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宮廷侍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多少?”

房玄齡盯着一名侍衛問。?w?w要w?·?k?a書n?shu·com

“八百多斤。”

“八百多少?”

“八百三十八斤,”馬周興奮的告訴房玄齡。

南郊,司農寺的試驗農田裡,今天土豆收穫。這是二月種下的土豆,眼下六月收穫,今天土豆收穫,皇帝與宰相率許多重臣親至。

看着一塊塊土被翻開,泥土裡一個個的土豆被揀出來。

去泥裝筐、稱重,詳細的記錄下一個個的數字。

當畝產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是有些被嚇到了。

畝產八百多斤,驚人。

“第二畝的畝產也出來了,九百一十七斤!”褚遂良高興的過來,報出一個更高的數字。

司農寺的這片土豆試驗田足有一百畝。

房玄齡和馬周高興的向田裡的天子稟報畝產量,那邊承乾走在田裡,看着那一顆顆土豆蛋,也是滿臉喜色。

“陛下,已經統計出了十畝地的畝產,平均八百三十多斤一畝。”

八百多斤一畝,這簡直是驚喜了宰輔大臣們。以前一般的田地種麥種粟,一畝也就百多斤。後來搞精耕細作,又保證施肥,使得產量大增,一季畝產能達到平均兩石以上,如果是上等田地,甚至畝產三石都有可能。

那些好的水田種水稻,施足了肥,甚至能平均產出三石半到四石。

可一畝產八百多斤還是很嚇人的。

爲了讓數字比較有可取性,這塊土豆試驗田,只是普通的耕種,並沒有特別過份的施肥耕種,可卻還是收穫了這麼多的土豆。

“司農寺在天下各州都有試種土豆,各地畝產還得時間報上來,但相信,都不會太差。”房玄齡笑道。

“陛下,就算土豆不同一般糧食,可哪怕按四斤土豆折一斤糧來算,這一畝也起碼是兩百多斤糧啊,相當於畝產兩石糧食。”

馬周也在一邊笑道,“土豆不比水稻金貴,必須水田。甚至比麥子和粟都更耐旱,哪怕是沙地、坡地都能夠種植。”

他手裡抓着幾個土豆,也絲毫不在意土豆上的泥巴,握着幾個土豆,跟握着寶一樣。“土豆完全可以種兩季,二月種下,六月收。七月又可以再種一茬,哪怕下半年收的少點,可一年起碼能收一千五百斤以上一畝。”

“四斤土豆折一斤糧算是比較嚴苛了,其實對於普通貧困百姓來說,土豆也是能充飢,一樣能當主糧。如果在那些比較貧瘠乾旱,不利於種其它糧食的土地上種土豆,收穫的土豆,都能夠一家的食物了。????壹?看書w?w?w?·?k?a?n?s?hu·com如果搭配着其它麥稻粟主糧吃,那百姓一年可以至少省下原來的一半甚至六成的口糧,這些省下的糧食拿來出售,能增加不少收入。”

幾個宰相都相當高興,哪怕這幾年朝廷的糧食儲量不斷增加。

可民以食爲天,糧食這個東西永遠不嫌多。

現在朝廷還有許多地方,比較貧困。比如說關中的朔方、隴右,黃土高原,山多地旱,比如河東的代北地區,也是如此,乾旱少雨,缺少嚴重。土地也貧瘠,種糧食收穫極少,甚至有種一升種子,結果只能收兩三升糧的。

朝廷此前從這些地區,移走了許多百姓,就是因爲那裡能活,連飯都吃不飽。

留下來的,土地終於多了些,可依然產出極少,廣種薄收。

現在土豆畝產居然這麼高,起碼以後這些貧困地區的百姓,生活能好過許多,最起碼溫飽能解決啊。

再一個,有這種高產的作物,朝廷開拓邊疆,比如西域、遼東等地,那麼就能少種多收。

哪怕一年只種一季,這收穫也極喜人了。

對於朝廷的宰相們來說,如何讓窮人吃飽飯,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如張超這種鉅富,朝廷根本不用怎麼管,他們每年還能爲朝廷創造許多稅收。而那些中產地主、中產商人、甚至是自耕農,日子也都能過的比較好。

最讓朝廷負擔重的還是那些貧困地區的窮人,如何讓他們吃飽飯,過上溫飽日子,相當重要。

窮則生亂。

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爲什麼每天開國之初,總是國家凝聚力強,王朝末,則矛盾重重,國亂不止。國之初,往往是財富再分配,甚至土地的再分配。土地是重要的生產物資,在農業社會,有土斯有財,有土也就有溫飽。

百姓能吃飽飯,窮困的人少了,也就不容易生亂。

相反,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百姓失地,成了佃戶,窮人大增,若是再遇災荒,窮人連半點抵抗能力都沒,如果朝廷再**一些,救援不力,則餓肚子的百姓就要造反了。

所以說到底,國家亂不亂,不是看有多少有錢人,甚至都不是看朝廷國庫有多少,而很大部分原因是看窮人有多少。

什麼叫窮人?

吃不飽飯的就是窮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就是窮人。

“玉米也要收穫了,據估計玉米的產量不會比土豆低多少。還有紅薯,產量只怕比土豆還要高。”

紅薯不如土豆更能充當糧食,但紅薯可以用來養殖牛羊豬馬,可以做飼料。

“陛下,土豆能加工爲澱粉,可以做成粉條利於儲存。玉米則更好儲藏,可以直接脫粒儲藏,也可以加工成玉米麪粉儲藏。”

民以食爲天,涉及到糧食,總是大事。

“國有三年之糧,可稱穩,國有六年之糧,可稱富,國有九年之糧,方可稱強!”房玄齡撫須嘆道,“有此美洲帶回來的作物,大力推廣,則大唐那些貧瘠的土地也能變成糧倉,那些缺雨多旱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糧食不足了。”

過去朝廷爲了糧食,可謂費盡心機。不說貞觀初,國家糧倉空虛,戰亂剛止,又遇大旱災和蝗災,結果最後想盡辦法,連蝗蟲都捕了做成救災餅。可就算如此,那兩年也餓死了十幾萬人。

甚至朝廷遷都山南,也有很大原因是因爲關中難以供應京師那麼多人口的糧食,而從東南轉運糧食入關,耗費太大,轉運艱難。

遷都後,朝廷爲了保障關中的糧食需要,以及保證隴右朔方的軍糧安全,甚至不得不下令,禁止關中的糧食出關,糧食只准備入關不準出關。

河北、河東,這些北方軍事重地,也都先後實行這種糧食政策,不準糧食出境,只許入不許出。

這些年靠着江淮、嶺南、琉求等地的糧食,朝廷總算是沒在糧食上再困窘過。但依然有不少土地貧瘠地區,每年還得調糧進去,以保證城鎮的用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從今夏開始,天下各道州縣,應大立宣傳推廣土豆、玉米、紅薯的種植,在那些比較貧瘠的沙地、旱上、山地、坡地上,推廣種植這些新作物,增加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承乾也高興的作出指示。

心情大好的承乾,乾脆宣佈,今天中午就在這農莊上吃飯。

也不用準備別的,就用土豆、玉米做。

什麼炒土豆絲、炸土豆條、烤土豆片、煎小土豆、蒸土豆泥、燉土豆塊,蒸玉米、煮玉米,今天就吃這些了。

廚子的手藝還是不錯的,是宮廷御廚,一樣土豆一樣玉米,愣是讓他們做出了好幾十道菜。

酸辣土豆絲開謂,香煎小土豆有味道,嫩玉米湯很甜。

承乾吃的很高興,宰相大臣們也都挺高興,這土豆玉米真是既能當飯,又能做菜,相當難得。

“房相,朕近日在想一件事情,準備恢復過去的親勳翊三衛五府,從貴族官員子弟中,挑選一些年輕子弟,組成三衛五府,充任宮廷侍衛,陪伴朕身邊左右。”

房玄齡拿起餐巾擦了擦嘴。

“陛下,京畿已經有天子侍衛親軍四軍八萬人馬,由陛下親自掌握,負責京畿和宮廷戍衛。”

言外之意,是並不支持皇帝的這個計劃。

岑文本也在一邊道,“如今科舉大興,國家以科舉取士爲正途。且文武分治,許多貴族官員子弟也更希望通過讀書科舉入仕,而不願意被人說憑門蔭入仕。年輕人,都忙着讀書呢。”

人家都忙着讀書,有志軍界的,那也是都早早進軍校讀書了。

皇帝憑什麼讓人家貴族官員子弟來充任你的宮廷侍衛呢,這不耽誤人家前途嗎?

承乾臉上笑容慢慢凝固,他的眼裡帶着怒意。

長孫無忌一直注意着。

見事情要僵,連忙出來圓場。

“房相與岑相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恢復舊制,讓勳貴高官子弟都入宮充任侍衛,倒也沒有必要。不如折中一下,讓勳貴高官子弟自願報名,願意入宮充任侍衛的就報名,然後由陛下親自選拔,合格者成爲宮廷侍衛。”

“具體情況呢?”褚遂良問。

“年滿十八歲的貴族子弟和五品以上職官子弟皆可報名。”

“數量呢?”

“三千如何?”

褚遂良很不客氣的道,“三千太多了,不如三百。”

“兩千。”長孫無忌道。

“八百吧。”褚遂良笑道。

長孫無忌點頭,“可以,就八百。”

“我覺得這些侍衛當以五年爲期,五年後役滿離職。畢竟如今士兵也是三年役滿,就算是宮裡的宮女,也是十六入宮,做滿五年就要放出宮的。”

長孫無忌點頭,算是答應褚遂良這個條件。“擔任五年宮廷侍衛後,可調入天子侍衛親軍中任職。”

“天子侍衛親軍中的軍官,可是公職,那是國家公器,怎麼能如此呢?”褚遂良反對。

房玄齡出來打圓場。

“可在宮廷侍衛役滿之後,進行考覈,然後擇優錄入侍衛親軍中任職。”這多加了一個限制,並不是所有宮廷侍衛服役五年後都能轉入侍衛親軍任職,而是擇優錄取,就意味着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調任侍衛親軍。

承乾很不滿。

親勳翊三衛五府,結果最後變成了八百宮廷侍衛。甚至只能服役五年,五年後也只能一小部分才能轉入侍衛親軍,這與他原來的計劃嚴重不符。

長孫無忌卻點頭,“好,就這樣說定。”

他擔心再說下去,事情又有變化,倒不如先答應,其它的可以以後再說。

起碼,現在給皇帝爭取到了八百個可信任的勳貴高官子弟擔任宮廷侍衛,皇帝的安全多了一層保障。

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037章 滿門抄斬第1154章 出閣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1439章 不乾淨第856章 身份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413 李家女兒不可能嫁給太子第1577章 二皇子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228章 到張家溝搬救兵 第三章第1028章 越國王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382章 夜色撩人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1434章 抗稅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428章 權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納2妾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138章 護士長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719章 三李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302章 插秧忙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816章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943章 第六更送上,求票!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897章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728章 家祭第826章 尚書令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314章 感動唐朝年度人物第816章第1000章 三天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1374章 國務卿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223章 事泄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401章 要搞就搞個大的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1209章 李道宗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933章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997章 勤王軍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423章 喋血玄武門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1028章 越國王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七百三十章 1般1般,朝中第3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662章 撞破第470章 兩稅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706章 相爺大氣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十三章 執衣第1092章 出草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59章 趙四娘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19章 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