮又封還:“陛下自除光爲樞密副使,士大夫交口相慶,稱爲得人,至於坊市細民,莫不歡慶。今一旦追還誥敕,非惟詔命反汗,實恐沮光讜論忠計。”

司馬光當樞密副使?他看得懂軍事地圖嗎?而且他明明是意圖繼續把持言事權好不好!

這簡直就是不講道理的腦殘粉,豬隊友!

趙頊也生氣了,以詔書直付司馬光,不復由銀臺司。

範鎮上書:“臣不才,使陛下廢法亂來,導致銀臺司失去職能,請罷免我吧。”

罷就罷!誰還沒點小脾氣?趙頊“許之。”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王安石早年與孫覺是好朋友,想讓他成爲自己助力,自通州召還,知諫院,改知審官院。

時呂惠卿用事,帝以問覺,孫覺對曰:“惠卿辯而有才,特以爲利之故,屈身王安石。安石不悟,臣竊以爲憂。”

然後孫覺還動搖了王安石收取三分利息的合法性。

王安石的理由是:“《周官》泉府,民之貸者至輸息二十而五,國事之財用取具焉。”

孫覺反駁:“成周賒貸,是因爲載師任地,百姓貪漆林之利,重息所以使民抑末作,返農桑也。”

“今以農民乏絕,將補耕助斂,還比照末作而徵息,可乎?聖世宜講求先王之法,不當取疑文虛說以圖治。”

貶知廣德軍。

御史中丞呂公著上疏,其中有:“昔日之所謂賢者,今皆以此舉爲非,豈昔皆賢而今皆不肖乎?”

趙頊讓呂公著舉薦呂惠卿爲御史,老頭說惠卿奸邪不可用;

韓琦落職,趙頊對王安石說道:“呂老頭說朝廷摧沮韓琦太甚,將興晉陽之甲以除君側之惡。”

王安石以這條罪名,罷呂公著知潁州。

其實老頭背鍋了,是趙頊沒記對,這話是孫覺說的,原話是:“韓琦今爲籓鎮大臣,如此論列而遭挫折,設唐末、五代之際,必有興晉陽之甲以除君側之惡者。”

不過呂公著也不無辜,他是王安石推薦到臺諫的,結果老跟王安石唱反調。

趙拚上疏:“朝廷事有輕重,體有大小。財利於事爲輕,而民心得失爲重;青苗使者於體爲小,而禁近耳目之臣用舍爲大。今去重而取輕,失大而得小,懼非宗廟社稷之福也。”

於是老頭幸福地脫離了苦海,出知杭州。

程顥上疏十幾道,其中的重點是:輔臣不同心,小臣與大計,公論不行,青苗取息,諸路提舉官多非其人,京東轉運司剝民希寵,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

趙頊被鬧得沒辦法,讓他自己去中書找王安石議,王安石正被反對者攪擾得心煩,厲色待之,程顥徐言道:“天下事非一傢俬議,願平氣以聽之。”

“安石爲之愧屈。”

以言不用,求去。“乃出顥爲京西路同提點刑獄。”

整個三月四月,朝廷基本就是出外,出外,出外。

王安石勢力雖漸成,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僚,舉薦人,追隨者,紛紛離他遠去。

除了朝堂,連科舉考場也成了雙方爭奪的陣地。

考官是呂惠卿,因爲考生葉祖洽策言中有“祖宗多因循苟簡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一句,列位高等。

劉攽覆考,整個來了個大顛倒。

李大臨、蘇軾編排上官均第一,葉祖洽第二,陸佃第五。

趙頊令陳昇之面讀幾人策論,最終還是擢葉祖洽爲第一。

蘇軾不服:“祖洽詆祖宗以媚時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風化!小幺叔說的,要我乾點正事!”

下來就寫了一篇文章給趙頊。

趙頊給王安石看,王安石看了後說道:“蘇軾才氣的確很高,但是其所學不正,又以不得逞志之故,所以其言遂跌蕩至此,陛下還是將他外放了吧。”

趙頊有點捨不得,三個蘇都是仁宗皇帝說過的宰相之才,再看看。

四月清明池大會後,蘇油請趙頊視察軍器監,展示最新產品。

此舉引來王安石的反對,認爲皇帝離開京師,雖然僅僅是一百多裡外的鄭州,也不是好現象。

但是意見被趙頊駁回,因爲蘇油在上報的同時,還給他附上了一份圖紙和幾個精巧的金屬模型。

太勾人了!

王安石不放心,要求呂惠卿陪同。

呂惠卿面對司馬光都不怕,但是面對蘇油,卻有些犯怵和心虛。

御史知雜事謝景溫,如今正在收集關於三蘇的不利證據,準備彈劾。

有軍器監這個地方存在,就阻斷不了蘇油和趙頊的聯繫,而蘇油態度是擺明了可以合作但絕不站隊,在變法派眼中,就是一個不安定因素。

而且軍器監的盈利能力,也讓變法派眼紅。

趙頊其實挺喜歡軍事的,又一次穿着戎裝鎧甲去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卻叫他少玩這套,那是地方大將的事情,需要皇帝着鎧,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現在好了,神機銃一問世,鎧甲的意義已經不存在了。

三人如今就站在校場上,一人拿着一個望遠鏡,看狄詠和孫能操練新式武器。

兩人騎着高頭大馬,馬側有個長長的皮囊,露出類似神機銃的槍托,不過小了很多。

蘇油吹響金屬哨,兩人縱馬奔行到標靶前一百多步,然後抽出騎銃,“啪”“啪”“啪”一人瞬間打出六發。

熙寧騎兵銃,其實就是石薇轉輪手銃的翻版,有了新式硬合金刀頭,精密彈巢可以利用機器加工出來,無需動用石富這位八級鉗工了。

騎兵銃相比轉輪銃做了加長,但是也比神機銃短小了三分之一,用的也是轉輪銃的彈藥,威力比神機銃小了很多,射擊距離四百步,殺傷距離兩百步。

但是勝在火力輸出快,輕便易攜帶,配合手拋式震天雷,絕對是騎兵突襲的神器。

ps:《寒門禍害》:一本好看的明朝科舉官場文。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七十章 授課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百零三章 鱔魚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一千零四章 撲克牌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