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5 絕世珍品

bookmark

.,最快更新天工最新章節!

歡迎儀式一環接着一環地進行着,蘇進也是其中的主角之一。

他以修復師代表的身份,在鏡頭面前當衆對迴歸的文物進行清點與檢查,對它們的名稱和當前情況進行登記。

今天這個活動是現場直播的,各大媒體也在實時轉播文字新聞——就算是對這種事情沒什麼興趣的媒體,也被那支車隊所代表的意義所震驚,及時跟了上來。

一個個箱子被打開,一件件文物被取出,展示到公衆面前。

每一件文物,蘇進都能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說出它們的來歷。

當然,這也是因爲這些文物,每一件都舉世罕有,爲所有修復師夢寐以求。它們的名單,也是蘇進一個個列舉出來,由周景洋轉交給愛德華的。

“《永樂大典》45卷。”

“明永樂青花如意抱月瓶。”

“唐三彩墓葬雕塑。”

“明唐寅紙本水墨山水畫。”

諸多文物被展示到衆人面前,透過鏡頭傳播到更廣闊的範圍裡,在場所有人全部都屏息凝神,緊緊關注着這些珍稀文物。

更遠處的電視機前,也逐漸聚集起了更多的人,以及幾乎全部能夠看到電視的文物修復師。

越是內行,就越清楚這些文物的價值。

譬如最前面展示出來的那45卷永樂大典。

在普通人看來,它們只是一堆破舊的古籍。

稍微有文化一點的人,會知道這是明永樂年間,由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全書共約3.7億字,分成22937卷,11095冊。

該書以《洪武正韻》爲綱,以韻統字,以字系事,內容包羅萬象:“是書之作,上自古初,下及近代,經史子集與凡道釋、醫卜、雜家之書,靡不收採。誠以朝廷製作所關,務在詳備無遺,顯明易考。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聞異見、庾詞逸事,悉皆隨字收載。”

永樂大典正本問世之後,這套書收藏在紫禁城文樓之中。後來由於文樓失火,雖然正本完好無損,但明世宗還是不放心,讓人抄錄了一份副本,收藏於皇史宬。

明末,永樂大典正本離奇消失,只留下後來抄錄的副本。

它究竟是怎麼消失的,去向爲何,是不是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直是歷史上一個難解的謎題。

然而永樂大典的副本也沒有能夠完整保存下來。

清乾隆時期檢閱永樂大典,紀昀清查之後,發現缺少了1000餘冊,2422卷。

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洗劫圓明園,掠走了大量宮廷珍藏的永久大典。英國人拿得最多,其中大部分被運往了英國。

四十年後,八國聯軍再次入侵,大肆搶劫,位於東交民巷的翰林院緊鄰使館,淪爲戰場,貯存永樂大典的翰林院敬一亭被槍火洗劫,內中的秘籍大部分葬身火海,剩下的少部分被士兵當作磚頭或者各種器物使用。有的用作馬槽,有的用於工事,有的甚至拿來鋪路。

當初翰林院裡的藏書排列成行,一望無盡。這些都是前人苦心經營的文字,都是手抄本,大約有數千萬卷。這些典籍的價格,絕不遜於黃金。然而在戰火中,它們首先成爲了犧牲品,永遠的消失了。

而永樂大典這套皇家珍品,經過這樣的浩劫,流落到了世界各國。

今天經由愛德華的手回到國內的這45卷,就是其中一部分,經歷重重波折,種種磨難,它終於回來了……雖然只是暫時的,但也極爲難得了!

剩下的其他文物,也無一不是這樣的絕品。

蘇進所列這172件文物的價值,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還要高!

“……商雙羊青銅尊。”蘇進又念出了一件文物。鏡頭同時給到這件文物,把它的形態徹底顯示在了衆人的眼前。

那是一件45釐米高的青銅酒尊,筒形口,兩邊各有一隻公羊相背而立。

兩隻公羊的神態安閒,形態靜穆莊重,兩相對稱,紋飾雖然繁複精緻,但整體感覺卻樸拙厚重,是商代青銅器中極爲罕見的精品。

電視機前一名老者看見這個青銅酒尊,立刻從沙發上坐了起來,直接衝到屏幕跟前,瞪大了眼睛。

旁邊他女兒有些好笑地說:“爸,你這是怎麼了?”

老人瞬間打斷了她,拉着她問道:“小琴,你看,這個雙羊器型你以前看過沒有?”

名叫小琴的中年女人聞言也向屏幕上看去,跟着就倒吸了一口涼氣,非常肯定地說:“絕對沒有,這是第一例!”

……

這樣的事情同時發生在華夏各地。

一時間,各地高鐵和飛機都新增了不少票量,很多之前沒打算去文交會的,也開始準備動身了。

……

然而現在的滬城碼頭上,蘇進檢查文物的過程還在繼續。

他又走到一個箱子旁邊,打開了它。

箱子非常巨大,裡面的文物也很大。

那是一尊高60多釐米的青花瓷瓶,盤口、長頸、頸部有象首環耳一對,腹部瘦長,臺足。

它從上到下一共有九層紋飾,層層不同,其中最顯眼的是雲龍紋。一條四爪青龍飛舞於雲端,腳下朵朵祥雲掠過,形態矯健靈動,威武勇猛。

這青色髮色濃豔,紋飾繁而不亂,繪製極爲精細。

就連蘇進看着它,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手指極輕極柔地拂了上去。

青花瓷瓶頸部有銘文,蘇進看着它們,唸了出來。

他念得非常流暢,聲音清晰有力,中間一絲停頓也沒有。

那種感覺,就像銘文不是出現在他眼前,被他辨認着認出,而是發自他的心底一般。

“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副)祈保閤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

他的聲音透過電視信號以及網絡,傳到華夏的各個角落。

有一些人看見之前那個青銅雙羊尊,已經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前往瀘城參加文交會了,現在蘇進的聲音清晰傳入他們耳中,他們再次呆住,不由自主地衝回到了電視機前。

他們緊盯着那個瓷瓶,鏡頭也非常配合地從瓷瓶表面掠過,展示出了它的細節。

瓷瓶上的銘文與蘇進念出來的一模一樣,一個字也沒錯。

電視機前,另一名老者突然捂住了自己的胸口,一副心臟病要發作的模樣。

“這是什麼?至正十一年……那是1351年,元朝!這是元青花,真正的元春花!”

這些文物在蘇進上個世界裡,都是由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它們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展出,世人皆知,世人爲之心痛。

但不知道爲什麼,在這個世界裡,它們並沒有被公開展出,所以知道它們存在的人也不是太多。

事實上,蘇進準確列出那些名單,愛德華也是懷疑過的,但後來一想,多半是華夏的國家文物局一直緊盯着它們的下落呢……

在此之前,歷史學家一直有一個說法,他們認爲,青花瓷最早出自明代。

但之後又有過一些發現,某些歷史學家推論,青花瓷的誕生時間可能比他們認爲的更早,可能元朝就有了。

但是,元青花非常稀有,目前被懷疑可能是的那一些,也沒有徹底得到確認。

而現在,眼前被遠途運輸來的這尊青花瓷瓶,器型完整罕有,上面的銘文更是直接說明了它的出身!

“標準型啊,這就是標準型!”那個老者掏出藥瓶吃了一顆藥之後,再次激動地說道。

所謂的標準型,就是可以用來作爲標準,對其它同代青花瓷器進行定位的瓷器。

這尊至正元青花雲龍紋瓷瓶,就是貨真價實的標準型。它的存在,可以證明青花瓷發源自元朝,同時,也可以爲同代其他青花瓷定型斷代!

這樣一尊標準型元青花瓷瓶,竟然珍藏於大英博物館,直到如今纔出現在華夏學者的面前!

——————————————————————

是的,這元青花瓷瓶現實存在,是一對,現在也在大英博物館……

0494 訥言0230 交給我0081 護手膏0561 圜丘論道0713 磨刀石0246 箱子0252 重現0524 借的還是送的0317 穿越時光的投影0030 強烈對比0608 裸奔0342 八卦0828 滬城憲章0031 分組0598 相背還是相對0741 酒量0040 當衆修復0671 鐵盒0735 夏日的一天0349 無底洞?0575 不是滋味0580 揭0323 搶票0111 不行0535 臨界點0457 後面還有人0797 人數0548 修鼎10383 強大隊友0024 馬王堆帛書0063 厚與薄0243 一起去吧0038 基礎手部訓練教程0225 迷你萬物生0442 張萬生的弱點0389 尊稱0597 質疑0439 生死關頭0537 賭局0421 二號墓0333 舊0087 戰五禽0028 公開課講師0167 散步0645 龐然大物0405 託大了0279 652分0528 憑什麼?0003 不值錢?0579 十二疊0400 猶有過之0501 一定能過?0683 一句話0117 公司0389 尊稱0385 變天了0400 猶有過之0335 何以推行0806 全形拓0078 勞動之後0863 交給你們0194 突破傳統0844 交給我0794 都在這裡0212 文物保護0146 一定0838 無盡星河0214 墨0331 譁之取寵,荒之大謬0786 替代品0581 天工舞0300 專業榜0296 你們也要來嗎?0859 快樂0068 大漢捏針0731 告白0057 新痕?舊痕?0537 賭局0403 麻煩您了0018 一張邀請函0361 磨刀不誤砍柴工0541 滿分0253 牛逼就是話語權0205 學習經驗0179 作弊?0291 永無畏懼0114 哪裡的上架那個……感言0063 厚與薄0115 鶯桃0036 基礎之基礎0206 嫉妒0152 租房上架那個……感言0304 電視臺複賽0602 挑撥0138 論文0433 一千塊0294 明心正性0430 深夜裡的車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