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

bookmark

第七百一十章爲君之道

“啊?”蘇油一翻身,滿臉都是驚喜:“真的?”

石薇露出幸福的笑容:“嗯,應該是真的。”

“哎喲!”蘇油親着石薇的臉頰:“這可真是太好了!”

“你小聲點,別把扁罐吵醒了。”

蘇油重新躺回去:“這下扁罐不寂寞了。”

石薇笑道:“這次希望能給扁罐添個妹妹,他鬧着要妹妹。”

蘇油點頭:“那你就還是在汴京安養,啊不,等孩子生下來,嗯……還是不行,得等孩子滿週歲,再來尋我。”

“汴京城有天師府,有石府,有可貞堂,條件什麼的都好,這樣我就算外放,也能放心。”

“等胎兒穩定,你可以搬到城外的別業去住……對了別去鄭州石家莊子,那邊煤氣太重。”

“秋天去東明,那裡有森林,環境優美。等到天再冷一些就去尉氏,那邊有湯泉,我給你們設計有水暖系統,住着舒服。”

石薇撫摸着蘇油的胸膛:“要不然,你就跟其他人家那樣……”

蘇油拍了拍石薇:“想多了,你還怕老公我不能照顧不好自己?那些女孩子也就是做做家務,還能幹啥?實在不行請媽子不行?你不能有這種想法。”

石薇嘆了口氣:“蜀國長公主和我很好,我看她貴爲天家女兒,在王駙馬面前……還那樣的小意。”

蘇油皺了皺眉頭:“別人家的事情,只有別人家的人才明白,但是你要提醒公主一下,不要太過於卑微。”

“王駙馬文采風流是沒話說的,就是有些過於放曠了,公主寵他寵到沒邊,那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事情都要有個底線,如果駙馬做過了,就得讓他知道錯誤,糾轉回來,而不是一味的縱容。不然越走越遠,不但對王晉卿沒有一點好處,對夫妻感情沒有一點好處,甚至會害了王家。”

石薇點頭:“世間終是難得有小油哥哥這樣的男子。”

蘇油笑道:“你這就是徐公之美了,司馬學士,王相公,不都是一樣的?對了說到這裡,這次怕是又要與王相公同行……”

次日,兩制以上官員入朝賀雨。趙頊出示鄭俠圖疏示輔臣,且責之,衆人才知道這幾天京中的變故。

呂惠卿、鄧綰相與在趙頊身前聲淚俱下:“陛下數年以來,忘寢與食,方得成此美政,天下剛剛纔蒙受新法的恩惠,如果以鄭俠這狂夫之言,罷廢殆盡,豈不讓人痛心嗎!”

曾布奏報,針對翰林學士承旨韓維竭力攻擊免行法的弊端,詳定行戶利害所經過詳細調查,現將情況彙報陛下:經過調查,京中認爲免行錢不利商賈的,只有糠行。除了他們願意依照舊例供應官府衙門外,其餘各行各業,均願意用繳納免行錢的方式,減輕輸役負擔。

趙頊都傻了,我皇傢什麼時候需要糠行提供輸役?內宮買米糠幹啥?曾布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曾布繼續奏報,至於提瓶售漿之人都要加納免行錢才能販賣的說法,經過調查,開封府並無此事,執行免行法過程中,並無違法現象。

不過開封府之外的情形,這個需要問呂嘉問,上次市易務調查,我奏請罷免他,結果不了了之。

如果仍然由我調查開封府外免行法的執行情況,可能別人會認爲我是報復,因此請陛下另擇賢臣。

呂惠卿趁機上奏,各地方田情形複雜,陛下如果一定要調整新法,要不我們先把方田均稅法暫緩執行,其餘一切先照舊如何?

這是將趙頊當小白忽悠,執行方田的隊伍,是趙氏宗室帶隊;而隱田大戶,則主要是士紳。

呂惠卿這是想拿宗室做閥,收買士紳,爲自己接下來更進一步做準備。

可惜蘇油的坑早就挖在這裡等着了,方田一開始,蘇油就提醒過趙頊。

反對這項法令的人,必定是地方上的隱田大戶。

要佔據隱田,必然得有經濟實力和官場人脈。

所以他們的身份,昭然若揭。

他們就是士大夫裡邊的敗類,大宋厚養他們給他們體面,卻讓他們用來無恥犯法囂張逃稅。

如今大宋士風尚算正直,但是不防微杜漸,形成慣例的話,甚至有可能發展成凡士大夫名下田產盡皆免稅,然後百姓投效田土以貪圖免除稅賦,國庫最後一分錢收不上來的情況。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以後必然會有大臣奏請罷免方田均稅之議,這個大臣是什麼羣體的代言人,陛下應當心中有個數纔是。

於是趙頊在心裡給呂惠卿記了一筆小賬,詔令新法一切如故。

僅僅要求開封體放免行錢;司農發常平倉賑災;青苗法、免役法,暫停追索民間罰息。將這些作爲新法的改善條款,其實基本全屬於慈善事務。

即便力度很小,但是詔書一下達,民間依然歡叫相賀,只能說大宋的百姓太善良了。

不過王安石和蘇油的自劾奏章,被趙頊壓了下來。

……

大雨過後,慈壽宮外的池子邊,王中正指揮着幾個小黃門在打撈被雨水衝入池子裡邊的草葉。

太皇太后與高滔滔坐在涼亭內圍棋,沒一會兒,趙頊到了。

入夏的天氣開始炎熱,趙頊穿着一身絲光棉暗龍紋的素色單衣,走得微微冒汗。

太皇太后趕緊叫人送來帕子與趙頊擦汗:“去取涼糕來,與哥兒消消乏。”

高滔滔說道:“如今天氣有些難耐,就免了起居吧,不用日日都到眼前來晃一圈。”

趙頊賠笑道:“哪裡就難耐了,母親體恤仁慈,兒子卻也當儘自己本份不是?”

高滔滔往棋盤上布了一子:“哥兒現在是有主見的,朝堂畢竟重要。”

侍從端上三個玻璃小碗,碗裡是一塊水靈靈的涼糕,趙頊取過來熟練地往上澆淋糖漿,一一送到太皇太后和高滔滔面前:“好叫母親和奶奶知曉,原來免行錢在京中並無私加和濫收,京中流民人數也不過數百,蘇明潤的法子挺好,如今已經安置在封丘了。”

太皇太后嘆了口氣:“聽哥兒的意思,是還想要蘇油留京?”

趙頊說道:“明潤建議的密摺制度,讓外路路判以上官員,均有密奏之權,這建議挺好,不愧爲國家幹臣。”

高滔滔放下碗:“哥兒啊,你怎麼糊塗了?”

趙頊一愣:“母親何出此言?”

太皇太后說道:“蘇明潤此番建議,足說明他是純臣沒錯,但這件事情,只對開廣聖聰有巨大的好處,對宰執之權卻是多了一項制衡。”

高滔滔點頭:“正是如此,因此待得新相履任之後,首先要對付的是誰?如果蘇油不外放,很快就會有媚君邀上的名聲傳揚出來你信不信?”

太皇太后繼續說道:“此事因鄭俠而起,因此與王安石和蘇油皆有牽連,要是放一個留一個,蘇明潤就成了賣相權保官位。或者哥兒還是想兩個都留?”

趙頊說道:“都留是不可能的,王相公主政,從參政開始,於今已經七年。朝中反對聲音如此之大,我想除了新法的執行上出了些問題,在位太久也是巨大的原因——他擋了別人升階之路。”

高滔滔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哥兒是越來越精通爲君之道了。”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銃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八十章 觀瓷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試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舉措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