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市場經濟並不意味着李曉峰立刻就像當年列寧結束戰時**政策之後那樣立刻開展新經濟政策,因爲,嘿嘿,因爲那是作死!
現在的歐洲已經完全沒有市場經濟的基礎了,當國家信用被破壞殆盡、當所有的物資夠高度缺乏的時候,市場的調節作用無疑無限的接近於零。看看1945年的歐洲,哪怕是你有黃金白銀也別想在正規市場上買到你需要的物品,你只能去黑市。實際上當年黑市上的物資都十分緊張,有錢(特指貴重金屬或者美元)也不一定能滿意而歸。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一切都交給市場,真心就是作死,如果真有這樣的統治者,分分鐘也會被暴怒的國民掀翻在地踏上一萬隻腳。
那麼當年的歐洲是怎麼走出低谷的呢?可能有同志要說了,是美國的援助!是馬歇爾計劃!歷史課本上確實是這麼教的,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援助也相當的關鍵,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支撐歐洲國家走出1945年到1953年低谷的是很多同志想都無法想象的計劃經濟!是的,同志們,你們沒有看錯,就是計劃經濟,甚至可以說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在那幾年中,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荷蘭、意大利或者比利時、丹麥、挪威,實施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克萊門特.艾德禮大傢伙都熟悉吧,其傳記記者是怎麼評論這位工黨首相那幾年的工作的?
“國家計劃和國家所有制在1945年至1951年那段時間,是工黨實施社會主義原則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國家組織戰時動員的結果。”
這麼說吧,控制工業、社會服務與經紀服務,然後進行國有化(主要是礦藏、鐵路、商品運輸和公共事業)以及對醫療服務的規定是1945年之後工黨的施政綱領。簡而言之,自由經濟被高度的管制起來。
不光是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也是如此。就拿法國來說,航空運輸、銀行、32家保險公司、公共事業、礦產、軍火企業、飛機制造業包括汽車巨頭雷諾統統收歸國有。
甚至,在1945年12月4日,讓.莫奈向戴高樂總統提交了他的《工業設施現代化計劃》。一個月後,便成立了以莫奈爲首的“計劃總署”。之後,莫奈爲各門工業(採礦、電力、運輸、建築材料、鋼鐵、農業機械、石油、化工、化肥、船運和合成纖維)設立了現代化委員會,實際上這些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就是制定計劃。在“計劃總署”成立一年後,其提交的第一份國家計劃就由法國內閣毫無異議的通過了。
當然,莫奈的“計劃總署”比蘇聯的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和計劃委員會還是高明不少。其指導方針不是那麼機械,比如不像蘇聯同行制定計劃的時候會具體量化,會規定一個生產配額。莫奈的計劃都是指示標,只設定目標不規定具體產量。而蘇聯的計劃主要缺點就是堅持按部門、按商品來武斷地、嚴格地規定產量數字。“莫奈計劃”只限於向政府提供戰略和平衡手段,以便積極地培養某些經過批准的目標。
這麼說吧,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整個歐洲都採取大體上類似的方案——計劃經濟。因爲在物資短缺的年代,必須集中精力辦大事。必須讓國家掌握絕大部分生產資料,然後比較合理的分配下去,這樣才能生存。而市場經濟,說實話在這方面的能力相當的弱,更何況歐洲這個市場已經被摧毀的差不多,老百姓幾乎都喪失了購買能力,這時候商品經濟就玩不起來了。
當然,計劃經濟不是沒有問題的。因爲集中精力辦大事,所以大部分實施計劃的國度都傾向於增大公共投資,比如基礎設施建設無疑佔據了絕大頭。但是這樣一來,留給食品和住房方面的投資就相當的少了,而留給醫藥、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的投資就更是少之又少,至於非關鍵性消費就是零。
這種經費支出的格局本身就不會讓任何老百姓高興,尤其是在那些早已長期遭受物質緊缺的國家裡,老百姓的意見自然是更加的大。問題是如果不這麼花錢,沒有公路、鐵路、工廠就無法讓商品和物資很好的流動起來,也無法換取寶貴的外匯,從長遠看,國民經濟依然只能在低層次掙扎,未來一樣是灰暗無比。
這簡直就是個悖論,搞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投資,社會福利就沒錢,老百姓就要叫苦造反。削減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投資,就無法帶動就業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未來一樣只能緊巴巴的過日子,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老百姓依然是怨聲載道,一樣要造反。
長痛不如短痛,乾脆就這麼幹吧!我估計歐洲當時的領導人基本就是這麼個想法。所以我們能看到那個時代,大傢伙的選擇出奇的一致,英國人“節衣縮食”等待經濟復甦,法國和意大利幾乎沒有什麼私人資本市場,一切主要的投資都由公共資金投入,比如第一個莫奈計劃就偏向於投資工業犧牲國內消費、住房和公共服務。
而這麼做的後果就相當的有意思了,抗議、罷工、遊行在那幾年風靡歐洲,一瞬間歐洲就集體向左轉向,****思潮空前氾濫。這真心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奇特例子。
當權者用****的計劃經濟試圖挽救國家,而這造成了民衆的反抗,而反抗中的民衆認爲****的**纔是能拯救他們脫離苦海的辦法。話說,這是一個死衚衕欸!
反正那些年歐洲的事情就是這麼有意思,唯一讓李曉峰感到鬱悶的是,當年面對這種大好形勢鋼鐵同志竟然無動於衷,絲毫沒有鼓動英國、法國、意大利的**發動革命的意思,而這些國家的**似乎也對形勢非常滿意,就這麼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反正李曉峰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明明1946年**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意大利**獲得了接近20%的選票,在法國則獲得了接近30%的選票,如果再算上**的近親其他社會黨,選票可以在50%以上,這在戰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看上去無產階級是徹底的覺醒了,似乎一次空前**的無產階級革命就要爆發了。但爲什麼後來的事情沒有照這個劇本來呢?嘿嘿,這個話題以後再說,還是迴歸本章的話題——計劃經濟。
按照傳統思維,歐洲戰後的經濟困難最主要的原因是毀滅,是生產力被戰爭毀滅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恐怕不是!就拿德國舉例子,按照一般的說法,英美的戰略轟炸摧毀了德國的生產能力,這個國家被“炸平了”。實際上德國的損失有那麼大嗎?截止到1944年5月,德國被摧毀的工廠只有20%的樣子,甚至在魯爾區這個盟軍轟炸最集中的區域,工廠和機械仍有三分之二是完好無損。在其他國家,比如捷克,工業和農業在德國佔領期間依然繁茂。
甚至有些國家在戰爭中還空前的繁榮起來,比如說瑞典和瑞士,別看這一對瑞字輩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但他們真心是爲虎作倀的混蛋。德國40%的生鐵是由瑞典提供的,爲了防止英美對其制裁,瑞典拉上瑞士,這這筆款子走瑞士過境。說白了瑞士就是幫德國洗錢,而德國的錢是從哪來呢?自然是其掠奪而來的。
甚至瑞士不僅僅替德國洗錢,充當支付渠道,其本身就爲希特勒的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1年到1942年間,瑞士軍火工業的60%、光學工業的50%、機械產量的40%都是替德國人生產的,其獲得的酬金就是德國掠奪而來的黃金。布爾—奧利康輕武器公司直到1945年4月還在向德國出售衝鋒槍!甚至在那個月,當盟國逼迫瑞士同德國斷交併站到盟國這一邊的時候,瑞士選擇的是拒絕!
不光如此,納粹掠奪而來的財富大部分也都存在了瑞士的銀行中,比如人所共知的是日耳曼帝國銀行在瑞士儲存了大約16.38億瑞士法郎的黃金。還是瑞士,在迫害猶太人上是充當德國的馬前卒,當猶太人準備逃亡瑞士的時候,瑞士公然要求德國在護照上註明護照持有者是否是猶太人,如果是,那就直接拒絕入境!
猶太人恐怕是恨死了瑞士,因爲相當一部分猶太人選擇將自己財產存在瑞士銀行以免受納粹的鯨吞。但是這些猶太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根本就沒辦法去瑞士享受這些財產,而當他們死在了集中營後,當他們的後代向瑞士討要這筆財產的時候,瑞士選擇的是從中作梗,以銀行法規作爲藉口拒絕支付。不止這些,後來大批的被納粹將掠奪而來的財產藏在瑞士然後藉助瑞士作爲橋樑出逃,這裡面瑞士的作用是正面的嗎?
後來的人們談到瑞士的時候,總要提一提它這個永久中立國是多麼牛逼,是多麼不屑於加入聯合國。事實是這樣的嗎?瑞士之所以沒能加入聯合國不是那個狗屁的永久中立國不能加入聯合國,瑞典一樣是永久中立國不一樣在聯合國裡混!憑什麼瑞士就特殊呢?
實際上不是因爲瑞士多牛逼,也不是因爲永久中立國地位不允許,而是當聯合國成立的那會兒,瑞士是聯合國特別要敲打的對象。因爲其在二戰中爲德國服務,包括蘇聯、法國、美國在內的一票大流氓都看其很不順眼,一度是準備好好的修理他的。比如1946年5月的華盛頓協議上,大流氓們就強制瑞士交出2.5億瑞士法郎“自願”捐獻給歐洲重建工作!
哪怕是瑞士交了這筆錢也依然沒能讓大流氓消氣,所以直接就給丫擋在了聯合國之外,根本就不接納它!而這麼一拖下來,瑞士就永遠的被擋在了聯合國的大門之外了。
吐槽完瑞士,繼續言歸正傳,歐洲在二戰中遭受的損害,最嚴重的其實不是工業生產能力被消滅了,實際上那些工廠中的大部分都安然無恙的屹立在那裡,只不過因爲國家崩盤了,只能停工而已。
如果說挽救歐洲的經濟就是恢復產能,那麼這些產能實際上都在那裡,它們並沒有被消滅。被消滅了的僅僅是國家信用而已。也就是說工人不相信他們恢復生產就能恢復生活,也不相信自己領到的工資能夠購買到生活消費品。說白了,歐洲被摧毀的是信心!怎麼樣恢復他們的信心纔是第一位的問題。
這就需要有信用的國家拿出真金白銀或者豐富的物資讓人們相信,工作不會白費力氣,麪包會有的黃油也會有的房子車子都不是問題。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所提供的也正是這樣的信心,否則,歐洲真的被炸平了,就算以美國的工業能力也沒辦法短時間裡給他重建。美國人做的僅僅是讓歐洲人暫時吃飽肚子並相信未來是存在的,就這麼簡單!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爲就算是解決溫飽問題,美國人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首當其衝的食品問題,從1946年開始,整個歐洲基本上就靠美國混飽肚子了,原因?一部分是原本作爲歐洲糧倉的中歐和東歐遭到巨大破壞,糧食大規模減產,此外這些國家正在開始一輪土地改革,這場改革並不是那麼成功,也間接的破壞了糧食生產。當然不可忽視的是1945年開始的天災也是重要原因,從瓦拉幾亞到摩爾達維亞,從西烏克蘭到伏爾加中部,農業大規模歉收。
根據當時的救援機構描述,已經形成了大規模饑荒!一週歲的兒童平均體重僅僅只有3公斤!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當時的歐洲幾乎就靠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提供的食品過日子,不過那個溫飽的標準相當的低,戰前這一區域的人均卡路里攝入水平都在每天2500左右。而在1946年,人均只有1500,到了1947年初標準進一步下降到只有1000!
法國1946年的民意測驗中“食品”、“麪包”、“肉類”連續不斷地超過其他一切,可以說誰能讓歐洲吃飽,誰就能佔領歐洲。
作爲穿越者,李曉峰自然知道1945年到1947年這段日子是多麼可怕。尤其是1947年,這真心是個災年。春天出現了自1880年以來最壞的天氣,河面被封凍、道路也連續幾個星期不能通行,結冰使整個鐵路系統也癱瘓了。好吧,好容易挺過這個嚴冬,很快歐洲又遭受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天的考驗。乾旱導致大面積的農作物受災,直接讓產量比上一年度下跌了三分之一!
你想想本來經濟形勢就很糟糕,就在饑荒的邊緣上掙扎,這麼一來直接就是危機爆發。在戰爭中損失了大量財富的歐洲國家根本沒有足夠的硬通貨去國際市場上收購糧食,甚至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沒有黃金儲備用於國際貿易。這直接導致了一輪通貨膨脹,以匈牙利舉例子,其通貨膨脹的頂峰時期比1923年的德國還要嚴重!10萬彭格(匈牙利貨幣單位)約等於1美元,當匈牙利用福林取代彭格的時候,當時一彭格相當於一美分的一千分之一。
在德國倒是沒有這個煩惱,因爲沒有流通的貨幣,以至於香菸取代了貨幣的地位成爲支付手段。教師們的工資是每星期5包香菸。在柏林一條美國香菸的價值從60美元到165美元不等,這就讓美國大兵們發財了,他們大肆從事香菸配給倒賣活動,當時駐柏林的美國士兵寄回家的錢比他們實際的工資多出1100萬美元!
當時對美國國會制定外交政策有巨大影響力的《外交》雜誌主編漢密爾頓.費什對1947年7月的歐洲形勢有如此的印象:“所有的東西都太少,用於輸送人們準時上班的火車、電車、公共汽車和私家車都太少,更不用說供休息日乘坐了;做麪包用的不摻雜的麪粉太少,即便如此,提供給繁重勞動者的麪包還不足以提供能量;給報紙提供的紙張也太少,所以新聞都是個大概;種田的種子太少,給種子提供養分的肥料也太少;能住人的房屋太少,窗戶上往往沒有足夠多的玻璃;製鞋的皮革、織衣的羊毛、廚用煤氣、做尿不溼的棉布、做果醬用的糖、炒菜用的油脂、嬰兒喝的牛奶、洗衣服用的肥皂,統統都太少了!”
李曉峰很清楚,如果解決不了這一切都太少了的問題,蘇聯就不可能在中歐和東歐站穩腳跟……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