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房俊監考(上)

這一夜,李二陛下輾轉反側,房玄齡徹夜難眠。

房俊卻睡得頗爲香甜……

倒不是房俊沒心沒肺,而是他從李二陛下的態度中看出,這位天下至尊並未因這本堪稱“大逆不道”的奏疏而真正的惱火,或者說,惱火有一些,畢竟房俊此舉等同於質疑帝王權威,卻未達到非得將房俊繩之以法、剝皮煎骨的程度。

李二陛下好大喜功不假,卻不代表沒有容人的胸襟,恰恰相反,歷朝歷代的帝王之中,李二陛下的胸襟氣度的確堪稱翹楚,這從他善待前隋以及太子建成的舊部就可以看出。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後世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

古人其實也不傻,並非無人認識到這種社會最根源的頑疾,只是身處於這樣一個君權至上的社會,誰敢說?

帝王本身具有宏圖大略超卓才識者亦比比皆是,可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自然不肯將執掌乾坤手握天下臣民生殺的權力讓出去,哪怕是社稷傾頹,哪怕是帝國崩塌……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儘管明知無限制的君權極易導致制度的腐朽、朝綱的崩壞,卻沒有人可以放得下。

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李二陛下畢竟是千古一帝,有着廣闊的胸襟氣度,即便不接受房俊的奏疏,想來亦不會真的將房俊處以極刑。

當然,前提是房俊不能大嘴巴的滿世界嚷嚷……

*****

禮部的行文很快下發到天下各個州府,命當地按照名額舉薦有才之士參加科舉。科舉考試共分明經、進士、明法、明算四科,選其優者於清明之前趕赴京師長安,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

可以說,科舉制度改革之後的第一次考試,形式大大的簡略。

這既是由於房俊起草各位朝臣拍板制定的科舉制度實在是太過嚴密繁瑣,倉促之間需要籌備的事情太多,所以第一次考試不得不簡而化之,亦是對世家門閥的一次妥協,給這些世家子弟一個緩衝的時間。

科舉的推出既是用來壓制世家門閥的手段,但李二陛下也不可能搞一刀切,強制推行,能夠給雙方一個緩衝的時間,將彼此之間的牴觸減低到最小,這纔是明君的做派……

天下各個州府舉行的考試相當於以後的鄉試,考生藉由當地官員賢達舉薦,不需說,必然大部分都是官宦之後世家子弟,寒門出身的學子只是很少一部分。

考試由當地州府衙門主持,與禮部無關。

但長安、萬年兩縣地處京畿,禮部爲了掌握這一次改制後的科舉考試的第一手資料,將兩縣的考試合二爲一,並下派官員到這考場監督考試。

禮部衙門裡,高級官員裡房俊最年輕,年輕官員裡房俊的官職最高,所以房俊悲催的成爲最勞碌的那一個,被派遣到國子監主持考試,還沒地兒說理……

這天寒地凍的,誰願意風裡雪裡的四下晃盪?

可房俊也無奈,在推舉下派到國子監主持考試人選之時,所有的官員都投了房俊的票……

鬱悶個天!

少數服從多數,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房俊只得無奈赴任。

隋開皇初年,決定國子寺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開皇十三年國子寺不再隸屬太常,成爲**的教育管理機構,複名國子學。大業三年改稱國子監,統領各官學。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唐設國子學,學額三百人,學生皆爲貴族子弟。貞觀元年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同時成爲**的教育行政機構。

國子監便建在太極宮的旁邊,屋宇連綿,紅牆黛瓦,很是氣派,盡顯大唐第一學府的氣度。

天尚未亮,嚴霜白雪,天邊孤月。

國子監門前的長街已然擠滿了赴考的考生,送考的僕從,叫賣的商販。人馬嘴裡都呵着白氣,鬧哄哄亂作一團,煞是熱鬧。

這些考生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自幼錦衣玉食,早早便上了師塾亦或延請西席,讀書識字,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有文化的一羣人,一個個錦袍玉帶器宇軒昂。

間或有一兩個衣衫簡陋的寒門學子,卻早已是鄉里才名顯赫之輩,形容氣度亦是不凡。

國子監的大門緊閉。

眼看時辰已是不早,大門外的考生越聚越多,大家都擔心若是大門開得晚了,會不會耽擱考試的時間,便竊竊議論起來。

“這是搞什麼鬼,怎麼還不開門?”

“就是,這麼多考生全都進去估計也得一兩個時辰,聽聞還要搜身檢查,這得耽擱到什麼時候?”

“還要搜身?”便有事先備好了小抄的考生緊張兮兮的問道。

“那是自然,這等國家掄才大典,定要杜絕一切作弊行爲,否則何以服衆?”

“若是有那在身上藏有小抄者,某奉勸還是儘早取出,聽聞若是一旦被搜出,便會立即上報吏部,永不敘用!”

有些人開始兩股戰戰,臉色發白……

自然也有不以爲意者:“得了吧,吾等什麼樣的身份?且不說吏部的行文對於吾等有何效用,家裡老爺子一紙書信遞上去,便是吏部尚書也得給幾分面子!單說就算真的被搜出來,我就不信那監考的混蛋真的敢上報,休怪本公子大耳光扇他!”

“呵呵!”旁邊有人冷笑:“切莫風大閃了舌頭!汝可知此次監考者何人?”

“我管他是誰,敢搜我的身我就敢揍他!”

“那吾等可就等着開眼看,看看您這位韋家的嫡子如何拳打長安城第一大紈絝!”

“長安城第一大紈絝?誰呀,這麼大名頭?”

“新鄉侯房俊,可曾聽說?”

“娘咧,居然是那個棒槌?唉,韋公子留步,您這是去哪兒?”

……

人羣中,韋章默默後退,來到自家等候在國子監大門外的馬車上,脫去貂裘,將藏在懷裡、腋下、襠中的一張張小紙條盡數取出,一臉無奈的丟在一邊,垂頭喪氣。

韋府的管家有些奇怪:“小郎,您這是爲何?這些小抄您可是準備了好幾天,怎地全都扔了?”

“不扔又能如何?”韋章一臉沮喪:“不將這些東西扔掉,待會兒本郎君我就得被人從裡邊扔出來……”

管家勃然作色:“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敢將小郎您扔出來?您可是咱韋家的嫡子,是貴妃娘娘的親弟弟,他不要命了?”

韋章瞄了一眼老管家,閉嘴無言。

你個老糊塗還真當韋家就能橫行天下所向披靡了?

旁人或許尚可通融,但是今日監考的是那房俊,不用多想,一旦從自己身上搜出作弊的小抄,絕對會將自己樹立成典型,恨不得給自己掛到國子監門前的那根三丈高的旗杆上示衆!

可是沒了這些重金從禮部官員手中購買來的小抄,自己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還考個屁的試,不用烤都糊了!

論起吃喝玩樂,那放眼整個關中咱誰都不服!

可若是說起做學問,那可就抓瞎了……

從小到大,除了在學堂裡睡大覺躲避父親的責罵,何曾用心聽過一字半語?

有心乾脆不考了,可是想想父親的鞭子,又實在心裡發怵。那老不死的動不動就擡出家法,着實令人惱火,可是自己每一次忤逆父親,都會被那兩位皇妃娘娘罵得狗血淋頭。他可不傻,能夠在權貴多如狗的關中橫行無忌,靠的不是什麼“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家族名聲,而是兩位皇妃姐姐的寵愛……

他敢跟父親對着幹,但是在兩位皇妃姐姐的面前,卻乖得如同小貓。

瞅着國子監緊緊關閉的大門,韋章恨恨的想着:房俊你個神經病,這麼冷的天不在家裡摟着嬌妻美妾努力耕耘開枝散葉,跑來監什麼考?

真真是天亡我也……

第一百一十八章 墳地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敕建道觀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八百三十六章 韓王別跑!第六百七十三章 東宮酒宴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官要早升,命要活久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誰是兇手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奪取退路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反轉第六十五章 趙信城(下)第三千八十八章 參見新皇第二百二十八章 荊王謀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學術派系第三千二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八章 衝突(上)第五百零七章 男人面子第三千零二章 高僧玄奘第三千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4676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屈突詮問計第八百二十三章 巴陵公主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兵發函谷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何以爲師?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吃貨與詩(下)第4570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了百了第4567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吃幹抹淨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恨意滔天(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格物而致知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三千一百零四章 土雞瓦狗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當捱揍已成習慣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難以理喻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西都護(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三百零七章 穆阿維葉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八十三章 演一場戲(上)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大敗虧輸第八百四十七章 新時代來臨之前的迷茫【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第一場雪第兩千八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賣炭翁(下)第三百五十章 狗咬狗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脅迫捆綁(續)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城門失陷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4318章 死戰不退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政務大廳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4290章 斷尾求生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心機手段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二百零二章 印刷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男人要深蹲 (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危急關頭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神賜之物?三件破爛第六百三十六章 第一場雪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三千八十二章 劉洎投誠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績的忠告第七百七十章 華亭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吐蕃危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佞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想很豐滿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腹案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珍愛女兒,遠離房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守城之戰(續)第一千零三章 局勢危急第三千三十五章 家族第4551章 彼一時也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火燒平穰第六十八章 抄襲容易,發明太難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天命誰屬第一百四十一章 晉位宰輔?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絕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房俊的刀(終)