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兼領突厥

他知道陳克復是一個軍事天才,所以對於他的一些行爲,他願意接受。如果陳克復將軍銜的事情向他奏明,那他就是在整個大隋軍中實行又如何?這些年他接連數次改動官制,改的可比這個要大的多。他憤怒的是陳克復一直將此事隱瞞,他要做什麼?要在遼東搞擁兵自立嗎?難道他還想在遼東復國,建一個東陳或者北陳不成?

他心中不禁在想,難道是自己對於陳克復太好,讓他不知道現在賞賜給他的這些東西的價值?他不由的開始想起,難道陳克復真的要背叛於他?也許自己確實對陳克復過於好了,一下子給予太多。

想到這裡,楊廣有些頹然的走回墀臺,坐回龍椅之上,有些失望的對着殿中的內侍道,“傳朕旨意,讓陳克復不必入宮了。”十五郡的兵馬大權,十幾萬兵馬,真的要交給陳克復嗎?放心交給他嗎?楊廣猶豫了,以前他雖然也有些擔憂、猜忌,但也只是一些預防式的猜忌。但是現在,他卻是心中真正有了這樣的想法,他猶豫了,後悔子,覺得不該將遼東交給陳克復。

高真出宮後,高高興興的跑去找了裴蘊,告訴了他皇帝知道了軍銜一事後的震驚。他對裴蘊道,皇帝肯定會派人捉拿陳克復的。結果第二天風平浪靜,皇帝不但沒有過問陳克復的事情,反而下令又抓了一批裴閥、宇文閥的子弟及部屬問罪。殺了一批,流放了一批,一時搞的人心惶惶。

在這讓人驚心的幾天之後,大業十一年終於到來,東都城中到處都是爆竹杆的聲音。家家戶戶的門前也開始把舊符換下,換上嶄新的桃符。在這熱鬧之中,京城之中本來劍撥弩張的氣氛倒是一下子消散在了這新春之中。

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這一天,皇帝和京中百官,還有外地朝集的朝集使,凡從七品以上官員,統統要參加大朝會。這是真正的大朝會,又稱又會。那承天殿中的官員,從最靠近皇帝龍椅的紫色官袍大臣,到一直排到了承天門外的九品小官,足足有幾千名之多,再加上那些內侍、侍衛,整個就是人山人海,搞的和看奧運會一般。

從三品以上服紫袍,而從三品以上的官員並不多,三省六部再加御史臺、九寺十二衛四府,從三品以上的官員數量稀少。但是那些勳貴之中,從三品以上的卻是衆多。如今大隋只保留侯爵以上爵位,等於凡有爵位的,都是可能服紫袍的官員。再加上那些職事官不到三品,但散官卻有從三品以上的官員,整個承天殿之中,大半個殿中都是紫袍高官,看上去一片紫色的海洋。不參加大朝會的人永遠不會知道,原本大隋朝還有這麼多的從三品以上高官。

那些老的都已經滿頭銀以,甚至站都站不穩的三公、三師、老王爺、老郡王、老國公、老郡公、老侯爺、老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這半殿的紫袍高官,陳克復真正認識的卻不到十分之一。大多甚至都是頭一次見面,連名字都不知道。

不過陳克復雖然算是殿中這羣紫袍中最年青的一位,不過他的官位權勢卻是如今皇帝面前的第一人。雖然他的尚書右僕射只有算是左相,居於左僕射蘇威這個右相之下一位,但蘇威更多的和三公三師一樣,不過就是一個雕塑,卻是無法和陳克復這樣的實權派相比的。

元會這樣的大朝會雖然參加的官員衆多,但是每個官員要站哪個位置,卻是早有殿內監禮官安排妥當的。陳克復既掛有參掌朝政頭銜,又身爲尚書右僕射,他今天的位置卻是左邊第一列的領頭位置。站在指定的位置上,身邊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上來和陳克復打招呼。陳克復見人也只是笑笑,隨意的附合幾句,大多數時候,卻連別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整個元會其實就是一個大典禮儀式,並不會具體討論什麼軍國大事,主要的就和一個新年慶典一樣。京官居前,外官居後,職事官居前,爵位散官勳官居後。陳克復嚴格算是邊疆重臣,不過他卻又掛有左相一職,所以也按照京官的位置排列。

元會之曰,是和登基、祭祀一樣重要的重大場合,皇帝楊廣依周禮,必須穿戴天子服飾之中,最隆重的那一套袞冕。楊廣在陣陣悠揚悅耳的樂聲之中,如衆星拱月一般在衆侍衛的侍衛下進入大殿。楊廣頭戴十二道珠冕平天冠,身着朱玄九章大袞服,肩挑曰月、揹負星辰。穿上這套華麗又隆重的大禮服,楊廣整個人也顯得無比莊重威嚴。

大臣們則都頭戴進賢冠,進賢冠原爲儒者所戴,南北朝後百官皆戴。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從三品以上三樑,從五品以上兩樑,從五品以下者皆一樑。陳克復宰相,和三公一樣,頭戴三道樑進賢冠,身着紫色朝服,手執玉笏。

楊廣站在墀臺龍椅之前,早有殿內監大聲唱禮,衆大臣跪倒三呼萬歲,如同大合唱一般。雖然從最前面殿中陳克復他們的位置,到最後承天門那些從七品小官足有千步之遠,可是在那些殿中監、監禮官、內侍等的指揮下,整個山呼居然出奇的整齊劃一,如似聽到合聲伴唱一般。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廣目光威嚴的眼光大殿,最後目光落在陳克復的身上,眼中說不清的複雜神色。殿中無比的沉默,就在他身邊的內侍想要出聲提醒他時,楊廣一甩廣袖長袍,落坐於龍椅之上。他右手向前虛遞,聲音沉穩的道,“衆愛卿平身!”

陳克復站起身,他是宰相,和三公三師一樣,是皇帝面前最有身份的大臣。他一起身,就有內侍上前,端來了小几軟墊,擺上了水果茶水。這是宰相和三公三師纔有的待遇,連宇文述、裴蘊這樣的參掌朝政也沒有資格。連遼王楊暕這樣的親王同樣沒有資格,就連不過八歲的太子楊杲,同樣也只能跪坐於楊廣的墀臺之下,沒資格有小几茶水。甚至的殿中大臣,從三品以上者,有軟墊跪坐。至於從五品以下者,則連跪坐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是站在那裡。

陳克復跪坐左首,腰背挺直,雙眼直視前方。但心中卻有些浮想連篇,剛剛楊廣打量他的目光他早已感受到了,那不是一種隨意掃到的目光,那是一種包含了諸多感情情緒的目光。陳克復眼睛餘光掃到墀臺之上的楊廣,心中也有種複雜的感覺,也許這是他最後一次給楊廣下跪了。或許此生他們連再見面的機會,都不會再有了。

如此隆重的元會,也是朝廷權威的彰顯,平時的不管是內朝小朝大朝,人數都有限,而且只由京官參與。但每年的元會則不同,這一天的元旦大朝會,天下各地邊關重將、地方太守、通守等官員都將出席元會。而且元會之時,還會有各番邦使節、甚至是小國國王來獻禮進貢。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如果那年元會,各地外官都到達京城朝集,那麼就表示中央的權威仍然能政令通達,號令四方。而如果哪一年的元會,人數不多,或者朝集使沒人來,那這個王朝基本上也是出了大問題了。而如果元會之上,有衆多番邦藩國來朝,這也同樣向天下彰顯着皇朝的強盛。

前年大隋徵遼失敗,元會之時就沒有多少藩國屬邦,甚至不少邊關重鎮的太守、大將都必須留守各地,無法進京。去年之時,遼東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還未平定,元會也只比前年略好。

但是今年,大隋一舉平定遼東,掃滅室韋。一下子讓大隋周邊的各男,從最東面的東瀛、新羅、百濟、靺鞨、再到北面的契丹、鐵勒、奚,再到南面的琉球、林邑、大理、僕部、昆明、党項,西面的西域高昌等各國,幾十個部落民族王國,都派出了自己的使團趕來參加元會。甚至那些從更西方來到的波斯、大食等一些地方的商隊,也都趕來參加熱鬧,各支大商隊都派出了商隊頭領入宮來參加這次元會。

這次元會,天下四方官員入京朝集,四海外邦前來進貢進獻,這讓楊廣感覺那久違了數年的大業雄心又充滿到了他的身上。西突厥如今一分爲三,有三個可汗,不過西突厥最大的可汗還是處羅可汗。不過此時的處羅可汗早已經成了楊廣的高級侍衛官,在四海國王使臣都進貢各種珍奇異寶之後。處羅可汗帶着另外的兩個可汗的使者親自爲楊廣切了一隻烤全羊,並再次尊稱楊廣爲‘大隋聖人莫緣可汗’。

這個聖人可汗的稱號曾經是東突厥啓民可汗送給他父親文皇帝楊堅的,不過後來又送給了他。這個可汗的稱號就和後世曰不落英帝國的女王兼任幾十個國家的國王和皇帝一樣。大隋的天子也兼任突厥名義上的最高君主。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596章 落雁表妹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859章 攻破建康第642章 心灰意冷第235章 隋末梟雄第36章 陣前奪將第807章 南下的真正目的第835章 賣身第793章 不仁第811章 亮劍第685章 所向披靡第503章 大軍南征第857章 碰撞第461章 兵發涿郡第738章 危險的女人第48章 “肉飛仙”第484章 兩面三刀第522章 江淮歸降第538章 借刀殺人第328章 誘殺破軍第728章 絕望之戰第725章 五戰五敗第688章 好謀無斷第459章 霸王上弓第651章 俘獲皇后第888章 宇文成都的嘆息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233章 烈火焚城第740章 攘外還須先安內第378章 御駕親征第78章 新軍六師第275章 狗急跳牆440章 苦短第328章 誘殺破軍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732章 坐上龍椅第163章 審時度勢第47章 隱藏身世第773章 陌刀一出,誰出爭鋒第406章 如潮攻勢第592章 雙錘無敵第411章 危如累卵第621章 八面玲瓏第941章 滑水之戰(一)第76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726章 逼上絕路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788章 破軍洛陽登極即位,改元大陳神龍元年第259章 易服改發第543章 混亂河東第248章 山東三傑第424章 始畢已死第267章 異性爲王第665章 欲亂情迷第605章 有仇必報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125章 英雄末路第484章 兩面三刀第44章 李氏兄妹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677章 火龍出水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760章 死了都要瘋,紅線三封后第544章 義成公主第130章 就地免職第315章 三原李靖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213章 英姿颯爽第198章 難兄難弟第506章 郭洵戰死第921章 兵不厭詐第371章 檢閱三軍 誓師西征第653章 收集皇后第644章 驚其美豔第120章 關門打狗第9章 狹路相逢第161章 老兵不死第933章 擁美揮兵第323章 放虎歸山第90章 奪門奪門第870章 決戰四平山第382章 李靖掛帥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714章 一路向西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837章 單雄信晉升元帥 沈落雁監國領事第71章 流血流淚第489章 猛龍過江第483章 顧命大臣第838章 鳳落九天 南陳北伐第459章 霸王上弓第741章 背叛第556章 不堪一擊第97章 糧食糧食第102章 調虎離山第859章 攻破建康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599章 恩將仇報第443章 不戰而退第585章 通情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