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

第八百五十七章回交州

鮁魚,帶魚,各種鯧魚,秋刀,鬼頭刀,青衣,紅歌鯉……

還有無數叫不出名字的。

雖然不是底拖網,還是逮到了一些石斑類。

石薇也跟着出海,大網圍攏萬魚競掠的場面,讓她看得歎爲觀止,小油哥哥打魚摸蝦的本領又進階了!

一羣小魚突然掠出水面,展開翅膀一樣的鰭翼,從圍網裡飛了出來,輕鬆逃脫了圍網的包圍,在海面上銀光閃閃地滑翔了數十米,然後落入水中,貼着水面滑動尾巴,接着又掠起來。

“小油哥哥!那些小魚會飛!”石薇興奮地喊道:“好漂亮!”

蘇油笑道:“讀千卷書,行萬里路,古人誠不我欺。等到下龍灣那裡修好,我們造一艘小艇,休沐的時候就去海灣裡弄弄帆!”

魚汛的到來,也意味着海風的改變,張散和趙宗佑該出發了。

修養了一段時間,張散的隊伍重新兵強馬壯,此行還帶着十幾個城邦的使節,無需嚮導,沿途倒騰貨物的海商們就是帶路黨。

蘇油對張散一行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看看人家邵子文,那才叫章法,出去一趟海岸線都探測得清清楚楚,你的海圖上全是一些點子,這次老老實實沿着海岸線走,每天駐泊的時候上岸給我測經緯,把海岸線標示明白。

還有物產,上次你在天竺就漏了一樣東西,有一種耳朵會比心的好馬!

此次陪同張散出行的是庫羅,他纔是中東歷史的專家:“城督大人,加色尼歷史上十二次入侵天竺,你說的那種馬,其實還是我大食寶馬的後裔,和當地馬混血培育出來的。”

蘇油笑道:“那批寶貝在牛頭山適應得如何?”

庫羅說道:“很好,現在大食馬伕們正在用公馬同牛頭山的狼渡種進行改良,同時進行大食馬和波斯馬的純種繁育。”

說完又撇着嘴表示不服氣:“可你們大宋人都認爲波斯馬更好……”

從性情與氣質上來說,大食馬屬於熱血馬,波斯馬屬於溫血馬,大食馬除了速度快之外,性烈難控,相比之下,喜歡玩山地騎乘、列隊表演以及馬球之類運動的大宋人,對於溫血的波斯馬更加欣賞。

至少除了騎乘,作爲馱馬也是非常優秀的馬種。

但是拉車就又弱了。

蘇油只好安慰庫羅,現在陝西那邊流行競速賽,等大食馬適應了環境後,總有展現它們風采的地方。

然後憂慮地對張散說道:“三哥,這些都是騎乘馬,還得找到適合的挽馬啊,偏廂車,炮車,得厲害的馬匹配上,陪同騎軍前進,才能發揮威力。”

張散有些納悶:“打交趾不是挺好用的?”

蘇油有些無語了:“那是欺負人家交趾人的馬比大宋還小!”

張散想了想:“有道理……但是用狼渡的馬,起碼能與西夏遼國打平手吧?”

蘇油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犯了技術宅的錯誤,還指望培養出拉着炮車都能跑得比西夏騎兵快的馬來還是怎麼的?怕是想得太多了……

想到這裡心氣兒平和了,實在不行,大宋還可以養騾子嘛,呵呵呵呵……

雖然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騾,但當時被視爲珍貴動物,只供王公貴戚玩賞用。

直至如今,騾子都極爲少見,而且多的是驢騾,就是公馬和母驢雜交後所生的雜種。

而真正能當大用的,是大型騾,那得大型的母馬和大型驢交配,如今的大宋還沒有這份奢侈。

而且大宋的驢子……自己九歲以後就沒有騎過了,實在是不忍心欺負那可愛的小身板兒啊……

又給航海家們做了一桌全魚宴,還給他們補充了西貢第一批罐頭產品,這才送他們上路。

這次張散他們還帶來了很多的機械設備,支持西貢開展五小工業體系建設。

五小工業體系,是後世共和國在四五計劃期間提出來的,以省爲單位,發展地方小鋼鐵,小煤礦,小機械,小水泥,小化肥五種工業企業。

在兩浙路蘇油便是這麼搞的,不過小化肥變成了小化工,給兩浙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到了西貢得因地制宜,小鋼鐵不用搞,從交趾運過來就行,小化肥改成小化工,外加一個港口配套,就差不多了。

平原上煤不算太多,不過原始森林無邊無際,可以燒炭。

錦普港已經初具規模,第一艘交趾本土造的夔州型也正式下水。

交趾不缺好木頭,這艘眉山型用的柚木板材製成,船殼用的鍋爐蒸汽燙彎成型技術,是蘇油爲了照顧交趾造船廠生意,用自己的錢給的訂單。

船隻排水量依舊,但是因爲板材質量和工藝的提升,讓船殼輕便了很多,減輕了自重,使得這艘夔州型具備了海船的堅固程度,同時又具備了內河款夔州型的運載量。

一次能夠運送三百噸貨物,達到了杭州型的標準!

如今這艘船在交趾和西貢之間來回運輸,有時候還要跑跑真臘,大多數時候是沈括在用,成爲他建設湄洲的得力助手。

李道成來信了,要蘇油回交州過新年。

涉及到明年改元,很多事務要處理。

於是蘇油給西貢的建設者們提前發放了福利,和石薇登上被命名爲“飛魚號”的柚木縱帆船,開始返航。

現在返航要切風,因此花了近一個月,蘇油纔回到了交州,剛好趕上年底。

這一年來交趾的發展,讓李道成看到了盛世發軔的徵兆,如今他對大宋的忠誠度可謂是滿點。

又逢改元,李道成準備組織一次大慶活動,加強交趾民衆的向心力。

其實蘇油覺得現在這樣已經很好了,不過既然老人家這麼熱心,蘇油也不好反對,笑道:“蘇油盡在外瞎跑,這一年來多虧李老主持政局……”

李道成覺得很慚愧:“就是準備不周,交趾路給陛下的獻禮不充分……”

蘇油笑道:“我已經給陛下送去了浮稻,那東西怎麼着也得成爲‘嘉禾’吧?就算是方物了……”

“風物,那是風物。”李道成對字眼摳得很細,風物是國內說法,方貢指的是海外貢物,老人家在這上頭講究得很。

蘇油點頭:“對對對,是我口誤了,那我們就按照大宋新年的風俗,過一回春節?”

李道成問道:“還來得及嗎?”

蘇油笑了:“來得及,大宋過節嘛,除了風俗就是活動,推廣風俗大約是來不及,不過掛燈籠,關撲,遊賞,蠶市,燈謎這些活動,完全可以搞起來。這次的獎品,我來出!”

一年來交州城的模樣已經大變,城牆已經變成了水泥磚鋪設,臨元江一側的碼頭也擴建了一倍,鋪上了石子混凝土,旁邊全是倉庫和店鋪。

碼頭周圍還有一圈廊榭,不過現在還是草頂,中間是校場。

交州城周圍,幾處高地山頭上還有碉樓兵寨,新軍們經常在王韶和孫能的指揮下進行拉練。

城郊幾處重要通路是舊軍的營寨,而元江水師現在在支援交趾路建設,負責通過富良江水道,在太原和錦普之間運輸鐵礦。

交趾軍隊敢勇善戰,蘇油讓他們成爲了歸宋後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後,這批人對大宋的忠誠度更勝舊朝。

這裡邊有蘇油的努力,李舜舉的努力,更多的是王韶的努力。

這次改元,交趾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交趾境內很多與內地地名重複的地區,中書的旨意下來了,要換成新名字。

比如蘇州和茂州,就合爲一地成爲蘇茂州。

比如太原城,改名爲鐵州。

錦普港,更名爲冶州。

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王安石的局面完本感言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確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三百六十章 綱領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十章 講究人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八百六十七章 龍牙港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六百五十四章 調查報告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釋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