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

第五百六十七章士子鬧事

頒獎完畢,蘇油取過一枚金質紀念獎章:“陛下,這是軍器監上下同仁的一份心意,軍器監的成績,離不開你的大力支持,離不開你的英明指引。”

衝壓獎章上有一套精美的齒輪組,上方是扳手和百分尺交叉的圖案,外圍下部半圈,是圓周率數字,精確到小數點後十二位。

上面半圈,是一行工整的小字:“熙寧二年皇宋軍器監成立紀念勳章”。

蘇油鄭重地說道:“齒輪組和工具組,代表理工之學,圓周率數字,代表精細,純金質地,代表純粹。以理工爲指導,更精,更細,更純,永遠是軍器監的追求目標。”

趙頊看着精美的勳章,再擡頭看着下邊充滿期盼的目光,眼角有些溼潤:“好!這禮物好!你們的心意,朕收下了。朕希望你們繼續努力,繼續爲皇宋製造出優良的軍器!讓一切對皇宋有覬覦野心之敵,在烈火和鋼鐵的地獄中灰飛煙滅!”

羣情洶涌,所有人振臂高呼:“敢爲皇宋效死!”

呂惠卿看着激動的人羣,目光閃爍,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就在此時,一騎紅翎飛奔到軍器監外,守直的軍士立刻用巨弩對準了他。

紅翎高舉文書:“汴京學子鬧事,奉王相公令,摧請陛下趕快回京!”

四輪馬車飛馳在大路上,蘇油,呂惠卿,趙頊都在車中。

之所以蘇油在車上,是因爲事情正與他有關。

各路明算科士子敲響登聞鼓,王安石只能接受士子告表——明算科試官蘇油,操弄文柄,諂媚宗親,是鉅奸大佞,有何面目立於朝堂之上,乞陛下貶逐蠻荒,以儆效尤!

文章寫得還不錯,起因就是此次明算科選拔,趙宋皇室宗親,佔據了大半的位置,其餘各路寥寥。

蘇油是正牌進士出身,對呂惠卿問道:“區區一個明算科,就算得中,最多就是書辦,幕僚,怎麼也能鬧出這麼大動靜?”

呂惠卿說道:“到底是國朝華選,首重公平,明潤閱卷之時,是怎麼弄的?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蘇油有些無語:“幾百號人數學捲紙,題又簡單,我一晚上就號完了,當年我在眉山,那天晚上不改幾十份捲紙……”

看到趙頊一臉的鐵青,閉嘴不敢再說下去。

呂惠卿說道:“明潤,閱卷之時,當真沒有一點傾向?”

蘇油感覺潑了天的大冤枉:“爲了滿足士子們的閱卷習慣,我還特意翻了《九章》,將題換成了九章中的題式,閱卷時也是糊封,有些答卷狗屁不通,連題中給出的數字都瞎寫,還指望我給他打勾?”

呂惠卿想了想,突然有些明白了:“等等,明潤你的題,是自己編的?不是從朝廷頒佈的幾部算經中抽取的?”

蘇油一拍腦門:“對了!好些人不寫解題過程,只寫答案,是不是就是這個原因?”

“比如雞兔同籠題,不少錯誤答案都一樣,雞二十三,兔十二,還真是奇了怪了。”

呂惠卿博聞強記:“《孫子算經》,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是這道嗎?那麼雞二十三,兔十二,是正確答案啊。”

蘇油大吃一驚:“可我的題,是上有五十二頭,下有一百四十四足,答案應該是雞三十二,兔二十啊!”

呂惠卿反過來算了一下腦袋和腳:“陛下,我知道原因何在了。明潤將題這樣一改,死記硬背的那些人就沒法再濫竽充數。”

蘇油點頭:“那是,剛剛那道只是送分題,難點的比如韓信點兵,最後答案是三萬兩千五百七十二。要是不知道算法,永遠湊不出來——明算明算,可不是考對算法的掌握程度嗎?”

呂惠卿點頭,然後搖頭:“不對,那皇室宗親們,他們如何知道算法?”

趙頊突然明白了過來:“小妹!皇家理工學院!”

蘇油有點想反駁又不敢,小妹都是你叫的?你該叫蘇縣君!

總之事情算是料理清楚了,蘇油出的明算題,題型還是那些題型,不過數字發生了變化,往屆出題的老師都是新科不久的進士,怕是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算法,哪裡還敢改題?因此常常抄明算科必讀書目的原題。然後考生們背答案,背得多的算贏。

然後遇到蘇油,不是真才實學,全部抓瞎。

蘇油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的麻煩:“糟糕,軍器監將京中各處明算人才搜刮走了,三司,司天監,河渠司要都是這些玩意兒,怎麼辦?”

呂惠卿走着眉頭:“明算科題目與這些衙門加減乘除不同,倒是問題不大。不過陛下,各地士子沒有經過理工之法的培育,這樣做,也是有些不公啊。”

蘇油頓時不服:“程家印書坊裡,《算術初步》,《幾何初步》,《符圖分揀》,《歷代算經考》,《九章衍跡》,《綴術宗詳》,林林總總諸多算術書籍,深淺難度的都有,全擺在那裡積灰了!”

“自己學問不精,反過來怪我出題太難?!人家皇室宗親怎麼就都會?難道個個都絕頂聰明?”

轉頭對趙頊拱手:“陛下,這都要擊登聞鼓,臣,臣實在是冤枉啊——”

趙頊真的很生氣,不過如今生氣的對象已經轉移了:“不學無術之輩,還好意思玷污朝廷俸祿!回去通通發落了!”

呂惠卿拱手道:“陛下,此事尚未完全明白,這些都是我們在猜測而已。”

趙頊依然怒氣不已:“登聞鼓乃鳴冤之器,太祖有制,登聞鼓響,皇帝必須停下一切公務,立即審案,豈可胡亂敲擊?”

呂惠卿從容言道:“太祖之時,有汴京市民牟暉擊鼓,太祖親自召見,詢問之後,卻是因丟失了一頭豬,情急找皇帝哭訴。”

蘇油都傻了,他印象中凡是敲登聞鼓的都先抓起來打三十大板才準開口,大宋皇家真的如此親民?

呂惠卿看蘇油的樣子,知道他不瞭解這典故,心中有些小得意:“太祖有些哭笑不得,對大臣說道:‘他豬丟了,我上哪裡去找?’不過卻並未責備牟暉,而是給了他一千錢。”

“太祖開寶六年,落榜舉子徐士廉擊登聞鼓,狀告本屆主考官李昉取捨非當。太祖震怒,依徐士廉的提請,自任考官,於講武殿重試考生,爲‘殿試’之始。”

“太宗淳化三年,因之前總有‘擊登聞鼓訴校試不公者’,蘇易簡受詔主考,不再歸邸第,即馳貢院,謝絕請託之嫌,後成定例,名曰‘鎖院’。”

“仁宗曾讓晏殊等審閱登聞鼓院所進的呈文,卻被諫官範諷勸阻:‘非上覽決可否,則誰肯向陛下親言者?’”

“陛下,此皆我朝盛德之事,選舉又是取才隆典,尤須慎重,即便明潤,亦當是這個意思。”

蘇油心中暗贊好你個呂惠卿,也拱手道:“陛下,臣自問心昭日月,不怕質詢,總是誤會,揭過了就好。”

說完又道:“跟陛下告罪,評卷之後我就撒手了,真不知道皇室宗親這次考得這麼好,足見宗親裡還是有很多人才的,臣給陛下道喜了。”

趙頊轉回了臉色:“要真是實情,小妹就是我宗室的大恩人,哈哈哈,當初選她爲山長,朕的目光就沒錯!”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四十章 生計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四百一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張叔夜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六十三章 花花繞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論功過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十一章 物價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五十五章 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