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逃兵

逃兵是必然的。

這早在舒爾卡或者也可以說是在加夫裡洛夫少校等人的預料之中。

怕死是人類的天性,之前蘇軍士兵之所以在要塞裡堅守是因爲他們相信有援軍、相信蘇軍大部隊會很快打回來,甚至還有一部份人想着乘這時候在大部隊打回來之前好好表現一番成爲日後的資本……指導員腦袋裡想的更多是這個。

在知道沒有援軍之後,必然會有一部份人估計獲勝的希望不大,於是就選擇了投降。

現在的情況更嚴峻:不僅沒有援軍甚至作戰計劃還被敵人提前知道,更糟的還是迫於形勢蘇軍還無法改變計劃。

於是突圍幾乎就相當於送死。

在這個前提下,就會有更多猶疑不決的人下決心投降德軍,就算這個過程也同樣有危險。

加夫洛夫少校和指導員在得到消息後,到前線來又是一番義正言辭的演講,指導員就更是扯開他的嗓門講了一通大道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逃兵其實是給德軍帶去了另一個重要的信息……蘇軍還會繼續按原計劃朝北面森林突圍,而且沒有別的選擇。

另一面,負責進攻科布林要塞的德第135步兵團團長盧卡斯上校正在夕陽中舉着望遠鏡望向對面的要塞。

蘇軍的防禦讓盧卡斯有些意外,在戰前德軍已經派出勃蘭登堡部隊混進蘇軍防線偵察過佈列斯特要塞,他們知道蘇軍留在要塞的兵力不多,軍官也回佈列斯特市休假,更重要的還是德軍甚至還偵察到了要塞內的各個倉庫並將其一一標識出來命令空軍在第一時間就將它們炸燬。

然而,即便是這樣,佈列斯特要塞還是有如一塊頑石般的屹立在自己面前。

這對第45師來說是個恥辱,要知道德第45師是最先突入戰火紛飛的華沙和法國巴黎的部隊,此時卻在一個敵我兵力及準備完全不成比例的要塞面前兩天內就折損了153人,這已經超過了該師對波蘭戰役的傷亡總人數。

收起了望遠鏡,盧卡斯上校目光望向遠方的要塞,問着身邊的副官:“‘卡爾’還需要多少時間?”

“還需要半個多小時,上校!”副官回答。

盧卡斯上校微微點了點頭。

所謂的“卡爾”就是德國的超大口徑迫擊炮,它的戰鬥全重達124噸,抵得上兩輛重型坦克,連炮彈的重量都達到2.17噸。

盧卡斯上校相信,在這種迫擊炮的轟炸之下,佈列斯特防線所有的一切都將灰飛煙滅

“上校!”副官問了聲:“我們是否要讓他們加快佈署速度,這樣才能趕在他們突圍之前……”

“你以爲他們還會在七點突圍嗎,安德列?”盧卡斯上校打斷了副官的話:“蘇聯人不是傻瓜,他們明知道逃兵會交待一切,所以這個情報是沒有價值的!”

副官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但就在這時,通訊員卻給副官遞來一封電報。

副官瞄了一眼,然後就瞪大了眼睛將情報遞給了上校,說:“上校,我想你該看看這個!”

盧卡斯看了下內容,然後馬上就下令道:“你是對的,安德列,讓他們加快速度。另外,馬上把二營調往北部增援三連!”

“是,上校!”

很明顯,舒爾卡的計策發揮了作用。

確切的說,是第二批逃兵帶給德軍的情報發揮了作用,德軍將大批部隊調往北部而不是其它方向,這就給了蘇軍可乘之機。

另一面的舒爾卡就在緊張的看着天空,他迫切的需要一塊表,習慣於隨時都能知道時間的他一時無法適應這種時間需要猜的狀態……對於輕工業落後的蘇聯來說,表是十分昂貴的,當然對舒爾卡來說也是一種奢望。

雖然這改變不了什麼,知道時間與不知道時間都一樣,但卻讓舒爾卡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這時營長韋尼亞科夫大尉就出現在士兵們面前,然後小聲下令道:“士兵,跟我來!”

戰士們紛紛拿起槍站起身來,但是當他們看到營長帶着他們往南面走時就一個個疑惑不解。

“發生什麼事了?”

“我們去的不是北面!”

……

“我們去哪,營長同志?”有個士兵問了聲。

“你不需要知道!”韋尼亞科夫大尉冷冷的回答。

這是軍官們事先約定好的,因爲擔心戰鬥中還會有人投降並將計劃透露給德國人,所以他們直到現在還是不敢告訴他們真相。

奧庫涅夫小聲的對舒爾卡說道:“我們去的好像是布萊特大橋,我明白了,我們是要接應中心堡壘的同志!”

“或許吧!”舒爾卡回答。

奧庫涅夫只猜對了一半,他們的確是去布萊特大橋,但並不是接應中心堡壘,而是要打回中心堡壘。

十幾分鍾後,部隊就來到了布萊特大橋附近……大橋已經被德軍佔領,他們在橋的兩頭分別構築起了反向戰壕及反向工事。

所謂的反向工事指的就是對河對岸提供火力掩護的工事,這工事對於駐守橋樑尤其有用,原因是用常規工事駐守橋頭可以說毫無優勢可言,不僅沒有優勢甚至還處在弱勢,因爲他們背後是橋、是河,相當於沒有退路的背水一戰。

但如果在對岸構築反向工事就不一樣了,對岸的火力可以有效展開彼此相互掩護,也就是橋這邊的工事主要是針對另一邊,反之也同樣。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旦遭到敵人進攻,可以靈活的沿着橋面撤退並利用橋的狹窄空間進行有效防守,這使敵人很難突破其防線。

當然,如果兩面同時遭到敵人進攻……這種戰術就會失去作用。

橋頭一片死寂,黑暗中看不到一點星火也沒有交談聲,甚至連德軍哨兵都看不到,只有河水在“嘩嘩”的響。

顯然,這裡的德軍得到情報知道蘇軍會進攻這座橋,他們甚至都掌握了確切的時間,所以一早就做好了戰鬥準備。

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進攻這裡的不只是一個方向的蘇軍,而且還會是蘇軍主力。

第882章 防禦第二百三十九章 士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圍英雄第一百三十章 重點第四百一十五章 影響第876章 瓦圖京第六百九十二章 運氣第五百三十一章 坦克殘骸第七百六十章 馬伕羅維奇第八十五章 渡河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第四百六十三章 哈爾科夫戰役第六百一十四章 作戰局第一百六十章 偷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衝鋒第三百零九章 教官第六百一十九章 官二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斯金奈第六百九十一章 埋伏第六百七十九章 命令第三百章 跳水第四百四十八章 信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七百一十七章 補給第二百四十八章 準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折磨第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坦克手榴彈第六百八十三章 普洛多維託耶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劫第六百八十九章 協同第四十八章 森林第六百八十四章 迎接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四十七章 斯大林防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危險第836章 目標第八十九章 坦克肉搏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偵察第四百一十章 作戰計劃第四百零八章 心理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路第一百零一章 突破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鄉第七百五十一章 功與過第八十二章 套路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緣第二百九十五章 湖第六十九章 地雷第五百四十三章 私刑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840章 嚮導第795章 談判第四十八章 森林第六百四十六章 計劃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將第二百零八章 馮.博克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五百九十四章 對比第七百二十章 脫罪第六百三十章 炮兵第五百一十章 指揮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五百零九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二十八章 “路標”第三百八十六章 增援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小報告之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選擇第834章 保密措施第七百六十二章 保持距離第864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脫鉤第五百二十二章 防禦第二百五十二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三百八十六章 增援計劃第二十七章 逃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鍵第三百四十一章 運輸線第三章 火力準備第六百二十六章 危險第五百二十一章 承認第三十八章 炮聲第四百八十四章 猶豫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864章 條件第五百一十章 指揮權第五百二十章 意圖第六百八十七章 運輸第十九章 食物第四百二十章 賄賂第一百三十七章 脆弱第四百六十二章 倉庫第九十四章 第1裝甲師第八十二章 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