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投奔帳下

踏足右屯衛大營之內,孫仁師忍不住四下觀望。

時至今日,大唐賴以威震萬邦的無敵之師,已然有些江河日下之意,只不過周邊諸國、蠻族這些年被大唐打得元氣大傷,再也不復巔峰之時的剽悍,所以幾乎每一次對外戰爭依舊以大唐獲勝而告終。

但是大唐軍隊的衰頹卻是不爭之事實。

唯有區區幾支軍隊依舊保持着巔峰戰力,甚至鶴立雞羣、猶有過之,右屯衛便是其中之一。

自從房俊被李二陛下認命爲兵部尚書兼右屯衛大將軍,以“募兵制”整編右屯衛以來,使得這支軍隊爆發出極爲強悍之戰力。隨同房俊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出鎮河西、擊潰吐谷渾,趕赴西域、大敗大食軍,一樁樁震古爍今之功勳宣威赫赫,爲天下傳頌。

果不其然,進入營地之後沿途所見,兵卒但凡兩人以上必列隊而行,人馬車輛往來皆靠右側行駛,絕無擁塞之虞。剛剛經歷一場大勝之後士氣高漲,兵卒背脊挺直、形容傲然,但絕無隨意聚衆、大聲喧譁者,可見軍紀之嚴厲。一座座帳篷排列有序,營地之內整潔寬敞,一點不像等閒軍營之中數萬人蝟集一處而呈現處的混亂、忙碌、骯髒。

這就是強軍之風範,等閒軍隊那是學也學不來的……

來到中軍大帳外,衛兵入內通傳,須臾迴轉,請孫仁師入內。

孫仁師深吸一口氣,即將面對這位充滿了傳奇色彩、戰功赫赫威震天下的當世人傑,心中着實既有緊張又有激動……

平復心情,擡腳入內。

……

房俊坐在書案之後,穿着一件錦袍,正凝神批閱公文軍務。孫仁師偷偷打量一眼,見到這位“天下第一駙馬”面容清癯俊朗,微黑的膚色非但並未減色,反而愈發顯得剛毅果敢,雙眉濃黑、飛揚如刀,脣上蓄了短髭,看上去多了幾分成熟穩重,背脊挺拔淵渟嶽峙,僅只是坐在那裡便可感受其手握千軍萬馬、強虜在其面前只若等閒的雄渾氣勢。

上前,單膝跪地:“末將左翊衛校尉孫仁師,見過大帥!”

並未稱呼其爵位,而是以軍職相稱,一則此地在軍營之中,再則也隱隱希望房俊更爲在乎其軍中統帥之身份,是一個純粹一些的軍人,而非是權衡利弊、一心鑽營的國公。

房俊卻是頭也未擡,依舊處置公務,只淡淡道:“汝乃左翊衛校尉,在宇文隴麾下效力,卻跑到本帥這邊,意欲何爲?”

孫仁師知道似房俊這等人物,想要將其打動極爲不易,若是不肯收留自己,那自己當真就得斷絕軍伍之途,回鄉做一個田舍翁。

所以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直言道:“末將今日前來,是要送給大帥一個抵定乾坤、創立不世之功的機會。”

帳內幾名親兵手摁腰刀,看白癡一樣看着孫仁師。

當今朝堂之上,即便將那些開國勳臣都算在內,又有幾人的功勳穩穩居於房俊之上?在房俊這樣功勳赫赫的統兵大帥面前,誇誇其談“創立不世之功”,不知是無知者無畏,還是臉皮太厚故作驚人之舉……

“呵。”

房俊冷笑一聲,放下毛筆,揉了揉手腕,擡起頭來,目光直視孫仁師,上下打量一番,沉聲道:“故作驚人之舉,要麼才華橫溢不甘人下,要麼口出妄言厚顏無恥,你是哪一種?”

孫仁師只覺得一股壓力撲面而來,下意識覺得若自己應對不當,極有可能下一刻便被推出去砍了腦袋……

似房俊這樣當世人傑,最忌諱旁人故弄玄虛。

收攝心神,孫仁師不敢廢話,直言道:“關隴叛軍十餘萬蝟集長安周圍,更有關外諸多門閥盤前私軍入關襄助,如此之多的兵馬,後勤輜重便成了一個大問題。此前,長孫無忌命令關隴門閥自關中各州府縣搜刮糧秣,又讓關外門閥運輸大量糧秣入關,盡皆屯於金光門外靠近雨師壇附近的漕河岸邊倉庫之中。若能將其焚燬,十數萬叛軍之糧秣難以支撐一月,其心必散、其勢必潰,東宮反敗爲勝只在翻掌之間。”

旁邊一個親兵喝叱道:“放屁!咱們大帥早知道金光門外倉庫之中囤積的大量糧秣,可是周圍皆由重兵把守,硬闖不得,偷襲也不行。”

“你這廝也是想瞎了心,拿出這樣一個人盡皆知的情報,便耽擱大帥時間?簡直不知死。”

“大帥,這廝分明是個愚人,戲弄咱們呢,乾脆推出去一刀砍了了事!”

……

房俊擡手製止親兵們鼓譟,看了故作鎮定的孫仁師一眼,覺得這位好歹也算是一代名將,不至於這般愚蠢。

遂問道:“如何行至雨師壇下?”

孫仁師早有預案,否則也不敢這般堂而皇之的早上們來認投:“大帥明鑑,末將乃是左翊衛校尉,與宇文家有些關係,故而有出入營地之要腰牌印信。大帥可派遣一支百十人組成的死士,由末將率領,混入營地之內引燃倉儲,而後趁亂脫身。”

房俊想了想,搖頭道:“大火一起,勢必引起宇文隴的注意,此等大事他豈敢疏忽懈怠?必定調兵遣將封鎖周邊,包圍雨師壇,再想脫身,殊爲不易。”

豈止是不易?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還差不多。

既然漕河便的倉庫囤積瞭如此之多的糧秣,必然受到嚴密監管,就算孫仁師能夠帶人混進去成功放火,也休想安然撤退。

孫仁師神情有些亢奮,大聲道:“吾素有凌雲之志,然關隴軍隊之中貪腐盛行、軍官任人唯親,似吾這等宇文家的遠親非但受不到多少關照,甚至因此遭受嫉恨,絕無可能倚靠軍功晉升。此次投身大帥麾下,願以火燒雨師壇爲投名狀,若僥倖成功且生還,懇請大帥收容,若就此戰死,亦是命數如此,怨不得人,請大帥成全!”

房俊有些動容。

他絲毫不曾懷疑這是宇文隴的“反間計”,左右不過百十名死士而已,就算一網打盡,對於右屯衛也造成不了什麼傷害,所以他相信這是孫仁師懷才不遇,願意以身家性命冒險,搏一個功名前程。

他起身,從書案後走出來到孫仁師面前,負手而立,居高臨下看着單膝跪地的孫仁師:“若事成,有何要求?”

孫仁師道:“素聞大帥治軍嚴謹,軍中即不論世家亦或寒門,只以軍功論上下。末將不敢邀功,甘願爲一馬前卒,日後以戰功晉升,只求一個公平!”

他對自己的能力信心十足,所欠缺的只不過是一個公平環境而已,只要能夠保證有功必賞,他便心願已足,相信憑藉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夠得到升遷。

房俊哈哈一笑,擡手拍了拍孫仁師的肩膀,溫言道:“治軍之道,無非賞罰分明而已。你既然一心投奔右屯衛,且能夠成功火燒雨師壇,本帥又豈能吝嗇賞賜?吾在這裡承諾你,若此事成功,你卻不幸陣亡,許你一千貫撫卹,你的兒子可入書院讀書,成年之後可入右屯衛成爲吾之親兵。若此事成功,你也能活着回來,則許你一個副將之職,至於勳位則再做計較。”

賞功罰過,應有之意。

房俊素來公平公正,絕無偏袒,更何況是孫仁師這等曾在歷史之上留下名字的人才?

孰料孫仁師只是淡淡一笑:“多謝大帥美意,能夠得到大帥這番承諾,末將死而無憾!只不過末將父母雙亡,至今尚未成家,孑然一身,這准許兒子入書院讀書之獎勵,可否等到將來已然有效?”

房俊愣了一下,旋即大笑兩聲:“那就得看你自己的能力了!本帥麾下絕無無能之輩!”

而後對一旁的親兵道:“傳令軍中副將以上軍官,無論此刻身在何地、忙於何事,即刻到大帳來議事,誰若耽擱,軍法處置!”

“喏!”

幾個親兵得令,立即轉身小跑除去,牽過戰馬飛身而上,打馬疾馳去傳達帥令。

房俊則讓孫仁師起身,與其一同來到牆壁上懸掛的輿圖前,詳細爲他介紹計劃。

第八百八十七章 妹子嫁你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入山進香第八十五章 禮物第九百五十七章 和尚多了沒水喝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權力鬥爭第三千四十章 嫌疑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狼居胥第九百四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此子奸詐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破關而入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你要作死不成?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鹿兒回府第一千三百章 挖坑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他都承認自己不行了!【求票】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徵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決戰之夜(續)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可以和談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俘虜第三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回來時,千帆競秀!第4675章 強勢逼宮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逼上梁山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給什麼錢,都搬回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七百九十二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爭權奪利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駱賓王第四百六十章 衝突(下)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金法敏的請求第四百二十六章 勢不兩立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勃發第一百零四章 隱見端倪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以德報怨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王府弔唁第4630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錯過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體叛變第十章 宿命的輪迴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凌厲鎮壓第三百六十章 人心所向第九百三十二章 萬家生佛華亭侯第一百零四章 放人第4284章 心中不甘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軍權旁落第六百零二章 登徒女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八百零一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三百七十九章 宰輔之才?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悔之莫及第八百八十七章 妹子嫁你第4667章 郎情妾意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我們要成爲文化的先驅第四百五十一章 婚事第4515章 時代落幕第一百章 心魔漸生第九百二十一章 曲線救國第三百三十章 諜報之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超時代難題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家子自私自利第兩千九十三章 露水姻緣第五十三章 怒髮衝冠第五章 愛意第四百七十九章 給你挖個坑(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極力說服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4657章 都敲斷腿第四百四十一章 韋貴妃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作繭自縛第三百七十三章 波濤將至第六百零七章 斷尾求生(下)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雪日偶遇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要出大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爛泥灘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末日將至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帝王之怒,拳打腳踢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碰觸底線第七百一十三章 自己把自己埋了……(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毀了一樁婚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岳母見女婿第一百一十章 煩躁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七章 捉姦?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朝會(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形勢第九百四十一章 遼東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