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

第六百一十七章湘鄉

冬季的水位低,也平靜,兩萬多人,扶老攜幼,站在河灘上,神情中都是對未來生活的惶恐。

東西很多,主要都是工具,農具和糧食。

這地方是蘇油拜託四通精選的,湘鄉,是一個可以大力發展農業的好地方。

如今的海南島,所有宋人加起來也不過六萬,兩萬多人來到這裡,完全可以成爲開闢出一個州郡的力量。

不過前期的艱苦,是不能避免的。

好在都是軍人家庭,也是修城寨的行家,吳逵一聲號令,衆軍士開始在河灘上搭建帳篷,安頓家屬。

劉嗣則帶領着眉山理工小組,在山溪處搭建水泥地基,組建水車坊。

每日裡,軍士們有的用漁網在河裡捕魚,有的砍伐樹木,焚燒土地,有的深入叢林射獵。

半個月後,河灘上的帳篷消失了,漣水水線之上,出現了無數的草房,草房以木爲柱,以竹編牆,裡外糊上黃泥,裡邊竹牀泥竈。

這是一個簡陋的大村子,房屋和房屋之間,是燒出的大片土地,引來山泉蓄上水,只等來年播種。

大村子的中心有一處平地,那是鄉社,幾棟巨大的泥屋,是黃泥夯築的,上面是新燒的陶瓦。

這裡還是倉儲重地,存放的是兩萬多人一年的種子口糧。

吳逵還是軍人作風,外送內緊,和在北方敵境一樣,哨位,碉樓,明哨暗哨遊動哨,雖然粗糙,卻愣是一樣不少。

地是多得只要你想種,那就種不完。

吳逵是蕃人,可如今就像個莊稼把式,田地裡有不少樹根樹樁,之前不好弄,如今地泡得鬆軟後,他和軍士們每日裡還要拔樹樁,耙地。

田埂上,劉嗣飛奔而來,手裡邊揮舞着一張小報,高聲大喊:“吳大哥!吳大哥!朝廷新命,大赦!大赦!陛下移英宗配享明堂,大赦天下!!”

吳逵噗通一聲跪倒水田裡,泥漿濺了一聲,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

興慶府,樑太后帶着秉常,樑乙埋,在檢閱新式武器。

家樑手中小旗一揮,軍士們點燃弩炮上一個鐵球引出的長長的引信,然後將瓷球發射了出去。

鐵球拋出了五十步,然後轟的一聲爆炸,裂成了三五片。

樑太后撇了撇嘴:“相爺,這就是能毀滅蕭關的東西?”

樑乙埋很尷尬,家樑趕緊說道:“啓稟太后,宋人在這方面,遠遠走在了我們前面。眉山火藥,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經能炸裂石頭,我們要在這方面追趕……一來沒有這麼大的財力,二來,是以己弱競彼長,得不償失啊……”

樑太后問道:“要是宋人再次寇略,專以此物對付我們的城池,如何是好?”

家樑說道:“其實,避免宋人靠近城池,就是解決的根本辦法。攻防之道,在於衡量我長彼短,善用局勢而已。”

“蕭關之失,在於天都山部署沒有派上用場,否則斷掉宋軍糧道,就可以將他們關在石門峽內,變成甕中之鱉。”

“我西夏各處大城,如果開擴護城大河,宋軍就無法抵近,爆破城牆。”

“最關鍵的,是夏軍的長項不在防守,而在攻伐;不在駐城,而在野戰。只要在野外靈活機動,以圍點打援,斷敵供應爲戰略,料來宋軍,也無什麼能爲。”

樑太后鬆了一口氣:“那河套糧區……”

家樑也嘆了一口氣:“河套地區,靠近宋地的部分,不能再種糧了。”

“當年蘇油在渭州,也是以畜牧爲主,不敢種地;直到拿下石門峽後,纔敢大力開發陝北。”

“蕭關以北,到沙州之間的沃野,種地的農夫多被蘇明潤掠走,田野荒蕪,如今只能以部落實之,蓄養牛羊,宋軍來犯,我們亦可效蘇明潤當年計劃的堅壁清野之計。”

“太后,夏國本以遊牧立國,囤耕固然有利,但如今局勢已經變化。”

“景大夫當年屯墾水利之策,其實是將我國人,釘死在了土地上,這才導致了蕭關一失,損失慘重。”

樑乙埋點頭:“家先生所言在理,如果在以前,牧民們早就趕着牛羊拱衛興慶了,說不定還能將宋軍拖死在草原上。蘇油以前那一套,還是學我們的!”

樑太后看着家樑:“知己知彼,我這是陷入了成見,反倒是家先生來自宋地,卻理解了景宗皇帝立國的精髓。那青唐方面,我們該如何應對?”

家樑笑道:“青唐方面,自王韶招納了俞龍珂十萬帳後,董氈內不自安,已經動搖。家樑敢請爲使臣,遊說董氈,太后也讓公主做點功夫,大可將董氈爭取過來!”

樑太后終於笑了:“大夏得家先生,遠勝大軍十萬!”

……

熙寧五年,是大宋難得的一個好年成。

雖然外夷寇略,但被打得大敗;雖然黃河潰堤,但不成大害;雖然橫山受挫,但不損根本。

西南躁動,翻手剿滅;軍士叛亂,三日而平。

這是一個豐年,荊湖南北路,耕地開拓不下十數萬頃,就連陝北,都新增五萬頃耕地,另外從上戶手上,收得萬頃。

王安石終於下定決心,請趙頊減免天下見貸錢糧,總計米一百六十六萬八千餘石,錢十一萬七千餘緡,百姓聞詔,莫不稱慶。

朝廷主導的巨大的水利工程——洪澤湖水利工程,總體完工,“開洪澤湖,達於淮。”

陝西實行舍丁稅地之後,大量的隱藏人口暴露了出來,加上蘇油抄掠的十二萬人,王韶招納的十二萬人,人口一下子超過了百萬!

關鍵時刻這些人不是負擔,而是力量!充實陝北,古渭兩處外戰關鍵地區的力量!

朝廷歲入,比去年增加一千五百萬貫,羣臣請趙頊上尊號,趙頊雖然不允,但是心裡的開心是可想而知的。

在他心中,蘇明潤畫過的那條弧線,如今怎麼看都像是從最低點的左邊,挪到了最低點的右邊了吧?

……

渭州,經略使司後衙,一場熱鬧的百日宴正在舉行。

陝西政軍商學各界,蕃僧道士太監,各方大佬,三教九流,齊聚一堂。

蘇油抱着三個月大的小扁罐,收禮收到了手軟。

他最近明顯怠政了,怠政的意思,就是還有時間去給渭州學宮的士子們上課,去給軍官速成培訓班的將領們上課,去給胄案理工理論培訓班上課!

別的事情手下幹得都很不錯,自己想來想去,可不就只有去上課?

蘇油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想到一個詞——發揮餘熱。

然後趕緊甩頭,老子才二十四歲!

今天富弼,司馬光,都親自光臨,邵雍還想要蘇軼的八字批一批,被蘇油嚴詞拒絕了。

不給!糟老頭子壞滴很!別以爲我不知道你跟司馬學士說了什麼,你是想把我累死!

今天的主要程序就是洗寶寶,這個得媽媽來。

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章 眉山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薦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禍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章 眉山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