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

bookmark

第七百一十一章離京

趙頊說道:“可蘇明潤他其實沒有犯什麼錯啊?”

太皇太后樂了:“那他爲何要一再上書堅求外放?還是你認爲他會因外放而心生怨懟?”

趙頊搖頭:“這個當然不能,不過要說他求外就是爲了堅持制度,我覺得,也不大可能吧?”

太皇太后說道:“這是他早就明白瞭如果留在朝中,必定會成爲衆矢之的。”

高滔滔說道:“所以說君臣之間,須有默契。當年太祖太宗與石武烈,仁宗與富弼,莫非例外。哥兒啊,有時候,外放反是嘉許,貶謫反是保全;提拔重用,反而會是爲了拔取釘子而作的安排。”

太皇太后笑道:“但是這些都不能擺到檯面上來說。因此蘇油只能說是堅持制度。”

“主動站出來,就讓一切變得理所當然順理成章。”

“既分擔了朝臣對王相公的攻訐,又替陛下爭取到密奏之權,同時還退一步,讓自己不至於飽受非議。如今這琉璃猴子心裡,怕是反在抱怨陛下怎麼還不明白他的用意呢!”

高滔滔點頭:“哥兒可別要再耽誤了,不然有人鼓動風潮,逼迫你強留王安石,到時候更麻煩。”

果然,如高滔滔所料,朝中一直用作擺設的銅匭,突然多了好多奏章,都是懇請留下王安石繼續履職的。

這個風向,讓趙頊終於下定決心。

丙戌,王安石罷,以吏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

同日,蘇油罷,以太子少保,龍圖閣大學士,兩浙路轉運安撫使,知杭州。

以鄭俠付御史獄,治其攜私投遞之罪。

一個小小的看門人,並非臺諫的身份,憑藉堪稱神奇的操作,一舉扳倒了宰相和開封府尹,鄭俠鄭介夫的光榮戰績,刷新了趙抃,唐介等人創下的記錄。

一夜之間,天下知名。

朝堂不可一日無人,緊跟着,以觀文殿大學士、知大名府韓絳復同平章事。

翰林學士呂惠卿爲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知制誥章惇,判軍器監。

召沈括回京,判司天監。

呂惠卿的第一步目的,完全達到了。

……

夏夜的小雨來得快去得快,到得天明,雨已經停了下來。

汴京城州橋碼頭變得溼漉漉的,高麗使節金悌已經登船,正在招呼小心上貨。

此次汴京之行是成功的,大宋朝廷同意了金悌和泉州商人傅旋的請求,許高麗採購九經並子,史諸書,最厲害的是得到了一套通天貼奉元歷。

下真跡一等的王氏書法貼集,這是無比榮耀的賞賜。

而且宋廷還同意了傅旋轉達的高麗國主的請求,京中的匠人,書辦,僧道,一共招募得二十多人,這次也將隨船前往高麗,幫助高麗人發展中土的宗教,文化和手工業。

傅旋站在一位戴着面紗斗笠的婀娜身影身旁:“女兒啊,河面上風大,要不你還是回艙吧……喲,那不是蘇少保嗎?”

過去的金喬,現在的傅明鐺,看着剛剛抵達碼頭的一行人:“是啊,邸報上不是說學士明日才啓程嗎?”

金悌說道:“聽大蘇先生說,當年少保離開夔州的時候,也是連夜偷偷摸摸離開的,估計是怕百姓們挽留吧……”

就見碼頭水門外頭的巷子裡,奔出來一隊百姓,嘴裡高喊着:“蘇少保他在這裡……”

碼頭隊伍裡的一個年輕官人,剛剛還在嬉皮笑臉,現在大驚失色,趕緊將孩子一把塞到身邊美麗少婦懷裡,撩起衣袍下襬:“我先上船,薇兒你照顧好扁罐和八公,八公我走了!”

說完蹬蹬蹬跑上跳板跳入船中:“小七哥,趕緊招呼船家開船!先去陳留等後邊的隊伍!”

張麒應道:“好咧!”舉手撤了跳板,取過船篙,先將船隻支離碼頭一定的水面。

城門裡奔出來的百姓們越來越多,眼見大船已然離岸,不由得齊齊跪在碼頭上哭喊:“少保你別走啊,留下來啊……”

就在混亂之際,幾匹快馬狂奔而至,馬上騎手們背上插着兩面紅旗:“紅旗急報,河湟大捷!木徵納降!百姓們讓路,讓路,讓兄弟們進城稟告樞密和官家……”

百姓們連忙讓到了東面,好巧不巧,東面的大路上,又是一隊紅旗急報奔來:“閃開快閃開!紅旗加急,南江懿州蕩平!荊湖徹底安定!”

碼頭上頓時轟的一聲熱鬧開了,京中一度傳言高遵裕死在了岷州,木徵重新奪回了熙河,南江蠻勾結儂賊殘餘,意圖起事,加上北方大旱,蝗災,王相公被彈劾,蘇油待罪,汴京城裡早就人心惶惶。

可是這次的好消息,卻非但沒讓老百姓們高興,反而跳着腳的罵:“你們來晚了!來晚了啊!少保都被趕走了!”

“爲啥不早來兩日?!早來兩日,該多好啊!”

“這是約好了一起來氣我們的是吧?!”

衆怒滔滔,嚇得紅旗急遞們面如土色,一邊告饒一邊小心牽馬穿過城門,然後繼續打馬狂奔而去,再沒有剛纔的威風。

只有扁罐不關心這些,指着悄然遠去的縱帆船:“爹爹上船船,他跟扁罐躲貓貓?”

石薇眼裡含着眼淚:“嗯,這次爹爹會躲好遠,不過他會給扁罐寫信的。”

八公看着紛亂的碼頭,不由得感慨:“小油做官做到這份上,怕是都能讓味道公汗顏了!”

金悌在船上,同樣也將這番情形看在眼裡:“上國賢臣啊,能得百姓擁戴若此,此生都應當無憾了。”

傅明璫默默對着蘇油的大船福了一福,金悌問道:“娘子也仰慕少保爲人?我手裡還求得了他家大侄子蘇子瞻的手跡。”

這是腦殘粉一刻都不放棄顯擺自己手裡有偶像的簽名。

傅明璫笑道:“不光是明鐺,馬上全高麗的子民,都會受到少保的恩惠。”

“哦?何意?”

傅明璫說道:“此番爹爹和大使招募民間工巧匠人,讀書士子,但是在明鐺看來,還有兩樣東西,對高麗更加重要。”

傅旋皺眉道:“女兒仔細了,其它的東西,大宋可不會允許我們帶去高麗的。”

傅明璫搖頭:“爹爹多慮了,這個比目雙魚的香囊,一隻裡邊裝的是鄭州的白菜種子,另一隻裝的是蘿蔔種子,這兩樣東西,都沒在違禁名單之內。”

“聽爹爹說,高麗冬日嚴寒,苦無菜蔬。鄭州白菜和蘿蔔,一顆能達兩三斤以上,且耐嚴寒。”

“聽聞也是蘇少保培育出來的,有了這兩樣東西,高麗子民可不是盡皆受益?”

“只可惜《西南農書》沒法帶走,也不適合地處東北的高麗,不過女兒已經記誦了書中關於這兩種菜蔬的種植收儲之法,按照蜀中醃菜的制式,高麗百姓們就能有可口的菜蔬過冬了。”

金悌大驚,躬身施禮:“娘子此功,更勝金悌百倍,我當告知與大王,頒賞賢父女嘉行。”

傅明璫也對金悌還禮:“此事還得入海之後方纔萬全,大使且作不知,明鐺隨身攜帶香囊,料來無人會注意到。”

金悌和傅旋相視一眼,點頭認可。

汴京城的景陽鍾,已經敲響,這是趙頊召羣臣入朝的信號。看來熙河荊湖大勝的消息,已經傳入了宮中。

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七百四十一章 礱磨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張叔夜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尷尬吧?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龜的名字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敵人的陽謀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