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6 絕世珍品2

蘇進看着這件元青花瓷瓶,心潮起伏。m.手機最省流量,無廣告的站點。

元青花在文物收藏乃至瓷器收藏中擁有很獨特的地位。

它開了中國陶瓷裝飾的先河。在它之前,瓷器的裝飾都不這麼強烈。

譬如這件瓷瓶,一共九層紋飾,纏枝菊花、蕉葉、雲鳳、纏枝蓮花、雲龍紋、海濤紋、纏枝牡丹紋、雜寶蓮瓣多而不亂地裝點着整個瓶身,使它顯得莊重又絢麗。

在他所在的上個世界裡,2005年,一款“鬼谷下山”人物紋元青花瓷罐在倫敦佳士得進行的拍賣中成交,成交價爲1400英磅,摺合人民幣2.3億多元。

這個瓷罐在2015年重新估價,其價值達到了16億人民幣。

這是有史以來中國瓷器拍賣的最高價,元青花至此一戰成名,甚至在短時間內形成了風潮。

但元青花難得,色彩、畫藝、質量全部上佳的元青花更加少之又少。

如今,出現在蘇進面前的這一個“標準型”至正元青花雲龍紋瓷瓶,又將價值多少?

那是完全無法估算的一個數字!

蘇進的手從它的表面輕撫而過,然後走過去,打開了後面那個跟它一模一樣的箱子。

周圍再次發出驚歎聲,蘇進則冷靜地道:“至正元青花雲龍紋瓷瓶,一對。”

是的,這又是一隻標準型元青花瓷器,跟之前那個幾乎一模一樣,兩個瓷瓶,顯然是成對的!

兩隻成對的瓷瓶帶給人的震撼感,遠不是單一隻能比的。

周圍人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它們上面,內心的激動,已經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了。

蘇進繼續往下登記。

這份文物的名單是他列的,愛德華只是照着他的要求去尋找這些文物然後設法做工作而已。所以這172件文物裡有什麼,他其實是很清楚的。

然而,看見接下來這幾箱文物上面的標籤,蘇進的心臟仍然怦然而動,手按在上面,一時間竟然不敢動手。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擡起手來,打開了箱蓋。

這個箱子跟別的不太一樣,相對扁平闊大,裡面被分隔成了一層一層的,每層之間由透明的防紫外線遮光板隔開。

可以看見,箱子裡放着的是一幅幅黃色的絹畫,上面基本上都是人物畫,佛像、觀音、飛天……色彩豔麗,形態柔潤,線條飄逸,別具一格。

鏡頭從絹畫上掃過,遙遠的彼方,電視機前有老者訂完票,又重新回到屏幕前緊盯着它看。

這時,好幾個人同時呼吸急促,忍不住叫出聲來。

他們的聲音與蘇進的混合在了一起,清晰地說明了這些絹畫的來歷。

“敦煌絹畫——共20幅!”

敦煌絹畫,相對敦煌壁畫來說,名氣比較小一點,但更爲人所痛心。

唐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畫師們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畫以外,也把他們的信仰與虔誠寄託在了素絹之上,繪製成畫,藏於敦煌藏經洞。

約在11世紀,西夏統治敦煌時期,莫高窟的僧衆預感到戰爭災難的降臨,將寺院歷代保存下來的經卷、文書、檔案以及佛畫等全部封存於藏經洞中,將其封閉,然後在外面重築牆壁,繪製壁畫以掩人耳目。

之後,元代統治者統領了這裡,僧人們逃難未歸,莫高窟就此頹廢,洞窟通道被風沙淤塞,從此幽閉,一消失就是800年。

800年後,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圓籙在清理積沙的時候,無意中發現藏經洞,於是率人將其開掘疏通,藏經洞因此重現世間。

在這裡,出土了敦煌遺書中最大宗的文獻,還有大量的佛畫絹像。

這個消息不久之後就傳到了路過的英國人斯坦因耳中,他因此來到了莫高窟。

他與王道士接觸,利用他的信仰,誘騙他打開了藏經洞。

斯坦因自稱是玄奘信徒,是從印度翻越雪山前來取經的外國和尚。玄奘的在天之靈讓他看守藏經洞,就是爲了等待這位外國和尚,取經功德無量。

王道士爲此打開了藏經洞,因爲想要換點錢來整修洞窟,用40碇馬蹄銀的價格,賣出了一大批破舊的經書與絹畫。

王道士留了個心眼,專門選了一些更破舊的賣給斯坦因,但是,對於文物來說,破舊就代表着畫卷更古老、更有價值。

他給斯坦因的破舊絹畫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絹畫中的精髓。

這樣的行動一共進行了三次,斯坦因一共獲得了30多箱經卷文書以及絹畫,一共數千件,將它們運回了英國。

斯坦因因此在英國名聲大噪,被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吸收爲成員,並被授予了爵士勳章。

大英博物館從此也多了一個“斯坦因密室”,裡面裝的全部都是來自中國敦煌的文物。

除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吉美博物館、俄羅斯的聖彼德堡博物館也保存有大量來自敦煌藏經洞的文物,日本、美國也有少量保存,相比較而言,在它的發源地中國,反倒沒有了絹畫的保存了……

如今這20幅絹畫雖然只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但是能夠回來,也是極爲難得、極具意義的事情了!

斯坦因算是個名人,在英國是,在華夏也是——只是在兩邊的名聲,就完全不同了。

此時,當蘇進打開放置絹畫的箱子,把它展示在鏡頭前面,同時證明它的來歷的時候,電視機以及網絡跟前,也有無數長者在向後輩提及當年的那段歷史。

緊接着,新聞媒體及時跟上,開始正式普及敦煌絹畫的來龍去脈。

無數人聽見這段歷史,都安靜了下來,有些人的眼眶甚至有些發熱。

與此同時,更多的人感到了遺憾。

這批文物,包括敦煌絹畫在內,只是臨時回國展出。按照約定,展出完畢之後就要離開華夏運送回英國了。

可是,這明明是我們的寶物!如果能留下來的話就好了……

不過,就算只是展出,能在華夏大地上看見它的迴歸,也實在太難得了。

這次文交會必須要去,一定要去!

170多個箱子一一檢查完畢,終於來到最後一個。

蘇進閉了閉眼睛,名單上的字樣清晰地浮現在他的面前。

這172件文物全部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每一件他都記得滾瓜爛熟。

編號標註着172的這件文物他也一樣清楚,他睜開眼睛,打開箱子。

防震箱裡出現的是一套小瓷杯,一個個排列得非常整齊。

蘇進取出一個驗看,那是一個小巧的白瓷杯,撇口、深腹、淺圈足,胎體乳白,器薄如紙,對着光看過去,光線彷彿能透過瓷體映過來,晶瑩剔透,精巧絕倫。

杯子的外壁上一邊用五彩顏料繪製着花卉,另一邊則題着相應的詩句,每個杯子上畫着的花卉不同,詩句也不同。

這套杯子一共十二隻,通稱“十二花神杯”,每隻杯子上的花卉,指代的都是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意味着花神。

把杯子倒過來,在底部可以看見“大清康熙年制”六個字,說明着它的來歷。

這是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鎮御窯廠爲宮廷燒製的一套生活用杯。康熙皇帝非常喜愛它,幾次南巡都把它帶在身邊。

防震箱一共兩層,上層裝着六隻,蘇進一個個清查完畢,打開中間隔層,露出了下面一層。

下面的杯子同樣六隻,十二隻花神杯非常齊全。

然而,蘇進看着下面這六隻,手突然頓住了。

他的表情一瞬間變得非常古怪,片刻之後才伸出手,取出其中一隻,看了很久很久。

“蘇進?”

可能是安靜的時間太久了,旁邊周離有些疑惑,轉頭問他。

蘇進閉了閉眼睛,把那隻杯子放回去,擡頭朗聲道:“第一百七十二件,清朝康熙十二月花卉紋杯!十二隻一套!”

說完,他再次低下頭,深深地看了其中一隻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