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長孫賢妃

泰安,行宮。

皇帝抱着皇九子嘉誠,輕撫着他的腦袋,“你也太不小心了,看摔的這狼狽樣子。”

八歲的晉王嘉誠坐在父親的腿上,倒是一點也不難過的樣子,“父皇,兒臣沒事,不過是馬上摔了一跤而已。馬術課上,兒臣也經常摔跤,無大礙的。想當初父皇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之時,衝鋒陷陣負傷流血,那不也是哼都沒哼一聲的嘛。兒臣要學父皇,將來也當一個大將軍。”

觀音婢連忙在一邊道,“九郎趕緊下來,這麼大孩子了還坐父親腿上,成何體統。”

“無妨,朕就喜歡小九這猴兒樣。”羅成笑呵呵的摟着兒子道。

“陛下就是太龐溺他了,讓他越發沒有個樣子了。”

因爲閻德妃經常忤逆皇帝,最終被皇帝一怒之下廢去德妃之號,貶爲才人,而閻妃所生皇長子更是被皇帝送到長安灞上交給老鐵槍父子帶到民間去管教。

在廢掉閻氏德妃封號後,崔賢妃便順位進一步,改封德妃。空出來的賢妃之位,皇帝便將原九嬪第一位的長孫昭儀擡了上來。

長孫本來就得皇帝寵,跟着皇帝也有十來年了,更何況長孫還經常幫着皇帝讀奏章等,深得信任,這次她順位進一步,卻也是沒人能夠反對。

長孫這幾年也生了三子二女,這長子嘉誠排行第九,很是聰明靈動,十分得羅成喜歡,這孩子尤愛舞刀弄棒,小小年紀就已經能騎得駿馬開的軟弓了。

長孫氏被冊封爲賢妃之後,羅成也正式冊封皇九子嘉誠爲晉王。這個封號可是很貴的,大國封號。雖說等皇子十八歲後,就要授封藩國封建,到時王號以封地命名,但起碼現在,晉王這個封號還是表明了皇帝對皇九子的喜愛。

有個賢妃母親,朝中還有個御史中丞的舅父,皇九子嘉誠雖然才八歲,但也是讓朝野都側目的一個皇子了。

坊間猜測,說皇帝寵愛吳王哲威和晉王嘉誠,這是表露着對太子的不滿,說皇帝有意想要換儲。

但實際上,羅成從沒有生過換儲之心。

對皇帝來說,太子並不需要是最聰明最賢良的那一個,只要太子大德不虧,那麼才幹這塊可以差一些,這並不影響。尤其是在皇帝看來,他還年輕,大秦在他的治理下,能夠走入正軌,進入盛世。

等將來太子接位,他需要的就是做一個守成之君,新皇帝得是一個不那麼有野心的皇帝,更加需要的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這樣帝國纔不會有內亂。

如果廢掉嫡長,另立他子,不論立誰,這都要開個壞頭,甚至有得位不正之嫌。

當年楊堅廢掉沒大錯的太子楊勇,另立次子楊廣,雖然楊廣不論文才還是武功確實更勝楊勇,但是聰明的楊廣反而帶着大隋走向了滅亡,如果是楊勇繼位,說不定大隋能平順的繼續前行。

皇帝對太子儲君之位從未有過動搖之心,他喜歡吳王和晉王,也只是這兩個孩子確實更討人喜歡而已。

雖然都是自己的骨肉,可兒女漸多的皇帝肯定也會有一些偏愛的,哪個孩子更可愛,哪個更會說話,那皇帝肯定也更喜歡他多些,再加上李貴妃和長孫賢妃得寵,他們的孩子自然也就更得寵。

“觀音婢,御史大夫張儀臣要入翰林院了,朕想讓無忌出任御史大夫之職,你覺得如何?”

長孫無忌現任御史中丞,這是御史臺二號,御史大夫則是長官。

“聖人,無忌還很年輕,自長安府尹調任御史中丞之職也不久,如今提拔過快,終究還是不妥。甚至,臣妾覺得無忌就是任御史中丞也終究還是不太妥當,他人年輕,資歷淺。原先張臺長在時,他幫着協助,如今張臺長入翰林院,聖人不如讓無忌到地方去再外任幾年歷練一番。”

羅成笑笑。

“但凡王朝強盛之時,猛將必起于軍伍,宰相必經歷郡縣。如今我大秦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軌,人事吏治也更講究資歷,無忌是有才幹的,朕也很欣賞他,若他不是外戚,此時就算入翰林院也是理所應當的,可就因他是外戚,就算現在做個御史中丞也總有非議。”

想了想,羅成道,“你說的也有道理,讓無忌再去郡縣歷練一番,乾點實績出來,就能堵住悠悠衆口了。”

“觀音婢,你在朕身側,卻能夠不爲兄弟謀官,這讓朕很意外也很欣喜啊,確實爲朕之賢妃。”

“其實臣妾已經逾越許多了,後宮不得干政的,國家軍政大事,臣妾是一句話也不當說的。”

“你不僅是朕的賢妃,也還是朕的助手顧問嘛。”

“既然是要讓無忌歷練一番,就得挑一個能出政績,又得顯本事的地方纔行,若是讓他在中原任職,只怕做出成績別人也不服。不若讓他去百濟,任左布政使。”

“再加宣撫使銜。”

布政使只負責一道之民政,而宣撫使不同,這是一個臨時性的派遣使職,相當於臨時巡視督查一地之軍政。

不僅是管民政,還能管軍事,這就意味着百濟道三使司都受他管轄監督。畢竟如今百濟剛征服新設道,與中原諸道形勢完全不一樣。

三使司各分職權,但在如今的百濟就容易出現扯皮等情況。

“百濟新徵服之地,陛下肯讓無忌去,這是對無忌的信任,臣妾先替無忌謝過陛下。”

羅成笑笑,並不會告訴觀音婢,這百濟宣撫使並不會好當,畢竟現在百濟有幾百萬人口,可漢人卻只有征服百濟的幾萬軍隊而已。

要想真正穩固百濟,要做的工作可是會很多,要從中原移民過去,可現在中原百姓生活都還不錯,想要移民去海外,哪那麼容易。

再者,百濟新徵服,反叛肯定會有。尤其是朝廷早有決策,要清洗掉百濟上中層,這必然會導致全面反叛,能不能鎮壓住百濟叛亂,以及能不能順利的從中原招募到移民過去,這都是相當困難的。

更別說,移民過去後,還要面臨着均田授地,編駐府兵等等事情,可以說,去百濟任職,就是開荒。

徐世績軍事上已經征服了百濟,但是接下來要穩定百濟並統治百濟,這遠比軍事上的征服更加困難。

長孫無忌自跟隨他以來,一直都十分順利,仕途一帆風順,年紀輕輕已經進入了宣政殿會議。

他在洛陽和長安任事成績都不錯,可百濟能不能鎮的住並做出成績來,羅成其實也沒多少把握,這一切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第698章 討逆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1237章 鄉賓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935章 禁令第1422章 講究第1063章 不良脊爛熊出沒第1232章 君子第862章 死節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859章 推恩令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541章 密謀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862章 死節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賊團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1384章 建安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173章 鄉黨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220章 火攻(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187章 豪強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385章 鷺島第294章 逃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1367章 逼反第788章 帝王術第17章 還債第527章 求降第508章 抱大腿第148章 革職第1479章 雪藏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22章 幫閒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1450章 沃野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690章 外援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78章 戰火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451章 裴行儼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430章 村上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401章 鎮北王第426章 李密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1489章 頑抗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342章 刁難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713章 招安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109章 擴充第1515章 安排後事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527章 求降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1493章 殖民據點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595章 尉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