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

秦漢以來的地方主官主政,光會玩弄權術,那是混不下去的,大部分時候,要麼被權力更大的弄死,要麼徹底抱住皇帝的大腿做“酷吏”。

貞觀年沒有“酷吏”的生存環境,皇帝既不需要進一步“大清洗”來穩固地位,也不需要整治地方權臣或者軍閥來拱衛中央,對外戰爭的節節勝利,讓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的業績有目共睹。

優質企業的光榮,只屬於董事長一個人,哪天董事長和員工們開始講情懷而不是講工資,那差不多應該是企業經營出了問題……

“蠶豆用溼地,畝產能有四石。豌豆可以在養殖場附近種植,畝產能有五石,滄州貞觀八年平均畝產三石二,去年平均畝產已有三石六。”

聽着龐缺的解說,李德勝微微點頭,然後道:“芋頭可以餵豬嗎?”

“可以,但生芋艿不能餵豬,會引起腹瀉。最好是芋艿煮熟或者發酵,除芋艿外,莖葉發酵亦可餵豬。”

芋頭產量相當的高,只是出澱粉不如小麥豆類,但一百斤鮮芋頭,實驗室製備能過濾出二十斤芋頭粉。不過在河北,薄地芋頭畝產在兩千斤左右,平均一畝地能出芋頭粉三百斤,上下浮動二十五斤左右。

這樣的產量,已經相當的不錯。

賈思勰再三強調種芋頭,就是爲了防止災年饑荒,一畝地就能保證全家不會餓死。曬乾後的芋頭,其澱粉含量已經超過了五成,接近六成,相當的抗餓。

《齊民要術》……生不逢時。

“明府,‘東風’船隊曾在流求得一芭蕉種,植株一畝一百二十,一株能出芭蕉四十斤。蘇州常州多有種植,餵豬成效不差。”

“可是松江芭蕉?”

“去年新出種豬‘松江一號’,肥膘肉厚,雜交‘滄州豬’‘登萊豬’,加上太湖土豬,出肉極高。只是尋常散養,若無豆粕、土黴、苜蓿,成效不甚好。流求芭蕉個頭不大,不過甜味尚可,多粉多肉,短小卻精悍,‘松江一號’喜事,亦能長肉。”

“你想在竟陵種植?”

“能種的地方不多,不過‘松江一號’肥膘肉厚,製備臘肉或是熬油,都是不錯。”龐缺想法很簡單,不過這事兒卻不能直接就幹。

只能等一年,等別人看到養豬能賣上價錢,才能繼續引入新種。眼下荊襄這裡,也不是沒有前往滄州觀摩的大戶,對滄州豬相當的滿意。

這年頭油水太低,民間榨油設備基本控制在大戶手中,農家小磨去弄點油,那真是虧的姥姥都不認識。動物油脂就是最好的油水,而且下飯,不愛吃的糙米,拌點熱豬油,只要不是沒閹過的土豬豬油,那真是無上美味。

張德還擔着工部水部司差事的時候,工地附近就已經蓋了豬圈,船運的飼料不但豬吃,人也照吃不誤。但頭一批出圈豬殺了之後,漢陽和江夏,就多了一種新的小吃,鹽拌豬油渣。

爲了延長保質期,那些門市小商,還咬牙從華潤號訂了大號玻璃瓶,玻璃蓋子內襯無花果果膠製作的密封圈,再墊一層絲綢,放在櫃上都不需叫賣,只一疊賣個三文五文,食客們吃的開心又痛快。

多有喜好臉面的家戶,大人買了五文錢,吃飯時便點個幾顆給子女,吃完嘴也不需去擦拭,油光鋥亮,別家見了,也只當是又吃了肉,羨慕之語令人愉悅。

瘦肉率越高的豬,越是賣不出價錢,喜歡瘦肉的不是沒有,但那是長安洛陽那些不上不下的貴族。大貴族直接一個眼神,城外的耕牛就嚇的去自殺,然後以身事權貴,驚天地泣鬼神。然而小貴族們要是落魄,不說門路沒有,就說吃肉這一事,羊肉雞肉也不能日日頓頓有。

竇孝慈他老爸混到舉債胡商,可不是一家如此,竇氏尚且如此,何況是那些更不入流的小門小戶?

於是張公謹帶頭吃的紅燒肉,便成了行銷的好貨,畢竟眼下跟着吃華潤號所產的豬肉,不丟人啊。鄒國公都吃了,那肯定是好吃的,跟着吃豬肉,那是向鄒國公學習,而不是窮。

又因爲豬肉不再和以前的土豬一樣難以下嚥,凡是參與到生豬養殖這門生意中去的巨頭們,都在政策上進行了偏袒。

比如說懷遠郡王李思摩,他直接上疏,說是民間放牧牛羊,羊羣啃食草木根莖,草場幾成荒原,當禁絕之。

然後房喬房天王就在大朝會的時候,親自跳出來說道:思摩說的對。

想當初……想當初老張是想打着“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旗幟,去減少山羊養殖來着的。可萬萬沒想到的是,眼見着新式豬肉賺了錢,特麼的就來個絕戶計,不吃羊肉吃豬肉,一勞永逸!

老張覺得一千年以後廣大人民羣衆爲了防止黃河上游水土流失,肯定會修一個碑,不過這次馱着碑的不是龍王爺的兒子,而是天蓬元帥的兒子。

保護環境,人人養豬,很有道理啊。

作爲竟陵縣令,老李不可能沒事幹就養豬,豬肉成品有一個大銷路是軍需。其中主要是精兵戰兵,草原上牛羊不缺,但遼東、西域,肉食就沒那麼龐大的就地供應鏈。所以二次西征的時候,就有大量的臘肉鹹肉出現在後勤車隊中。

一路打過去這麼暢通,恩威並舉是肯定的。威,党項人鮮卑人見過了,披堅執銳的唐軍根本剛不過;恩,除了皇帝的免死旨意之外,就兩樣,一是西征搶劫所得合法,二是跟着唐軍有肉吃。

鹹豬肉燉芋頭粉,第一次吃到這玩意兒的党項人當時就表示“再來一碗”。靠着大量的臘肉、火腿、臘腸……唐軍在青海戍邊前線,烏堡附近逐漸多了不少羌塘野人部落,這些部落的戰士也很難吃到肉,只有頭領的親兵以及貴族武士才能吃肉,至於奴隸,不用多想,全程吃素外加骨頭。

唐軍方法很簡單,一碗豬肉燉粉條,換一個奴隸咬咬牙造反。

效果嘛,烏堡多修了好幾個,用的是羌塘野人的那些奴隸。而且根據皇帝旨意,這些人作爲“羌塘義從”,有了正式的官方旗號,但糧秣中央並不撥付,青海軍也不負責,這需要他們自己掙。

和“党項義從”不一樣,“羌塘義從”是徹頭徹尾的原始聚落和奴隸制邦國屬性,禮制、道德、對錯……毫無概念。

但“羌塘義從”這些奴隸和天竺賤民還是不一樣的,他們至少還知道反抗,人類的正常思維也存在,那麼,跟着唐人有肉吃,想要換到“豬肉燉粉條”就要幹活,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懂。

至於搶唐人?看了看做“豬肉燉粉條”的唐軍火頭手中的明亮菜刀,他們不蠢。

隨着軍需品的提升,竟陵縣令老李難得跑了跑兵部的關係,一句話,下回兵部採買臘肉,竟陵縣是有份額的。

老李琢磨着銷路提前打開,接下來就是生產問題,事情就變得簡單起來。誰阻礙生豬養殖,誰就是竟陵縣廣大人民羣衆的敵人。

作爲竟陵縣委書記,老李代表了竟陵縣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二十三章 活躍的氣氛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四章 製圖狗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十六章 熬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十章 名額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八十章 冬季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五十三章 成長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十章 衆犬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七章 羞愧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九十章 壯志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十一章 興旺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十九章 工程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九十七章 再上疏第四章 傳奇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