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激戰印度洋(二)

上午去檢查身體了,抱歉這麼晚才更新。我今天用事實教育了手下的90後小孩兒們,什麼叫健康的胖子大叔。血粘稠,血壓,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全部正常。肺活量依然處於4500的較高水平,雖然跟大學時候的5000多沒得比了。

——————————————分割線————————————————

e-2d的這種uhf頻段的雷達波誤差很大,平平常常差出個幾千米太正常了。但是這個頻段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對隱身設計不敏感。一般的隱身戰鬥機的設計基本上瞄準戰鬥機機載火控雷達的x波段,地面防空導彈搜索雷達的s波段,還有一些照射雷達的c波段。但是到了l波段和p波段上,隱身戰鬥機就需要比較巧妙的航線規劃才能完成隱蔽突防了。到了uhf和vhf這些米波雷達上,外形隱身設計基本就算完蛋了,吸波材料還能起到一些作用。也就是說,隱身飛機對長波雷達的作用有限。

但是幸運的是,長波雷達天生看得遠,但是卻是散光。根本就沒有引導導彈攻擊的能力,撐破天給自己的戰鬥機羣指示一下對方的大體方位,包括比較模糊的距離,高度,還有幾點鐘方向。然後根據雷達的大體引導,戰鬥機再以搜索隊形打開雷達,大體空域進行高頻率的掃描。

這種方法到了隱身戰鬥機時代依然有效。面對三代或者三代半戰鬥機並不是所謂的一邊看得見,另一邊就是睜眼瞎子。而是發現距離大大壓縮,壓縮到隱身戰鬥機已經到了能夠發射遠程導彈的地步了,非隱身戰鬥機卻連穩定的連續跟蹤都做不到。?? 太陽的距離124

現在陣風就在吃這個虧,rbe2雷達是一種性能較爲優異的aesa雷達,在硬指標和多用途能力上都有不俗的表現,但是這一切都沒法抵消陣風戰鬥機的武器需要外掛這個最大的弱點,也許陣風的裸機可以將雷達反射面積壓到一個平方以下,但是掛上導彈後,雷達反射面積就會急劇增大。

美國人的飛行員在手把手的教會印度人怎麼擺弄這艘在美國人眼裡已經退役,過時的裝備之後,就拿着大把的鈔票走人了。但是這艘在美國人那屬於落後的航空母艦拿到印度人這裡依然是先進的不能再先進的好東西。印度海軍曾經試圖挽留這些美國人的老兵油子們。但是,這些狡猾的傢伙一個個的把腦袋晃的像撥浪鼓。在安全的巴基斯坦上空扔泥巴簡單愉快,到大洋上跟中國人玩命兒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這些驕傲的美國飛行員不認爲中國海軍飛行員能夠在技術上壓倒他們,但是架不住人家飛機好。f35c那種飛豬都沒法在殲-24面前討得了好,陣風m更不行。

既然美國人靠不住,印度人只能自己上。但起碼一點比用美國人強,在民族榮譽感的驅使下,他們起碼還有勇敢。

噪聲式電子干擾流依然不依不饒的籠罩着第三中隊。預警機傳來的信息表明印度人正打開加力燃燒室,向王玄策號高速衝刺。看意思是想玩命兒,或者想碰碰運氣。

“全體注意!拐三兩,拐三三爬升至15000,爭取高空位置。拐三四跟隨我降低高度到5000米,輪流開機。拐三兩,拐三三保持雷達靜默,隨時從數據鏈上接收攻擊目標信息,完畢!”

“拐三兩收到!”“拐三三明白!”

兩架殲-24立刻打開加力向高空爬升。戰鬥機自帶的電磁干擾有覆蓋的空域限制,爬升到高空的話,可以降低對方電子干擾的影響,同時獲得更大的導彈射程。而三中隊的中隊長則帶着蔣玉成降低到對方的負1000米左右,利用雷達上視距離遠的特種,輪流使用高功率模式掃描對方。強大的雷達波燒穿了對方的干擾波,在發現對方蹤影的同時,向對方的雷達發射了應答式電子干擾波。這下輪到陣風們難受了。

“距離幺五洞!高度6000!一點鐘方向!兩個小型目標正與三號目標脫離!四號目標同時出現脫離的小目標!”蔣玉成的武控員發現了目標的異常情況,在數據鏈裡向全中隊的人報告。殲-24的作戰管理很先進,在搜索的到目標之後,機載計算機通過數據鏈互相“交流”了一下,以順時針方向給搜索到的目標編上了號碼。

“拐三四判斷對方釋放了飛魚導彈!”

這個距離,三中隊的中隊長撇撇嘴。這裡距離大艦隊依然有近三百公里的射程。這種情況下發射飛魚導彈想夠得着就只能使用高空彈道。這種慢吞吞的亞音速反艦導彈沒有采取什麼隱身突防措施,平常在180公里的範圍內進行超低空突防的話,還有一定的威脅,但是走高空彈道,這似乎跟一個靶彈沒什麼區別。

看來自己高看了印度人的骨氣。真悍不畏死的話,陣風們應該下降到50米的高度進行決死突擊,進入了180公里的射程再把飛魚放出去。在這種最大理論射程上投擲導彈,這是要跑路的節奏嗎?

“全體注意!敵方飛魚導彈的射程不夠,只能走高彈道!可以斷定對後方艦隊不存在威脅!向指揮中心發送敵方飛魚導彈釋放座標!我們把這些傢伙打下來!”

前面咱們分析了e-2d的uhf高頻雷達的優缺點,知道了這種制式的雷達在測量上偏離個幾千米也是很正常的。而且由於是扁平天線的緣故,在測高上更爲糟糕,所以,到目前,陣風們依然不知道第三中隊有兩架飛機已經爬升到15000米了。

就算知道估計他們也不想跟殲-24比爬升。從f404發展來的m88有個胎裡帶的毛病,海平面推力和效率驚人,上了高空水的一塌糊塗。在歐洲雙風裡,反而是颱風戰鬥機更適合高空高速攔截作戰。

陣風們也加大了雷達的功率,他們試圖對殲-24進行連續跟蹤,以求得到發射流星空空導彈的機會。但是整合了電子戰系統,並可以利用雷達天線作爲干擾信號發射裝置的殲-24在干擾功率上比陣風大的多。在折騰了一會兒後,陣風們發現他們的舉動依然沒有起到效果。雷達屏幕上的目標信號忽隱忽現,忽東忽西,一會兒三個一個兒五個、對方一定已經分析了bre-2型雷達的波束,他們正在針對性的採取欺騙式和應答式干擾。

印度人的空中領隊開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沒有發射流星的機會,也就意味着根本沒有脫離窗口。在中距彈互射的時候,敵我雙方都會盡量的讓自己的導彈將對方逼迫至不得不機動的地步。導彈的不可逃逸區比起導彈的射程來,還是偏小。在這之前,雙方的導彈都處於指令和慣性制導的狀態。這個時候,如果雙方都不想冒着被擊落的危險繼續給自己的導彈制導的話,那麼雙方的脫離窗口就打開了。這個時候進行側轉之類的機動動作,讓自己的9/3線對着對方的雷達波束做切線運動,一般可以讓對方脫鎖。因爲基本上這個時候對方也在進行機動擺脫,因爲不這樣做的話,一直在用慣性進行制導的對方的主動空空導彈就會看見你了。

但是如果自己一直沒有發射空空導彈的機會的話,那麼就意味着,自己的脫離窗口一直是關閉着的。因爲這個時候你一旦做出擺脫動作就會損失能量,而且會將自己的後半球露給對方。印度人一直沒有檢測到殲-24給導彈進行制導的連續鎖定雷達波。所以也不知道該不該立刻做機動擺脫動作,或者用側轉這種技術立刻逃跑。

pl-12d型衝壓空空導彈擁有強大的複合制導和抗干擾能力,同時還具備a機發射,b機制導的能力。雖然印度人尚未發現,但是,四枚空空導彈已經從爬升到高空的兩架殲-24發射出來,正在按照低空的兩架飛機的促發式指令進行高速飛行。

在即將進入導彈主動引導頭鎖定距離的時候,在高空的導彈立刻俯衝下來。雖然海平面比起地面來說雜波比較少,但是平飛鎖定還是更有利一些。?? 太陽的距離124

第三中隊對面的四架陣風戰鬥機的雷達告警接收機立刻尖叫起來,那種長長的警報聲意味着自己已經進入了導彈的不可逃逸區。

自己的飛機並沒有接收到被鎖定的連續波,中國人是怎麼發射導彈的?帶着這種巨大的疑問,陣風的駕駛員們開始爲自己的生命努力。電子干擾被開到了最大,在進行高g機動的同時,開始拋射干擾彈。

在導彈的過載越來越高的時代,戰鬥機沒有辦法跟導彈比機動性的。這句話有失偏頗,但是在很多的情況下,是真理。

所有打算嚮導彈下方進行俯衝,然後利用陣風優秀的水平機動能力甩開導彈的戰鬥機都遭到了可恥的失敗。一開始的俯衝可能會讓導彈因爲相對速度過高而錯失目標,但是衝壓發動機的pl-12d從15000米的高空發射,現在它的發動機依然在工作。所以,這些殺手們有時間進行第二次攻擊。而因爲俯衝而喪失了能量的飛機再想來一次同樣的機動,發現自己的高度已經不夠了。這些飛行員唯一能做的就是擺正自己的姿態,然後拉彈射手柄,期待有人能把自己撈上來,不管是對方的還是我方的。不然的話,他們只能被茫茫的印度洋吞噬而已。

只有一架陣風在掐着自己快被擊中的時候用高速側轉來硬甩的飛機依然在天空中逃命,剩下的三架在第一輪裡就被擊落。中國空軍在斯里那加戰役和伊斯蘭堡的防空作戰中搜集的陣風的電子數據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威力。雷達院和14所的科研工作者們巧妙的將連續鎖定波隱藏在了向陣風發出的欺騙型干擾波里,騙過了陣風的電子戰支援系統,讓殲-24在第一輪和陣風的遭遇中,就打出了3:0的高比分。

“拐三一,拐三一!拐三四呼叫!”

“拐三一收到!”

“敵方僅剩一架飛機,我們是否追擊!完畢!”

“拐三四!拐三四!別犯傻!看看你的數據鏈,敵方剩餘四架飛機已經向最後一架靠攏。其第二梯隊的mig-35k機隊已經前出接應。現在追擊是想被對方拖入格鬥嗎?全體重新爬升,積累能量。我們的遠程攻擊有足夠的優勢,採用磨盤戰術!完畢!”

蔣玉成撇了撇嘴,有些不情願的答道:“拐三四明白!”

這叫什麼事情啊,自己還想在空戰中好好教訓一些那些印度三腳貓呢……可現在僅僅是利用雷達的照射和干擾,就剃了對方一個光頭,而且導彈還不是自己發射的。這什麼時候才能熬到王牌啊。

他的後座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洞兩!集中精神!如果想當王牌!就活得比你的對手更長就可以了!”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北極第13章 第十三章 燃燒的翁吉瓦(六)第81章 在人間第153章 雅各布阿巴德(二)第3章 第三章 石油期貨第8章 第八章 處分第7章 第七章 呂德里茨外海事件第19章 第十九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142章 印度海軍的下場第15章 第十五章 歷史的考量第45章 逼虎跳牆第142章 印度海軍的下場第18章 第十八章 上合+東盟第3章 金大雷的往事(三)第107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第十五章 交換第13章 第十三章 燃燒的翁吉瓦(六)第8章 第八章 處分第76章 激光壓制第14章 第十四章 某人的幸福第81章 在人間第13章 第十三章 燃燒的翁吉瓦(六)第20章 第二十章 第二次南安戰爭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相殺第18章 第十八章 超級大國的底蘊第97章 餘波盪漾第116章 突然嚴肅起來的中東第16章 第十六章 生的窩囊,死的憋屈第19章 第十九章 d·brt和帝國墳場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預判第61章 節點第74章 反撲第17章 第十七章 笨拙的非洲戰爭第94章 飛躍巔峰(九)第126章 作死的阿拉伯世界第16章 第十六章 生的窩囊,死的憋屈第37章 靴子落地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14章 第十四章 戰爭的前奏第126章 作死的阿拉伯世界第14章 泰國政變(續)第6章 第六章 大陷阱第71章 戰役總結第8章 第八章 處分第92章 飛躍巔峰(七)第8章 第八章 燃燒的翁吉瓦(一)第37章 靴子落地第8章 第八章 處分第91章 飛躍巔峰(六)第57章 科德吉反擊戰(八)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歸鄉第8章 第八章 出訪東南亞第164章 終於安寧的南亞第115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103章 歷史的翻覆第125章 餘勇判斷失誤第44章 機遇(四)第147章 風雲起第145章 泄密第10章 第十章 金融暗流第96章 戰役結束第1章 第一章 代號——藍劍27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害蟲162 狗急了跳牆第54章 科德吉反擊戰(五)第14章 第十四章 燃燒的翁吉瓦(完)第69章 小型伏擊戰第14章 第十四章 燃燒的翁吉瓦(完)第132章 逃出生天第114章 瀕臨崩潰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128章 目標捕獲!第4章 第四章 對比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停戰的預期第48章 手中的牌(三)第16章 第十六章 外行看熱鬧,總有一得第9章 第九章 電力期貨第8章 第八章 出訪東南亞第133章 不勞而獲第5章 第五章 地緣政治第55章 科德吉反擊戰(六)第11章 第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暴風攔截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44章 機遇(四)第11章 第十一章 燃燒的翁吉瓦(四)第48章 手中的牌(三)第1章 第一章 代號——藍劍27第6章 第六章 五分之四地獄,五分之一天堂第15章 第十五章 交換第3章 第三章 歸途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145章 泄密第12章 第十二章 烏金時代第107章 一觸即發第32章 穿插戰術第59章 科德吉反擊戰(十)第10章 第十章 金融暗流第20章 第二十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