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

bookmark

第八百四十四章李舜舉

熙寧十年六月,交趾郡來了一個大宋最有文采的太監,領內侍押班李舜舉。

知識廣博,常批覽書傳,能文辭筆札,爲內官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曾經負責陳留漕運,又勾當御藥院十四年,兢兢業業,屢獲嘉獎,因此深得仁宗,英宗和趙頊的賞識。

擔任入內供奉官期間,他曾經被命禱祀帝嶽,在泰山西溪白龍池玄圭石上,留下《李舜舉題記石刻》,文章書法都是斐然。

大宋文臣少有看得過眼的中官。

李舜舉比蘇油大十多歲,當年蘇油還是小童生的時候,李舜舉就已經是勾當御藥局了。

見到蘇油,李舜舉不由得感慨:“時間過得可真快,想當年明潤入宮,區畫防疫之道,大疫之前,氣定神閒,如掌上觀文,盤中拾芥。”

“官家見到後可是歡喜得緊,回宮後就對曹太后誇讚,說幸好當年得太后提醒,讓眉山張縣令拘束明潤讀書,才爲大宋挽救了一位宰執英才。”

這是說的仁宗皇帝,蘇油對天拱了拱手,然後覺得奇怪:“當時沒有見到官家啊?”

李舜舉大笑:“當時你建議御藥局搜求驗方,繪製本草,集成醫書,我誇你切諫有功,應對得地,你表情卻頗不以爲然。”

“哈哈哈,也是,此等話語,豈是人臣可言?但是你怎麼就沒想到,那是昭陵在屏風之後,讓我轉述的言語呢?!”

蘇油這才恍然大悟,當時自己還是官場小白,如今想來,那一次在仁宗那裡絕對加了不少分,無怪之後一直對自己青眼有加。

說起往事來兩人都是唏噓,李舜舉又對蘇油說道:“兢兢業業幾十年,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家中遭了一場雷擊,如非少保的雷電理論,咱家這次怕是要被御史們揪着不放。可多謝了。”

蘇油連連擺手:“這個跟我沒關係,此乃天師府小天師……”

李舜舉看着蘇油似笑非笑:“天師自然是三天法統正一真人,不過他當年賣給大相國寺的避雷針,與慶壽寶慈兩宮的避雷針,更與鐘山觀象臺劈死妖道李士寧的那根避雷針,可都是不一樣的喲……”

“啊?呵呵呵呵……”蘇油趕緊赧笑着轉移話題:“將作監到底謹小慎微,這都說了多少年了,避雷針還沒見給宮裡全裝上……”

李舜舉說道:“此事不怪將作監,還有太常寺,禮部相阻撓。”

“不過咱家在《考工記》裡找到了古制,原來古時候殿宇兩端飛檐上的鴟吻,本來就應該是銅的,如今咱們改成恢復古制,再多一根引閃線,事情就解決了。”

蘇油總算鬆了一口氣:“大內中盡是貴人,也多珍玩重寶,圖書章奏,這回總算是妥當了。”

李舜舉感慨:“敗也雷電,成也雷電,到底書中自有黃金屋。”

說完笑道:“有此一功,官家才賞了這趟差遣。”

蘇油也笑道:“都監也不要以爲是來享福的,交趾百廢待興,有你坐鎮,可是太好了,讓交趾人知道,李常傑那種中官,與我大宋李都監相比,差得遠。”

李舜舉此次前來,除了提舉市舶司,還要負責監督鑄幣,皇宋銀行交趾分行,還要當任寧海軍的監軍。

總之就是除了給蘇油麪子外,其餘軍權財權,全都在他的監察範圍。

論資歷,李舜舉是王中正的師父,李憲的師大爺,童貫的師祖祖,李憲王中正在他跟前,都乖得跟寶寶似的。

面前這位,纔是趙宋皇室最信任的人。

六月,交趾的好不容易完成了夏耕工作。

蘇油施加了壓力,轉運司行文提醒大宋過來的通判們,今年的考績,各地的人均糧食產量算是一樁。

李道成和黎文盛也下了嚴命,地方督促百姓耕作,不得懈怠,如此各地開田種稻,纔算是完成得不錯。

蘇油推行的是眉山模式,還是老一套,將交趾社會拆解成一個個小家庭,再搞聯產,增加社會穩定性。

第一年推廣家禽養殖,果樹種植,以及桑基田,桑基魚塘,鼓勵種桑養蠶。

被土人們用作肥料的硝礦,也被化工廠提煉了出來,製作出了第一批炸藥。

吉貝布就是木棉所織的,之中南半島上最常見的東西,因此硝化棉的原材料一點都不缺。

兩萬多戰俘被轉成了工人,開始修造下龍灣北面的新港口——錦普港,以及從先安到錦普的運煤通道。

第一爐試驗用鋼已經在錦普港煉了出來,品質絕佳。

這個月,張麒和晁補之,考察完了交趾各地一百一十二處金穴,統計出了一年的產量,三萬三千六百兩!

銀礦因爲採煉技術落後,不如黃金那樣可以蒐集天然金塊金沙,反而完全沒有得到重視,其實與大宋廣州兩浙諸路銀礦規模不相上下!

因爲大部分的金礦,同時也是銀銅伴生礦牀,交州上游的富良州,銅礦豐富,有大量的膽礬,孔雀石存在。

考察回來的報告,以及精鋼的煉成,驚動了王韶和李舜舉。

蘇油與兩人聯合上書,交趾鋼的精純程度遠超大宋如今各地鋼材,金銀銅儲量豐富,要求朝廷重視這個地方。

趙頊收到奏章大樂,不過還是沒有給蘇油一文錢,只給了他一項政策——不是說了三年行羈縻州制嗎?明潤你就自己管自己,可勁兒折騰吧。

七月,考察報告越來越詳細,先安煤礦大到沒邊,溼法鍊銅方便快捷,鐵礦精純度達到了六成!

李舜舉收到回奏都傻眼了,陛下給蘇明潤大力放權,怕是壓根不知道這邊的產量吧?

蘇少保,怕是又要整出大政績了!

蘇油可已經等不及了,衝壓鑄幣機已經到位,時間不等人,那就趕緊開動!

有了炸藥之威,金銀開採就簡單多了。

短短一季,交州城已經熔鍊了八千兩黃金,三萬兩白銀,五萬斤銅!

蘇油將它們全部壓成了舶來錢。

……

交州學宮,李道成眯着老眼就着陽光愛不釋手地翻看着手裡的金幣,又鄭重地擺放到都廳書桌上,起身對着金幣恭敬地拜了三拜。

三枚萬國來朝紫宸殿神泉金幣,是李道成這個月的俸祿,足值三十貫。

蘇油不禁樂了:“李公,阿堵物而已,何至於此啊?”

高官必定厚祿,如今蘇油的正任官品銜,已經遠遠高過差遣官。

因此其轉運使差遣俸祿,要在差遣基本工資的基礎上加六十貫。

除了學士銜的每月兩百貫外,還有少保的兩百貫,轉運使的一百四十貫,外加六十貫。

此外還有每月三十石月糧,二十捆柴禾、四十捆乾草。

還有兩千畝職田,在交趾大約一年也有六千石米。

還有每月一百貫的添支錢,以及綾、絹、羅、綿等進項。

交趾太熱,冬天的木炭,實在是不好意思列進去了。

這些全部換成錢,不貪污不受賄,蘇油一個月的正常收入,都在四百來貫。

換成金幣,該是四十多個;換成銀幣,那是四百多個;換成銅幣,算了……太沉了……

李道成施完禮起身:“不知道有生之年,有沒有機會能親眼見到紫宸大殿,先這樣拜拜,也是一樣的。”

李道成一生清廉簡樸,不置外產,李朝的俸祿可沒有宋朝這般滋潤,加上舶來錢貨幣的購買力很強,每月三枚金幣對李道成來說,真的是一筆相當豐厚的收入。

蘇油一邊向金幣伸手,一邊笑道:“這個就是給你看看而已,拿出去怕是買不了柴米油鹽,到時候你家夫人還得怨我,不如給你你換成銅錢……”

李道成撲到了桌上,將金幣死死護住:“反正我都在學宮吃飯,家中也還有些積儲,下個月再說!這三枚金幣我要收藏起來,傳給子孫!”

將金幣小心翼翼地收好,李道成才說道:“我看重它,不是喜歡銅臭,而是它能改變我交趾人的懶惰習氣……”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前三排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終極解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十章 講究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隱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七百四十一章 礱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九十五章 蛋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三百章 評價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轉輪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