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

bookmark

第七百八十二章漏勺

第二件事情,是中書提出的的行政區劃管理問題。鑑於災情嚴重,將京東路爲東、西兩路。讓江南東路今年停止上供米,均給江東京西兩路,用於救治災傷州軍。

第三件事情,詔出使廷臣,考察吏治,檢核各路官員能否以聞。

第四件事情,權永興軍等路轉運使皮公弼言:“寶鈔之法,以方寸之紙,飛錢致遠;然不積錢爲本,亦不能以空文行。”

如今商州、虢州兩處鐵冶,所收極廣,因此申請朝廷,讓永興軍,陝西等處,以這兩地的鑄鐵爲本,增加百萬緡的寶鈔發行量,以刺激經濟。

這事是好事,如果蘇油在此,一定會撫額慶幸——大宋可算是有官員開竅了。

趙頊也表示了同意,從皮公弼所請,下詔讓他按照兩浙路折二,折五之法,增陝西錢監改鑄大錢。

第五件事,也與兩浙路有關係,不過主要是針對遭遇了水旱的河北。趙頊下詔,命“所在流民歸業者,州縣資遣之。”

這就有點無厘頭了,兩浙路倒是有錢有地可以這樣折騰,但是河北路荒地不少,可不一定有錢幹這事兒,不過詔書下達,那也活該文彥博去頭痛。

第六件事,洮西安撫司上報以歲旱,請爲粥以食羌戶飢者。

打着幌子偷人家西夏邊民,這是當年蘇油在陝西路上首創,全是如今大宋幹老幹熟了的手段。

能給西夏添堵,趙頊當然欣然同意。

第七件事,詔以太常寺太祝王安上爲右贊善大夫、權發遣度支判官。

呂惠卿正拿着朝笏聽着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心中算計一會兒鄧綰髮難之後如何措辭,聽到這裡心中大驚,猛然擡頭。

另一邊,韓絳也同樣擡頭,帶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一臉嘲諷地看着他。

王安上,是王安石最小的弟弟。

糟了!呂惠卿心如亂麻中,就聽得殿中臣繼續公佈:“詔!觀文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知江寧府王安石,復以本官同平章事——”

朝堂上頓時掀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這消息來的太突然太震撼,一時間所有人都失了應對。

緊接着,又聽殿中臣繼續布詔:“宣——觀文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安石,覲見——”

已經來了!就在殿外!

呂惠卿驚慌失措,鄧綰同樣衣袖發抖,如此大事,他們竟然一點都不知情!

而且,怎麼這麼快?!新年裡書信來往,初八日,王安石都還在江寧!

陛下下召,最快也要六日,那王安石從江寧出發到汴京,路途上花了幾天?!

這一刻說什麼都晚了,大殿門口已經出現了那個有些倔強,有些堅韌,還有一些骯髒的身影。

王安石緩緩走進大殿:“臣,王安石,拜見陛下。”

趙頊伸手虛扶:“王愛卿來了,不用多禮,路上可還好?”

王安石躬身:“今陛下復召用臣,臣所以不敢推辭,七日而至闕下者,乃爲報答陛下知遇之恩,希望能爲陛下的盛德大業,再盡一點綿薄之力。”

“臣年老力衰,恐怕不能久事陛下左右,然聽聞朝中事多稽留不決,人才多流散外放,因此不敢不至,不能不爲。”

趙頊點頭:“相公辛苦,要不先回府修養數日,待調理好精神,再來上朝?”

王安石再次躬身:“臣不敢以勞頓自苦,實有大政需要報之陛下。陛下,我們耽誤的時間太多了,臣王安石,有奏。”

趙頊有些無奈:“準。”

王安石第三次躬身:“臣請密奏。”

滿朝官員給雷得人仰馬翻,跑不了,王相公,你還是原來那個王相公!

……

於是趙頊散朝,單獨留下了王安石。

從朝堂出來,呂惠卿看着湛藍的天空,吐出了胸中的一口濁氣。

鄧綰從後邊跟了上來,目光裡有些閃爍。

呂惠卿像在跟他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剛剛,爲何不發?”

鄧綰猶豫了片刻:“發與不發,還有意義嗎?”

呂惠卿嘆了一口氣:“是啊,好像沒意義了。”

……

王安石復相數日之後,幾道朝命迅速下達。

丙寅,命樞密副都承旨張誠一、入內押班李憲,行視寬廣處,領殿前司馬步軍二千八百人,教李靖營陣法,編閱新軍。

同時,下詔獎掖兩浙路轉運安撫使蘇油,入內押班王中正,殿前檢點狄詠剿匪之功,命三人將新軍編制擴大到衣錦全軍,總計三千人。

詔秦鳳路觀察使高遵裕,編練新軍千人。

乙酉,察訪使曾孝寬言:“慶曆八年,嘗詔河北州軍,坊郭第三等,鄉村第二等,每戶養被甲馬一匹,以備非時官買,乞檢令施行。”

從之。召行戶馬法,由西苑撥給狼渡種駿馬與河北路。

丁酉,詔除水利,道路,城牆外,停京畿土功七年。

戊戌,命湖州發米,賑潤州飢。知河州鮮于師中乞置蕃學,教蕃酋子弟,賜田十頃,歲給錢千緡,增解進士二人;從之。

王安石一到,朝廷的政令似乎一下子重新通暢了起來,效率立竿見影地提高。

……

二月,蘇家又有一個小生命,小漏勺降生了,蘇油早早就給取好了名字,叫蘇軛。

八公憋着嘴:“小名亂起就算了,張駙馬說倆孩子的大名去掉偏旁,一個是失,一個是厄,真是……真是……”

石薇給小漏勺換尿布:“小油哥哥說蘇家人不忌諱這些,迎難而上方是真男子。”

“再說蘇家人丁也不少,惡名兒給自己,好名兒留給有忌諱講究的兄嫂們好了。”

八公不由得翻白眼:“你們倆爹媽,都是心大的。宮中的賞賜怎麼也辭謝了?”

石薇逗弄着小漏勺:“賞賜是收下了的,不過恩蔭給辭了,小油哥哥說以後孩子們各憑自己的本事兒,靠恩蔭得來的官職,拿着都心裡慚愧。”

這麼一說八公倒是贊同:“也對,不能白吃朝廷的俸祿。”

然後就聽身後一個聲音說道:“八公你這是背後長了眼睛,特意說這話羞臊我對不?”

八公轉身:“哎喲,駙馬爺可不是說你……”

衛國公主白了張敦禮一眼,對石薇說道:“姐姐,我來給你道喜,又給蘇家添了一丁。”

石薇用手指頭逗着小漏勺:“小油哥哥說女兒纔是當孃的小棉襖。這個呀,以後又指望不上。”

張敦禮不以爲然:“他這也是說一套做一套,在兩浙路鼓勵生產,男孩女孩的獎勵還是不一樣……”

這是真的,蘇油也提議過生育平等,結果遭到了從上到下的反對,說是打春秋起就沒有這規矩,最後蘇油也只好妥協投降。

衛國公主看了一眼張敦禮,又轉頭問石薇:“扁罐和弼兒呢……我說你們家的取的這小名……”

張敦禮在一邊嘀咕:“其實對得還是頗工整……”見衛國公主又看了過來:“……呃,但是沒多好聽……”

不過這些影響不了石薇這樣的腦殘粉:“扁罐和弼兒去看孵小雞去了。”

衛國公主拉着石薇的手:“弼兒大好,真感謝姐姐了。”

石薇說道:“沒什麼,對了,家裡開了個場子,什麼時候叫蜀國妹妹一起過來,我們幾個玩捶丸吧。小油哥哥弄了一套新式的棒和球具,還有玩法,我覺得很有趣。”

捶丸是現在剛剛流行起來的活動,有些類似後世的高爾夫,不過主要是推杆,五個洞。

蘇油乾脆便弄出了一套精緻的球杆,讓推打更加方便,然後用賽露絡包裹石膏做成球,顏色鮮豔,方便識別。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關於官制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五百零九章 道德標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確的思量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九百七十七章 思想問題纔是大問題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討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集體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七百章 烏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處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