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茭白

bookmark

第八十九章茭白

蘇油拿手揉着掛着青草的頭頂:“去天師道那就沒事兒了,天師道的小天師是我結義兄長。薇兒進了天師道,有我這兄長看顧着,那就可以橫着走。”

八公嘆了一口氣:“昨夜的情形,那是騎虎難下,唉……”

蘇油也幫着一起往池塘裡丟青草:“我倒是無所謂,薇兒性格我是喜歡的,再說了,這還算高門下嫁,算江卿中的好親,八公你說是吧?”

八公笑了:“這麼一說還真是,半年前咱爺倆還下無立錐上無片瓦。我都一直憂心你長大後怎麼娶媳婦,結果這天上就掉下來一個。”

“難得石家看得上你,薇兒其實也不錯,對別人不一定脾氣好,對你那可一直言聽計從。”

蘇油看着拖食草杆的草魚:“嗯,伯爺你放心,我會對她好的。”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閒話,石薇出來了:“八公早,呀這塘裡的魚真大。”

八公笑道:“薇兒乖,這塘裡啊,好幾條是祖宗魚,年歲比你八公都還大。薇兒啊,下次可別再亂跑了,昨晚可把你四個哥哥都急壞了。”

石薇撇了撇嘴:“是他們壞,他們不讓我見小油哥哥,還把我關起來。”

看着小姑娘又要不高興了,蘇油趕緊轉移話題:“你不是要看我給你的玩具嗎?走我帶你去,還有昨晚你的那塊銀子是什麼東西?我怎麼感覺像一方印章?”

……

在一張白紙上蓋了銀印,蘇油看着上面的陰文:“玄女致和氣玉女致天醫……這什麼東西?”

石薇盯着桌上一跳一跳的銅皮青蛙,眼睛都不轉:“不知道,哥哥們說是天師道的玄女印,很珍貴的樣子。”

蘇油笑道:“天師道的事情那就簡單了,一會兒我寫封信去問問。”

石薇也不在意,繼續看着桌上蹦躂的青蛙:“小油哥哥,黃色的不應該是青蛙,這是蛤蟆。”

蘇油進廚房將炊餅端出來,給石薇和八公盛上青瓜皮蛋粥,笑道:“薇兒真聰明,這其實還真是個蛤蟆,雅名叫金蟾。”

“相傳啊……哦那時候還是前代樑朝,常德城中有一口絲瓜井,夜裡常常噴出白光,聽說有道之人可以通過這道白光進入仙界。”

“井邊住着一位青年,叫劉海,家貧如洗但事母至孝。”

“有一次劉海入山打柴,遇到一隻狐狸,狐狸變爲美女與他成親。”

“劉海是凡人啊,因此狐女便想濟劉海登天,好長相廝守,於是便吐出一顆珠子給他。讓劉海用這顆珠子爲餌,在井口垂釣。”

“劉海便依言行事,在井口用珠子釣起魚來。突然,一隻大金蟾咬釣而起,從井口躍了出來,狐女便大喊:‘海哥快跳它背上去!’”

“劉海趁機跳上蟾背,緊跟着金蟾兩腿一蹬,帶着劉海羽化昇仙而去。”

“原來井口的白光啊,就是這金蟾所吐。”

“從那天起,這口絲瓜井便恢復了正常。而天上從此多了一位叫劉海的神仙。”

石薇拍手道:“小油哥哥這故事真好聽,後來呢?”

蘇油楞了一下:“呃……後來人間就沒有他們的消息了,想來在天上應該過得不錯吧。”

八公進來將籮筐放到一邊:“小油你少給薇兒講這些神神怪怪的故事,她年歲還小無法分辨。”

石薇給八公夾了一個炊餅:“小油哥哥說過,神話故事都不是真的,但是代表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對善良人性的一種稱讚,是吧小油哥哥?”

蘇油笑道:“是,趕快把東西收起來,吃過飯再玩。”

石薇說道:“吃過飯我們也去釣魚吧,說不定也能釣起來一隻大金蟾!”

蘇油說道:“天冷了,魚不好釣,吃過飯我們去挖筍吧。”

石薇點頭,咬了一口炊餅:“小油哥哥做的炊餅軟軟的,比家裡廚子做的好吃多了。”

石薇是年紀真小,兩人定親的事情,在心裡一點痕跡都沒留下,吃得很開心。

倒是蘇家一老一小,看着小丫頭的樣子,又對望一眼,都微微嘆了口氣,吃吧!

吃過飯,蘇油給石薇找出來一個籃子,自己背上一個揹簍,拎着一把小鋤頭,兩人去找小鼠和瘦娃。

四個孩子來到後山大竹林,這片竹林是族產,鄉親們很是愛惜,大毛竹長得蔥鬱。

不過挖冬筍是不礙的,因爲冬筍是竹子試探氣候的產物,經一場春雨就會糟爛,然後春筍重新長出,才能發成新竹子。

來到林子邊,小鼠和瘦娃接過鋤頭:“小油你說在哪裡下鋤頭,挖地交給我們來。”

這也是老套路了,蘇油找筍找菌那是一等一厲害,村子裡的娃子都喜歡和他結伴,每次回家爹媽一準會有頓好誇。

找筍要找主根走向,這個和陽光有關,還要看竹葉哪邊長勢旺,有些技巧在裡頭。

蘇油用折刀砍了些細竹竿,遇到有筍的地方便插上一枝,作爲標記。

小鼠和瘦娃便賣力地挖了起來,石薇則像個小油瓶一般一直跟在蘇油身後。

轉了一圈,手裡二十多根竹籤子插完,蘇油說道:“讓他們挖着,我們去水邊準備吃的去。”

山裡有條大溪,水力充沛,一路傾瀉而下,從半山分出一股,通過人工的溝渠引入祠堂前的那口魚塘,也是村中人的主要飲用水源。

主流則轉了一個方向,進入一個山谷後,淤出了一片沼澤,這裡是蘇油最喜歡來的地方。

他還在這裡偷偷種着一種作物,作爲實驗地。

這種作物叫菰草。

唐人經常入詩的雕胡飯,就是這東西的籽實,叫菰米。

菰草和蒲葦的樣子其實非常近似,眉山現在還在將菰草當做穀物來種植,以前算是六穀之一。

但是蘇油知道,這種草如果被黑穗菌寄生後,就不會再開花結實,其嫩莖會變得碩大肥嫩,成爲後世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蔬菜——茭白。

不過要是讓鄉親們的菰草塘染上真菌,導致顆粒無收的話,蘇油估計就算八公威望再高,也保不住自己,因此只好在這裡偷偷培育。

這裡的菰草塘都是鄉親們淘汰的弱苗,然後被蘇油移植過來的。

還刻意從幾株病株上收集來黑穗菌,把這裡的菰草都感染了一遍。

這都進冬了,來得晚了一些,不過茭白還有不少能吃。

蘇油挽着褲腳下水,將能吃的茭白都收集起來,發現這裡的田螺也肥得不行,一撈一大捧,於是也只管順手往岸上扔,讓石薇挑大的放籃子裡。

魚,鱔,泥鰍,田螺,河蚌,這些東西壓不住腥味就沒法吃,現在屬於無人問津的東西。鄉親們一般都在田裡溪邊撈來砸碎餵雞鴨,跑山裡來搞這個,怕是有毛病。

於是這裡這些東西真是又肥又多。

不一會石薇的籃子就被茭白和田螺裝滿了,蘇油爬回岸邊,燒起火來。

燒火也是蘇油的強項,只需要兩根幹竹片一點乾薹蘚,他就能用十字摩擦法搞出火來,根本不需要火鐮火摺子什麼的,這項技能也是他能成爲孩子頭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揹簍裡翻出一口小鐵鍋,燒上水,將田螺都倒了進去。

然後又帶着石薇去挖野蔥,野蒜。

水邊的這些東西,冬日裡尤其肥嫩,很快倆孩子便採得了一大把。

將蔥蒜洗淨,回到火堆邊,小鼠和瘦娃也幹完活回來了,火塘邊堆這四捆竹篾綁着的冬筍。

將燙過的田螺倒出來,讓小鼠和瘦娃用石頭敲碎田螺殼,把裡面燙硬的螺肉取出來,拿去溪邊淘洗乾淨。

自己則另燒了一鍋水,將冬筍撥開一枚,在手心裡切成大塊過水,去掉澀味。

空手切菜,這也是一門獨特的技藝,一般人做不到。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勝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爭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完本感言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災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