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危機 一

在整個大唐,太子李承乾最畏懼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父皇李世民,另外一個就是他的母后長孫皇后。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們的身份地位,更主要的是這兩位超人的智慧。李承乾從小到大,只要是撒謊,就沒有一次能夠瞞住他們的。

李承乾進入長孫皇后的書房,就看見母親和舅舅唬着臉坐在那裡,犀利的目光似乎已經穿透了他的肺腑。

這次長孫皇后是真的急眼了,她杏眼圓睜,厲聲喝道:“乾兒,你給我跪下。”

李承乾額頭冒汗,立馬腿就一軟,跪在了地上。

長孫皇后說道:“你知道你都幹了些什麼?快說,安寧和衝兒他們去了哪裡?”

李承乾雖然害怕,可是他深深同情長孫沖和安寧,不願意讓他們被追回來。他硬着頭皮說道:“孩兒不知。”

長孫皇后一生經歷了許多次重大危機,她都能夠從容應對。好不容易熬到現在,李世民的根基穩固了,大唐也開始逐漸強盛了,可是這次來自孩子們的危機,令她有些憤怒了。

她紅着眼睛說道:“承乾,你不是普通的孩子,你是太子,是大唐的儲君,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嗎?”

這時,長孫無忌說道:“承乾,今天,我不是以臣子的身份,而是以一個父親和你舅舅的身份,求你了,這件事情太大了,不僅僅會危機大唐的安危,還會毀了衝兒、安寧,就連你母后和舅舅都會受到牽連。你一定要實話實說,趕緊把他們追回來。”

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擔心是確實存在的,朝廷裡的各方勢力角逐,後宮裡的明爭暗鬥,都是血淋淋的。這件事情處理不好,被政敵抓住了把柄,對於長孫家族恐怕就是滅頂之災。對於李承乾本人的太子之位,也是個極大的威脅。

李承乾還是個孩子,他認爲不能出賣長孫沖和安寧。他面對着母親和舅舅的斥責和哀求,心裡儘管難過,可是仍然倔強地不肯鬆口。

長孫皇后望着不聽話的兒子,忽然不再問他了。她默默地流着眼淚,對長孫無忌說道:“哥哥,這就是咱們長孫家族的命啊。”

長孫無忌點點頭,流着眼淚說道:“妹妹,你不要這樣,我再跟承乾說說吧。”

長孫無忌站起來,走到李承乾的面前,雙膝一彎,就給他跪了下來。哀求道:“太子殿下,請救救你母后,請救救你舅舅一家吧。”說着,就給李承乾磕頭。

這下,可把李承乾嚇壞了,他沒有想到,這件事兒竟然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他急忙站起來要扶起舅舅長孫無忌,可是長孫無忌不肯起來。

長孫皇后問道:“承乾,你說不說?”

李承乾還是有些猶豫,他囁喏着說道:“母后,孩兒……”

長孫皇后看他這個樣子,站起身來,對長孫無忌說道:“哥哥,你站起來,既然他不肯幫助咱們,咱們大不了一死了之,妹妹就先走一步了。”

長孫皇后站起來,就向外走去。

李承乾徹底被嚇傻了,他沒有想到,往常溫和的母后,竟然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他“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交代了長孫沖和安寧公主的去向。

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沒有責備李承乾,他們只是要求他要保密,然後派出自己絕對的親信,追趕長孫沖和安寧公主。

再說安寧公主和長孫衝,他們逃出了長安城後,並沒有直接向西,而是向着東南方向逃走。

長孫衝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不能直接向西,因爲自己府裡的人,難免會透露他們的行蹤,追兵一定會向西面追擊的。因此,他決定向東先到渭南縣,然後再繞道向西,去天竺國(印度)。

在逃亡的馬車裡,長孫沖和安寧公主兩人雙手互握,一股自由的喜悅油然而生。他們望着對方的臉,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良久,安寧放開手,把頭靠着長孫衝的肩膀,隨着馬車的顛簸,漸漸睡着了。長孫衝經過長時間的緊張擔憂,也有些疲憊了,慢慢地也進入了夢鄉。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馬車停了下來。長孫沖和安寧被人吵醒,發現天已經開始矇矇亮了。

長孫衝正想詢問車伕到哪裡了,忽然聽到了一個他們最不願意聽到的聲音:“衝兒,安寧公主,你們下來吧。”兩人一下子臉色煞白:這是長孫無忌的聲音。

原來,得知了孩子們的去向,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擔心別人去會走漏消息。而且,也擔心孩子們不聽話,別人勸不了,於是長孫無忌就親自策馬趕來了。

事已至此,兩個孩子儘管萬分不情願,但是,也只能乖乖地跟着長孫無忌回來了。

長孫皇后、長孫無忌和安寧公主的母親賢妃,都沒有責備孩子,他們儘量安撫他們,同時把這件事壓了下來。至於參與幫助他們逃走的僕役,全部被秘密關押了起來,防止走漏了消息。

事情平息下來了。大人們也都鬆了一口氣。

可是,幾天後,也就是三害受獎勵的今天,這件事情,卻再次被掀了出來。

原來,這幾天,安寧公主一直不說話,平靜地呆在母親身邊,可是,她今天再次向母親賢妃提出不嫁給薛延陀的夷男,母親賢妃整整勸了半天,終於,安寧公主不在反駁了。

可是,就在賢妃因爲疲憊,離開安寧,想休息一下的時候。安寧上吊了。多虧了宮女發現得及時,才倖免於難。

賢妃和長孫皇后沒有料到,平時乖巧安靜的安寧,竟然性烈如斯。這要是再出事兒,可怎麼辦呀?兩人一籌莫展。

太極殿書房裡,李世民和兵部尚書(國防部長)房玄齡、中書侍郎(秘書長)岑文本,討論在靠近大唐和薛延陀的邊境地區建立軍糧轉運站的事情,忙了一個多時辰,身心疲憊,正要休息。首領太監王德走了進來。

王德說道:“皇上,皇后娘娘來了。”

對於長孫皇后,李世民一直相敬如賓,倍加疼愛和尊重,皇宮中嬪妃衆多,他卻是一個月中,大半個月都在她的寢殿度過的。而且,不論何地,月圓的那天,他是一定要和長孫皇后一起度過的。

李世民聽說皇后來了,強打着精神說道:“請她進來吧?”

第一百章 幸福的旅途第一百六十一章 爲美女療傷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二百九十章 絕殺四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害出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潮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火一第九章 囂張的夷男,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管吏部第五百三十四章 託孤第一百八十一章 契苾烏雲到長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給太子的大功第一百二十章 契苾烏雲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七章 薛仁貴第三十九章 賞賜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倭奴王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四百一十四章 獨到的眼光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幸虧是自己人第八十五章 路見美女拔刀相助第五百一十八章 條件第三百六十五章 連環套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器的差距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軍和海軍研究所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門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有好處第二百六十六章 時機未到第五百一十九章 斷指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伐決斷第四百零三章 新時代開端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戰術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軍 一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史那晴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開第三百三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變天了第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長安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離開造船廠第三百四十五章 指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舉薦主審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國一齣戲第十二章 態度第三十三章 幸福的三害第三百五十七章 囂張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轉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九十五章 潛伏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唐礦業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長安大世界第二百二十章 風向標第四百一十九章 引狼入室第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目標林邑(越南)第七十七章 又見人妖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一章 造勢第三百五十章 陰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休閒時刻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方動態第三百八十九章 罷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孫氏的感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摜牛第五百三十七章 亂象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殺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驗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殺三第一百八十六章大唐華爾茲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飛仙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帝陛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作妖第五百三十一章 幣制改革和銀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鬥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爲美女療傷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與經濟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害的風頭第四百二十七章 毒酒第二百一十章 牛叉特權第四百四十九章 望鄉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兒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休閒時刻第三百三十四章 態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銅鐵絲和蒸汽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