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轉

長安城。

侯君集得知義子唐英傑被困在九州島上,心中焦急,不過,這件事他使不上勁,想了半天,只好派人到揚州請李愔想辦法。

太極殿,李世民的書房。

李世民接到了牛進達的報告,沒有當回事兒,這種邊境上的事情,他認爲牛進達他們能夠處理好的。而且,他看到牛進達在報告中說已經派人去和倭奴國談判了,他的想法也是認爲倭奴國會給大唐面子的。

他現在正在處理另外一件事情。

李世民在舉行了登基慶典活動以後,心裡很高興。他對於自己這些年來取得的成就,感到很滿意。不久前,他接到了李泰的一份奏章,看完後更加滿意。

李泰在奏章裡提到,李世民的功績已經遠超古代任何一位帝王,建議李世民舉行泰山封禪大典的。

封禪是一種帝王受命於天下的典禮。這種儀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齊、魯的儒士認爲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間的最高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神靈,而泰山是齊、魯分界。後來在齊、魯祭祀泰山的儀式擴大爲統一帝國的望祭,並定名爲“封禪”。

在此之前,已經有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舉行過泰山封禪大典。

這個提議引起了李世民的興趣。他十分想感受一下這個風光的儀式。

他對房玄齡和岑文本說道:“你們看李泰的這個提議如何?”

房玄齡不願意掃他的興,說道:“好事啊。歷史上已經舉行泰山封禪大典的諸位帝王,無論從各個方面都比不上您的功績,應該舉行這樣的一個儀式,昭告天下。”

岑文本向來不反對他的意見,點頭說道:“臣認爲房大人說的有理。”

李世民說道:“既然你們認爲有必要,那麼就開始籌辦吧。”

李世民決定把這件事情交給李泰和欽天監的袁天罡負責。

李世民對房玄齡說道:“玄齡,魏徵那裡你通知他一下。”他猜到魏徵可能會反對,因此讓房玄齡通知魏徵,順便勸解他一下。

李泰得知此事後,心中大喜,急忙前去感謝給他出這個主意的袁天罡。

不久,在揚州的李愔接到了李旦的消息,心中開始鬱悶。

貞觀年間的這些名人,李愔大部分都網羅到了自己的麾下,或者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對於袁天罡這位大仙,他卻沒有什麼交集。

李愔來自後世,是個無神論者,對於袁天罡這種神棍,不感興趣,這就無形中得罪了他。沒想到,袁天罡和李泰攪和在了一起。

他知道,李泰這次又要擡頭了,今後又要在朝廷裡爭鬥了。

於此同時,在九州島上的侯英傑他們,也進入了困難的狀態。

登陸後的前幾天,泉蓋蘇文的高句麗軍隊進展順利,一直打到了本州島的岡山地區,才遇到了倭奴人頑強的抵抗。整整5天時間,高句麗軍隊僅僅前進了不到10公里。泉蓋蘇文發現倭奴國軍隊越打越多了。

仗打到現在,高句麗軍隊已經損失了將近2萬人了,可是倭奴國人卻源源不斷地增援上來了。

泉蓋蘇文審問了幾名抓到的俘虜,才知道,倭奴國已經和很多邦國聯合了起來,組織了超過20萬人的軍隊。

泉蓋蘇文判斷了形勢,他認爲現在已經不可能迅速打垮倭奴國了,不如退守九州島,設法在那裡站住腳,以圖後進。

於是,在夜間,他率領高句麗軍隊突然脫離了和倭奴人的接觸,全速退往九州島。

天智國王發現了高句麗人的動作之後,指揮部隊尾隨追擊,又消耗了大約5000名高句麗人。

高句麗人退入了九州島以後,倭奴人也暫時停止了追擊。

倭奴人也是聯軍,他們看到高句麗人退到了九州島,原田家族的軍隊和和田中家族的軍隊都停止了追擊。九州島原本是幾個小邦國的地盤,和他們沒有一毛錢關係,因此他們也就不願意再打下去了。

天智國王認爲,不能夠給高句麗人留下喘息的機會,必須一鼓作氣將他們趕出九州島,不留後患。

他知道,原田家族和田中家族的人,無利不起早,必須給他們好處,才能夠讓他們齊心出力。他和倭奴國的大臣們商量,決定給他們好處。

三家商量後,決定打下九州島後,九州歸倭奴國所有。倭奴國割讓本州北部的部分城池給原田家族和田中家族。

三家達成協議後,繼續向九州島進攻。

再說侯英傑等人的聯軍部隊,一直到上島後的前10天,都沒有遇到倭奴人的進攻。海面上有很多倭奴人的軍艦,但是卻沒有前來騷擾他們。

侯英傑等人很納悶,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就是吃飽了歇着。官兵們沒事就在海灘上曬太陽。

到了第12天,倭奴的戰艦開始接近海灘,接着從大船上放下來很多小艇,朝着岸邊划來。戰鬥終於打響了。

剛開始的時候,侯英傑下令部隊朝着小艇放箭,看到倭奴人在船上舉着盾牌,效果不大,他下令停止放箭,部隊後撤,放倭奴人上岸。

不久,倭奴人登上了海灘,他們沒有繼續前進,就在海灘上列陣,等候更多的部隊上岸。

侯英傑派人通知了聯軍部隊讓他們看唐軍的動作,一起出擊。

隨着大批的小艇靠岸,倭奴人也越來越多了。侯英傑一直用望遠鏡觀察着,直到倭奴人上岸的人數,達到3000人時,他發出了進攻的命令。

聯軍連續射出了三箭後,衝向了海灘上的倭奴人。

倭奴人沒有料到,這裡竟然有這麼多敵人,當上萬隻箭射過來的時候,他們的隊伍已經開始散亂了。

接着,更加令他們吃驚的事情出現了,對面的敵人竟然有一萬多人。

聯軍在這裡的總數是唐軍8千人,新羅人3千人,百濟人4千人,還有高句麗的5千人,整好有2萬人,衝過來的部隊不下1.5萬人。

倭奴人雖然吃驚,然而他們卻沒有潰散,而是迎着聯軍衝殺了過來。

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風易俗第三百五十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血唐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虛洞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銃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銃第三十章 風暴前夕 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飛仙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露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憂慮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唐體育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四百零八章 乞討有罪第二百五十七章 差點被下藥第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九章 吐蕃備戰第五百零三章 李工程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四十章 背後捅刀子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飛仙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驚天反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禍第一百九十二章 遠征軍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撫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禍害倭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強大的敵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功制度改革第一百五十章 圍攻第九十八章 遇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揚眉吐氣的工部尚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登陸九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方動態第四百二十五章 噴火怪獸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網第四百二十章 超級使團第五百章 邪惡的哈羅德第三十八章 未完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唱大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器的差距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下毒第二百二十七章 能搶幹嘛要買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驗第二百二十章 風向標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氣第一百零七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八十五章 變天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有好處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一百八十九章 遠征軍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唐礦業第三百一十七章 無堅不摧第二百三十六章 樑王府廣告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死攸關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二百八十三章 樑王死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聽證會第四百零八章 乞討有罪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三百六十八章 鴉片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唐忠貞之士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邂逅少年武則天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險信號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規和軍歌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子心切的李世民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憂慮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憂慮第一百四十一章 背後捅刀子 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門關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槓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猛將爭功第五百三十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獨到的眼光第十一章 被彈劾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史那晴第五十一章 套話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眼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五百章 邪惡的哈羅德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羅德的目標第五十九章 恐怖暴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契苾烏雲到長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電力和自行車第四百三十五章 刺殺第六十五章 這夥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