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上官元吉的婚禮上表現得平易近人,在場的賓客們也顯得輕鬆了許多,現場的氣氛又漸漸熱絡起來。(_
由於今天前來的客人太多,其中龍蛇混雜,許多人連上官元吉都不認識,他也擔心發生意外,不願意唐寅在外面逗留的時間太久,看到大臣們都已和大王打過招呼了,他走到唐寅身邊,低聲說道:“大王,微臣在內室已備好酒菜,大王請移駕到內室用膳吧!”
唐寅本就不喜歡應酬,聽他這麼說,沒有多做考慮,便點頭應允了。
上官元吉帶着唐寅,穿過大堂裡面的小門,進入相府的中庭,又走過一段長長的亭廊,這纔來到他的臥房。
雖說是臥房,但裡面的空間也不小,分爲內、中、外三房,外面的房間是用來會客的,中間的房間可作爲書房,最裡面的房間纔是睡覺休息的地方。
在外面的房間裡,正中央和兩側都已擺好桌席和酒菜。請唐寅坐在主位上後,上官元吉又令下人把他的岳丈樑飛雲以及自家三兄弟元讓、元武、元彪一併請過來。
樑飛雲和上官三兄弟還未到,倒是樑燕秋先從裡屋走了出來。
她頭上的蓋頭已經掀掉,不過不是上官元吉掀的,而是她自己掀的,在貞國,婚禮不像風國這麼多的講究,樑燕秋表現得也很隨意,即便有唐寅這個外人在場,也全然不避諱。
見她從裡屋出來,上官元吉愣了一下,但也沒有多說什麼,轉目看向唐寅,後者臉上流露出讚賞之色,一是讚歎她的美貌,其次,也欣賞她不講俗套,灑脫大方的個性。
他微微欠了欠身,笑眯眯地說道:“新娘今天好漂亮啊,比我上次見到你的時候可要迷人多了!”樑燕秋是新娘,他如此直言不諱的誇讚,其實是很失禮的,也顯得很輕浮。不過上官元吉瞭解唐寅的個性,並沒往心裡去,秉承貞人直來直去個性的樑燕秋自然也不會多想,反而還覺得唐寅這位君主和藹可親又平易近人。
她先是翩翩施了一禮,然後好奇地問道:“大王是何時見過民女的?”
唐寅笑道:“是上次在你們貞人的祭祖節上,小姐……不,應該是夫人才對,夫人曾與令尊露了一面。”現在樑燕秋已經成親,再叫她小姐就顯得不太合適了。
“原來那天大王也有在!”樑燕秋又驚又喜,隨後又奇怪地說道:“不過,民女當時並未聽說大王有到場啊!”
“那時我有喬裝改扮,旁人也並不知道我在這裡。”唐寅笑吟吟道:“若非見過你的本貌,若非知道夫人有傾城之貌,我又怎會草率的爲你和元吉賜婚呢!”說話的同時,他還悄悄向上官元吉眨眨眼睛,好像在說:怎麼樣?當初我沒有騙你吧!
上官元吉苦笑,自己之所以同意這門親事,也並不是因爲樑燕秋容貌過人的關係,一是喜歡她不做作的個性,其次,她的出身確實也很重要。
聽完唐寅的話,樑燕秋露出恍然大悟的樣,轉頭對上官元吉說道:“原來夫君肯娶我,只是因爲我長得還不錯!”
上官元吉連連擺手,急忙解釋道:“大王只是戲言,燕秋不必當真。”
難得見到他有窘迫的時候,唐寅心中大爽,忍不住仰面而笑。正在這時,樑飛雲和上官三兄弟也正好到了。
人還沒進屋,就聽到上官元讓的大嗓門在外面響起:“大王爲何事這麼開心?”
聽聞上官元讓的話音,唐寅臉上的笑意更濃,向外揚頭說道:“元讓來得正是時候,這回你大哥可算是碰到剋星了,哈哈——”
他話音剛落,上官三兄弟已大步流星走了進來,三人先是向唐寅見禮,而後,又必恭必敬地對樑燕秋深施一禮,齊聲說道:“大嫂!”
其實樑燕秋和元讓、元武、元彪沒見過幾次面,但對他三兄弟可是早有耳聞,尤其是上官元讓,乃是風國最戰功卓著的武將,素有第一猛將之稱,可就是如此厲害了得的三兄弟,每次見到自己都客氣有加,謙順有禮,她也打心眼裡喜歡這三位小叔。
“三位兄弟不必多禮!”樑燕秋向三人擺了擺手。
這時,樑飛雲也走進屋內。唐寅看到他,眼睛一亮,挺身站起,主動迎上前去,笑道:“這位就是樑先生吧!本王可是仰慕先生大名已久了。”
剛纔在外面樑飛雲已見過唐寅,只是沒有說話,此時見他對自己如此客氣,樑飛雲也頗感意外,拱手施禮道:“草民樑飛雲見過大王!”
唐寅一笑,擡手拉住上官元吉的袖,說道:“本王與元吉相識數年,親如兄弟,現在你兩家已結親,大家就都是自己人了,樑先生不必和本王見外。”說話的同時,他一直在留意樑飛雲的反應。
不過樑飛雲可比他想像中要沉重得多,臉上的表情由始至終都是一成不變,就連眼底都毫無波瀾,讓人難以窺視到他的內心活動。
他淡笑着說道:“大王愛屋及屋,如此厚待小民,實乃小民之福,樑家之福!”
好嘛,自己讓他不必見外,結果就把‘草民’的自稱改成了‘小民’。畢竟是第一次見面,生疏在所難免,唐寅不再多說,招呼道:“元吉已把酒菜都準備好了,大家都入席吧!”
“大王先情!”在場的衆人異口同聲道。
唐寅落座後,向衆人擺下手,說道:“都坐吧!”看到衆人相繼坐下,他拿起酒杯,說道:“今天是元吉大喜之日,我們要喝個痛快!”
衆人也紛紛舉杯,說道:“敬大王!”
“不要敬我,要敬也應該敬我們的新郎官嘛!”唐寅笑道,衆人也都樂了,互相推杯換盞,一口氣連幹三杯。
房內氣氛融洽,衆人邊吃喝邊閒聊,不知不覺,桌上的酒菜已下肚過半。
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唐寅收斂笑容,終於切入了正題。他對衆人說道:“我國不日便要出兵討伐莫國,這一戰,關係着大風的生死存亡,我們只能勝,不能敗。”
聞言,衆人立刻露出正色,同時把手中的酒杯、碗筷全部放下。上官元讓振聲說道:“大王放心,有元讓在,定會讓那些莫國狗賊灰飛煙滅!”
唐寅一笑,說道:“元讓雖在戰場上有萬人不敵之勇,但畢竟只是一人,或許可以決定一場戰鬥,但無法改變一場戰役。此次對莫一戰,我國若想取勝,還得靠全軍的將士。”
上官元讓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當然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在大規模的戰役當中,左右不了什麼。他垂下頭,不再說話。
唐寅目光一轉,順勢看向樑飛雲,說道:“樑先生,這次百戰軍也要參戰,你可聽聞過此事?”
樑飛雲又不是瞎、聾,當然知道百戰軍早已南下做戰前準備的事。他點點頭,說道:“小民已有耳聞。”
唐寅幽幽說道:“兩軍交戰,戰力和戰術固然是決定雙方勝負的因素之一,但本王以爲,那並不是最重要的。”
樑飛雲心中一動,接着他的話頭,問道:“那大王是意思是……”
唐寅說道:“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本王以爲是全軍的鬥志。只要將士們鬥志旺盛,有強烈的取勝**,那麼,哪怕是以寡敵衆、哪怕是深陷重圍,也能扭轉局面,反敗爲勝。”頓了一下,他又說道:“俗話說得好,一人拼命,十人不敵,若全軍將士皆有與敵拼死一搏的精神,那麼這支軍隊將成爲名副其實的虎狼之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他說的這些是有道理的,但樑飛雲想不明白,唐寅好端端的爲何和自己說起這些,自己又不是將軍,也不會打仗,更不會上陣殺敵,難道唐寅是閒得無聊才和自己說這個的?
他暗暗搖頭,不清楚唐寅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他不動聲色,順着唐寅的話道:“大王所言有理,戰場上,雙方將士鬥志的旺盛與否,確實能左右這場戰爭的格局。”
聽他也認同自己的話,唐寅笑了,說道:“百戰軍的將士全是貞人兄弟,樑先生也應該明白,他們背井離鄉的來到風國,實乃無奈之舉,加上在風國時日尚短,對風國不可能有歸屬感和認同感,一支連自己爲何而戰都不清楚的軍隊,無論它自身的戰力有多強,上到戰場恐怕也發揮不出幾成啊!”
他故意沒把話說完,讓樑飛雲自己接下去。後者未開口,倒是樑燕秋接道:“所以大王的意思是,打算讓民女的父親去往莫國,說服百戰軍的將士們,讓他們明白風國已是他們的祖國,此戰他們是在爲自己祖國而戰,對嗎?”
她一句話點醒在場衆人,原來大王拐彎抹角地說了這一大痛,目的是要請樑飛雲出山,把他派到百戰軍去,做貞人將士們的精神支柱,讓他們認同風國,心甘情願的爲風國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