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

第八百八十章缺女人

“呵呵,呵呵呵……”蘇油都快樂傻了:“我沒指望買一送一啊……這下奏章好寫了……”

蘇油之前讓各國大使們簽署那麼多資料,就是給自己這次軍事行動準備充分的理由——目前朝廷對於邊臣擅開邊釁,還是非常敏感的,措施也很嚴厲。

這回妥了,原來這裡還產這玩意兒,品位還如此之高,這上哪裡說理去?

沒一會蘇輻就跑了過來,一看這麼高品的錫錠,頓時也樂開了花:“天神爺,這怎麼說的……”

在海盜們手裡,錫皮就只能敲成粗糙的飯碗水壺,但是落到蜀工手藝人的手裡,造出的器皿,那就該叫藝術品。

此次出軍的軍費,就靠這堆錫料都能填補了!

……

蘇油表現出了大宋主人的熱情,又將使節們送過了檳榔嶼,這才和他們依依不捨的告別。

檳榔嶼就是另一時空的檳城,在麻留甲海峽的西端,這裡地勢平坦,是一處適合水稻種植的好地方。

而且這裡的水源也很純淨,曾經有過一些村莊,不過近百年的戰亂,將這裡摧殘得千里無人煙,重新被原始森林給覆蓋了起來。

留了一艘眉山型縱帆船在這裡,讓一支五十人的地質考察隊在此勘探考察之後,蘇油帶着船隊,帶着無數的戰利品返航。

臨行前交代留守的韋首安,將那些破船拖到岸上來廢物利用,很快這裡會成爲又一個港口礦業城鎮,這麼多沉船別把客人們嚇着。

播種季節到了,他還要去湄洲送溫暖,順便考察浮稻種植情況。

船到湄洲,沈括和郟亶前來迎接,沈括的膚色,有向郟亶靠攏的趨勢。

三萬多人的吃喝拉撒,都得他來操心,看得出來沈括很疲憊,不過眼神裡卻閃亮着愉悅的神采。

在朝廷裡,沈括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爲何每每被投靠的大佬們輕易拋棄。

可在這裡,天老大他老二,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埋頭建設就行了,天天都能看到不斷的成績。

最初三千畝圩田周圍,如今又圍出了六片,這裡就是兩萬多畝地。

兩萬多畝地之間還有六片,是原生的沼澤,現在成了浮稻稻田。

等到明年,這六片沼澤會完全變成圩田,而更外圍,又規劃出了八處正在建設的圩田,中間來不及料理的沼澤,會再次成爲新的浮稻的種植區,採用這樣的梯級開發模式,湄洲的土地面積將趕快擴大到近四萬畝,而可耕作面積,將達到六萬畝。

加上週邊一些採用相同開發方式的零星高處,總體可耕作面積,大體在十萬畝左右。

相對於四萬平方公里的九龍江衝擊平原來說,這點地簡直就是大西瓜上的小芝麻,不過蘇油相信,有上游真臘國的寶石香料和名木吸引,這裡很快就能夠繁華起來。

如今這裡已經能夠停泊泰山號那樣的大船,水泥和炸藥的應用,讓工程建設進度飛快。

最好笑的是,浚川耙這種傻黑科技,被沈括用到了這裡,居然成了開溝堆泥的神器,三萬人裡邊,負責開拓田畝的不到一萬,其他人更多的是在伐木,捕魚,採石,建築,還有製鹽,熬油,食品加工。

來到州衙落座,沈括第一句話就是:“缺女人。”

蘇油一口茶就噴了出來:“這纔多久就開始想這個了?看來是吃得飽飯了?”

沈括說道:“飯自然是能吃飽的,天天有魚,第一批豬也出欄了,還有鴨子跟雞,總算是不被蛇鱷禍禍了。”

蘇油說道:“再等等吧,這最嚴峻的考驗還沒過呢,雨季眼看着就要來了,藥物要備足,還要防潮,筏子也得夠,總之地和財物可以丟了重來,人我們損失不起。”

郟亶說道:“上游到大湖段我們每日都盯着,今年看來情況不算壞。”

蘇油說道:“還有颱風,這裡偶爾也會有狂風過境,那風颳得……”

說完卻見郟亶和沈括都拿奇怪的眼神打量他,不由得問道:“怎麼?我說錯了?”

沈括很尷尬:“少保,你是蜀人,我和郟公都是兩浙路的……”

言下之意,老子倆浙江土著需要你一個四川人來教我們什麼叫颱風?

地域歧視要不得。蘇油只好摸摸鼻子:“呵呵呵,總之準備工作做好沒錯嘛,如今湄洲運轉情況怎麼樣?”

說起這個沈括就很得意:“按照少保的指示,我們在普農開了榷場,同真臘進行貿易的客商,我們收取三十稅一的榷費。”

說完又低聲道:“不過我們自己也有產業,主要是酒,醬油,醋,那什麼……咖喱,還有蠔油魚露。”

“不顯山不露水的,收益卻也不少,當然大宗的收益,是將交易所得的東西,轉手貿易給海商們,這裡頭的利潤,大了去了。”

“另一部分收益,就是來自給海船提供補給了,最大宗是糖,然後是酒,還有就是各種罐頭,午餐肉,火腿腸。”

“罐頭裡糖水水果罐頭是最受歡迎的,肉還有海商挑剔,水果罐頭卻是人人都說好,還有蜜餞海商也喜歡,他們都當藥買,說是能防治船員病。”

蘇油點頭:“有存中操持,看來是不用擔心了,走吧郟公,一起去看看圩田?”

郟亶取來雨衣和斗笠給蘇油:“帶上這個,這地方說着說着就得下雨。”

換上短衣,一個當朝二品,一個知州,一個司農寺丞就變成了三個農人,三人來到州衙後一個石頭碼頭,上了一架竹筏。

竹筏上有幾個竹凳,大家坐好,一名衙役長篙一點,竹筏便沿着橫塘滑了出去,速度還不慢。

蘇油笑道:“好,因地制宜,方便快捷。”

橫塘兩側的高地上,種植的都是甘蔗,金合歡,菠蘿蜜柑橘龍眼……還有就是蕉林。

蕉林在蘇油的意料之外:“存中,郟老,種這麼多蕉林幹什麼?喂大象嗎?”

沈括有些驚訝:“還有少保不認識的東西?”

蘇油說道:“這話說得,人非生而知之,我不認得的東西多了去了!那不是芭蕉?”

沈括回答:“那是蕉麻,和芭蕉類似,但是肉不可食,土人取其內層梳理成細絲,可不經紡紗,而製成耐穿的細布。”

蘇油一拍大腿:“蕉布,我和薇兒都制了幾件,的確舒服,原來不是芭蕉啊?”

沈括說道:“不是。這東西產量頗高,定植一年之後即可割葉,能連割十年。”

“除了內莖能織布,外莖較粗較老,但是強度極大,且柔軟、有浮力,抗海水侵蝕。可以用作船纜、帆繩、釣魚線、繩索、漁網、粗麻布、船帆。”

“剩餘的廢亂纖維,可製出極厚韌的紙,用蕉線縫製成袋子,能裝二十斤水泥,稻米,搬運粗放也不至破損。”

蘇油想起一個事情:“內裡再粘上魔芋膠薄膜,這就是最好的防水水泥袋!”

沈括笑道:“想到一處去了,正是如此!今後湄洲會成爲大港,爲海船提供補給,這些東西,都是當用之物。”

蘇油難得老臉一紅:“處處留心皆學問,設非存中留意,我這蕉布衣裳都穿了快一年,楞沒想到蕉麻還有如此大用。”

沈括說道:“不怪少保,土人不善物性,工也不行,哪裡有我宋人這般能耐?只有我們才能通過酸鹼處理,將粗糙的外層蕉杆製成細麻。”

“以他們的手藝,脫膠脫肉都不過關,做出的粗索,連竹纜都不如。”

也是,說起玩纖維,種花家的確是行家,別人家都是拿着大麻葉子窮嗨,種花家卻照樣拿着其纖維織布。

蘇油不由得笑道:“加上這個,南海的造船業所需的物料,算是徹底齊全了。”

竹筏經過了一些地勢稍高的稻田,纔剛過三月,田裡稻穀都開始吊穗。

蘇油看得舒適度滿點:“咱們湄洲,就是這麼不講理啊……”

郟亶在身後笑道:“所以存中說,這裡的漢子缺女人嘛!”

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化中的渭州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十七章 鬥茶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馬彬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說說外官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發展路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