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

長安。

關中的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連續多日天色晦暗,雨水綿綿。

祭天之時若是遇上雨雪,那是不詳之徵兆,但是大軍出征卻完全不必忌諱這些。而且春雨貴如油,初春之時遇上這等雨水,剛剛開化的土地被雨水浸潤,小草都已經冒出草尖,春耕之時土地溼潤氣候適宜,正是一年好收成。

三月初六,黃道吉日,李二陛下統御十餘萬兵馬自長安出發,誓師東征。

此行,李二陛下將長孫無忌、劉洎、褚遂良等人帶在身邊充當幕僚,大軍浩浩蕩蕩,拔營跨過灞橋,向東挺進。

太子李承乾、晉王李治、、李元景、蕭瑀、房俊、李道宗、馬周、柴哲威等人以及諸位皇室親王,率領文武羣臣來到灞橋之畔,匯合萬餘長安百姓,恭送李二陛下東征。

半日之間,灞橋兩頭栽植的楊柳被折的光禿禿,無數枝條被百姓折下,送予自家出征的子弟手中。

折柳贈別的風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人送客至灞橋,往往折柳贈別。若是適逢春日,則會將柳枝簡單的製成吹笛,“嗚嗚”鳴響,響徹灞水。

秦漢以降,關中每爲征戰之地,關中兒郎喋血江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灑遍了他們的鮮血,埋遍了他們的白骨。每一次征戰,無論勝敗,都意味着無數的關中兒郎一去不回,家中親人便在灞橋橋頭,揮淚送別。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如今大唐繁盛,唯有遼東一隅的高句麗未曾臣服,成爲帝國隱患,皇帝陛下御駕親征,必將蕩平寰宇、一統海內,則四海昇平、國泰民安。

這有可能是大唐立國之後的最後一戰,卻也代表着又將有無數的關中兒郎埋骨遼東,不得還鄉。

爲國征戰,男兒之本分也。

骨血分離,亦是人性之愴然也。

百姓們即希望家中兒郎能夠建功立業,追隨皇帝陛下一統寰宇,又希望兒郎能夠安然歸鄉,盡孝膝前……

……

李二陛下曾經無數次率軍出關迎戰強敵,也曾數次經歷這等生離死別。灞橋兩側的哭號嗚咽之聲,伴隨着流淌的灞水滔滔綿綿,一聲聲鑽入二內,使得李二陛下前所未有的泛起一股悲愴蒼涼之感。

男兒之志滌盪四海,建功立業封妻廕子,這本沒錯。

然而當家中男兒爲了家國大業,爲了一生前程,卻埋骨在異域他鄉,魂魄不得迴歸桑梓,又是何等的悲涼悽婉?

生平頭一次,坐在御輦之上的李二陛下感受到人生無常、生死難測,爲了覆滅敵國之大敵,爲了完成自己畢生之功業,將會有多少關中兒郎在他的麾下浴血奮戰,最終埋骨遼東?

當然,只是一瞬間的內疚與彷徨之後,李二陛下便立即堅定起來。

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敵國千年之安穩,帝皇畢生之霸業?太史公曾言“私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自己以及麾下之兵卒,固然是奔赴一場鮮血噴灑的戰場,有無數的兒郎即將葬身戰場,可正所謂家國天下,又有哪一天的安寧不是用無數的鮮血和生命換回來的?

只要死的有價值,死得其所,便是他李二陛下馬革裹屍,又何嘗不可?

……

看着浩浩蕩蕩的大軍越過灞橋,沿着驪山山腳下的官道緩緩向前,旌旗被雨水淋溼蔫噠噠的裹着旗杆,房俊回頭對李承乾道:“陛下出徵,命太子監國,此等任務非同小可,還請殿下立即頒佈諭令吧。”

李承乾便對馬周道:“即刻起,京兆府下轄所有城池,全部恢復宵禁制度,夜間由巡街武侯以及京兆府衙役、巡捕搜索街巷,若有違反宵禁者,嚴懲不貸!另外,京兆府、左右屯衛抽調精幹兵卒,組成‘聯合執法隊’,每日裡巡視關中諸縣,嚴禁鬥毆、拐騙等不法事,一經發現,立即索拿,扭送相關衙門,一律法辦!”

“喏!”

一衆大臣紛紛躬身領命。

非常之時,自然行非常之法。如今皇帝御駕親征,關中兵力空虛,難保有些人會趁機攪風攪雨,關中務必在皇帝東征的這段時間內確保安定,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動盪,否則人心不穩,搞不好就要出大事情。

李承乾又單獨對房俊、柴哲威二人道:“如今關中兵力空虛,唯有左右屯衛兩支軍隊齊編滿員,還望二位愛卿協助孤鎮守長安,維繫京畿之穩定,不負父皇交託以‘監國’之重任。”

房俊、柴哲威連忙躬身:“微臣定鞠躬盡瘁,輔佐殿下!”

李承乾這才擡起頭,看着周圍的大臣們,朗聲道:“便請諸位愛卿即刻回返各自衙門,約束衙中官吏,將朝廷律令悉數告知。總之一句話,目前之京畿重地,穩定就是一切,誰若是試圖攪亂治安,使得京畿震盪,進而影響到東征之大局,休怪孤翻臉無情!”

雖然性子有些軟,處事也不夠果決,頗有些婆婆媽媽、婦人之仁,但十餘年的儲位培養課程也不是白上的。固然身負重任有些緊張,掌心裡都是汗水,可在大臣們面前卻也有模有樣,頗有幾分帝王之氣。

大臣們一起領命,見到太子殿下再無吩咐,趕緊紛紛告辭,返回各自衙中約束手下官吏。

接下來,長安勢必不可能太太平平,諸方勢力雖然不至於跳得太兇,但難免有人想要趁機搞事以便從中漁利,若是被捲進去,則要面對太子殿下的怒火。

太子固然軟了一些,但是這等非常時刻,又豈能婦人之仁、網開一面?更別說太子對房俊言聽計從,那房俊可不是個好糊弄的,怕是這會兒正瞪大了眼睛等着誰跳出來,以便狠狠的一刀斬下去,來一個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周邊的大臣散了個七七八八,李承乾周圍看了看,對柴哲威道:“譙國公不妨與孤同回東宮,咱們商議一下,看看關中之戒備有無遺漏之處。大軍東征,關中防務空虛,萬一有所疏漏,被賊人有機可乘,又玩弄起行刺暗殺的那一套,孤沒法對父皇交待。”

柴哲威心裡跳了一下,強抑着驚慌,忙道:“殿下言重了,陛下賜予殿下監國之責,諭令如聖旨,微臣謹然受命便是,有何資格與殿下商議討論?微臣這就回去左屯衛整肅兵馬,殿下但有所命,無有不遵。”

他實在是鬧不明白李承乾剛纔這句話的意思。

自己平素也算是穩當,不鬧事不亂跳人畜無害,怎地背地裡幹出點壞事兒,好像一個兩個的全都知道了?

他有自知之明,自家的根底都在關隴貴族那邊,固然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謀算,卻絕對不可能背棄關隴轉投東宮,那樣利益損失實在是太大。畢竟如今關隴對於軍隊的掌控下降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自己麾下的左屯衛就算是關隴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軍隊,只要自己站穩關隴的陣營,地位穩如泰山。

相反,若是投靠到東宮,卻只能屈居到李績、程咬金、房俊等人之後,收益的對比實在是太過懸殊……

也正因爲如此,他不得不跟東宮勢力保持距離。

長孫無忌如今隨同陛下前往遼東,但是在長安的耳目必然遍及各處,一旦得知自己進了東宮,難保不會心生猜疑。

尤有甚者,作爲關隴在長安唯一的軍方巨擘,掌握着一衛兵馬的重要人物,誰知道太子殿下心裡是否視他爲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佈下一個陷阱,乾脆將他解決掉,使得關隴在軍方的影響力徹底崩潰?

這種可能是存在的。

太子殿下固然爲人寬厚,也優柔寡斷了一些,但無論他身邊的李績或者房俊甚至李道宗、馬周,那可都是殺伐決斷心狠手辣的人物,萬一這些人忌憚自己這個左屯衛大將軍,由此生出殺心,趁着監國大權在手之際將自己栽贓一個罪名收押入監,然後隨便尋個由頭弄死……

只要想想,柴哲威便脊骨發寒,心驚膽顫。

如今長孫無忌出征,長安的關隴貴族們根本沒有多少實力,自己可千萬別被太子盯上,丟了小命纔好……

第七百零三章 面授機宜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請求和談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二百四十四章 奏對第4531章 當頭棒喝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4678章 秘密監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未雨綢繆(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四百零二章 鬧,也得有技巧(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項莊舞劍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買明賣第四百七十一章 黑鍋已備第五百二十二章 臨別小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一身怨氣的柳奭第4567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單刀直入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沒巽港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劫(續)第4305章 手足之情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意陡現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帝國主義(下)第三千六十四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二百一十章 忘死第九百八十一章 房遺愛落井下石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七百三十八章 華胥之國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巾幗英豪第二百八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駐白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不情願的姑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詩與酒與名妓(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燃燒的海島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費盡脣舌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三百零八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援兵?第兩千八十八章 帝星大熾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危急第九百七十一章 給你兒子施禮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有所憑恃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佛心佛性第十八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篡位第4630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訛人?本宮也會!(中)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怒氣勃發第七百三十五章 疑惑重重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套的故事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五十七章 失手,失手,又失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存亡之際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姿態太低第一百七十八章 悔之莫及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中警訊第九百三十一章 破鼓萬人捶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仇先記着第七百八十章 人與禽獸 (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陛下盯上你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慾壑難填第二百零四章 冤哉枉也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發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殺子之仇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八百一十二章 鹽場招標(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知我者李二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得罪人多了才安全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農莊老僧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五十章 不明所以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府兵募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玉門懷古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房俊,我要和你生寶寶!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政事堂裡交鋒第4684章 鑄造局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心有豺狼第二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三百五十二章 遊方道士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慈恩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剽悍的武媚娘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抵定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