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欲加之罪(下)

bookmark

蘭子義聞言怒道:

“我帶領五千將士一路喝着西北風趕到江城,就憑大人你的一句話我便糧草充足了。大人有如此通天本事爲何不再出徵時給我供給糧草呢?”

孫問之聞言說道:

“出征期間各州各縣徵集糧草的明細賬簿已經全部上交京城,衛侯領取糧草的記錄還有軍士的簽字畫押全都登記在冊,按照賬上所記,衛侯糧草充足,絕無斷糧之可能。”

蘭子義道:

“誰知道你們這些青天大老爺的那些狗屁帳是怎麼記出來的,我和我手下將士們的腦子肚子可是記得清清楚楚,沒糧草就是沒糧草,餓肚子就是餓肚子。”

這時申忠跳起來呵斥蘭子義道:

“蘭子義,你說話放尊重點,沿途各縣長吏辛辛苦苦蒐集糧祙,晝夜不息編輯成冊,你一句話便把他們說成了貪官污吏,你良心可過得去?”

蘭子義聞言反駁道:

“你們強詞奪理陷害有功之將,有錢奢侈卻無錢撫卹亡者家屬,你們自己沒了良心卻來問我有沒有良心?我看你們是真不要臉!”

孫問之道:

“衛侯休要胡攪蠻纏,戚侯與你一道做前鋒,他手下的將士各個都吃得飽穿得暖,難不成朝廷官員還會看人下菜不成?衛侯你口口聲聲說自己無糧果腹,無瓦蔽體,那你倒是找個人證出來啊?”

蘭子義聞言咬着嘴脣,心中咒罵不止,跟着蘭子義做前鋒的東輯虎營在江北死傷殆盡,根本沒有活着過江的,現在讓蘭子義拉人證,蘭子義怎麼找出來?而且現在記得找人證,昨天在內閣的時候蘭子義說找人證爲什麼不行,這擺明了不講理。

可明知對方不講道理,蘭子義還是無可奈何,他只得說道:

“戚榮勳與章中堂有舊交,能得補給有何奇怪?”

章鳴嶽聞言接過話道:

“衛侯,出征的都是朝廷的將士,沿途的都是大正的州縣,全是自己人怎麼可能會不給衛侯糧草。戚侯與我有舊交不假,可就算我有意偏袒戚侯也是多給他一點糧草,怎麼衛侯一開口就要說成我剋扣了你的糧餉給了戚侯?”

蘭子義聞言又驚又惱,他急忙說道:

“我什麼時候說你挪用我的糧草?“

章鳴嶽擡手止住蘭子義,然後說道:

“衛侯先說自己糧草不濟,後又說戚侯與我有舊所以才能領到糧草,這豈不是再說我故意挪用了衛侯你的糧祙?“

蘭子義揮手嘆道:

“中堂大人既然有如此豐富的聯想能力,那你隨意給我安置罪名就可以了,少在這裡說些無用的話!“

章鳴嶽聞言笑道:

“衛侯不必動怒,叫衛侯來便是爲了說清楚衛侯犯下的過錯,等到處置下來,衛侯也沒什麼怨言。”

蘭子義聞言冷笑道:

“我看你是想讓我死個明白。“

章鳴嶽聞言笑了笑,然後再次向一邊坐着的兵部陳之渙示意。

陳之渙街道章鳴嶽的示意,再次翻開面前書冊,問蘭子義道:

“衛侯於裕州駐軍之時,曾經私自離軍,可有此事?“

蘭子義聞言道:

“我那是去舊都尋糧,十幾萬人屯駐裕州,城裡又被妖賊少了個乾淨,我不出去找糧食將士們吃什麼?“

孫問之聞言道:

“可京城當時已經向裕州調撥糧草了,衛侯私自出去找糧食這種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蘭子義聞言道:

“我出去之前哪裡知道你們調來糧草,況且解宣明的事情你們都還沒有說清楚。“

申忠這時插話道:

“解宣明私奪軍權一時早已頂多,他人都死了,衛侯還要一直糾纏不清,我倒想問衛侯這麼說是何居心。“

接着孫問之又道:

“而且舊都太守羅應民大人那邊並未上報衛侯去尋糧的事情,那麼衛侯到底是去哪裡尋糧了呢?“

蘭子義聞言心中又罵了一遍羅應民祖宗十八代,同時懊惱自己當年幹嘛要去彈劾羅應民。蘭子義無奈地說道:

“全軍上下都知道我出去找糧草,孫大人這麼想刨根問底那你便去軍中問個清楚。“

孫問之答曰:

“衛侯不要胡攪蠻纏。“

蘭子義聽聞此言大怒,他從椅子上跳起來,指着孫問之罵道:

“剛纔說我行軍遲緩你要找人證,現在說我私自離軍你卻又不去找人證,我倒想問你,是你胡攪蠻纏還是我胡攪蠻纏?“

屋內衆人見到蘭子義發怒,各自不屑的哂笑之,而章鳴嶽則在此時遞給一邊陳之渙眼神,陳之渙見狀又問蘭子義道:

“衛侯在裕州之後領兵超過十萬人,爲何渡江之人卻少之又少?”

蘭子義道:

“你們的解宣明幹下的好事,現在反倒來問我?裕州戰敗後我在項城拼死拼活才收攏三萬人而已,這還是算上高縣令手下項城民兵的人數。到了壽春妖賊又連續上演金蟬脫殼和瞞天過海,我與戚侯率部血戰,最後全軍覆沒,只有少數人逃回廬州。”

這時以爲御史起身問道:

“衛侯身爲前鋒統帥,既然全軍覆沒又有什麼臉面回來?爲什麼不以身殉國?”

蘭子義聞言罵道:

“這位大人有這幅忠義心腸,爲何我出征時不隨軍與我同去,我打贏了回來反倒唧唧歪歪?”

孫問之聞言道:

“據我所知江北連番血戰出力最大的乃是戚侯,衛侯何時出過力?壽春戰敗明明是因爲衛侯你擅自做主闖入壽春城遭遇了妖賊埋伏,戚侯血戰殿後,才救了衛侯一條小命,什麼時候變成衛侯打贏了妖賊?”

蘭子義聽聞此言氣的腦袋青筋暴露,他起身指着孫問之罵道:

“江城之外,是我強撐病體擊破妖賊先頭部隊,荊州城乃是我兵臨城下,光復皇威;裕州城中,妖賊夜襲,乃是我率部擊退妖賊,阻止騎兵反攻,奪回戰馬;項城孤城,是我與高延宗死守孤城爲朝廷贏得時間;壽春那一戰我帥騎兵衝鋒陷陣,捨生忘死,最後力戰不敵,好你孫問之一張嘴,竟能把我連番血戰,親冒矢石的功勞給說沒,孫大人你好口辯!

至於渡江之後,你們出去問問,你們這羣瞎了眼的刀筆吏都給我出去軍營裡問問!從新亭到京城,那一戰我率領西輯虎營不是衝在前面,那一次我蘭子義不是殿在最後面?

我看你們不僅是沒良心,連眼睛和耳朵都是瞎的聾的!“

早先在家裡讀書時,蘭子義一直不太理解爲什麼古時候那些武將論功時要在皇上面前,朝堂之上爭個面紅耳赤,現在輪到了蘭子義,蘭子義纔算是親身體會到什麼叫切膚之痛。當一個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之時,忠孝仁義的確能支撐他奮戰到死,但當他得勝歸來,在朝堂上論功行賞時,在戰場上拼殺的每一刀,生死邊緣的每一次輪迴都會清晰無疑的來到眼前,在這時哪怕只是一點點的質疑都是對戰場上的生死相搏的極大侮辱。

蘭子義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自己血管當中流淌着的憤怒,在這一刻孫問之詆譭的不僅是蘭子義一人的功勞,他還在侮辱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蘭子義爭得不再是一人的榮辱,而是十幾萬不歸人留在世間的最後一點榮譽和念想。

蘭子義怒火中燒的樣子非常嚇人,他站起身,他殺氣騰騰,從戰場上下來的將士發起怒來頗有動手殺人的威脅,而孫問之也因此被嚇得面色轉白。

這時屋中的其他人也都靜了下來不敢在犯蘭子義怒火,除了章鳴嶽,只聽章鳴嶽穩穩地說道:

“衛侯說自己渡江之後功勳卓著,我倒是有幾個問題不解,想要仔細問問衛侯。”

第七百三十七章 智囊本色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拼(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五白五十五章 刑部尚書(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又見吳幽思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交第四百零三章 千瘡百孔第八百五十六章 心寬體胖第五百五十六章 應對之策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下)第一百零三章 拔營北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退(下)第八百零八章 榮辱之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監遇到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計第一百七十章 卻賊寇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後小宴第二百二十七章 黃雀在後(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力挽狂瀾第六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城捕頭(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逃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城地六百六十四章 小民第八百三十四章 螃蟹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中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滅賊之戰(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欄車徵送第一百一十七章 又中奸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相踐踏第二百九十章 還魂夜(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九十八章 死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廟算定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又見吳幽思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箭平賊第七百一十七章 領軍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生死抉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青蠅集鼻第二百一十四章 野火過後第六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圍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難財第六百二十五章 迫不得已第八百五十六章 心寬體胖第八百三十六章 留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深陷其中(下)第三十七章 小賭怡情(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戡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老將第一百五十章 裕州之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乍暖還寒(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根深葉茂第四百一十九章 乍暖還寒(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憩(中)第一百零六章 一團亂麻第四十五章 錢稅之爭(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上殿第七百一十五章 收拾殘局第二百零七章 覆軍殺將(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反覆之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巧言令色(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馬失前蹄(下)第十七章 南下入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苦戰險勝(下)第七十八章 入宮面聖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退(下)第七白三十二章 義士第四百零三章 千瘡百孔第五百七十四章 登天之路第九十六章 身陷重圍第三百零九章 雨夜捉賊第二十二章 飲馬大江第三百二十九章 插標賣首第四百七十三張 送戚準第二百零五章 貿然出擊第八百八十四章 新一頁第八百六十章 官子小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相踐踏第六百八十五章 盡在掌中第二十二章 飲馬大江第三百九十九章 守東門第七百零六章 慘無人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入京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五百零八章 懷璧其罪(下)第四百零八章 崩潰第七百三十章 丹陽縣第四百二十八章 戰能勝之(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慶功宴第四百八十九章 智囊肚量序章五 胭脂劫(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英雄所見第五十一章 春雨綿綿(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退兩難(二)第七白二十五章 巧舌如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